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椽重生于后世,对南海问题有着深刻感受, 得知自己来到南海后, 一颗心总莫名提着, 感觉上这里应该是布满重兵,四处岗哨,战机起伏的景象。
但其实,南海非常的平静。
季椽并没有了解过90年代南海的情况, 只以为和后世一样危机四伏。哪知问过其他人, 才知道此时南海问题并不严重。
这时候美帝对南海争端并不感兴趣, 且因为与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一直打着“中立”的旗号。甚至对南海在亚太安全重要性的认知上存在内部分歧,一年前竟然关闭了克拉克空军基地,三个月前又撤离南海东岸的苏比克基地, 将南海对峙丢给菲国撒手不管了。
不过他们爽快退出南海争端的原因, 是因为官方宣称“这里没有形成对美帝的直接挑战者,于是我们愿意让区域内的国家来解决争端”。
显然他们压根没把华国放在眼里。
只不知在华国进行了非核电磁脉冲实验的此刻, 他们是什么心情了。
也多亏他们的高傲, 没有美帝这根搅X棍, 周边国家对华国的南海主权无法形成威胁,华国在南海可谓大展拳脚,比如美济礁就是在这个历史时间段归属华国的。
季椽和宋冀宁听到的,正是占领美济礁计划。
之所以能被他们两位研究生听到, 倒并非大家不懂保密, 而是因为这事太普通了。
后世被菲国争得你死我活的美济礁, 现在是无人岛礁。
而且由于前段非核电磁脉冲武/器的实验,南沙群岛周边军事力量几乎全部撤退,华国便把握机会,顺势将占领美济礁的计划提前了——原本是两年后才开始的。
季椽想要参与这段历史。
美济礁历经各种波折后,最终归属华国的历史。
而宋冀宁由是纯粹的热血,毕竟任何一名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原本属于华国的南沙群岛是如何被周边国家啃食掉的。那些失去的领地,他想要帮助国家夺回来。
——尽管两人热血上涌,恨不能舍身取义,然而并木有什么用。
这两个潜水都潜不过渔民的研究员,在海上压根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他们情绪高昂,壮怀激烈,硬是跟在导师身后挤上了前往美济礁的渔政船。然后,下船,扎营,吃饭,没了。
季椽:“……?!!”
他……他来这里不是为了玩的。
他跑去问渔政部门的官员:“赵部长,我们该做什么?”
“两位想去哪玩吗?”赵部长还以为这两名年青科学家是来渡假游玩的,热心的叫来几名海军士兵:“你们保护两位科学家到处逛逛。”
季椽赶紧摇头:“不不,我是问有没有什么是我们能帮忙的?”
“啊?帮忙?”赵部长上下打量细皮嫩肉的季椽,失笑:“我们要干的是粗活,哪敢叫科学家来帮工,两位不用在意,随便去玩就好,美济礁是个珊瑚环礁,风景优美,很适合照相。”
渔政部要做的工作是在美济礁上施工盖高脚屋,好安顿海军部队士兵,细胳膊细腿的季椽确实帮不上忙。宋冀宁倒是有一把子力气,问题是也没人敢使唤他啊!
对海军部队和渔政部门的人来说,这两位年青人可是大科学家,捧着都怕摔了,哪敢使唤他们干粗活。
渔政船在岛上勘测好地基后,下午盖房的工程队就赶到施工,一切有条不紊,是早就安排好的。
季椽和宋冀宁没能帮上什么忙,有些气馁。李院士很理解季椽的心情,要不是年纪大了折腾不了,他也想帮忙来着。别看他一把年纪,心中仍旧流趟热血,不然又怎会来参与占领美济礁的行动——尽管只是动腿在岛上留下点脚印。
不忍学生失望,李院士打电话给同事,第二天,便有一艘科考船来接走季椽和宋冀宁。
“我将你们暂时借调给南沙综合科考队了,去吧,跟着他们好好去看看我们的南海。”
南沙综合科考队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清潮老先生发起的。成立于1984年,结束于90年代末,征程15年,前后进行了30多个航次的海上考察,总航程超过19万公里,考察岛礁38座,并在34座岛礁上设立了带有主权标志的考察碑。
季椽和宋冀宁无缘见到陈老先生,他的科考船正在另一航道上考察海底油气资源。不过两人跟随另一艘科考船,收获也不小。
尽管他们在海上科考是外行,但同属中科院的科学家,科考船上的人对两人自然极为亲近。教了他们不少海上知识,如何发现海中的暗礁,如何设置暗礁标识等等,最重要的是,允许他们参与在南海岛礁上设立华国主权碑的行动。
季椽和宋冀宁跟着南沙综合科考队在海上跑了半个多月,晒得皮都脱了一层,涨了不少见识,也好好的满足了心中的爱国理想。
返回美济礁时,发现这里已经建成了数栋简易小楼,并规划建立港口中。
依依不舍的向岛上朋友们告别,季椽两人重回实验船上报道。他们不回家留在南海,当然不只是为了在海上游玩,也不仅仅是为了美济礁。他们留下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导师们要在这里继续进行其他方面的武/器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名为“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实验。
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是季椽高中时参加机器人大赛制造的参赛项目。尽管以比赛为名,实质目标指向的是美帝几年前最先进的M33弹道导/弹,之后入了军方的眼,被宋洪成大伯带回军方。
接着两人考上大学,又忙碌于其他各种事,早就忘了这项武/器的存在。前几天听到导师们提及,季椽和宋冀宁才猛然想起来。这是他们高中时的研究成果,当时只是简陋的模型,如今早已被军方研制出实物并投入使用,现在已经更新第二代了,正进行改进实验中。
季椽前世见过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实物,但这世还没见过,由于他的作弊,华国提前十几年研制成功的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他想看看与后世有什么不同,力量如何。
宋冀宁则是单纯感兴趣,当年比赛时不过是简陋的模型而已,还被美帝的记者专门写了篇报道嘲笑,真想知道当年实物出现时,美帝记者是什么样的脸色,以及专门被针对的M33弹道导/弹,美帝/军方是什么脸色。
看了看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公布时间,正巧是在他们到苏联留学的时候,也难怪什么消息都没听说过。
现在海上也没法找相关资料,于是返回核/武科研组的宋冀宁跑去询问其他研究员当时的情况。
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核/武科研组的同事并未关注当年美帝是什么反应,毕竟他们研究的武/器才是让美帝脸色发白的东西。其它武/器研究……不能说小瞧别的研究组,大家的武力值都不在一个档次上,造槍的自然不会去关注别人造出水果刀后的反应——他们对别的武/器研究组大约是这样的心理。
因此被宋冀宁询问前几年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研制成功后的国际反应,他们只能耸耸肩:“还能有什么反应,大概是扯扯华国威胁论吧!”
倒是前苏联的研究员时刻关注美帝动向,对此很清楚,一名研究员对季椽和宋冀宁说:“前几年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研制成功时,在国际上引起过一番震动和惊慌,毕竟那时候最强的导/弹便是美帝的M33弹道导/弹,华国居然研制出了反弹道导/弹,让不少国家都感觉震惊。”
“不过半年后美帝也研制出了反弹道导/弹,与华国的技术居然差不多,还因此被华国控告盗窃技术,被本国媒体怀疑贪污了研究经费,明明是很不错的武/器,竟成了美帝军方的丑闻。”
前苏联研究员看向季椽和宋冀宁:“之后我们苏联和欧洲也都研制出了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这项技术也就成了较普遍的军/事武/器技术。在你们刚到苏联时,克格勃就已经调查了你们在华国的底细,发现这项技术来源于你们两人,当时就已经在讨论是否要将你们留下。”
季椽微笑不语,他当时去苏联也别有目的,国家立场不同嘛,没什么好在意的。
倒是美帝晚于华国半年后研制出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令他诧异,他记得美帝原本的时间应该是晚于一年后,想来是日夜紧急赶出的时间。
毕竟晚半年风险还可控,慢上一年,导/弹军武市场搞不好会被华国啃下大半。
想想美帝研发的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晚于华国,非核电磁脉冲武/器又晚于华国的心情,善良的季椽为他们抹抹泪,决定好好回忆下美帝哪年研制过什么重大军武,好赶在他们之前让华国研究出来。
尽管隶属于核/武科研组旗下,但季椽和宋冀宁的两位导师,分别研究的是流体物理学和爆炸力学,很多研究都离不开他们。这次在南海进行的武/器研究,自然也邀请了两人。
不过他们仅仅是以顾问身份留在这里罢了,以他们在中科院的成就,如果不是恰好在南海,一般非大问题都不敢随意请他们来。
这次的武/器实验,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只不过是其中一项,同批运过来的还有潜舰导/弹、空舰导/弹、岸舰导/弹等武/器,军部大概是打算一股作气进行一次武/器更新。
季椽和宋冀宁望眼欲穿,终于等到运输武/器的舰队到来,见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
说是“防御系统”,不知道的人大概会以为是像电脑程序一类的东西。但其实不然,它另一个名称是反弹道导/弹。
只不过因为它的组合较为复杂,分别由拦截器、传感器和战斗管理系统等组成,能够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和常见的导弹不同,因此被称为“防御系统”。
征询过导师允许后,季椽和宋冀宁亲自参与了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安装。
小说推荐
- 中国制造
- 中国制造周梅森
- 其它小说周梅森..全本
- 最新章:1998年9月23日8时 平阳市委
- 国际制造商
- 韩义在路上扫了个二维码,然后桌面上多了个应用这个应用很奇怪,它可以捕捉到现实里的一切物品,通过解析来重组物品【滴滴!电路模块板-Dome-屏幕-前后盖-重组手机【滴滴!75%纯棉-25%亚麻-磁性油墨-重组美元普通群,512341036VIP群,343892078(需要全订截图
- 玄幻小说二将全本
- 最新章:新书《别惹这个傀儡师》
- 大国智能制造
- 机电工程师许振鸣重生1994年,没有系统,没有宝典。他从一家小型机加工车间做起,创造了一个智能装备制造的帝国。一日,外国人发函来问:贵司能把我们订购AGV机器人的订单提前么?许振鸣“德国人的订单安排三年后,日本人的订单安排五年后!谁敢盗用我们的专利,用法律武器让他们闭嘴”媒体问“许总,为何你们公司蓝
- 都市小说乌溪小道连载
- 最新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芯片之战·机场偶遇【求订阅】
-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 1981年,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整个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 位于大山深处的牛家村,一个名叫牛小强的傻子在中暑之后变成了天才,他承包转产的工厂,在大山深处构建了一个制造业帝国,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
- 都市小说未语浅笑连载
- 最新章:第2917章 永生的方法
-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 1981年,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整个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 位于大山深处的牛家村,一个名叫牛小强的傻子在中暑之后变成了天才,他承包转产的工厂,在大山深处构建了一个制造业帝国,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
- 都市小说未语浅笑连载
- 最新章:第2917章 永生的方法
- 科技帝国从工业制造开始
- 2002年,我国首枚CPU龙芯一号诞生.2002年,我国首届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开幕.2002年,长江商学院开学.2002年,陈凡的拼装玩具大卖.2002年,陈凡推出了全屏触控智能手机,颠覆了一个行业2003年,陈凡推出的数控加工中心四轴联动系统,成为全球最领先的工业系统。2003年,陈凡带来了3G
- 科幻小说狗龙牛虎兔连载
- 最新章:完本吧...
- 大国制造
- 工业天才钟白意外来到1981年…这一年,法国TGV列车以380.4km/h,打破世界记录,成为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轮轨客运的列车;这一年,IBM推出首部个人电脑,开辟了计算机的新时代;这一年,F117首次实验升空,从此进入隐形飞机的编年史;这一年,钟白踌躇满志,走入了落魄的县化肥厂,誓要在工业上有所作
- 其它小说黑头大王连载
- 最新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大结局
- 全球制造
- 计算机系的陈序,在帮人修电脑的时候,无意间创造出一个智能生命,世界因此而改变。写网文,一秒钟百万字。机器翻译,全球从此无障碍交流。自动驾驶,世界上再也没有女司机这个物种。人造视网膜,让你从“四眼仔”变成“靓仔。生命工程科学,解开基因封锁,长生不死不再是神话传说
- 都市小说二将连载
- 最新章:新书《我在我的小说里重生了》
- 明星制造
- 谁言非丽华,拥得世人戴。rn高慧矮小,面黄,肌瘦,发枯,全身上下无一点美色。rn歌手张悦然看上她贤惠,主编氽青盯上她热血,暗恋七年的大学同学却将她送入地狱!rn男女隔性别,背肚隔肉肉。rn为了她,氽青许诺“请给我机会,我一定把你打造成一线明星”rn啥?明星?像她这咩样的,也有可能成为明星?天上掉馅饼
- 都市小说知落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八节都被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