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在古代

11.卖米

    
    于晴茵飞快的在淘宝上剁手买了十瓶花露水,即使最后卖不出去,她也可以自用。
    “你说这可怎么定价?”于晴茵这会对立朝的物价没有任何概念,她穿过来就没遇到过卖东西的店。
    “你过几天不是要跟吴大娘进城,不若先看看再说?”林言建议道。
    于晴茵觉得可行,点头同意。
    谁料第二天一早,林言正要照例出门去村口找进山的队伍集合,一群人已经浩浩荡荡堵着他俩家门口。于晴茵听到声音打开门,林言疑惑出声:“各位一大早有什么事吗?”
    林志率先出声,激动道:“林言小兄弟,你那花露水可真是好东西啊!我昨晚上睡觉前喷身上了,别说我自己,就连睡我旁边的婆娘都没被咬,这不一大早就过来想跟你多买几瓶。”
    “平日里我睡觉,放下床帐闷热得很,不放又有蚊子,别提多难受了,谁知昨晚上喷上这个花露水,居然一个蚊子也没有。”
    于是他早上在村口大肆宣传,众人好奇不已,等不及林言便率先过来。于晴茵看着林志,这大概就是活体广告吧,多宣传好啊,越多人知道她就能卖出越多,她看向林志的眼神里带着对金钱爱意。
    猜到她在想什么的林言: “……”
    “小兄弟,你们这花露水,能卖吗?”有人忍不住问道。
    这种事情自然是于晴茵做主,林言目光转向于晴茵,众人一愣,纷纷反应过来这种事情是由于晴茵决定,“于妹子,你这花露水怎么卖?”
    “这……”于晴茵真不知道要开出什么样的价钱,“自然能卖,只是叔叔们也知道,我和林言没有做过生意,对于价钱不甚了解。”
    众人表示理解,别说是他们俩,即使是自家除了每月偷偷摸摸进城买东西,旁的时候也是许久不用银钱,这些钱都是以前攒下来的。
    只是不给钱白拿别人东西的事情他们也做不出来,“不若我们拿粮食跟你换?”
    于晴茵 : “!”我拿粮食有毛用啊!我不缺粮食啊!我缺的是钱,“不不不,我哪能让大家拿粮食换呢,给钱就好给钱就好。”于晴茵连忙拒绝,生怕他们给粮食,虽然她知道现在粮食比较值钱。
    众人:“于妹子真是个好人啊!”宁愿要银钱也不要他们的粮食,现在粮食可比银钱不知道金贵多少。
    于晴茵:“……”第一次被发好人卡,旁边的林言脸上满是狭促的笑意。
    于晴茵想了个法子,觉得可以先打开市场,清了清嗓子,“各位父老乡亲们,不如这样,凭林志叔一个人说好,大家也不一定都信是不是?”
    自然是这样,人群中还真有人不相信它的功效,觉得林志夸大了,“我们先给大家几份,让大家试用,如果有效果,再来买行么?当然,如果大家觉得好用,多跟别的村人推销,哦不说道说道我这花露水的好处,你们觉得如何?”
    于晴茵觉得自己现在像商场里的推销员,且她观察了几天,村子里人都不到一百个,购买力肯定不行,目光还得放在那些回家访亲的人和别的村上面来。
    “好啊,这可真是多谢于妹子了,于妹子真是好人啊。”林志再一次感慨,要知道,他们活这么多年就没遇到过白给东西先试用的店,哪个不是买回家用过才知道好不好用。林志自然不知道这是现代一种常有的推销产品方法。
    再一次被发好人卡的于晴茵,尴尬地笑了笑,她装作去屋里拿花露水,拿出之前就买了的那瓶,新买的还没发货。
    想来想去还是糊上一层纸,看不出塑料样,别的好说,塑料可真做不出来啊。但没办法,家里没有别的容器,古代更没有喷头这种东西,要怎么均匀地洒在身上。倒在手里再抹也太浪费。
    她向村里人展示手里的瓶子,“这一瓶能用许久,今天大家就先试试。”大家纷纷对她表示谢意,一起离开,于晴茵送走他们,长出一口气,转身去了吴大娘家。
    “大娘,现在粮食一斤多少钱?”
    “一斤是什么?我们一升米要两百多文。”
    于晴茵心里飞快的计算,她来这里一段时间倒是知道怎么换算,一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钱=10000文,她之前充值1g黄金是250元,也就是说,一两白银1250元,那么一文钱就等于1.25元,一升摸约是一斤半的米。也就是说,一斤米160多。
    于晴茵咋舌:“这么贵?!”要知道现代超市里几块钱一斤的大米随处可见,十几块钱一斤就已经是高价了。
    吴大娘只当她年纪小,逃荒前不了解情况,感慨道:“即使这个价钱都不一定买的到,还得有关系,不然哪会有那么多人饿死,前些年正常的时候不过十几文一升。”
    这也挺贵的啊……于晴茵心里默默吐槽,真是感谢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不知道拯救了多少人。不如去卖米?这个钱她没打算赚,就当行善积德,尽力多救几个人。
    晚上林言回来,于晴茵和他提起这件事,林言看了她好半响,才感叹出声:“茵茵,你确实是个好人。”
    一天之内被发了三张好人卡的于晴茵:“……也不是,我就是刚好能买到这些东西,才会想到去做,若是我没有空间和淘宝,我是不会去的。”
    “你要知道,有些人得到这些东西,可能想的是如何敛财,你不一样。”林言真心实意道。
    被夸的面红耳赤的于晴茵扔下一句话转身就走,“行了行了,我先去看看米。”
    淘宝上多是精装的大米,价格略高,不是于晴茵目前需要的,她翻了许久才找到一家散装的,价格是3块,已经是她在淘宝上看到最低的价格,不像超市里还有两块多的。
    “你好,我买大批量的话会便宜一些吗?”
    那卖家很快回复,“您好,欢迎光临小店,请问您说的大批量是多少呢?”
    于晴茵想了想,放在空间房子里太多也装不下,“嗯……大概先买个一万斤?”
    “???”那卖家飞快地发了三个问号和一个震惊的表情包,然后:“呵呵,同行滚粗。”
    于晴茵:“……我真的不是同行,我只是想卖米……”
    “呵呵,你以为我会信么。”卖家心里已经认定了于晴茵是来逗他玩的。
    “……是真的,如果大批量有没有优惠?有我就拍下来。”于晴茵不想再与他扯皮。
    那卖家看她购买记录和好评率都正常,不像是对家请来黑他的,才答道,“你如果真要一万斤,我给你两块八一斤的价格,再低不行了,而且你得加快递费一千块。”
    于晴茵回了个,“ok。”飞快地下了订单,“你改价吧。”
    卖家一脸懵逼地改完价格,就看到于晴茵已经付完款了。
    “不是,妹子,你真买那么多啊?”网上卖米的人不少,买几百斤他见过,一千多斤很少,一万斤真没有啊!他不得不再次确认。
    “你赶紧发货就行。”于晴茵催他。
    “那行吧,最迟后天,我得找袋子装起来。”卖家回复完就匆匆出门去买袋子。
    于晴茵思来想去,城里进不去,且急需的人多聚集在城外,城里卖的话,一时之间多出那么多米,也会引起同行注意,开店的地点还得定在城外才行。
    四天后的夜晚,一个于晴茵花五百块买的经过改装后,面积为五十平米,里面装满大米的集装箱悄无声息的落在京城郊外。这房子只一个窗口可以递出东西,里面什么情况完全看不清。白色的房子上喷着两行字:“大米三文钱一斤(注:一升为一斤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