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一帝师

第四十一章 初见

    
    盛隆元年,鞑靼人屡屡进犯边境,林氏家族出生入死为新皇登基抹平阻碍。耗时三月,终将鞑靼逐回雪域荒原。
    然西方六国以敬贺新帝登基之名前来朝拜,要求开放边境商市互通有无。鞑靼不甘,亦言若不通商便再次大举进军。新帝为保顺利登基,允诺一月之内给予答复。如今已至六月初六,距约定之日还有半月。
    天华四季分明,六月已经开始炎热,在御书房里被一群大臣吵的头疼的他寻了空子出宫找清净。
    明阳自幼同他交好,他被立为太子之后便作了伴读。为了避嫌,登基之后他便不在朝中为官,不过感情还是一样。况且自小有些事情明阳看得比他清楚,来这儿寻个思路也好。
    明府不大,但山水俱全。尤其是后府那片荷塘,每至六月荷叶田田,粉荷白荷清丽无双。
    不欲惊动旁人,他从后门进去。和明阳亲近的人都知道,府中后门有一条小路直通风荷亭,而风荷亭又有小道直达后府花厅。他想着先去看看荷花长得如何,再往花厅寻明阳。
    奇怪的是,今天的明府异常安静,连个洒扫的仆役都没看见。
    踩着不算平坦的石子路,他摇着扇子往风荷亭上走。
    亭子建在荷塘边的高地,距离塘面有两丈的高度,因此能将整个荷塘一览无余。荷香随着清风送入亭子,若能再有一壶茶一盘棋,那便是极好的享受。
    走进亭子,他有些惊讶。石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碟,各式点心精致地摆成花的模样。明阳素日不在乎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莫非是猜到他今天会来?他是怎么知道的?
    这么想着,他心里不由得生出了几分疑虑。往常在朝中有不少人同明阳交好……
    “你是谁?”
    清脆的嗓音让他从思绪中抽离,转身看向声音来处,他心里微微一惊。
    荷塘中央有一朵红荷,被粉白的荷花簇拥着,显得格外显眼而明艳,也衬得少女的脚白生生的。
    她穿着浅绿色的裙衫,不似时兴的款式,有些古韵。轻巧地立在红荷的花瓣上,小巧如玉的脚趾点在丝绒般的花朵上,花瓣半点也没有催折了的意思。
    藕色的衣带随着风飘摇缠绕,少女秀美的脸上显出疑惑,歪头脆生生地又问了一句:“你是谁?怎么问你你也不说话,莫不是个呆子?”
    他一时看得痴了,半晌才回过神,却是默然无语。面对着这样灵动仙气的女子,这样明亮清澈的眼睛,很少有人能不被惊艳吧。
    少女没有等到回答,巴掌大的小脸皱起来,打量了他一番好像不是坏人。足尖在荷花上轻轻一点,身子腾空而起,如一道轻烟转瞬就落进了亭子。
    少女的衣服上沾染了淡淡的荷香,他一时无措,往后退了一步。
    “这里是明大哥的府邸,你是如何进来的?又怎会一个人?”
    面对她的质问,他定了定神,笑道:“我是明阳的朋友,过来拜访。”
    她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责怪道:“那你早些说嘛,害我以为你不是好人。”少女一甩袖,袖中青锋一闪,被她轻巧地卷在腰上。
    竟是软剑。他的目光微变,方才她若是出手了……
    “明大哥说要亲自给我做金丝宝酥,让我在这里等他。你既然是他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不如一起在这里坐坐吧。”
    他望着少女毫不设防的神色,问:“你和明阳是什么关系?”
    “啊?”拿起一块栗子糕的少女愣了一下:“是好朋友啊。”
    好朋友。不知为何,他心里竟有几分愉悦庆幸,正欲说些什么,亭子外面就有了动静。
    只见明阳端着盘子走进来,看见他怔了一下:“陛——”顿了顿,他瞥了一眼他到现在也不知名讳的少女,笑道:“文远兄今日怎么有空来做客?”
    文远是他的字,看来他不愿意让少女知道他的身份。
    既然如此,他也只有善解人意地顺势而为了:“府上吵闹得很,还是你这里清净。倒是你,金屋藏娇不告诉好兄弟一声?”
    明阳哈哈一笑:“要是告诉了怎么叫做金屋藏娇呢?贞儿,这是文远兄。”
    少女惯常甜甜一笑:“文大哥!”
    他挑眉,想了想便随她去了,不过是个称呼而已。她知道是他就行。
    明阳坐在贞儿身边,献宝似的把盘子送到她面前。这么久了,他还从未见过明阳这副模样。
    看着贞儿和他亲近默契的样子,不知为何,他心里有些酸。
    捧着果汁等他们说完话,他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少女,想要猜测她的来历。明阳前些日子游学归来,想是在路途中遇上的。观其行止不似贵族女子,却自有一股清贵风华,面上还有些潇洒意气。修为深厚,莫非是个江湖世家的子女?
    “文远兄,你也来尝尝?”明阳唤他。
    他客气一笑,拿起一块金丝宝酥放入口中,甜腻的椰浆立即化在嘴里。他有些僵硬地看着一块接一块的少女——这么甜,真的好吃吗?
    被看着的贞儿浑然不觉,舔了舔手指,她望着露出不赞同目光的明阳嘟了嘟嘴,小声说:“好嘛,我不吃了就是。”
    明阳眉眼带笑,自然地拍了拍她的额头:“过犹不及,隔两天咱们再吃。”
    这时候就是瞎子也能知道他们之间非比寻常了。
    他被大臣们堵得慌的心更加不好,开口打断道:“明阳,我今天来是有事情想请你看看。”
    明阳含笑转过头,看见他的脸色,立时蹙起了眉。少女见他如此,也没了声儿。两边瞧了瞧,贞儿起身走到栏杆边:“你们先聊,我再去转转。”
    “别到处乱飞。”明阳宠溺地嘱咐了一声。
    少女背对着二人摆了摆手,原地一蹬就飞了出去。阳光下,身姿如仙。
    ——
    后来他常常在想,若是那一日没有去明府,没有去风荷亭,是不是就遇不上她,也就没有往后那一连串的是非与变故。
    “陛下,萧王求见。”
    皇帝将玉珏放下,手指似无意擦过眼角。他瞥了眼窗外:“宫门已经下钥,他有什么事这么急?”
    传令的小喜子犹豫了一下,皇帝摆摆手:“请他进来吧。”
    小喜子低头称是,在萧越歌面前提点了两句:“今日陛下心情不好,王爷多瞧着点,免得触了霉头。”
    萧越歌端着一个红布遮住的托盘,面色有些沉重:“知道了。”
    ——
    “陛下,野山崩塌时有许多村民被掩埋,如今已经挖出了数十具遗体。”萧越歌坐在下首汇报,手中的托盘已经到了范安手上。
    皇帝脸色沉凝:“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有查出原因吗?”
    “凡是在附近的村民都受了伤,离的远些就更不知道了。”萧越歌看向那个托盘:“这是我们在悬崖下面发现的一些东西。”
    范安立刻把托盘呈上。
    皇帝揭开红布,皱眉道:“这是什么东西?”都是些四四方方的小盒子,范安拿了一个就要打开。
    萧越歌阻止道:“不可!小王找人看过了,里面应该是蛊虫。”
    范安浑身一抖,往退了一步。皇帝看了他一眼:“慌什么。萧王,你是为了这个才赶过来?”
    “是。”萧越歌起身拱手:“天华对巫蛊咒术十分敏感,小王想着只有陛下才能做相关的决断,便不敢耽搁时辰。”
    皇帝看了他一会儿,笑道:“很好。你这两天帮了不少忙,等案子结了,朕要好好犒劳你。”
    萧越歌爽朗一笑:“不过是略尽绵力罢了,陛下过誉。”
    “嗯。”皇帝招手:“范安,把这些东西送去观星台,请子若大师看看。”
    “是。”范安小心地盖好红布,举着托盘出去。萧越歌亦行礼告退。
    “等等。”皇帝眉头一皱,让范安回来。门口的萧越歌掩去嘴角的一分笑意,快步离开。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