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道诸天

第三十二章. 宝玉入体

    
    在这无尽的万千世界之中,有着无数的生灵,仙修神元化万法;妖修体魄撼天地;灵修魂识塑本源;唯有一种特殊的修行者——魔修,是最后才诞生而出的。
    在天地初开之时,始有道,道生一,一为气;一生二,化阴阳;二生三成天、地、生灵;三生万物,即为万千生灵,山川大地。
    在道化万千生灵之后,却只有人类、兽类、和无形体却有意识的灵类。
    受大道的指引,人类通过一代代的发觉和探索,发现了体内存有神元,于是通过不断的尝试,总结出了无数种修炼神元的方法。即是早期的修仙法门。他们吸收天地灵气,吸收其中能量,甚至能够借助地雷火风和其他生灵体内的能量,来促进自身神元的修炼。
    而妖类,也发现了自身之中的强大体魄之能,一代代的妖兽不断繁衍,低阶的妖兽,越发向往高阶妖兽的强大。生存本能的驱使之下,他们不断的攻伐残杀。最终他们发现,通过吞食其他兽类的躯体,能够让自己的体魄更加强大,并且能够将这种体魄几率性的传递给下一代,即为血脉。兽类之间通过不断杀伐吞食,最终造就出了强如圣兽、神兽、凶兽那样的存在。他们之中的顶级强者,甚至拥有毁天灭地,强撼日月山河的巨大威能。
    而灵类,却多以花草树木生出灵识居多,也有山石湖泊、
    至于魔,却本不存在于天地本源诞生之初。它乃是人、妖、灵、在追求天地大道,修行之中所产生的一种自身孽障所生。乃是修行失败,走火入魔之后的一种体现。
    在人、妖、灵的修行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就生出了魔。魔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外相魔,内阴魔,妄想魔。
    第一类为外相魔,即为世间有形有相之事物干扰心神所生。主要有十四种:第一种为氵爫壬(yin)魔;第二种为杀生魔;第三种为偷盗魔;第四种为妄语魔;第五种为邪见魔;第六种为贪婪魔;第七种为贡高我慢魔;第八种为嗔怒魔;第九种为奸诈魔;第十种为诳妄魔;第十一种为怨恨魔;第十二种为妄执魔;第十三种为诬谤魔;第十四种为隐恶魔。其意皆能通晓,不言而喻。这十四种外相魔,一种比一种凶厉,一种比一种诱蚀心神。
    第二类为内阴魔,即是对世间不顺遂己心之事干扰心神所生。主要有五种:第一种为色阴魔,乃是;第二种为受阴魔;第三种为想阴魔;第四种为行阴魔;第五种为识阴魔。此五种内阴魔每种又分为十份,皆由自身五蕴所生。
    色阴魔由五蕴所生十种,分别为:色阴魔之一,身能出碍;色阴魔之二,内彻拾虫;色阴魔之三,精魂离合;色阴魔之四,境变佛现;色阴魔之五,空成宝色;色阴魔之六,暗中见物;色阴魔之七,身同草木;色阴魔之八,遍见无碍;色阴魔之九,遥见遥闻;色阴魔之十,妄见妄说。
    受阴魔由五蕴所生十种,分别为:受阴魔之一,抑己生悲;受阴魔之二,扬己齐佛;受阴魔之三,定偏多忆;受阴魔之四,慧偏多狂;受阴魔之五,历险生忧;受阴魔之六,觉安生喜;受阴魔之七,见胜成慢;受阴魔之八,慧安自足;受阴魔之九,着空毁戒;受阴魔之十,着有恣淫。
    想阴魔由五蕴所生十种,分别为:想阴魔之一,贪求善巧;想阴魔之二,贪求经历;想阴魔之三,贪求契合;想阴魔之四,贪求辩析;想阴魔之五,贪求冥感;想阴魔之六,贪求静谥;想阴魔之七,贪求宿命;想阴魔之八,贪求神力;想阴魔之九,贪求深空;想阴魔之十,贪求永岁。
    行魔由五蕴所生十种,分别为:行阴魔之一,二种无因;
    行阴魔之二,四种遍常;
    行阴魔之三,四种颠倒;
    行阴魔之四,四种边有;
    行阴魔之五,四种娇乱;
    行阴魔之六,有十六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五、因,六、集,七、生,八、缘。九、灭,十、静,十一、妙,十二、离。十三、道,十四、如,十五、行,十六、出。);
    行阴魔之七,八种无相(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
    行阴魔之八,八种俱非(一、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二、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三、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四、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五、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行阴魔之九,七际断灭(一为计身灭,二为欲尽灭,三为苦尽灭,四为极乐灭,五为极舍灭,六为受想灭,七为死后断灭。);
    行阴魔之十,五现涅槃(五处欲界,涅槃的五处地方,一为初禅天,二为二禅天,三为禅天,四为禅天,五为三界之外,不在轮回之中)。
    识魔由五蕴所生十种,分别为:识阴魔之一,因所因执;识阴魔之二,能非能执;识阴魔之三,常非常执;识阴魔之四,知无知执;识阴魔之五,生无生执;识阴魔之七,贪非贪执;识阴魔之八,真无真执;识阴魔之九,定性声闻;识阴魔之十,定性辟支。
    第三大类为妄想魔,即世间万事万物因五受阴所产生的五种妄想: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六根互用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灭,名为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因而产生之物,谓之魔。
    经历过绝望的张昊天,终于鼓起勇气,修魔吗?只要能报那血海深仇,修魔又有何妨。
    --
    PS:五蕴:指的我们整个的身心世界,物质,感受,思想(知),行为,了别。
    --
    小枫也见过很多关于魔的小说和电视剧,但是似乎根本没有人,能够系统性的说一说到底什么是魔。为此,小枫特意查阅了许多的佛经典籍,摘录,并且加入了许许多多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够让大家清楚的理解,魔到底是个什么东东!虽然有些长篇大论,有些繁杂,但是希望各位大哥大姐能够理解,看在小枫如此辛苦努力的份上,请不要忘记对小枫多多支持多多鼓励哟,谢谢大家......
    ——
    四谛十六相行/十六行相详解
    :
    十六行相详解的修证理论。指观四谛之境时所产生的十六种行相。又称十六行、十六行观、十六行相观、十六圣行、十六谛、四谛十六行相。谓行者在观四谛时,内心于四谛各具四种行相以解了之。
    苦谛四相
    {1}非常,观一切法为因缘所生,念念有生灭,无恒存性,故非常。
    {2}苦,有逼迫性故苦。
    {3}空,假存在故空。
    {4}非我,无唯一之本体,即无实体性故非我。
    集谛四相
    {1}因,观一切惑业为生苦果之因故。
    {2}业,招集苦果而令现故。
    {3}生,使苦果相续不绝故。
    {4}缘,为苦果之助缘故。
    灭谛四相
    {1}灭,观灭谛为尽五蕴系缚之真理故。
    {2}静,无烦恼之扰乱故。
    {3}妙,超越三众而无一切过患故。
    {4}离,脱离诸厄难故。
    道谛四相
    {1}道,观道谛为入灭之道故。
    {2}如,契于正理故。
    {3}行,行趣涅盘故。
    {4}出,永超生死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