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难得没有要木棉木槿喊她, 自己就起床了, 已经过了立夏, 温度渐暖,一大早窗外已是阳光明媚,刘青也不需要赖床了, 睁开眼就爬起来了, 穿戴整齐出门。
早晨还是有点凉意的, 刘青披上了披风才出门。
院子里很是热闹,难得天气不错, 李氏领着人把冬日的厚衣裳, 棉被,甚至是屋里的桌椅板凳,都拿出来洗了晾晒。
家里虽然有丫鬟婆子,不过工作量太大,加上李氏也不是一朝得意就忘了自己姓什么的人, 她依然保持着勤劳朴实的品质, 和大家一块儿动手干活。
院子里忙得热火朝天,奇怪的却是并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所有人都轻手轻脚的忙碌着,连刘青来到院子里, 张嘴想同她娘说什么,刚喊了一声,就被李氏拦住了,李氏小声道:“起来了就去洗漱吧, 早饭都给你热着呢,记得小点声,别把你哥给吵醒了。”
刘延宁前儿刚结束殿试,虽然不像会试那样一考就是好几场,加起来要十几天,殿试一天一夜就结束了,但是刘延宁回来时的状态,并不比他刚考完会试时好多少。
好在江远辰那边早有数,当夜便让侯府的大夫来给刘延宁瞧过,大夫说是元气大伤,让好好调养一段时日。
刘青心里不由唏嘘,她哥怎么也算一棵挺拔的小白杨吧,这会试殿试轮下来,生生被熬成了小白菜,身体底子不好的人参加科举,说不定还有生命危险。
当然刘青也能理解她哥的心力交瘁,殿试看着不算什么,成了贡士的考生,考完殿试最差也能成为同进士,可以走马上任,从平民百姓走上仕途了。但是对她哥这类种子型选手来讲,殿试就不是走过场这么简单了。
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或许也是唯一一次被最大的BOSS皇帝,以及一群大佬关注的机会,以后能在官场上走多远,说不定全看这一次的表现,表现得好不说一飞冲天,但至少能被大佬们记住名字,各种任命升迁,大佬们要向皇帝举荐,首先想到的也是记得住名字的这些人。
况且,要应付皇帝和大殿上那些饱读诗书的文臣,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她哥从殿试上回来,整个人好像被掏空了一样,刘青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好在已经彻底结束了,她哥现在是“毕业生”,不管殿试上成绩如何,至少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大大小小的考试等着他了,可以说是解放了。
刘青谨记她娘的提醒,轻手轻脚的去洗漱,木棉木槿还在院中忙活,走不开身,刘青也没那么娇气,自己打了水漱口洗脸,又从锅里盛了熬得稠浓的银耳红枣粥上来,加点红糖,不用任何下粥菜,刘青都能空口喝一碗。
毕竟刘青也不是常喝甜粥,糖在这儿属于普通老百姓逢年过节才肯吃一回的奢侈品,银耳和红枣就更奢侈了,刘延宁也只有每回科考后需要补身子时,家里才给他熬这个。因为现在条件好了,李氏便让刘青也跟着她哥一块补身子,她问过大夫,知道女孩子喝这个对身体好,至于其他人,还是吃着传统的白米粥配小菜。
刘青迅速吃完早饭,看了看天色,才问李氏:“娘,今儿不是殿试放榜吗,怎么还不叫哥哥起来?”
李氏头也不抬:“你大林哥他们一早就去了,有了消息他们自然会回来报信,你哥就让他睡着吧。”
刘青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她说怎么起来后都没见到两位堂哥,还以为他们也开始睡懒觉了,原来是一早就出门了。那也好,安心在家等消息吧,殿试放榜,应该不会比会试时早多少。
李氏虽然有心让刘延宁好好休息,不过刘延宁自个儿应该也惦记着放榜一事,所以没过多久他也起来了,洗漱用过早餐,就要出门去看放榜。李氏也不拦他,只是不放心的叫门房跟了一块去。
刘延宁一出门,家里的活基本上也干完了,无事可做的李氏开始紧张了,在院子里一趟趟来回转着,接近午时的时候,刘延林才满头大汗的跑回来,脸色兴奋到发红,语无伦次的道:“中了,中了状元!”
“谁?”李氏头一次身手这么矫健,不等刘延林跨进门,就已经冲到了门口,把人拽进来,“谁中了状元?”
刘青也激动的围了上去,她哥居然成了传说中的状元?这也太神奇了吧。
“大、大哥中了状元!”刘延林喘着粗气回答道。
刘青还只是难以置信,李氏得到刘延林肯定的回复,差点惊喜的晕了过去了,她踉跄了半步,被刘青和刘延林一块搀扶住,才满含热泪的看着天上,“祖宗保佑啊……”
这个消息太过震惊,大家都需要先缓一缓,和刘延林一块扶李氏回屋坐下,刘青才问他:“大哥他们呢?”
“皇上赐下了状元袍,大哥得穿上衣袍游街呢,大根儿陪着一块去了,我怕你们在家等的着急,先回来给你们送信。”
“游街?”刘青听得眼前一亮,“是不是很热闹?”
“可不是。”刘延林这会儿缓过来了,一脸兴奋的跟刘青描述,“敲锣打鼓,还有官差在前面开道,状元探花他们骑着骏马,别提多威风了!”
说到这里,刘延林又道:“对了,我听旁边围观的人说,今年的状元郎这么年轻俊美,应该还没定亲,准备回家喊姑娘出来看游街呢!”
刘青一阵向往:“我可以去看吗?”
李氏此时还沉浸在巨大的惊喜当中,也不觉得闺女去看她哥哥游街有什么失礼数的,反而催着他们赶紧去,别错过了这么重要的时刻,于是刘青就带上木棉和木槿,跟刘延林一块去看热闹了。
刘青看完热闹回到家,她哥还没回来,新科状元半路上就被人团团围住了,说不定要被哪位大人抢回家当女婿,刘青几人就只能先回来。
刘延宁一直到天黑了才回来,他已经在侯府吃过晚饭,按照这儿的规矩,高中状元后,自然要第一时间拜谢恩师,才不算忘恩负义。
家里也早猜到他要在江先生那儿逗留一阵,因此并不担心,但还是都坐在厅里等他回来。刘延宁一进门,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大家细细问了他游街后的遭遇,比如被热情的百姓围堵时是怎么脱身的,又是怎么去侯府的,接下来还有什么安排,等等。
刘延宁耐心作答,“……明日一早要进宫面圣,想必会有任命下来,之后还有琼林宴……”
李氏挑最关心的问:“任命会在哪儿?”
对于这个问题,刘延宁还是可以肯定的回答,“师傅说朝廷有规定,一甲进士可以直接入翰林院,也就是说我这三年里,至少会留在京城。”
李氏不知道翰林院是做什么的,但是儿子可以留在京城,确实是件高兴的事,她儿子以后就是正经的京官了,他们家可算是否极泰来。
喜出望外的李氏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又问道:“明儿要是任命下来,就得立刻走马上任吗?”
刘延宁摇头,“好像有月余时间可以安顿琐事。”
那真是太好了。李氏连连点头,心想一个月左右的功夫,足够回乡一趟了,延宁中了状元这样的大喜事,怎么也要亲自回家,祭告祖宗才行。满心欢喜的李氏这才催着刘延宁去休息,别耽误了明日面圣。
刘延宁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今天确实有些疲惫了,因此也没多客套,准备回房洗漱。
刘青忍不住跟着他走了几步,在身后好奇的问:“哥,我听说有榜下捉婿的传统,你怎么就没被人捉走?”
刘延宁闻言停下脚步,敲了敲她的脑袋,“是啊,我没被捉走,你是不是很失望?”
刘青笑呵呵的:“那样我就有个大家闺秀的嫂子了,这叫双喜临门。”
“双喜临门?”刘延宁扬了扬眉,“明天就把你嫁出去,那也是双喜临门。”
李氏笑着叫住了刘青,“行了,别闹你哥,让他早点回屋歇着吧,这一天也是累着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日一早,刘延宁就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出门了。他走后,刘家也还热闹着,搬过来住了好几个月,邻里邻居都熟悉了,刘家出了个状元郎,附近的邻居也觉得倍有面子,昨天放榜后,就陆续有人带着礼物上门祝贺,都是些鸡蛋米面,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李氏也就收下了,请人进来喝杯糖水,吃些点心,也算是热情招待。
今天才第二天,状元郎带来的热情还没消退,从早上开始,依然有热情的人们上门祝贺,李氏一边招待络绎不绝的客人,一边还要跟刘延林商量带回家的行李,因为这两天家里太热闹,本来也要陪刘延宁一快出门的刘延林,也留在家里,只叫刘延根跟着去。虽然这儿民风淳朴,但是也怕万一,刘延林怎么也是男主人,有他留在家里,多少有些威慑作用。
李氏正好叮嘱刘延林带人去街上采买些礼物,他们这次也算是衣锦还乡,最好多带点东西,不值钱的也无所谓,给亲朋好友都送上一份,表示他们刘家也不是一朝发达就翻脸无情之人,以前怎么相处的,以后还怎么来往。
刘延林离家大半年,老婆孩子都不在身边,心里也是惦记的,听到李氏说准备叫大家一起回家,自然兴奋,对于采买这件事也是热情高涨,和李氏一起商量了许多,只是刘延宁晚上回来,却打破了他们的计划,“回乡一事……恐怕来不及了。”
李氏还在为儿子授了官职而兴奋,她儿子一上来就是从六品的官老爷,比他们江州的知县大人高一品呢!
对于刘延宁具体的职位,翰林院修撰什么的,李氏听不懂,但是她至少明白了一点,她儿子是在皇上跟前干活的,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李氏想想都激动的不行,恨不得立刻就回乡,亲口告诉公婆和亲朋好友,他们家延宁出息了,现在是天子近臣,以后说不定就辉煌腾达!正在兴头上的时候,冷不丁听见刘延宁说不回去了,李氏愣了一下,“来不及了?你昨儿不是说……”
“我是可以一个月以后再去翰林院报道,不过景行还在回京的路上,可能还要三五日左右才能到,要等他到了以后再回去,时间就怕不够了。”
李氏更加莫名其妙了,“江公子不是还要考院试吗,他急着回来做什么?如果他不急着回去考科举,等咱们从家里回来,你再去和江公子见面不行吗?”
“不行。”刘延宁瞒了这么久,昨天在师傅那里得到了确定的声音,此刻也不介意提前透露了,“景行这趟回来,怕是要来咱们家提亲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