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悠然山水间

7.村长

    
    睡了一个饱觉,韩青神清气爽的洗漱好,看着饭桌上比以往丰盛许多的早餐,不禁莞尔。一百担精米昨天晚上已经送到,一石大米约五十斤,一百石大米足足有五千斤,堆满了整个仓库。这么多的大米足够韩家四口人吃个二三年的,韩父三人花了不少的时间才把这些米一袋袋的放进地下室储存起来,手中有粮,心不慌,对于看天吃饭的农家人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得上堆满整个仓库的粮食高兴的事情了。
    吃完饭,韩青跟韩父公婿二人打了个招呼,一再保证不惹事,才获得准许出门。趁着现在有时间,韩青需要了解李家村的环境,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太阳从东边升起,秋雾渐渐消失,视野开阔。山上的树木褪去了夏天的翠绿,换上了秋天的金黄。隐隐约约的还可以看到一些挂在树上的成熟果实,可惜今天没时间,否则还真得想要到山上采一些果子吃。
    因为西山脚下都是一些外来户,所以是没有地可分的,地是金贵的东西,也是农家人最重要的财产,更是不可能凭白的分给外人。外来户如果想获得土地,有两种方法,一是花银子买,一亩上等良田十两,中等田地八两左右,下等田地也要五两。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开荒,开荒出来的土地只要到村长家报备下就是属于自己的了。
    所有的外来户都选择了开荒,在西山脚下开荒出来的土地都选择了种一些耐旱的作物,如蕃薯、玉米等。远目眺望,一片金黄色,看来这次大家都可以过个丰收年了。
    进入村里,便可看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都是土房、茅草屋顶,再盖个大大的院子。三三两两的人吃完了早饭,离秋收还有些日子,所以都聚在门口唠嗑。看到韩青走来,都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韩青也不在意,随着她的走过,身后的声音又渐渐的大起来了。
    说起来,韩青也挺无奈的。本就没了母亲,又遇上了叛逆期,再加上她始终认为村长跟韩母的死有些间接关系,所以就把整个李家村的人都给恨上了,偷鸡摸狗,村民看她没娘年纪又小,也就是说说几句罢了,可是脑抽了的中二期熊孩子能跟人家对着吵,有理不绕人,无理争三分,容不得她人的一丝丝批评。这样时间久了下来,村民们就不乐意了,慢慢的就把韩家人给孤立了起来。
    在某些方面,韩青也算是个有本事的,李家村的人孤立她,可是她就是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收服了一帮小混混跟着她一起晃荡。这些小混混都是十里八村的人,也都是个脸熟的,就算是看在这些混混脸熟的份上,李家村的人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韩青就这样磕磕绊绊的长大。
    “韩青”声音从后面传来,韩青转身看到两个十七八岁少女向她跑来,有些熟悉,韩青想了会,便知道来人正是她以前的那些小混混跟班“韩青,可找到你了”李大山跟李小妹气喘吁吁。
    “大山,小妹,我人在这里,又不会跑,你们这么急匆匆的做什么?”与混混相交,说的无非就是个义字,这点韩青做的比较倒位,哪里有架打,她人就在哪里。
    “唉哟,我说韩青”二人顾不得喘气,忙道:“你怎么还有闲心在这里逛啊,赶快回家啊”
    “嗯?”韩青挑眉
    “村长到你家去了”看韩青这幅不急不忙的样子,二人很心塞:“我们吃完饭,本来想去找你玩的,到了你家门口,正好看到村长去你家了,听韩阿么说,你来村子里了,所以我们就一刻不耽误的出来找你了”她们可是知道,韩家跟村长家的关系不怎么好的,这不,一看到村长上门,就第一时间来通知她了。
    韩青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村长上门的用意。昨天堵坊上门要赌债的事情,村民们都知道,而今天看韩家一点动静都没有,便明白了这赌债是还清了,不然怎么会一点声音都没有呢?更何况,昨天晚上韩家租牛车回村,牛车上的东西可是让一些村民很眼红啊,如今村长可不得上门打听打听嘛。
    “村子里我还没有逛完呢”在她没有回去之前,村长是不会走的,就让她等一会好了“你们两个没事的话,就陪我一起走走吧”混混不嫌多,遇到了就得多多联络联络感情啊。
    “你不是最讨厌村长的吗?”两人很狐疑“你就不怕韩阿么他们在家被欺负啊”
    “青天白日之下,村长她能做什么啊”村长可不做会让自己落下口舌的事情,要做也是背地里做啊。
    “怎么不会啊,当初你母亲不就是...”话未完,三人都懂。
    韩母的事情在李家村并不是什么秘密,村名们都知道这件事情村长做的不地道,可是那又怎么样呢?韩家只不过是个外来户罢了,她们又怎么会因为一家外来户而责怪自己村的村长呢?
    “前两天我被赌坊追债堵上门的事情,你们知道吧”韩青问而不答,转移话题。
    “我们知道啊”当初赌坊上门追债的事情,整个李家村的人都知道“那个,韩青,我们...我们...”姐妹有难,却无法帮忙,二人很是羞愧。
    “我懂”韩青打断二人的话,她们二家过的也就是一般般,勉强不饿肚子,但是说剩余那就没了“昨天就到了还赌债的日期了”
    “......”看着两人一脸懵逼的样子,韩青决定在说的明白点“可是我现在四肢健全,一点事情都没有,我爹爹、夫郎、儿子也都一点事情都没有”
    “所以呢?”
    “......”深呼吸“所以,我还清了赌债”
    “还清了赌债啊,那就好”二人点点头,还是平常比较机灵点的李小妹发现了问题“你还清了赌债?听说,你欠的是八十两银子啊,都还清了?”
    “对,都还清了”看着二人震惊的样子,大发善心的补充“村长是个多疑且贪婪的人,在没有弄清楚我是如何赚到八十两银子还清赌债的情况下,她是不会做什么的”
    “八十两银子啊”她们长这么大就没看到这么多的银子“你是怎么赚到的啊”二人星星眼,很惊奇
    “想知道?”看着二人频频点头,也不怕闪了脖子“以后会让你们知道的”
    三人一边说话一边满村逛,整个村子也就一百户人家,算是个中等小桩庄,一会儿的功夫就逛完了。整体来说韩青比较满意,整个小村庄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是个好地方。汗,你又不是要打仗,要什么易守难攻。
    不过记忆里的冬天比较冷,大雪封山,那可就是真正的猫冬了,有的人家,冬天所有需要的东西准备齐全了,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出门。她们家现在粮食是不缺了,棉衣棉被什么的都买了新的,虽然现在还没做好。蔬菜自家的后院就有,够自家人吃的了。剩下的就是柴火跟木炭了,得需要多多准备些。以往的冬天韩家四口人都是准备很多木头,在北屋中间搭建个小火堆,火堆上面在吊着个小铁锅,这样吃饭、烤火全齐了,一天到晚的烧着,虽说有点热气,但是烟太大熏着很难受。所以韩青今年打算买些木炭回来烧,不过,好的无烟木炭价格不便宜啊,家里虽说有些银子,可是得留着作家用,看来还得在想办法赚钱买木炭。
    心思回转,对着身后亦步亦趋的二位小跟班道“回吧,看看村长还在不在?”肯定在的。
    一行三人很快返回,大老远的就看到三人在门口坐着。韩父公婿二人每人手里拿着针线,看样子在做冬天要穿的棉衣、棉裤、棉鞋。另外一位悠闲的坐着,手里还拿一杯茶水慢慢嘬着,想来应该就是村长了。
    走近些,便看的很清楚。身穿青色布衫,肚子微挺着,脸上白皙的很,一点都没有显示出农家人的风吹雨晒,十指更是胖乎乎的,没有一丝老茧,看的出来生活的不错啊。“阿青啊,去哪了”老远看到韩青就笑咪咪的打着招呼,任谁看到都会认为这是一位慈祥、富态的老人。
    “村长大人,是哪阵风把您老人家吹来了啊”以往的韩青看到村长不是无视就是阴阳怪气的,倒也没人觉得她说的过份。
    “大家都是同一个村里的人,这不得要多走动走动吗”伸手不打笑脸人“你也知道我女儿在镇上酒楼里做工,她孝顺,非得让我这个老婆子到镇上去住几天,享享福,这不,拗不过她,就去了镇上住几天”
    “村长好福气啊,整个李家村谁不知道,村长有个既有本事又孝顺的女儿”李有福,村长的长女,二十五岁,在镇上李金福手底下做工,脑子灵活,人又嘴甜,在加上跟李金福的亲戚关系,更是混的如鱼得水。娶了镇上一家开杂货店老板的独生子,现又生了一个女儿,可以说是人生的赢家,让村民们羡慕无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