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到了1976年,这几年秦晴都呆在天宝村学画和练功,没有再出去过。
李老他原本只是打算在天宝村呆一段时间而已,以为最多大半年他也就会回京市了。没想到儿子写信给他,说了一些京市的情况,他的一些同事即使退休的也仍然没逃过口口,儿子让他暂时不要回京市,想到家里因为他在京市也都举步维艰,瑟缩着低头过日,李老实在不愿回去拖累他们,也就干脆在天宝村长期的呆了下来。
可是京市风云诡谲,他想等到局势明朗,却整整等了五年。
1976年年初,李老接到儿子的信,希望他回京市,说学校打算复课,因为缺乏老师,正在找他回去继续任教!
李老在天宝村呆了这些年,真心喜欢上村里这种简单的日子,还有,他与钱老他们几个关系也越来越好,再加上秦晴这个让他真心满意的徒弟,他是真不想再回去京市了。
他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连他的身体都好了很多。
李老这几年常常庆幸当初接到钱学礼的信的时候,那么直接的就过来了。
原本他以为,晚年能这样平静的在天宝村跟他们一起过完已是对他最好的选择了。
如今儿子却希望他回去了,京市毕竟是自己的家,妻子和儿子,还有孙子们他们已经等待自己够久了,也是应该回去好好的陪陪他们了。
而工作的事情,早已经让他失望透顶了,他没想再回去任教了。
但是秦晴那丫头的话也有道理,如今国家重新建设,需要无数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努力的添砖加瓦,竟然国家现在还需要他,他就回去吧!
不为其他,为的是还能多遇到几个像秦晴这样的学子,他这辈子也值了。
李老还有一层考虑,他们这些老家伙,很快都要回去的,那个曾经给了他们这些人半辈子的风雨的地方,受过伤却也抛不下,最终大家都是要回去!
而秦晴这丫头,也一直说要去京市,她学的专业,应该也是上自己的学校央美,有自己在那,也方便那丫头的学习生活。
茅草屋里的这些人虽然是李老最先准备回去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自己回去的日子也快了,有激动,有不舍,更多的是心酸难受。
这时代人,被迫接受这些历史的创伤太多了,他们悲愤,委屈,却终是只能无可奈何!这场浩劫已经在他们心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
秦晴知道李老要走了,过来帮他收拾行李的同时,也不断的从空间里拿出一些礼物出来,这些东西都是准备给未见面的师母,还有师兄一些见面礼。
秦晴知道明年国家就会恢复高考,也就是说明年她也会上京了,现在得赶紧刷刷未见面师母的好印象。
李英杰不愧是当代画界的泰斗,秦晴这几年跟他学画真的是受益匪浅。
秦晴真心感激李老这个师傅,两人这些年都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
“不用装那么多东西,我这老家伙怎么拿得动!”
李老看到秦晴这丫头一直往他背包里装东西,连连摆手拒绝
“师兄不是会过来接你吗?到时候都让他拿就是了。”
师兄是李老的儿子,知道自己父亲终于可以回去的时候,李立辰就立即买了火车票过来接他了。
“那也不用那么多东西。”
李老看着秦晴,眼里有丝不舍,这几年多亏了这丫头的照顾了,他也知道这丫头有秘密,否则哪里能养得起他们这么多老家伙。可是,他不会去开口问,她只要守好了秘密就可以了。
“那些东西我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师母还有我那些小侄子的。”
秦晴不满的都都嘴,这老头又不用让他来拿,还不乐意上了。
“不用,我回去什么没有,你赶紧回家好好复习功课吧,我们学校复课了,应该很快就会恢复高考,考不上我们学校你别来见我!”
李老对着秦晴瞪起双眼
“老师,我肯定会考上央美去看你了,这几年跟你学画又不是白学的。”
这老头,怎么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呢?再说,央美又不是北大,文化课分数并不高,她要是还考不上不是脸都丢回姥姥家了么。
“秦晴,你的作品已经有自己的风格,千万不要忘记了艺术的精神价值只有在一个更高的人文关怀的立场上才能引导民众向着更高的层次和方向发展,不要把绘画当成简单娱乐百姓的东西。”
“我知道的,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秦晴感激的朝李老点点头,她知道这是李老怕自己走歪路。
一个艺术家不能去讨好观众,否则,她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艺术品,而是消费品。
“好,把于擎灿那小子也叫上,两人一起考过去,我等着你们。”
秦晴和于擎灿的事这几年他们茅草屋里的人都多少看出来了。于擎灿那小子可是人才,李老希望他也能参加高考,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嗯,嗯,他也要去京市。”
于擎灿想跟她一起去京市,只有参加高考这一条路。
这几年,于擎灿想办法找村长把他天宝村村民的户口正式落了下来,这样他参加高考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邢彩霞到了天宝村后的第二天早上天刚亮,负责接受她的那家农户就开工了,也毫不客气地把邢彩霞叫了起来,一起去干活。
天宝村这些年由于过来的知青越来越多,原有的知青点住不下去了,后面开始就安排村民家接收。
邢彩霞是今年刚到天宝村的知青,她很庆幸自己重生了,上辈子就是明年恢复高考的,她只要在这鬼地方熬过一年就可以了,不过可惜她重生得太晚了,否则她就有办法避过这次上面安排的知青插队了。
想到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她可以利用这一年多的时间好好的复习功课考上大学,她就可以改变上辈子的命运了,邢彩霞想到这些就一阵激动。
邢彩霞到的时候,双抢已经过半,早稻和其他成熟作物都已经收割回来晾干了,所以她只要负责插秧扶秧晚稻就行——听说这已经算轻松些了。
可是,对邢彩霞这个小姑娘来说,却是万分辛苦,她重生之前已经几十年没干过这样的农活了。
负责接收邢彩霞插队的这家农户姓郑,家主是个40来岁的中年人,有妻有儿。郑大伯看到邢彩霞这种娇滴滴样,为了告诫她努力干活,就故意拿村坊里的旧闻恐吓她:
“干活手脚麻利点儿!小小年纪别躲懒!前年就有个沪江来的知青,做事挑肥拣瘦,生产队里已经给他优待,专门让他负责收晾稻谷。结果他还睡午觉、不看着点天气。雷雨一来整个组的谷子都被淋了,霉掉几千斤。
最后犯了众怒,枢机给他评了最低的工分,口粮只给12斤一个月,还拿糠皮凑给他,整个生产队没一个为他说话的!最后活活饿死了!到了这种地方,就好好做人,你在城里手眼通到天上都不顶用!”
邢彩霞上辈子就插过队,她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事,想到再熬一年就可以高考回去,到时候让这些人好好看看,如今也只能先咬牙坚持下去吧。
秦晴在李老走后,就拉着于擎灿闭关读书,这些年秦晴跟知青们没什么交往,也就不知道邢彩霞的事,不过,就算知道了秦晴也不在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法,自己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最重要。
而同时,京城也是暗流涌动。是否恢复高考的问题,博弈非常激烈,从7月份开始讨论,一直讨论了两个月,还剩最后一块大石头绕不过去。
1977年,还是《学好文件抓住纲》的年份。
要转过头去、等明年的伟大全会翻篇后,才敢正式提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77年就想恢复高考,最后一块大石头,便是6年前(71年)通过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推荐制上大学”,正是那个文件确立下来的。
而那个文件,又是已故的伟大领袖亲笔圈阅过“同意”的。
激烈的会议,一直开到9月20号。
最后,终于被新伟大领袖亲自发现了一个问题:按照《人人日报》内参的调查结论,6年前的《纪要》,貌似已故领袖圈阅的并不是最终版!而是在领袖圈阅之后,又被张、姚二贼拿去润色并最终定稿的。这无疑相当于“矫诏”!
这个调查内参立刻被转发给所有与会者,恢复高考的最后理论障碍被扫除了。
9月25日的会议最终表决日,全体一致通过恢复高考。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后世史学家纷纷揣测:要是当时没有发现“矫诏”的问题,恢复高考说不定真得拖到79年、全面实事求是之后了。
有了前世的经历,邢彩霞对9月25日这个日子,记忆非常深刻。而更深刻的是一个月后的高考马上就要到来了。
自从来到天宝村,她每天都想努力的复习功课,她先是联系了家人和亲戚给她偷偷汇过来很多教材和练习,接着除了上工就开始没日没夜的看书。
可是,也不知道是繁重的劳动累的,还是她已经几十年没接触过这些知识,邢彩霞复习起来觉得很吃力。这一年多不知不觉的很快就过去了。
邢彩霞虽然不满意自己的复习进度,但是对比那些晚了自己一年的其他知青,邢彩霞心里是得意的。
高考的消息很快的就在天宝村的村广播里通知了。
知青们瞬间就炸开了!
邢彩霞冷眼看着这些四处欢呼庆祝的知青们,脸上也带着和大家一样欢喜的笑,心里却是在嘲讽这些人。
这一年多他们要是能多照顾她一些,她或许早就把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告诉他们了,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想凭这一个多月的复习就考上大学,邢彩霞心里冷笑着,做梦去吧!
第一届高考报考人数之多,录取率之低,他们压根就想不到!
邢彩霞记得上辈子整个天宝村所有知青都报名参加了高考,最后也就一个沪市来的男知青考上了,可见竞争之激烈。
原本邢彩霞还想乘恢复高考,和他们一起复习,多结交下人脉,毕竟明年夏天紧接着的第二次高考还是有很多人考上的。
而且,七八年后,知青返城,不少不是家里有关系,就是自己拼出了前程的。他们很快就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后来这些知青还回了天宝村组织了一次追忆青春的老知青聚会,那时候邢彩霞的日子正是过得水深火热的时候,怎么会去参加这种让自己对比就觉得难堪的聚会。
后来这次聚会的组织者还给她寄了一本相册,邢彩霞随意翻看了一下就把相册烧了,看着那些人在自己面前慢慢化成灰烬的脸,邢彩霞心里才感到畅快些。
想到前世的这些事,邢彩霞突然不想去结交这些知青了,毕竟这辈子要等他们发达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她何必现在就放下身段去结交,这辈子她比他们先知道高考,肯定也比他们更容易考上,到时候她起点比他们高,说不定取得的成就就足以让他们仰望的地步了。
到时候说不定是他们得来巴结她了呢!
邢彩霞因为这些畅想,心里激动不已,她觉得她一定会成为这辈子的赢家。
不过,邢彩霞突然想到天宝村下放的那些人,据说那些人就住在知青点后面的茅草屋里,那些人可是比这些知青有用多了。邢彩霞上辈子也是在茅草屋这些人都回去了之后,才知道他们在京市的地位。他们有些人以后可是跺跺脚,京市都可能抖一抖的人物啊!如果自己能与他们结交,那这辈子自己肯定再也不用愁了,再也没人敢给自己眼色看了!
邢彩霞心里谋算着如何才能在茅草屋的那些人回去前与他们交好。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