1992我的岁月静好

第七十一章 我的上下铺兄弟

    
    高翔在食堂吃完饭回到宿舍时,睡在下铺的两名室友也已经回来了,高翔一进门就笑着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是高翔,本省东江人士,很荣幸成为你们的室友。”
    “你好,我叫卢伟,何南罗阳人,很高兴认识你。”
    “你好,我叫陈永强,浙东宁博人,还请多多关照。”
    两位室友也站起来自我介绍道。
    “罗阳是个好地方,历史文化名城,有好多历史古迹,听说那里的牡丹花也非常有名。”高翔坐在一张下铺上说道。
    卢伟笑道:“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明年五一节放假的时候,我请你去我们那里做客,五六月份正是赏牡丹花的好季节。”
    高翔爽快的点头道,“一言为定哈,如果明年五一节有时间我一定去你们那里做客。”
    陈永强操着带有浓浓的浙东口音的普通话说道:“高翔同学,其实你们东江现在发展的也不错的。”
    高翔道,“东江这几年发展是不错,但是和你们沿海城市相比就差太多了,你们宁博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除了港口,就是你们极为难懂的方言。”
    陈永强点点头,“是的,我们那里的方言外地人很难听懂,据说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安南人屡次监听我军的战场通话,造成我军很大的伤亡,后来报务员都换成了我们宁博籍战士,即使我军用明语通话安南人也没听懂,这才一举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听着陈永强浓重的浙东口音讲完这个故事,高翔突然想到一个有关宁博方言的段子,于是想求证一下,道,“永强,你用家乡话分别念一下‘政策、机遇、北伦港’这三个词。”
    陈永强笑着看了看高翔,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但还是按照他的要求用家乡话念道:“警察,妓女,不能讲。”
    听完陈永强的发音,高翔笑了,有些段子果然都是来源于生活啊!
    “高翔同学,你笑什么啊?”陈永强问道。
    高翔道:“永强同学,我突然想到一个有关你们那里方言的小笑话,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什么小笑话,讲来听听。”陈永强一下来了兴致。
    高翔开口讲道:“在京城的一次先进经验研讨会上,来自宁博的领导介绍道,我们宁博的经济发展主要靠这三点,一是依靠警察,二是抓住妓女,还有一个就是不能讲。中央的同志说道,为什么不能讲?还是讲讲吧。宁博的领导说道,不能讲就是不能讲,不能讲实在不能去。中央的同志一听就急了,一把夺过演讲稿,看到上面写着,一是依靠政策,二是抓住机遇,还有一个就是北伦港,北伦港是在北伦区。”
    “哈哈哈!”
    陈永强和卢伟都哈哈大笑起来,尤其是陈永强把眼泪都笑出来了。
    高翔问道:“陈永强,你是宁博人,难道你没听说过这个笑话?”
    陈永强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没有,真的没有,这个笑话够我笑一年的了。”
    额,看来这又是一个网络段子,高手在民间,只有互联网普及之后才会给这些民间这些高手们一展身手的机会。
    陈永强笑过之后,高翔想跟他聊点别的,不料这货又哈哈笑了起来,笑声也会传染的,卢伟也跟着大笑起来,如此反复好几次,这两位笑点比较低的室友总算消停下来。
    高翔指着另一张上铺道:“如果这位室友能早来一会,咱们四个还能玩一会扑克牌。”
    “是说俺的不?”一个皮肤黝黑的农村孩子用包袱把寝室门顶开一条缝,探进半拉身子说道。
    “哎呀李国柱同学,你别堵着门先进去再说,里面的同学帮我接一下东西。”门口传来辅导员夏苗苗的声音。
    听到身后夏苗苗的催促,李国柱用包袱一下就把门全部顶开,高翔注意到他背上还有一个大包袱,而且手里还拎着一个大号的鱼皮口袋,跟在后面的夏苗苗手里也拎着一大堆东西。
    “快点过来搭把手。”夏苗苗吩咐道。
    高翔一个健步过去把骑在李国柱肩上的两只拴在一起的大包袱取了下来,陈永强和卢伟也一左一右把夏苗苗手里的东西接过来。
    夏苗苗也没进来,站在门口吩咐道:“你们互相介绍认识一下吧,另外,晚七点记得去东三206教室开个班会,开学前事多,我就不跟你们闲聊了。”
    夏苗苗摆摆手就匆匆下楼了,李国柱撩起衣摆擦擦额头的汗说道:“俺先自我介绍一下,俺叫……”
    “李国柱。”
    “俺是来自……”
    “沂蒙老区的山里孩子。”
    高翔抢着替他回答道。
    “你怎么知道滴?”李国柱瞪大眼睛看着高翔问道。
    高翔笑着说道:“还没进门的时候夏老师就告诉了你的名字,另外你的口音出卖了你的籍贯,就这么简单。”
    李国柱嘿嘿笑着说道:“你们城里的孩子就是聪明,俺们农村的孩子脑瓜子就是不行。”
    高翔捶了他一拳,笑道:“得了吧你,凭你们那里的师资力量,但凡能考上咱们这所学校的都是天资绝顶聪明的孩子,这屋里都没外人,你就别大智若愚了。”
    高翔凭着两世为人的丰富人生阅历一眼就看出来,这个貌似憨厚的鲁东大汉其实是藏着大智慧的。
    卢伟问道:“国柱,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对俺来说,这点东西不多,如果俺再生出两只手俺还能带更多的东西来。”李国柱操着一口硬邦邦的普通话说道。
    “国柱同学,你都带了什么东西啊?”高翔好奇的问道。
    李国柱指着那两个大包袱说道:“这一个包袱里装着俺天冷穿的衣服,另一个包袱里装着俺娘给俺烙的煎饼,另外还有一些俺沂蒙山的特产拿来给你们尝尝。”
    然后又指着地上的鱼皮口袋说道:“这里面是大葱,还有俺娘腌的盐豆子。”
    陈永强一旁捏着鼻子说道:“李国柱,你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在咱们寝室吧?这味道也太呛鼻子了!”
    高翔也觉得有些呛鼻子,不过煎饼卷大葱是这一地区老百姓最喜欢吃的食物,尤其对于李国柱这样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还可以省下不少伙食费。
    高翔从自己的旅行箱里找出一个干净的大塑料袋,递给李国柱,“国柱你把盐豆子都倒这里面用绳子系上,这样味道就不会散发出来了,大葱嘛,你干脆搭在走廊的围栏上,既通风还不晒太阳,另外走廊上面还有遮雨棚,即使下雨也淋不着,你看这样可以吗?”
    “这样很好,给同学们添麻烦了,其实俺也很内疚的。”李国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高翔拍了拍李国柱的肩膀,“别瞎说了,咱们都是同学,而且还是室友,既然聚在一起都是缘分,哪有这么多麻烦让你添的,好啦现在都快六点了,你把那些大葱都挂在走廊上,咱们一起去食堂吃完饭去,七点钟还得去开会呢。”
    李国柱笑了笑,按照高翔刚才讲的把一大捆大葱搭在走廊的围栏上,然后顺手摘下一颗大葱回来,对高翔说道:“你们去食堂吃饭吧,我在寝室里用煎饼卷大葱就行了。”
    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十几年了,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很低,特别是像李国柱这种来自边远山区的孩子生活更是困难,估计他这次的学费都是他父母借遍整个村子才刚刚凑齐的,而且现在还没实行助学贷款政策,如果不省吃俭用一些,在学校的生活还真无法维系。
    高翔揽着李国柱的肩膀说道:“国柱,今晚这顿我请你,你可别跟我客气哈,不然我真跟你翻脸。”
    “高翔,我真的不让你请我,我在寝室吃煎饼卷大葱就挺好的,我以前在县城读书的时候能吃上这个就已经不错了。”
    李国柱想挣脱高翔的胳膊,不料高翔揽的更紧,连拉带拖就把他拽出了寝室,摆出一副无赖嘴脸对李国柱说道:“李国柱,今天我还告诉你,你不答应也得答应,今天晚上我请定你了,再跟我磨磨唧唧的我就揍你!”
    “哎呀,你们城里人怎么都这样捏,你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李国柱嘴里嘟囔着被高翔一路拉扯着下了楼梯。
    “以后别整天把城里人乡下人的挂在嘴边,你以后一定会比大多数城里人混的都要好,你要相信自己哦。”高翔说道。
    在李国柱身上,最不缺的是自卑,最欠缺的是自信,高翔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心灵鸡汤,就像曾经改变韩二冬、周雪峰、崔友年等人一样,他有信心让李国柱也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改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