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月映照下,赵无忧秀眸亮晶晶的,似在深黑裹闪烁的一对宝石,忽然见到少年和尚背后的和尚有些面熟,不由惊呼一声。
“七返大师?”
封弋一震,朝老和尚看去,赫然就是六祖七返。
他怎么会在这里?
他拜会蜀山掌教之后,又遇到了什么意外呢?
封弋一阵茫然,心中充满了疑惑,知觉告诉他事有蹊跷。
许修虽仍是那么气定神闲,但已难掩脸上惊骇的神色,他虽然没有见过七返,但有听说过七返与一渡的六祖之争,如今七返却被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和尚背着躲避蛊雕的猛烈追杀,实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干咳一声,立即向众人发号施令般指挥道:“诸位听令,封弋负责察看老和尚伤势,蓝沫负责检查一下小和尚情况,丁山与不破就此警戒,以防蛊雕归来偷袭。一切等他们醒来再说。”
大家欣然领命,开始分头行事。
封、蓝二人则就地行医,赵无忧则从中协助。
星夜复归宁静。
不一会儿,蓝沫认真替少年和尚检查完之后,站起身来,对许修道:“小和尚除了几处外伤之外,没有任何内伤,他只是长时奔波而导致精元耗损严重,最终重度昏迷,但整体并无大碍,休养一段时间等疲累过后就会自然醒来。”
许修点了点头,又看向封弋,只见后者脸上露出浓浓的凝重之色。
封弋沉吟片刻后,叹道:“情况很不乐观。大师的本命元神出窍时间过久,若半柱香时间之内,仍不再回来,只怕将变成活死人。”
一般来说,只要达到从化境以上的修士,才会拥有元神出窍的玄奇异能。
元神出窍后,与本体肉身之间有一条看不到的光带所连着,只有当肉体死亡以后,无色无相的光带才会断开。
可以说,元神一旦遇到意外,不能及时回程本体肉身,轻则成活死人,重则性命不保。
反之亦然。
若肉身被损坏,光带被斩断,元神也就无法归位。
许修不安的情绪更浓烈了,感觉到了现实的残酷,皱眉道:“可有搭救之法?”
封弋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道:“无论如何,先得找回大师的元神才行。我准备放出神识,以意念为桥,进入大师的识海空间,看能否找些线索。”
许修道:“可有把握?”
封弋露出一个苦涩和无奈的表情,坦然叹道:“虽然半点把握都没有,但我想试试。”
蓝沫大感不妥当,插话道:“且慢。为保险起见,我觉得还是先通过银针刺激穴位让小和尚提前快速醒过来,在了解一下情况之后,再由封弋找回大师的元神,这样更稳妥一些。”
许修看了封弋,后者点了点头,道:“也好。”
事不宜迟,蓝沫快速拿出银针,在少年和尚的人中穴位轻轻一扎,随后行捻转泻法,片刻后就听到躺在地上的少年和尚“呼”的一声,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少年和尚睁开眼来。
映入眼帘是一脸关切神色的的蓝沫绝世玉容。
际此一刻,他清楚和蓝沫之间建立起别人一辈子没法达致互信互爱的姐弟关系,仿似蓝沫是他世上唯一至亲,关系微妙奇异。
立在她旁边的许修向他眨眨眼睛,一副如释重负的神态,可知他为自己也担忧了好一阵子。
少年和尚回复意识,记起一事,第一声开口叫道:“师父!”
立马坐立起来。
许修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小和尚,不要担心,你师父就在你身边。”
少年和尚转头看见七返果然安然无恙,稍稍松了口气。
蓝沫道:“小和尚,你饿了吧?来,吃一块糕点。”说着将赵无忧晚上分给自己的糕点拿出来递给少年和尚。
少年和尚接过精致的糕点,轻咬一口后,朝赵无忧感动的道:“谢谢姐姐。”
蓝沫道:“小和尚,能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吗?
少年和尚道:“小和尚名叫陈希迁,外号石头,大家都喜欢叫我疯狂的石头。”
蓝沫道:“为什么?”
石头露出自嘲的神色,道:“因为我对佛学的追求已经达到了痴迷忘我的程度。一生下来,我就好像与佛有缘,不哭不闹,安静如莲。年少时,不吃肉、不杀生,常常跟一些信佛的老人到寺院去参加法事,听僧人诵经。”
众人一怔,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生佛子?
蓝沫深吸一口气,道:“小石头,你在哪座寺庙出家?”
小石头吃完糕点,腼腆一笑,道:“小和尚四海为家,寻师至此,尙未入庙。”
蓝沫道:“你和你师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小石头倏地起身向蓝沫跪拜,双目禁不住流出眼泪,道:“姐姐,求求你,救救我师父吧,求求你了。”
蓝沫将他扶起,眸光照人,道:“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救七返大师。”
小石头闻罢,收拾好心情,向众人讲述他和七返相遇的故事。
小石头自父母双亡后,一心求佛的他离开端州高要,曾上下罗浮,往来三峡,在苍莽大地上寻找佛学之师,希望拜在他的门下。
然而,得到的却只是凄凉、疲惫与失望。
十三岁那年,听闻曹溪七返大名,便日夜兼程,千里跋涉赶去法性寺拜师,却未曾想到七返已然离开去了巴蜀,就一路追踪过来。
某一日,小石头于丰都双桂山终于相遇一直在苦苦寻找的七返。
当时,七返自蜀山玄院辞别掌教秦尚之后,便根据菩提珠印的灵觉之力,一路南下寻找“祝融鼎”下落。借月色行至双桂山时,忽闻有鹿在山间奔跑嬉戏,不时地“呦呦”鸣叫,好奇之下便循声寻去。
可是走近之后却发现,山间根本没有鹿影,只见到一块似白鹿坐卧的大石,在月光映照之下,颇有灵气。
鹿石全身不规则布满白色梅花,从头到尾与条状的黑、青色自然相缀,三角形头颅,倔强、刚硬,更有趣的是头顶向前平滑,显示着它的善良,脑部小三角形,似乎是一种勇敢、智慧、机灵。整个身躯巨大,一种力量的聚集,一种强壮、挺拔、魁梧的架势,给予人们昂耸山间的伟岸。
鹿在眼前,路在脚下。
七返静默半晌,他知道这是佛祖在指点什么,便坐于鹿石之上,闭目修禅。
小石头在数日后寻至此处,在月光下也正是因为听到鹿鸣,鬼使神差的进入双桂山,来到鹿石之前,见到了七返。
小石头看着闭目静坐修禅的七返,与鹿石、山林之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神韵,非常自然,十分和谐。
七返早就知道有人来了,却没有睁开眼。
小石头脸上洋溢着梦幻般的、灿若朝霞的微笑,一步步走向七返大师,在距离一丈远的地方跪倒在地,
认真而专注道:“您是七返大师吧?石头得鹿鸣指引,前来拜会。”
七返终于知道鹿鸣先后引二人前来于此,也许就是了却一种佛缘。
他缓缓睁开眼来,然后看到一双不失灵气的双眼,左看机灵,右看灵犀。
七返沉吟片刻后,道:“何方而来?”
小石头道:“曹溪。”
七返颇有一丝意外,道:“为何而来?”
小石头道:“寻佛。”
七返道:“汝何从吾觅?”
小石头道:“不从师觅,如何即得?”
七返道:“不得,不知,汝自寻思去。”
小石头内心深处那硕大无朋、璀璨无比的禅之花蕾刹那间灼然开放!
是啊,人人本具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至于修佛大道,在于无修之修,顿悟成佛义。
一寻思去,即得其真。
于是,小石头叩头礼谢之后,学七返一样静处端坐寻思,寂若忘生。
七返见其佛性显性,赞道:“众角虽多,一麟足矣。”话落,遂收小石头为弟子,并带在身边。
师徒二人于双桂山又静坐数日之后,在菩提珠印的指引下,数日后他们来到了丰都。
可是尚未入城,菩提珠印忽然好像失去了祝融鼎的感应,反而捕捉到一丝极其强大、非常古怪的神识波动。
以七返的冷静与沉稳功夫,也忍不住惊讶,世间竟有如此可怕的高手,却不知他是何方神圣。
紧接着,他发现这道神识不仅邪气凛然,而且霸道至极,直往千里之外的峡江唐门奔出。
七返意识到一种危险,便暂时放弃寻找祝融鼎的计划,改向追寻那道神识而去。
不久之后,那道诡异的神识却又神秘消失。
正当七返纳闷之际,灵觉之力感应了一缕元神,原来是那人元神出窍了,又是直奔峡江唐门。
这到底是做什么呢?
七返担心这人对唐门不利,只好静坐下来,由小石头在旁边为其助法,自己则元神出窍,准备在异元空间进行拦截。
可是,一天、二天、三天……一连过了五天,小石头仍然未见七返元神归位醒转过来,不由心生担忧。
更没想到的是,第六天晚上,突然一只蛊雕扑了过来,想要吃掉七返的肉身。
幸好在这之前,七返为了让小石头能跟上自己日行千万里的步法,便在传其佛法之时,用了一天一夜功夫,不但为小石头打通了奇经八脉,令小石头在武道上的修行作出突破,跨前了一大步,而且也教了他一套佛门最高深的步法“昙莲识步”。
在佛门,修禅有坐禅、行禅之说,而“昙莲识步”正是达摩在行禅之时突然领悟而自创的一种步法。
七返悟得“火符”之后,兼修佛法,以之修己,神通变化;以之助人,更是功效惊人。
小石头慧根通明,在短短数月之内修行进步神速,现在终于见到成果。
面对突然袭来的妖兽,小石头机灵地迅速背起七返,开始大逃亡,并以巧妙绝伦的“昙莲识步”躲过了蛊雕无数次的追杀。
蛊雕虽然修行近千年,堪称妖王,但面对“昙莲识步”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小石头背着七返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知道向前奔命,不能停留,不敢喘息……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