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科举)

187.第187章:君臣默契

    
    此为防盗章
    若是想科考取士, 则必治经。
    一般而言,都是先生以何为本经,那么学生也自然以此为本经。
    这样不仅秉承了师徒一脉相承的意思, 更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大多读书人穷其一身, 也未必能将一经完全研磨通透, 而兼治两经的更是少之又少。
    梁成业虽然学问不错,但总归也只通《礼记》一经, 故而若是顾云浩以《春秋》为本经, 梁成业只怕教不了他多少。
    思虑了许久,顾云浩还是不知该如何抉择, 却是不想被梁成业看出了一些苗头。
    这日,将顾云浩叫到跟前, 梁成业没好气地教训道“老夫原本以为你是个天资不错的,哪晓得不过只是个读死书的酸腐之人,且你这样短志,实在不配做老夫的弟子。”
    “难不成你竟没有信心, 能在这几年内就考过院试, 进为生员?”
    说到这里,梁成业更是不悦地摇了摇头, 一副恨其不争的样子。
    “学生自然想过下场之事, 只是这主经……”顾云浩还是觉得有些头疼。
    他到现在还没决定主经呢, 又何谈科考?
    “自找烦恼的庸才!”
    话还没说完, 就被梁成业打断道“我知你想以《春秋》为主经, 待取中生员之后,再另找先生研习又有何妨?难道是你没那本事通晓两经?”
    这话的意思是……
    是要他先主治《礼记》,等过两年考上了秀才,再另找先生跟着研读《春秋》?
    兼治两经啊……
    顾云浩万万没想到梁成业居然对他有如此高的期望,当下也觉得心潮涌动。
    他真的能做到么?
    细细思量一番,顾云浩就做了决定,要按着梁成业说的办。
    若是让他因着个人兴趣,一时又找不到先生能教他治《春秋》,科考一途就难上加难,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毕竟科考是他唯一的出路。
    但若就此放弃自己的想法,顾云浩又觉得心有不甘。
    梁成业所言,也算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当然,兼治两经自然要比主治一经难上许多,也就意味着他今后要更加努力才行。
    不过好在顾云浩本就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也倒没有什么畏难之心。
    “多谢先生指点,学生明白了。”
    淡淡一笑,顾云浩对着梁成业一礼,拜谢道。
    想通了主经之事后,顾云浩只觉整个人也轻松不少,当下就回到寝舍收拾书箱,第二天一大早就回青坪村去了。
    他们私塾每个月休假三天,这倒是与顾云涛他们私塾有些不同。
    背着书箱走到临川县城的西城门口,顾云浩额上已经有些汗,便放下书箱开始歇息,也顺便拿着从书箱里拿出竹筒喝了口水。
    因着青坪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都在临川县的西方,因而大多数都是从西城门进程。
    一些农家汉子来城里打短工,也都是在西城口聚集,等着城里有人需要用劳力了,就会到城门口找些人去做工。
    因着牛车不能进城,乡下赶牛车挣钱的也都是将牛车赶在城门口,在这里下人装货。
    青坪村的吴家就是如此,每到农闲时候,都会拉上牛车到西城门口,来回接送村子里进城的人。
    牛车的收费并不算贵,一个小孩坐车回村要两文钱,大人要三文,货物则需要另外付钱。
    “云浩啊,今天学里散学了?这是要准备回村吧。”赶牛车的吴老头一见着顾云浩,就笑眯眯地问道。
    “吴爷爷好,今天还是要麻烦你了。”
    见着有人相问,顾云浩自然温和有礼地回道。
    “哪里来的麻烦不麻烦的话。“吴老头故作埋怨说了一句,又接着道“只是要稍微再等一下,还有货没到嘞。”
    “应当的。”
    虽然要花两文钱,但顾云浩觉得还是很值得。
    毕竟青坪村离县城要走两个多时辰,一趟走回去,腿都会酸一两天。
    坐在牛车上,顾云浩抱着自己的书箱,看着沿路的草木,觉得很有一种恬然之意。
    今天除了顾云浩外,也没有什么旁的坐车的人,牛车上堆满了各色杂货,吴老头也坐在车沿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顾云浩说话。
    “也不知道你们读书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居然能看那么厚的书。”吴老头笑呵呵地道。
    “吴爷爷,你家小孙子也快念书了吧?”
    听着顾云浩提到家里的小孙子,吴老头更是来了兴致,道“倒是要快五岁了,只是被他奶给怪坏了,皮实的很,又是个记吃不记打的,每天都要挨他老子一顿打。”
    说到这里,吴老头就忍不住感叹“若是有你跟云涛这样争气就好咯……”
    村里少有人家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因而顾云浩跟顾云涛一直被村里大人看作“有出息”的孩子一类,但凡说起他们家,村里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有两个读书郎。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被人这样夸赞,但也知道这里面的事情难以说清楚,顾云浩只得谦虚几句,就岔开了话题。
    回到青坪村,已经快将近酉时。
    顾云浩下车后,拿了两文钱强塞给吴老头,又道了声谢,便背着自己的书箱往家里走。
    夏至刚过,因又下过了两场雨,村子里皆是一片葱郁,走在沿河的小路上,听着河水哗哗作响,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和蔬菜瓜果。
    顾云浩深吸了一口气,不由生出回家真好的感叹。
    还未进院子,家里的黄狗就叫了两声,跑到他的身侧摇尾巴。
    “弟弟回来了。”
    二妞在院子里剥豆子,见着顾云浩,一脸惊喜地道。
    “二姐。”
    “怎么今天回来的要晚些?”
    二妞一面问,一面就要往灶房去了,嘴里还说道“饿了吧?锅里给你扣了吃的,先垫下肚子。”
    顾云浩放下书箱,又舀了清水洗脸,那种黏腻腻的感觉一下子就没了,整个人也舒爽了不少。
    这时,二妞就端了一碗玉米面粥,拿了一个馒头出来。
    顾云浩确实有些饿了,边啃着馒头,就跟二妞说话。
    待顾明琮走出了讲堂,大家就开始收捡书本纸笔。
    “云浩,等会干嘛去?”
    问话的是顾云海。
    顾云海今年十岁,是族里三叔顾长杰的儿子,自小到大都很皮实,但为人也颇为仗义,倒是跟顾云浩关系不错。
    “家里这些天在忙着呢,看看回去能帮忙做些什么。”顾云浩不假思索地答道。
    这是实话,秋收过后,一般都只在稍微松口气之后,就又要接着赶种下一茬庄稼。
    以前他年纪小,家里农忙的时候帮不上什么忙,但现在好歹也八岁多了。
    虽然他爷奶跟父母仍都坚持不让他下田,但顾云浩也还是想要分担一些,就主动承担了打扫、喂猪这些家里的杂事。
    “难得今天先生有事,咱们也好久不在一处转转了,下午不如去河边摸鱼吧?”顾云海笑着劝道“田里的活你又帮不上忙,咱们就去一个多时辰就是,耽误不了你家里的事。”
    “就是这话,云浩,你可好久没跟我们一起了。”赵明也在一旁帮腔道。
    心里暗暗算了下时间,顾云浩见拗不过他们两人,只得含笑应下。
    三人整理了案桌,跨上书袋,一路到了村里小河的最上端。
    这里河面较宽,因着石块比较多,水很浅,不过才到膝盖,倒是个摸鱼的好地方。
    河岸两侧没什么人家,很是静谧。
    “就在这吧,赵明,咱们下水看看有没有,云浩,你去上面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地方。”想了想,顾云海说道。
    赵明也是一面脱鞋挽裤腿,一面点头赞同道“若是没有的话,就干脆往河里扔石头,把鱼给赶下来。”
    顾云浩原本也没打算下水,见他二人都如此说,自然点头答应。
    一路顺着河边往上游走,听着河水流动的声音,很有一种平和舒畅之感。
    河流的上游,有一水坝,因这里的农户家里大多是水田,所以水坝里的水都是蓄着,一般到旱天无雨的时候,就会开坝引水灌田。
    顾云浩一路到了水坝附近,却是隐隐听到有人呼救。
    不想其他,连忙循声而去,急急往水坝上赶。
    到了水坝,就见一个小女孩正在水里挣扎。
    这水坝并不很大,也只有三米多深,但因着今年雨水丰厚,也没放过水,所以坝里的水深也还是有将近两米。
    因为知道这里的水深,顾云浩也不通水性,故不敢贸然下水,就忙跑到坝口处找来一根竹竿。
    “你别急,抓紧这竹竿,我拉你上来。”
    顾云浩对着水里的那小女孩大声喊,然后就拽着竹竿的一头,把竹竿递了过去。
    好在这小女孩落水的地方离坝堤不是很远,又没有很用力扑腾,还余了些力气。
    待那小女孩抓住竹竿之后,顾云浩就用力的往岸边拉。
    等最后到了坝堤边缘,忙伸出手去,一把将人拉了上来。
    不知是因为感觉水有些凉,还是被吓到了,小姑娘上岸之后,就一直蜷缩着发抖。
    “没事了,别怕。”
    见着有些不落忍,顾云浩声音也低柔了不少。
    小姑娘浑身的衣裳都湿了,他倒是有心学前世电视剧里面演得那样,豪气的把身上的衣服一脱,给人小姑娘披上。
    但现实就是这么坑人。
    他也只穿了一件单衣,脱给了别人披的话,他就只有光着身子……
    虽然年纪不大,但若真是在人家姑娘面前宽衣解带的,那肯定是不行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