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了!”
牛头镇,就是她娘说的老住处所在的牛头山那块啊!
真是瞌睡了就来枕头。她买舆图本来就是为了摸清情况等候机会探访牛头山,其他镇子的地图都是可有可无,不要还能便宜一半,当然是要啦!
答应得太快了会不会引得吴掌柜怀疑,毕竟那里是水玉产地,搞不好吴掌柜以为人家买舆图就是为了摸清情况好去偷采水玉。钱瑶担心,但转念一想吴掌柜又不是第一次卖舆图,他还能不知道规矩?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别问,自己本来确实也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解释反倒是掩饰了,还不如不说。
吴掌柜没让钱瑶失望,应了一句“好”就没再说什么了。
为缓解尴尬,同时满足自己的八卦心,钱瑶小心向吴掌柜讨教他是如何得知那么多朝中消息的。他表示自己经常来海州城,到茶楼饭馆里和三五好友聚会聊天,各自分享道听途说的消息,再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伪存真得来。
嗯,有理有据,没意见。
排队过城门,安检,放行。吴掌柜对海州城很熟,带着钱瑶直驱知府衙门,路上还简单介绍了下附近都有些什么地方。他等到门房通报管事嬷嬷出来接走钱瑶后才放心离去,离开前还一再恳请管事嬷嬷的多照看钱瑶。那不放心的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爹送女儿来。
来接钱瑶的管事嬷嬷姓刘,四十来岁的模样,是刘知府的家奴,被派来衙门负责秀女集训饮食起居之事。可能是与知府大人身边待久了,在普通百姓面前会潜意识露出种高人一等的神气。
钱瑶今日穿的是一套藏蓝色的交领棉布衣裙,洗得干干净净(颜色太暗一般也看不出脏不脏),领口绣了一枝带花带叶的石榴枝,算是增色不少。不化妆,一头黑亮长发整整齐齐梳成两条长辫子对折垂于胸前,头上扎一条藏蓝帕巾遮挡灰尘,鬓边饰一朵通草所制半绽的石榴花。腕挎一个干净的蓝印花布包袱。有一个干活厨娘应有的朴实干练样子,又恰到好处表露了一个少女值得尊重的自爱态度。
加上刚才驾驶崭新马车来送她的吴掌柜对她关爱模样,以及她在当地的名气,这位刘嬷嬷不由得高看她几分。由于她是从正门来的,再绕到侧门进去太远,刘嬷嬷干脆就带她从游廊小门穿过衙门,顺便做下衙门格局的简单介绍,免得她后面误闯。
海州衙门是五进五出的格局,第一进为“外衙”,正堂乃知县升堂理事所在,堂厅四梁八柱,高大宽敞,东西两侧是三班六房办理日常公事之廊屋;第二进为“内衙”,二堂规格比正堂略小,乃知县升坐大堂的“退憩之所”,及审理民事纠纷的地方,东西两侧有两栋独立建筑,东边为幕僚办事之所,西边为收藏各类文书档案之库。
通过隔墙小门再往里走,便是内宅园区,与前面严肃规整的格局不同的是,这里绿树环绕花草成荫,院中还有假山鱼池。三堂一般用于接待上级官员,而厢房耳房皆为官员及其长随等工作生活居所;第四进五进皆为官员家眷居所。
这位海州知府另有府邸,不在衙门居住,平日里衙门内宅区几近空置,这次刚好用来作为秀女们的集训场地。
刘嬷嬷暗中留意钱瑶,见她听到自己指示某处是某处之时,只看一眼即收回眼神,垂眼看路,行走时腰背挺直,脚步匀称,肩平身稳,竟像个有教养的大家小姐,不自觉间对她说话都细声和蔼了许多。
走到第四进院子内,终于到达了她的工作场所——小厨房。这里面的东西都是新的、干净的,似乎很少在这开火的样子。
“你看看这儿东西全不全,还有需要的就告诉我。”刘嬷嬷开始像唐僧一样叨叨叨介绍工作内容:第二天需要的食材需要提前一日告知她,她会通知专人采买;最好先和做菜的师傅聊聊,避免选材相冲相克;每日需提供两种美容甜品,上午下午各一种,只负责做甜品,不用洗碗;每隔五日休息半日,暂定在第六日的下午,那日就只用准备上午的甜品,下午就可自由安排时间。平日衙门开门下钥都有定时,如要出门需要注意时间。
“秀女们今天下午才会到,你的工作从明早开始,今日无事你可到附近逛逛。”刘嬷嬷又拿出一块小小的木制令牌和一把钥匙给钱瑶,“衙门每道门都有专人守着,第三进有侧门通向外面,你可凭这个木牌出入。这是西边第一间敞开房门的房间钥匙,是你一个人的,别看它小,这里房间不算多,只有特聘厨娘,还有下午才到的两位教养嬷嬷才能一人一间房,我和我两个助手丫头一间房,秀女们都是五六个人挤一间房的……噢还有,”刘嬷嬷想起关键一事,从兜里拿出早准备好的二十文钱。
“衙门没有食堂,平日里衙门的人都须外出用饭。为秀女们特聘的厨师今天下午才来做饭。你中午这顿要到外面吃了,饭钱衙门报销二十文。衙门附近就是街市,随意往哪个方向走上百来步就有吃东西的地方。以后有厨师来做饭了,你和嬷嬷们跟秀女一起吃。”
把钱给了钱瑶,又问了钱瑶明日所用食材之后,刘嬷嬷就让钱瑶自由活动,自己则到前院忙去了。
刘嬷嬷走后,钱瑶走到房里归置她的包袱。一边查看环境,一边转转脖子松松肩膀扭扭腰,再做几个深呼吸——自由自在的感觉真好!
作为“一只眼”这品牌创始人,在人前必须要端着,要有不容人轻视的形象。
她跟二婆学了基本的礼仪,又结合前世从影视文学作品中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摸索多年得到的办公室经验,轻松就能营造出一派端庄有教养的言行。
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做得太到位了,这偏偏就是个疏漏。在那个时代,小地方出身的普通女子,哪里会有这般大家闺秀的气派。
那时候她也还没意识到,这种端庄娴雅、大家闺秀的做派,也并非全部出自她的刻意演绎,里头也有她性格里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的流露。
配给她的房间虽小,就是一间耳房而已,但整洁干净,房内配有崭新的木盆、被褥,还有一小桌,桌上放一大茶壶和一大茶杯。再到不远处别的房间去看看,发现那些房间虽大,却是大通铺,一下让她找到了作为高级特聘技术人员的优越感。
因着在车上吃了几份自带的甜品有点撑,且这日头晒得人眼直冒彩光,钱瑶完全不打算冒中暑的危险跑出去吃午饭。先前端着姿态听刘嬷嬷细声细语叨叨半天就有些累,而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院子里呆着更是闷得令人发困,勉强到厨房给自己烧了一大壶水喝,又打了盆水随意擦洗下,钱瑶就往床上一歪,迷迷糊糊想着吴掌柜跟他说的那些皇家朝臣和她爹的那些八卦,就不知到了什么时辰。
而另一头,吴掌柜离开衙门后,驾着马车哼着歌,在海州的街头走一走,东逛逛西瞧瞧,走走停停,在大太阳下晃悠了有大半个时辰,才缓缓驶到与友人约好的酒楼,交托门童放好马车,整顿衣冠,缓缓走入酒楼。
不远处在一个小摊上看似在挑选货物的路人见状也紧跟着进入酒楼。一踏进酒楼,那人顿时眼前一片黑——在阳光强烈的户外一下进入室内的正常反应,待过一会眼睛调整过来后,早就不见了吴掌柜踪影。
此时吴掌柜躲在二楼某个包间的门后,透过门缝盯着那个从他的车驶入海州城的那刻起就开始跟踪他的人,眼底闪过一道狠厉的光。
“知道是谁吗?”包厢内,一人背对吴掌柜坐着,拿起酒壶给旁边的空杯斟酒。
“不知道,大概是舆图引来的。”吴掌柜合上门到桌前坐下,拿起那人刚斟的酒一饮而尽。“我在车上有吃有喝有车篷遮阴,故意在大太阳下转悠了大半个时辰,看晒不死那龟儿子!”
那人缓缓转过头,现出一张干瘦蜡黄嘴唇发灰无表情的脸,眼珠一轮证明这仍是个活人,吓了毫无防备的吴掌柜一跳——
“怎么又换了张脸,我说大热天的还搞这死人似的脸皮你不嫌热么?”吴掌柜嫌弃地抬起屁股往边上挪了挪凳子。
“就是这样才能少些麻烦。说不定什么时候身后就又多条尾巴跟着,还是小心为妙……那丫头最近怎样了?”
吴掌柜没接话,抄起酒壶慢慢地给自己斟酒。酒水像山中清泠的泉水,叮咚落入杯中,甚是好听。沉默在斟酒的声音中被放大。在假脸人炽烈目光的注视下吴掌柜终于开了口,语气严肃而冷寂:
“她过得很好……她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这些人还是不要去再过问的好。就让她做个普通人,这是她娘的初衷。”
------题外话------
三个女人一台戏,五十几个女人会发生多少台戏呢?
反正吴掌柜有戏!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