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地主

第七十二章

    
    崔老爷的任务异常的顺利完成,郭老爷的目的也终于达到,皆大欢喜,两老头这才完全放下心事心情愉悦的畅谈,至于以后若干事情的细节,那是郭大路和崔茵茵事情了,家主嘛,高屋建瓴把握大方向就行了,锱铢必较那是家主该干的事吗?丢不起那个人。
    到下午晚些时候,关系近的商家也提前来了,到的都是各家的大掌柜。说实话,郭家之前就一乡下小地主,除了左近的崔、李两家比较熟悉以外,跟那些大商家什么的基本没啥往来,再往大了算,也就因为郭老爷是秀才,有几个同窗,曾经还有点淡淡的影响力,但多年过去同窗也是各过个都少有联络,过去的交情也就所剩无几了,最多就是在县衙混了个脸熟,县太爷知道自己治下的郭村有这么号人物而已。
    国人虽然自古讲究关系人情的重要性,但那得看所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郭家几辈人都是靠地里产出维持的,所有的行为就是围绕周边的地主和自家佃户活动的,这样自给自足封建小经济循环的生活环境还能指望什么?和外边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交集,管你天翻地覆有自家一文钱的事吗?
    也就是从郭大路要求在府城开了“郭家供销社”以后,这才跟各路的商家有了大量的来往,郭家的名声也就是从那时起才开始传了出去。自然在这过程中,郭老爷也就认识了几个对脾胃的大掌柜,通过交流和生意往来,慢慢的相互建立起了比较稳固的信用,这关系自然就比其他商家要近一些。
    现在到的这几家就是这样的情况,时间提前,这显得亲近不见外,礼物不重要,来的人必须是大掌柜本人,这就给足了郭家面子。
    郭大路就被郭老爷带着开始当他的吉祥物,来一波就见礼作揖一遍,还要恭敬的反复听着各种夸奖之词,并同时自谦。
    “聚宝号”苏掌柜,其主营的就是各种奇珍异宝,这一年来跟郭家的供销社可没少打交道,买走郭家的各种新奇奢侈品,卖给郭家玉器宝石等等。
    “四海商行”韩掌柜,其主营的是纺织行,针织刺绣这些,主要是为郭家供货的,绣纹百褶裙、金丝蜀绣等等。
    “恒顺号”杜掌柜,主营的是生药行,买卖药材的,主要是为郭家提供高品质的名贵中药材。
    “乾顺号”李掌柜,主营的木器行,也是为郭家供货的,当然就是各种实木纯手工家具之类的。
    “德隆商行”赵掌柜,主营贵重杂货,实际走的西域一线,等于做的国际贸易。
    “祥福记”邵掌柜,主营陶瓷行,郭大路装逼和销售的瓷器基本来自这家。
    “鑫丰号”黄掌柜,主营贵重杂货,实际向南走的海路,面向南洋。
    “盛德昌商行”钱掌柜,主营民生百货,普通量大的生活用品。
    一下午郭大路啥也没干哪也没去,就忙着接待陆续到来的八家亲近的大掌柜了,年纪都比郭大路多两圈,叔伯辈的,一点不敢怠慢。
    这些大掌柜的身份,相当于各商行地区总经理的地位,手里掌握的资金量都是以十万两计的,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的丢下手上的事情随意的去游玩,能耗费几天的时间,去郭家参加这么个小辈的成人典礼,足以证明对郭家的重视和自家商行的态度诚意了。
    虽然没有商量着同路,但都是掐着时间从府城过来的,前后到达的时间也相差不大,迎接寒暄过后大厅就坐,都是老熟人,共同语言也有,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同时也修酣一下坐长途马车劳累的身体。
    等几位大掌柜缓过劲,差不多一杯茶喝清的时间,基本已到酉时,郭老爷就吩咐酒宴开席,八个掌柜加上崔老爷郭老爷刚好十个人凑齐一桌,饭桌是郭大路从现代专门带过去的大玻璃转盘圆桌。传统的饭桌都是方形的八仙桌,一张桌子坐八个人,这就不好安客了,当然圆桌也有,但是面积都比较小,桌子大了对面的菜不是吃不到...现在有了带转盘的桌子这问题就不存在了。
    现代的产品不管质量怎么样,首先在设计上人性化这一点,那是历来都没法比较的,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东西用就不错了,你还想怎的?东西设计的生硬是吧,简单,使用的人去适应习惯啊,人是活得噻,东西再别扭最后都是能习惯使用的嘛!
    现代的产品都多的卖不掉了,你敢设计不合理!也简单,老子不买行不!就不信所有的生产厂家都搞不来人性化的东西。
    所以一到餐厅内,一众大掌柜就对这张大桌面上带着小桌面的桌子表示出极大的好奇,最主要是玻璃面儿的,这桌子估计得不少钱了...郭家拿这样一张桌子来招待大伙儿吃饭,这待遇可就高了去了。
    上菜之后,掌柜们又开了眼了,来自天南地北东海西域的食材被厨子烹调的色香味俱全,更难得的是,这些食材全被做成了川菜系的味道菜肴。
    别想欺负人家八个大掌柜没见识,在这时代人家可算是货真价实的见多识广,桌上的很多东西都吃过,但这样一次性的弄这么周全,八位掌柜表示自叹弗如,办不到,特别是海鲜,在蜀中吃到海里的鲜货,从未有之...
    而把这些食材全部做成川菜味的菜品,也说明一个问题,厨子常做,能常做这说明什么...仔细品味之后,所有的菜,除了主材的个头有点小之外,味道那是说不出的好吃。
    郭大路是一个能在吃饭的问题上随便将就的人么?一时半会还能忍受,时间长了能不发飙么?发完飙就得解决实际的问题噻。厨房所需要的用具和材料肯定是没问题的,差什么添什么,但是厨子的手艺就抓瞎了,想换人都没地方找去,全都一个样,最后想出一个笨办法,买来一堆现代出版的菜谱,然后指派几个丫头里最喜欢吃的秋菊去厨房给厨子念菜谱,然后由厨子自己理解,一次次的尝试做出书上的菜,直到郭大路尝了以后认可为止,大半年的时间这才慢慢的有了今天这样的一桌菜肴。
    掌柜们觉得特别好吃的原因也简单,味精、鸡精、各种酱料,油盐酱醋啥都不缺,连辣椒都是好几种,还有各种辅料,这样做出来的菜能不好吃么!
    至于主材的个头,郭大路觉得被打脸很正常,谁家敢跟几百年前的原生态野生食材比个头......随便在海边选一头鲍鱼拿到现代那都是能直接拿去拍卖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掌柜们的话匣子慢慢的打开了,天南海北各种轶事,听得郭大路在旁边不停点头,他缺什么?就缺对这时代的认知,这还没地方去学习,而这些大掌柜最擅长的恰恰就是这一点,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因为自身的身份,就能够从各自的东家或家主那里得到很多普通百姓所不知的内幕,今天坐在这里的人身份都相同,喝了小酒多说点行内人都能听懂的话很自然,这就便宜了旁边的郭大路,完全一副洗耳恭听的状态。
    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简单的耳闻目染,再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得出这时代主流的思想,辨别出各领域的优点和缺陷,最重要的是能够明白广大百姓的心声。
    郭大路可不是这时代的那些豪门大户公子哥自我感觉良好,始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于普通百姓完全就是一副看不起鄙视的姿态。郭大路非常明白无论哪个时代,什么人才是社会的主流,所以他一直比较关注的就是普通人的各方面需求,不然就不会对自家佃户收一层的租,时不时的发些福利。
    但是一直以来,郭大路最多了解的也就是郭村和府城的情况,连县城都不太清楚,更莫说其他的地方了,再加上要做的事情又很多,那有闲时间去茶馆酒肆之类的地方听传说,自然像现在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就是很难得的了。
    就这样一直旁听,待到晚上安排歇息了才作罢。
    躺在床上的,郭大路都在反复的回味今天听到的这些信息,有些事再根据历史资料一对比,一下就豁然开朗贯通了前后,真可谓受益良多。
    第二天起,陆续的来客就多了,郭家的佃户也全都动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来了人帮忙,在几个管事的安排下各自领到事情干。
    首先就是搭棚子,不然万一下雨了咋办,不下雨出大太阳人也受不了不是。上百件的彩条布就是主要材料,地点就在郭村新建的十字路口,沿着水泥路面就一溜搭了下去。
    几百张普通的圆桌,几千个塑料凳子,那都不是事儿了。
    再就是张灯结彩啊,也简单。
    灯笼是吧,喜庆用品批发市场来一千个够不够?各色彩花彩带挂饰中国结什么的,挨个点货。就按照五万块的预算来采购,不信还把小小的郭村包不了一遍。
    最后就是烟火礼炮,按照二十米放一箱的标准,围着郭村来一圈。
    这差不多就齐活了。
    其他的都是厨房的事情了,大少爷成年礼嘛,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了,那就必须按照非常高兴的标准来大吃一顿了。
    为什么?实惠呀,高兴了不是该吃一顿吗?非常高兴那不就得大吃一顿吗?特别特别高兴那就更是需要大大的吃一顿了。
    大少爷这也就是个成年礼,要是中了状元,那可就非得海了吃一顿了。
    当然,这些事情的安排就是管家的事情了,跟郭大路无关,该他做的早就做了,他现在就是当吉祥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