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夭说是一点也记不得往事,但这话自然不是真的。相反,她对于那些事记得比谁都清楚。
就比如她十三岁那年遭遇了平生中的第一次刺杀。
这话说来很奇怪,毕竟秦夭生在皇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人想置她于死地,不过想这么做的人大概都失败了,所以直到十三岁时,秦夭才第一次体会到被人刺杀是什么感觉。
当时因着一整年都风调雨顺、天平地安,所以举国上下迎来了一场大丰收。圣上高兴,于是便带着宫中众人前去秋狩。
那时圣上兴致的确很高,不仅将最受宠爱的宋贵君与三皇女带去,就连平日里不受待见的秦夭和她父妃都被准许能一起跟来。
秦夭尚且只有十几岁,即使知道母皇对她父妃不好,但也还是对这次秋狩十分欢喜。
然而这种欢喜在秋狩第二天的夜里戛然而止。
秦夭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个不受宠爱,总是被圣上刁难的皇女也会遭人刺杀。
或许是有人看不得她的存在,认为留下她终究是个隐患,所以才会派人用借口将秦夭引至营地外围,而后将她绑了起来。
她被一帮刺客用袋子蒙住了头,嘴里也被塞上了布条,而后便被人抗在肩上带离了营地。
那群刺客并没有立即杀她,而是将她绑到一间废弃的旧屋中,然后派人在门口看管着。
说实话那时的秦夭真的很害怕,她不知自己身处何地,既喊不出声也挣扎不了,似乎摆在她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
被关在旧屋里时没有人给她送食物和水,秦夭只能一点点地熬着,她不知自己浑浑噩噩的在那儿呆了多少天,似乎也没有多少天,因为她在听到屋外的打斗声时意识还是清醒的。
那时正值夜间,秦夭透过残破不全的窗纸看到屋外的刀光剑影,外面似乎有两队人马正在交战,混乱异常。而后在秦夭还没反应过来屋外是什么情况时,门就被踢了开来,一个人将秦夭拎了起来,秦夭不知这人是好是坏,可就算这人是坏人,她也没有力气去挣扎了。
事实证明那人是来救她的,她似乎是前来营救秦夭那群人的头领,在命令手下挡住敌人的进攻后便开始带着秦夭向外逃。
过程自然不会很顺利,秦夭甚至不小心被人在右臂上给刺了一剑。敌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没过多久她们便将留下的那些人杀得干干净净,而后便来追逐秦夭。
秦夭至今都不知道带她逃跑的那个女人是谁的手下,她只知在敌人快追上来时,那女人想都没想就将她朝前方扔了出去,然后声嘶力竭地朝秦夭吼着,她叫她不要回头,一直往前跑。
那时的秦夭缺乏力气,右臂还受了伤,被狠狠摔在地上时感觉自己都爬不起来了,可在那种生死关头,她脑海里除了一个“跑”字什么也没有。
女人拼上性命为秦夭争取逃命的时间,秦夭也就这么照做了,她什么也不想,只是一直跑一直跑,右脚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可秦夭没有功夫回头去捡,她只是盯着前方,仿佛再咬咬牙就能躲过身后那群地狱罗刹的追杀。
她不知自己跑了多久,恍惚中好像进了一片竹林,她潜意识里觉得那群人应该追不到这儿来,于是身子一软,天旋地转之际便彻底晕倒在了地上。
再醒来时她便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小木屋中,一位公子正背对着她捣药,她全身都疼,意识也是不太清醒,怔了一会儿后才问出“这是什么地方”。
那公子默了一会儿,而后才淡淡道:“你受了伤,这间屋子清幽,可供你休养。”
这便是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
从鬼门关走过的感觉并不好,秦夭也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于是她便以养伤为由恳请这位公子收留了她。
如那公子所言,秦夭所处的木屋建在一片竹林之中,林中幽静,的确是养伤的好地方,如果这位公子身边的侍从不是那么聒噪的话。
秦夭自醒来那日模糊地见过这公子一面,往后便没再看过他的身影,前来照料她的是公子身边那位名唤观言的贴身侍从。
虽然这位侍从名为观言,但其实他一点也不会察言观色,毫无顾忌地折损秦夭时能够让她气得吐血。
就是这么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在秦夭问起他家公子的情况时,却难得的一言不发。
或许是他家公子嘱咐过他,又或许是他觉得秦夭不像好人不想告诉她,不论怎样,在秦夭伤势好了一半时,她还是没能得知那位公子的姓名。
那些日子里观言每天都会来给秦夭送饭,饭菜也超出秦夭的意料。她原本以为自己流落至此,能吃上的也就是青菜豆腐之类的,然而回回餐盒里都是精细的菜色,这让本来就不好意思的秦夭变得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从小受到的教诲告诉她不能白受别人的好处,于是有一日观言照常来送饭时,秦夭掏出了自己从小携带在身上的玉佩,她想用这抵做饭费,让观言将其拿给他家公子。
观言很认真的看了那玉佩一眼,而后更加认真的对她说道:“我家公子不缺钱,你还是拿回去吧。”
秦夭:“……”
即使那公子不缺钱,秦夭也还是将玉佩硬塞给了观言,然后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拿给他家公子,弄得观言临走前看她的眼神就像是在看疯子一般。
然而观言的话的确是对的,晚上他来送饭时带回了那块玉佩,并且告诉秦夭他家公子不肯收。
秦夭将玉佩揣回了袖中,盯着观言带来的满满一盒饭菜,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那夜秦夭可能是由于晚饭吃得太撑了,翻来覆去的一点睡意也没有,正当她盯着帐顶想着怎样才能睡着时,一阵笛声就这么传了过来。
那笛声悠扬缥缈,比宫中那些乐师吹奏的都要好。秦夭暗暗听了一会儿,而后便爬起来出了木屋,寻着那笛声走了过去。
她在竹林中穿行着,待视野里出现一座亭台时便停了下来。那笛声,正是从这儿传出来的。
亭中的背影很是熟悉,跟那日她醒来时见到的一模一样。笛声仍在持续着,秦夭并没有打断它,只是站在原地默默听着。
待到一曲完毕时,那公子放下了笛子,在原地静静站着,似乎是在抬头看天上的一轮月亮。
秦夭看了他几眼,只觉得那背影透露出些许寂寥。
她在内心挣扎了一小会儿,然后便打算不再顾什么纲常伦理,抬起脚就朝那亭中走了过去。
在她踏上亭子的台阶时,那公子似乎是听到了声响,而后便回过了身。
秦夭听得他的声音传了下来,那是少年独有的音色,不过因为她的突然出现而略微显得有些惊讶,他开口道了一句:“是你?”
秦夭抬起头,眼中映出的便是他如神诋般的面孔。
那是她第一次看清他的正脸,即使是在暗夜中,也足以让她心跳漏上几拍。
秦夭突然就不敢有动作了,她停在台阶上,也不知眼睛该往哪儿放,她想起该为自己的突然出现而说明一下,于是便盯着他身后那根柱子,朝他拱了拱手,说道:“在下夜闻笛声,不料却是公子在此吹奏,若是惊扰了公子还望不要怪罪。”
公子默了一默,然后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无妨。”
秦夭听着他的话,即使只有短短两个字,也还是让她一张脸微微红了起来。
她急于掩饰自己的窘态,于是便想找出什么话来打破这沉默,顿了一顿后便朝这公子说道:“这些天来承蒙公子照顾,在下感激不尽。”
那公子似是惜字如金,听了此言也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秦夭一时也不知该怎么接话,正当她在原地愣愣站着时,那公子却突然开了口,对她说道:“那你有什么谢礼呢?”
秦夭一呆,感觉自己好像没听清他在说什么。
她下意识的看向亭中之人,只见他面上仍是淡淡的,见到秦夭略有些讶异的神情似是犹豫了一下,不过很快他便恢复了原样,朝秦夭说道:“你今日不是要交于我一块玉佩?”
秦夭虽不知他提及此事意欲为何,但也还是老实地点了头。
公子看见她的动作,动了动唇,开口道:“你将其作为钱财抵押给我我自是不收,不过若是作为谢礼,我倒是可以收下。”
他一句话说的清楚,然而秦夭却不明白这其中有何区别。
但不论怎样,秦夭得知这位公子愿意将自己的玉佩作为谢礼收下还是很高兴的,不仅是因为她稍稍偿还了一点恩情。
于是她果断地将一直带在身上的玉佩摘了下来,而后放在了面前的台阶上。
她看了看那公子,不知是错觉还是什么,竟感觉他脸上隐隐闪过一丝笑意。
秦夭思绪空白了几秒,而后她脑子一抽,在这月色之下突然开了口,同面前的公子说道:“在下既赠了公子玉佩,不知公子可否还在下一块?”
这要求着实无理,秦夭说完后便感觉自己从上到下红了个透,她也不敢看那公子的反应,只低着头默默盯着自己的脚尖。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以为这公子因这要求生气了时,却听得他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响起,他只说了一个字,“好。”
秦夭猛得抬头,看到他缓缓摘下了腰间的玉佩,而后也像秦夭一样放在了面前的地上。
彼时月上中天,两人一个在亭内,一个在亭外,微风不时拂过,带动竹叶互相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
秦夭感觉自己心脏跳得极快,她看着那公子的面容,即使喉咙紧张地发干,也还是鼓起勇气问他道:“公子……可否告知在下姓名?”
亭中之人因这话顿了顿,不过很快他便又恢复那般云淡风轻的神色,并给予了秦夭回应。
他说:“若今后有缘再见,再告知彼此姓名也不迟。”
往后的许多个夜里,秦夭梦中都会出现这句话。
即使她已记不清那公子的面容,对他的声音也早已模糊,可那时那刻如同鼓擂一般心跳声,她却怎么也忘不了。
她想自己与他总有一天会相见,他总会亲口告诉自己他的姓名,不论这需要多久,她都会等下去。
可秦夭没料到的是,她这一等,便等了整整八年。而这八年间发生的种种,仿佛都是过眼云烟。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