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翠色:娘子想种田

第114章过年总结会

    
    冷静之后的季清妍和顾少涵走出来,就看见谭氏站在一边为他们放哨,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季清妍连忙瞪了一眼一脸正气的男孩,快步跑开了。
    瞧瞧,都是你惹的祸!
    顾少涵微微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这女孩一旦不讲理来,谁也拿她没办法?虽然他心里在说:刚才你可比我享受多了。
    但这话自然不敢说出去,要不然还不被训,也一脸嫣红的走向谭氏:“奶奶,你怎么来了?”
    谭氏看了看红彤彤的孙子,又看了看低头快步而逃的孙媳妇,哈哈大笑起来,也没记得自己来的最初目的,一脸满足地走了。
    独自留下顾少涵一脸懵逼,现在怎么会是他的错误了?
    季清妍见季家大嫂子正在找她,连忙走了过去:“大嫂子,我在这里,找我什么事?”
    季家大嫂看了看一脸嫣红的季清妍,都是过来人,知道她刚才干什么去了,便故意取笑她:“清妍,我们刚才累死累活的,那你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给我们说。”
    季清妍更觉得臊得慌,连忙低下头准备又开跑。
    季家大嫂子连忙拉着她:“行了,逗逗你的,我是说可不可以的开席了?”
    季清妍反正也不太懂这些,连忙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村里人来的差不多了吧?应该可以了吧?”
    大嫂子笑颜如烟地点了点头:“对啊,现在已经快到午时了,村里人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也得没有人出门,都在家等着开宴席呢,我只是担心你还有没有别的客人要来?”
    季清妍连忙摇摇头,笑话,她娘出嫁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通知。
    包括她们的生意伙伴,一个人都没有通知。
    既然是村里人的事情,自然没必要惊动外村的人。
    “外面没什么人来,反正就咱们家村里的人,在加上我周叔的几个亲戚朋友,既然没外人了,可以开席了。”
    大嫂子点了点头:“成,我马上去让人开始端菜了,大家都坐上了,就等着吃饭呢。”说完之后,便去准备。
    今天王氏和周承德的婚宴,季清妍准备了六十六桌,临山村的村民就有六七百人,再加上周承德的一些迎亲的人,足够人忙活一天的。
    当然,季清妍并不觉得累,现在,村里的女人们都已经练出来了。
    这么热闹自然离不开她们的辛苦。
    季清妍只负责出钱就可以了,别的事情早就有人负责统筹安排,根本没有费一点点的神,完全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她刚刚走到刘家二嫂子身边坐下,就听见刘家二嫂子正和八嫂子在说着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嫂子,你和嫂子在说什么呢?鬼迷鬼眼的,不会是说我的坏话吧?”
    二嫂子连忙摆摆手,向季清妍说道:“清妍,你还记得之前被辞退的那个钱氏吗?”
    对于那位才上了几天班就退辞退的钱氏,季清妍自然很清楚。
    那位钱氏果然是有备而来,她是一位很有心机的女人,她以为凭着几天的暗中观察,就已经了解了顾事作坊做辣白菜的核心机密。
    那次被娄氏辞退后,并不以为他们真的会怪罪他,居然就回娘家,伙同娘家兄弟也开始做辣白菜。
    当然,她并不知道其中的核心机密,做的辣白菜辣而不爽,光是辣,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在街上大喊着一斤只要七文钱,很多人图便宜去买了一回,就再也没有了回头客。
    可就是这样,也卖了不少的辣白菜。
    而这么快竟然有盗版了,季清妍怎么可能会就此放手呢?
    便通过层层暗访,终于找到了是这位钱氏在暗中使坏。
    便拿着当初签下的协议告上了衙门?
    见是顾案首递过来的案子,衙门里的官员岂敢忽悠。
    自然很快就捉到了钱氏还有她娘家兄弟,都一起被打入了大牢,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处罚。
    二婶子向季清妍说道:“你不知道,因为钱氏被判刑,所以顾博能便给了她一纸休书,现在钱氏还在牢里,而听说顾博能正在到处看媳妇,说不一定隔段时间就会娶另外一个女人进来,也不知道钱氏是怎么想的,一辈子辛辛苦苦的这临到老了,现在却这样,可真的太惨了。”
    季清妍和八嫂子都满含唏嘘,是啊,这女人一旦心思不纯,到最后结局真的很惨。
    尤其是那女人如果不是耍小聪明,结局或许就不会这么惨了。
    可这件事情,季清妍一点都不觉得心虚。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家现在有头有脸,顾少涵这位顾案首做靠山,钱氏可能就会真的会把他们逼入绝境,到时候惨的人就是他们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难道我还任由他们撑鼻子上脸?
    而事情到最后,去同情那女人的悲惨结局,是不可能的,这根本不符合她的性格。
    “二嫂子,那你觉得我做错了吗?”
    二嫂子连忙摆摆手:“怎么会?清妍,这件事情就是要这样做,那个女人本来就一肚子坏水,如果要是让她真的把配方说出去了,那我们这个临山村的人还不得喝西北风去,所以那种人就不值得人同情,如果是我,早就让他们大卸八块,才不会这样温水煮豆腐,慢慢的放过她。”
    季清妍莞尔一笑:“行了,嫂子,我也没说什么,反正给她一个教训就行了,等回头有空,我再去看看,如果她真有心想悔过,就暂时先放她回来吧,也不知道能叔会不会接她回家,还有她娘家人会怎么看?”
    八嫂子微微摇摇头:“我看悬,毕竟这件事情是因她而起,如果不是她太贪心,她娘家两个兄弟也不会被关着,就凭着这一份恶歪门邪道,她两个嫂子肯定不会让她回娘家,而顾博能现在知道村里所有人都见不得钱氏,难道还会让她回来?所以我看还是让她一辈子在牢里呆着算了,回来到时都没人接她,岂不是更伤心?”
    对于八嫂子说的这些情况,季清妍自然觉得很无语。
    毕竟在这个世上,女人永远都只会依靠着男人生存,不像前世的女人可以顶半边天,甚至整个天都可以有她顶起来,只要有事业,谁也奈何不了她?
    或许钱氏出狱后的结局,就真的像八嫂子说的那样凄惨。
    这件事情她也无能为力,只能说造化弄人。
    如果一个人心思不纯,这结局始终是一个悲惨,没有人可以逃脱的了。
    “行了,不说这些了,准备吃饭吧。”
    看见季家大嫂子安排着人开始上菜,季清妍便和二嫂子八嫂子说着,这件事情不再会引起别人的话题了。
    钱氏就是那一根永远存在临山村所有村民们心理的刺,永远都会存在,让他们永远都记住那样的教训。
    送走了王氏,转眼也快到了新年。
    虽然很多人在感叹王氏的命好,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今年,因为听从了顾少涵的话,整个临山村的村民们都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年年有余,吉年庆丰收?
    现在整个临山村的人出门都不再是唯唯缩缩,出手那叫一个大方。
    没办法,这包里有钱,仓里有粮,活的那叫一个痛快。
    现在整个临山村的人,最少的收入都是十几两银子,更不要说那些一直跟着季清妍他们脚步走的那些人。
    没办法,就凭着双季稻,每家人卖的粮食都是二三十两。
    这在他们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现在每家每户的粮仓都是装满了再卖的余粮,都卖了很多的钱。
    以前他们种一季也可以勉强户口,现在多种了一季,这些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一亩田最少都可以攒三四百斤谷子,而一斤谷子的价格是十文,也就是说一亩田就可以卖三四两银子,而村里很多人家里都有一二十亩地,每家每户就肯定有好几十两银子了。
    这些还不算,现在因为季清妍让他们大量种植白菜,村里人便个个效法,都大面积种植的白菜。
    因为白菜的产量比较高,一亩田大概就是一两千斤,所以哪怕最后季清妍只出了一斤两文钱,也让村民们尝到了这其中的甜头。
    一亩田和比种稻子要贵的多,而且还可以种两季,这样算下来勤快的人家,一亩地都是七八两银子,让每家每户的人,光是数钱都数得乐乐呵呵的。
    再加上村里有一半的女人都在顾事作坊里做工,们都是按月结算,一个月也可以挣上一两多银子,简直是到处都是收入,到处都有钱挣,他们还不笑翻了天。
    季清妍把村里的女人们都请到了顾氏作坊里做工,每天50文钱,每十天就会轮休一次。
    最重要的是轮休那天还不会扣工资,可以在家帮帮忙一样有钱赚,这样一种福利,让女人们睡觉都会笑醒。
    季清妍自然没觉得有什么,因为她们都是非常勤奋辛苦的女人,为家里操持一生,如果到时候累出病来,岂不是都要怪罪于她?
    这些女人做工就像之前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保底工资一样,只要让她们休息,一样有福利,也算是做了一个保证。
    “清妍,少涵,来来来,这里坐。”
    一进入会场,所有人都在招呼着这一对俊男靓女。
    没办法,今天是整个临山村,所有村民们的集体总结会。
    这项提议季清妍向顾大河提起的。
    说是总结会,其实就是大家围在一起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
    就相当于前世的那种大锅饭。
    虽然村民们都各自清楚家里的收入,但他们不会给别人,老老实实的说出自己家的收入是多少?
    这个总结会是为了让大家的亲情更凝固。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围在一起吃顿饭,便可以增添相互之间的那种感情。
    而顾大河自然很愿意做这个事,也必须要做这个事,因为今年发生了太多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作为一族之长,肯定要有这方面的报告。
    “现在大家请安静一下,听我说说,咱们临山山村今年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家都要有个总结。”
    现在,他只是顾氏一族的族长,却有着比村长还要大的权力和威信。
    也正是这样,现在在村里走的时候那叫一个神气。
    这不,本来还吵吵闹闹的现场,瞬间安静了许多。
    所有人都听着她他想说什么。
    “我想大家也知道今年发生的那些事情,之前我也就不多说了,也知道这一年都很辛苦,毕竟咱们大家都做了很多的事情,虽然口袋里的荷包里都胀鼓鼓的,但为之付出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村民们都点着头,是呀,每天累的半死,不就是为了多挣点钱吗?
    就像顾族长说的一样,虽然荷包里胀鼓鼓的,但为之付出的辛苦,尤其是去年的那种清闲所能够比的。
    就拿双季稻来说,第一季和第二季之间只差那么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时间他们都忙得够呛,既要把这一二十亩地收起来,还要把这一二十亩地种下去,这之中的辛苦岂是寻常人所能够想象的。
    顾大河继续说道:“以前的事情就不多说了,至于明年你们还种不种两季稻是你们的事情?我无权干涉,我今天只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下,我顾氏一脉传承需要的是大家的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现在来通报一下,前段时间我们不是要修祠堂吗,现在就这件事情给大家做一个说明。”
    听说是这件事情,村民们都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都知道,修祠堂的钱,他们没出一文,全部都是顾大河家和顾村长两家人共同出资的。
    现在只要他们一走过祠堂,都觉得非常有面子。
    要知道那祠堂修得有多漂亮,多宏伟,光是看看就让人很感动。
    整个祠堂气势恢弘,无论是屋檐上的雕花,还是祠堂里那散发着香味的贡桌,都显示着顾氏百年的传承有多浓厚。
    当然,那的确是一个很烧钱的地方。
    只有三间房子,前前后后竟然花了八十多两银子。
    这是要往上面贴金砖的结构呀!
    当然,这么高的价格,做出来的房子当然很漂亮。
    整个青砖琉璃瓦再配上独特的沉香木,更显得有底蕴十足。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