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北平附近的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华夏守军发起进攻,华夏第29军予以还击。
至此,全面抗日战争正式拉开帷幕,消息随即传遍了华夏,令整个华夏为此而沸腾,所有民众为此而激愤。
蒋委座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向南京与北平要员发出了训令,“(我们)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并电令宋哲元等人,皆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7月8日,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延安向全国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紧急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一时之间,华夏各地的抗战救国运动风起云涌,社会各界人士以募捐、劳军、宣传等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日前线,同时也让各地的实力派(军阀)有切肤之痛,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准备抵抗日军侵略。
此时的川西小霸王,却异常的冷静,在第一时间亲自督战凉山渡口钢铁厂。
该钢铁厂共分三期建设,从三月份动工以来,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产量只有三十万吨,而第二期也即将竣工,投产后川西的钢铁产能,将达到150万吨,就算不如日本强大,却也不再无还手之力。
在预计的150万吨产能之中,川西钢铁厂为5万吨,涪城钢铁厂为15万吨,越嶲钢铁厂为30万吨,渡口(攀枝花)钢铁厂为60万吨。
如果能完成渡口钢铁厂的第三期工程,川西的钢铁总产量,还将再增加40万吨。
不过在刘郧自己来看,钢铁技术人员的紧缺,才是第三期的关键所在,估计目前的钢铁产能,已达到了一个极限值。
真正让某人底气十足的,还是大西南铁路网络已初步形成。
首先是成渝(城都—重庆)铁路的竣工。
艾瑞克斯的工程队正在秘密筹备,修建从重庆到长沙的铁路线,据说南京的蒋委座也发了狠话,打算不惜人力物力两头并进,一路从长沙往重庆修,一路由重庆往长沙修,看这个疯狂的架势,是准备在半年之内修通渝湘铁路。
其次是南线铁路的竣工。
尤为重要的三段铁路,城都到越嶲,越嶲到渡口镇(攀枝花),以及渡口镇到云南昆明的铁路,尽皆全线贯通。
而李汉斯的工程队也越来越成熟,正与云南王龙云和孔财神家族商量,如何修建从昆明到缅甸的铁路,据说资金与人力方面早已备好,滇缅铁路修筑在即。
至于北线铁路就更为辉煌了。
在陕甘各地军民的踊跃支持下,马兴驰的铁路工程队,不但修通了西安到延安,与延安到陇东的铁路线,还应马家军的热情邀请,开始着手修建天水到兰州,以及兰州到玉门关的铁路线。
究竟什么时候能到玉门关?
恐怕只有天知道了,不过在未来半年之内修通兰州铁路,却不是什么神话。
然而,真正令刘司令欣喜若狂的,还是陇东的大油田。
陇东铁路一旦修通,从理论上来讲,整个抗战的大后方就不再缺少石油了,预计再半年时间,华夏的空军与装甲兵,都能用上陇东的长庆油料了。
不过,修铁路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只要铁路延伸到哪里,那里就能开通川西铁币区,实施川西所独有的扶贫计划。
到1937年6月底,整个川西经济圈,已经种下了八千万棵麻疯树,也不知是不是树种变异的原因,存活率达到了95%,理论产油八十万吨。
不过,当陇东铁路修通后,刘郧就有点想中止扶贫计划了,因为陇东油田开发在即,今后应该不缺油了。
同时,自从老蒋得知德国与日本结盟后,就与孔财神一起力排万难,坚决执行沿海工业内迁的政策,设备机器或许可以暂缓,但是各类技术人员必须即刻内迁。
好在重庆钢铁厂早已竣工,钢铁年产量高达十万吨。
为了全力经营渡口镇钢铁厂,刘郧不得不有意识的抛肉了,比如涪城钢铁厂与越嶲县钢铁厂,他主动将大量的内迁人员充斥其中,变相的将这两个大厂送给了南京政府。
令刘湘和老蒋对他另眼相看,从而面对日本鬼子的全面进攻时,有了更为良好的物质基础。
1937年7月9日,刘司令接到了老蒋的电令。
让刘司令立刻奔赴武汉,在汉口附近召开军事秘密会议,制定对日作战的方针和战略之类。
拿着一纸电令,刘郧也只有苦笑了。
这几天他推掉了好几轮的军政会议,无论川军、滇军、黔军、马家军,又或者川西内部,都希望他能参加。
然而,让他匪夷所思的是,抗日的事情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好好训练军队,好好生产粮食和武器,就是最好的贡献,这样做难道很难么?
刘司令现在也非吴下阿蒙了。
整个大后方的铁路线和兵工厂,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在很多军政大佬的眼里,他的分量甚至超过了刘湘本人,因此他若真想托词不去的话,老蒋也拿他没撤。
这厮左思右想了很久,目前工作繁重、人心动荡,他还真想留在渡口镇督战算了,但是又怕打击了老蒋的个人威望,只好按令赴约了。
当刘郧从川滇交界的渡口镇,飞抵汉口孔氏机场时,已经是7月10日凌晨。
还没等他去别墅与孔玉玲会面,就被老蒋的侍从们直接带走,先坐汽车再乘轮船,之后再爬山涉水,最后若不是智脑可以定位,他早已不知东南西北了。
最后所去的地方,竟是武昌市的乡下。
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寺庙前,山门上赫然写着“万山禅院”。
刘司令真的服气了,这个蒋委座也太会躲猫猫了,竟然跑到了鸟不拉屎的荒山禅院,不要说日本鬼子想不到,就是土生土长的军阀都想不到。
不过老蒋家的特务机关,可是赫赫有名、举世皆知。
什么中统、军统、别动队、华夏宪兵、蓝衣社和忠义救国军等等,无不是有名的特务组织,不但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就是华夏的军阀们也谈虎色变,因此如何防备特务宪的渗透、监听和刺杀,早有一整套成熟的经验。
万山禅院并不大,大约有几百个平米。
看来以前也曾经辉煌过,待爬过禅院的山门之后,里面有三进院子,前两进房子是前殿和中殿,分别供奉的是如来、燃灯和弥勒等竖三佛,以及观音、文殊和普贤等三大菩萨,神佛高大威严,神情庄重祥和。
一进入禅院,就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哪怕牛叉叉的川西小霸王也不例外了,因为这些地方的明岗暗哨纵横交叉,卫兵们荷枪实弹、杀气凛然,凶神恶煞的盯着来往行人,似乎稍有行差踏错,就会被他们开枪击毙,因此不肃然起敬不行啊。
当刘司令踏进第三进的厢房时,才看老蒋等人聚集一堂。
会议室有二三十个平米,里面有两个大沙盘,赫然正是北平和上海俩地,与会人员也不多,只有蒋委座、蒋百里、白崇禧和薛岳,了了四人而已。
除了薛岳薛老虎有些面生之外,其他几人都是刘郧的老熟人。
蒋百里先生曾亲自参加过“川西春季军事演习”,与刘司令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而老虎仔也曾经在四川待过,只是与刘郧无缘得见而已,想当初爆发茂县风波时,还是薛岳亲自领兵威逼城都,导致刘湘不得不“息事宁人”,和平解决茂县一事,说来还是某人的大恩人。
大家一看到刘郧到来,尽都一一的点头致意。
但是老蒋等人却眉头紧锁,压根没闲工夫与某人寒暄,因为他们正在推演“七七事变”的发展,研讨未来几个月内的战争走向。
时任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将军认为,“华北日军即将集重兵南下,多半会效仿当年满清入关之故事,西路将沿长城一线,进攻山西和陕西,而东路将沿着华夏东部的海岸线,近窥山东和安徽”。
“尤为重要的是中路日军”。
“此路日军将顺着平汉线与津浦线,攻占河南、河北,不排除有相机与华夏军队,进行大决战的打算,大决战一旦得手,华夏神州将失去长江以北的国土,成了第二个南宋王朝”。
老蒋与蒋百里却胸有成竹,微笑不语,转而让老虎仔发表看法。
薛岳是有名的炮筒子,说话从来不拐弯,拿着指挥棒,开始指点江山了,“卑职认为,如果现在是古代的话,白副参谋长的看法是对的”。
“可惜啊可惜,如今是现代了”。
薛伯陵一副洋洋自得,完全不顾白崇禧上将的脸色发黑,继续他的放炮事业。
“日本鬼子可不是傻子,就算他们真的想灭亡华夏,也需要时间对吧?蒙古人灭南宋花了半个多世纪,而满清灭朱明,却花了近四十年时间,当时若非张献忠、李自成捣乱,最后结果还未可知”。
“因此,无论日本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需要先占领华夏的首都——南京与北平,让华夏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然后再慢慢鲸吞蚕食,直到此消彼长,华夏失去任何反抗的余力,甚至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不妨换位思考下,如果我们是日军大本营参谋,会如何侵略华夏呢?”
“很简单,北方重兵压境,但引而不发,再以平津派遣军和关东军一部,全面占领北平和天津,再伺机攻占河北、山东和山西等地”。
“然而,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才是日军的真正攻击重点”。
“尤其是上海,一旦有失的话,华夏将失去最精华的税赋部分,无论财政收入,还是国际地位,将一落千丈,甚至从此华夏将被国际社会所遗忘”。
刘郧早就听得昏昏欲睡了。
因为这四个人都是民国军界的大佬,有些超时代的精辟见解,也是再正常不过,他以前确实说过一些意见,却都是些鹦鹉学舌而已,若论真正的战略战术水平,给这些人提鞋都不配。
因此还是坐在一旁,好好的喝白开水,甚至他还能眯眯眼小睡片刻。
一阵激烈的辩论之后,各种见解相持不下。
老蒋只有一个问题,日本人此次引发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究竟是想占领南京,让华夏认输呢?
还是穷追猛打,直到华夏灭亡为止?
又或像甲午海战那样,占点地皮租界,再要点点银子就走人呢?
这下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一时之间,竟然无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因为他们都只是华夏军人,而不是日本鬼子的决策层。
但是老蒋却不依不饶,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最后他们就想到了日本女婿——川西刘司令。
刘司令真是冤枉啊,他是琉球女婿好不好,连中城宫清子,都改名叫尚清儿,还要怎么样啊?
面对各位大佬的犀利眼光,他只好讪笑的揉了揉眼睛,整了整仪表,开始阐述自己的看法了,不料突然闯进一侍从,送来一张紧急电报。
刘郧正好忙里偷闲,喝一口白开水顺顺气,等蒋委座看完了电报,再听他自己的胡说也不迟。
不料老蒋一看到电报内容,就即刻脸色大变,反反复复看了三遍,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已然傻了。
其他人大惊失色,连忙抢过电报去看。
电报上面赫然写着,“1937年7月10日,日军参谋本部,发表了《关于向华北增兵的政府声明》,将由教育总监部长香月清司中将,接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即刻向华北增派混成第一、第十一旅团,朝鲜军第十师团”。
“同时,日军另外再将从本土抽调3个师团,以及18个飞行中队,参与侵华战争”。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