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燕然山铭

第四章

    
    第四章葬礼(一)/p
    东汉洛阳的皇宫。其实在汉以前就存在,最开始的时候,它是东周的王城。秦始皇灭周统一中国后,曾将此城封给吕不韦作为养老之用,为此吕不韦曾经对此城进行过精心的经营,使此城规模雄伟,宏丽壮观。汉高祖刘邦初都洛阳时,继续沿用此城,并不断地修葺,使其保持着繁华的景象,所以其实,从秦到汉一直到后世的唐,古代中国的主轴都是长安—洛阳。而汉更是因为洛阳在长安之东,所以分为东、西两汉。西汉末年,长安作为首都,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军的破坏,尤其是赤眉军的破坏后,颇有些赤地千里的感觉,而洛阳则由于破坏的相对轻微,所以在光武帝那个时代,成为首都的不二之选。光武皇帝河北称帝后,于建武元年 (公元25 年)10 月,夺取洛阳,车驾入城后,驾幸却非殿,正式宣布定都洛阳。并开始对洛阳宫城进行了全面整修,正式作为皇宫。/p
    作为首都的洛阳,其实最重要的依然是皇城。东汉洛阳的皇城,分为南、北两宫。因光武皇帝相信星宿之说,而汉以火德而兴,故南宫为正宫所在。南宫也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而北宫,一般又叫做后宫,也就是皇帝的媳妇们住的地方,当然也有一说,说是北宫为后世的冷宫,多是一些不得意的妃嫔所住,就像光武皇帝的郭皇后,在被废后以后,就长期居住在这里。/p
    当然,我们不是考古学者,具体的情况,也说不清楚,这里就不予讨论了。/p
    两宫之间是有屋顶覆盖的复道相连接的,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东汉皇宫整个复道南北长七里。南宫的北门与北宫的南门两阙相对,所以又有“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的说法。/p
    东汉帝国既然以南宫为正宫,那么最主要事件一般也都发生在南宫,所以在这里再对南宫进行一下主要的介绍。/p
    这南宫啊,建筑布局整齐有序,宫殿楼阁鳞次栉比。主体宫殿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p
    东西两侧则各有两排对称的宫殿建筑。西侧两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东排为鸿德门、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门、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西排为云台殿、显亲殿、含章殿、杨安殿、云台、兰台、阿阁、长秋宫、西宫。/p
    上文我们说过,光武皇帝驾幸却非殿,定都洛阳,所以在光武皇帝一朝却非殿为南宫正殿,公元57年,光武皇帝刘秀也正是驾崩于却非殿。/p
    对于这个地方,小时候,我虽然不常来,但是逢年过节也是被母亲带着来过的。当时的感觉,这地方很是威武,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的,但是多少的还有些沉闷,最主要的是地方规矩大的要命,不可以这,不可以那的。所以说,这个地方我并不喜欢来。/p
    不过,妈妈说我已经五岁了,也算是懂事了,姥爷以前也很疼我,我应该去给姥爷磕个头,所以,我就来了,刚开始我也很纳闷,这不年不节的,给姥爷磕什么头呢,刚想张嘴,却只看到母亲的泪水不停的滑落,声音发出颤抖。/p
    我试着哄了一下,可是母亲却依然在抽泣,她也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呢,也只好静静的看着,不时的用自己的小手轻轻的擦拭一下母亲的泪水。/p
    就在一种凝重的气氛下,我们家整队的车马缓缓的进入了宫城。/p
    我在车上,掀开车上的帘子,整个皇城内士兵多了近一倍,以前是十步一岗,现在几乎是每走一步都有甲士。而且,他们身上都穿着跟我一样的白色衣服,这种肃杀的气势让我感到了一丝恐惧。/p
    我抬头看着妈妈,妈妈却神色如常。这不禁让我心安下来,不过,我也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听话,可不敢四处乱跑了。/p
    马车终于停下了脚步,我跟着妈妈一起下了车,抬起头,看到了那扇以前就认识的大门,那叫却非门,是我三岁来宫里叩头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的。/p
    爷爷和叔爷爷早已经下了马,整个家族里,有头有脸有门面的人也都下了车马,慢慢的聚在爷爷和叔爷爷的身后,按照他们的品级、家族里的地位排成了两列,在爷爷和叔爷爷的带领下,缓缓的通过了却非门。/p
    远远的,我看到,却非殿前,已经站立了不少的人。却非殿两侧的门也已经打开。这些跟往常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却非殿前的灯笼已经用白色的布料罩了起来,而正殿的门楣上也横上了巨幅的白色条布,所有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有些人头上还带着白色的布条,大殿里时不时的传来哭声,其实对我来说,这多少是有点?人的。/p
    到了殿前,一个侍者见到爷爷带领着我们家人的到来,紧跑了两步,上前贴近爷爷的耳朵轻声的耳语了几句。/p
    爷爷点了点头,跟着侍者去了偏殿。叔爷爷则带领着我们家族里有资格进大殿的人缓缓的向大殿里走去。/p
    进了大殿,我习惯性的向上看去,往日的大殿是以火红色为主色调的,可是今日整个大殿都被白色笼罩,而那个每次我来都笑盈盈的坐在最高位置上的姥爷也不见了,在他原来的位置上,停放着一口华丽的棺椁。/p
    母亲在此时松开了我的手,和旁边的大娘两个人在见到棺椁的一瞬间,一下子都扑了上去,两个人的哭声也越发的大了起来。/p
    我呆呆的站在那里,一时间不明所以。/p
    “两位公主节哀!”我看到母亲要上前抱住棺椁,却被几个侍女模样的人拦了下来,而另一边的大娘也并没有接触到棺椁,被人拦了下来。/p
    母亲到了这时才意识到了什么,她抽泣着,退回了我的身旁,而大娘则还是要坚持着冲到棺椁前,依然在跟那些侍女纠缠。/p
    还是叔爷爷说了句话,窦固大爷上前将大娘劝了回来。/p
    葬礼的司仪是一个老头,据说官很大是太尉,名字叫做赵??。这个老头,在大娘被劝退回来以后,他走了过来,对着叔爷爷和大人们说了几句话。然后叔爷爷就带着我们一行人站到了平时爷爷和叔爷爷上朝时的位置。/p
    大娘还在哭,母亲却已经停止了泪水,牵着我的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p
    就这么站着,差不多能有半个时辰,大殿里已经站满了人,都是这个帝国的贵胄。/p
    老头赵??对他身边的侍者说了一句话,侍者小跑着出了大殿。不一会儿,又回来了,轻轻的抚着老头赵??的耳朵说了几句以后,老头赵??迈开了步子,走到了大殿的中间。/p
    就见老头子一声呼喝,顿时,礼乐声起。而伴随着礼乐声,太子刘庄带领着他的家小从大殿外面走了进来。/p
    所有的朝臣和皇亲们都侧目观瞧着这位未来的天子。/p
    对于这个人,别人可能不太认识,而我则是见的有些多了。太子刘庄,刚开始时妈妈叫我称他为四舅舅,因为他是姥爷的第四个儿子,但是后来,妈妈又叫我叫他太子舅舅,这在当时我还纳闷过,毕竟,太子舅舅是原来我称呼大舅舅的。/p
    我记得当时不懂事的我,还问过妈妈,那原来的太子舅舅现在是不是要称呼为四舅舅了。妈妈用手捋着我的小鼻子说,以后称呼原来的太子舅舅就只能叫大舅舅了。/p
    在太子舅舅身侧后方是一个女子,这个倒是我没见过的。不过,在她走上殿来的时候,整个大殿上的女子似乎都失去了颜色。那是一种说不出的雍容,感觉就是一种无比的华贵,虽然她的身姿似乎很是较弱,但是就是那么的璀璨与耀眼。/p
    而在她走过我们身侧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在看到了这个女子后,我的小叔,窦林眼里充满了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是一种贪婪?还是一种艳羡亦或是一种得不到的嫉妒。/p
    那女子的身后,就是被妈妈评价为老实人的大舅舅了。作为先帝的长子,其实,他当太子的时间要远远的超过现在的太子,不过,在他的一再“谦让”下,他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了,而是东海恭王,姓名也从刘疆改成了刘强。/p
    大舅舅的身后可就没有女子跟随了。这样看来刚才那个女子应该是现在的太子妃也是未来的皇后,所以她才有资格上这大殿,并排在太子的身后。/p
    大舅舅的身后,接下来是姥爷的其他几个儿子,沛献王刘辅、济南安王刘康、阜陵质王刘延、中山简王刘焉、楚厉王刘英、东平宪王刘苍、琅邪孝王刘京,这个顺序一看就是按照岁数排列的,而排在最后的,那一定就是小舅舅广陵思王刘荆了。/p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