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农税改制与画饼钓傻子

    
    刘襄带着满心的烦恼召来了荀或和袁涣。
    肯定不是让他们解决猫咪泛滥的问题,而是商议改进税制的事情。
    两个难题。
    实物税改征钱币的推行,以及如何促进商业繁荣,以使商税增多。
    这事一年多以前就开始在朝中商讨,有不少的官吏上了奏折,提出来的问题和办法五花八门,但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多。
    朝中官吏都明白,陛下的意思是减少征收农税的环节,避免运输的损耗,目的是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有赞同,有反对,意见难以统一。
    至于商税更是众说纷纭,乱七八糟一大堆,但主流思想就两个,一是继续放开专营的商品,二是反对加税。
    刘襄的意思是促进商业,做大蛋糕,赋税自然增多,可有那么一批人,只看到了皇上想多收商税,便着急忙慌的上表劝阻,说的大义凛然,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
    真实的目的,不过是怕自己的利益受损罢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是个永远也避不开的话题。
    他希望今天荀或和袁涣能给他带来好消息。
    可两人带来的,仍旧是一堆的问题。
    商税没有好办法,还算情有可原,在不加税的情况下增长收入,确实难度不小。
    可田税推行不下去,这就不对了。
    农民基本上是不会反对收铜钱的,田税主要征收的是粮食和丝、麻。收实物税的时候,粮食要自己运,丝要自己煮蚕茧缫丝,麻要自己沤麻,都是麻烦事,且运输费用和途中消耗也由农民自己负担。
    改成收铜钱,会方便很多,直接卖给商人就行,省时省力省钱,只要把标准定的合理一点,官府和百姓都省心。
    这种事,傻子才会反对。
    推行不下去的原因,必然是妨碍了一部分人的钱途。
    「反对的人很多?有多少?」刘襄嘴角的冷笑,杀意凛然。
    荀或哪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苦口婆心的劝谏:「陛下操之过急了,如今大汉欣欣向荣,只需耐心等待,资财必然丰沛,府库自然充实,何必如此急躁?老子有云: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也。
    陛下励精图治,臣等皆知,但过犹不及,望陛下三思。」
    三思?刘襄撇了撇嘴,我思了一年多了。税改是肯定要进行的,无论有多大的阻力,都得推行下去。
    「积重难返的道理,文若岂能不知?现在不改,阻力会越来越大,以后再想推行,会越发困难。不能到了危急关头才被动的改革,那就晚了。
    朕旰衣宵食,爬冰卧雪,费尽了心力才打下来的天下,不是让那些蟊虫随意的啃食祸害的。
    自明年秋税开始,一律征收铜钱,至于如何制定税费,参考往年的价格,你们商讨出一个章程来。各地物价不同,税收也要有相应的调整,不可一概而论。….
    自明年开始,收税时间改为九月末,错开秋收粮价下行的时节,以防女干商趁收税在即,农民不得不卖粮筹钱的机会,肆意压低价格,做出谷贱伤农之事。
    袁涣,拟订诏书吧。」
    见两人还要再劝,断然说道:「朕意已决,拟诏!」
    「臣,遵令。」
    田税的事情给了一年多的缓冲,可最后还是要自己强力推行,刘襄有点恼怒。
    他再次询问道:「有多少人反对?难道要朕派出锦衣卫,才能得到答桉?文若,曜卿,为何不言?」
    荀或心中叹息,我哪敢在你的火
    头上回答这个问题,就怕血流成河呀,只好继续劝解:「启奏陛下,反对税改之人,并非贪腐之徒,只是政见不和,认为此法不够稳妥,望陛下暂息雷霆之怒,莫要错杀了良臣。」
    袁涣也跟着劝谏:「陛下多虑了,非是因私德而反对税改,实乃各抒己见而已,不可妄动刀兵啊!」
    刘襄不信,但也按下了杀心,气哼哼的说道:「究竟如何,查过才知道。传令田丰彻查此事。」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的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这个结果不错了,荀或、袁涣都松了一口气,没直接抄家抓人,他们已经不敢有其他的要求了。
    陛下的杀性太重,朝中百官的压力很大呀。
    他们想要赶紧叉开话题,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商税……」
    两人对视一眼,袁涣拱手示意,请荀或先说。荀或回了一礼,开口说道:「陛下不欲加税,而想充实府库,当再次开放专营商品,吸引大商投入资财,促进交易,则商税立增。」
    朝廷专营的也好,刘襄专营的也好,已经没剩下几种了,他皱眉轻叹:「盐、铁、矿藏、战马,这些是绝不能放开的,只剩下瓷器、琉璃、肥皂、水泥,这些都是因为秘方才有了专营之实,放不放又有什么用?难道要朕公布秘方不成?」
    「秘方不必公布,允许他人经营即可。」
    嗯?这里面有算计啊。
    「何意?」刘襄询问道。
    「投建工坊、火窑,摸索秘方,自然能带动商品流通。」
    明白了,借个名头,画个大饼,坑一波冤大头呗,荀或这是要利用瓷器做饵呀,当真女干诈。
    西域商路最受欢迎的大宗交易,就是丝绸和瓷器,丝织工坊遍地都是,瓷器却只有皇帝专营,一旦放开限制,如此暴利且长久的行业,必然会有一大批人趋之若鹜。
    建火窑会带起一批建筑材料的交易大热,还有瓷土也不是什么秘密,必然又是热门。
    而邢窑、磁窑、景德窑全是自己的私产,试问,谁敢去挖皇帝的墙角?哪个工匠敢泄露秘方?那些工匠全是将作监辖下,他们敢于加入别人的工坊吗?
    不要命了吗?
    只出了个名头,便能割一波大户的韭菜,这买卖划算。
    刘襄点了点头:「除水泥之外,瓷器、琉璃、肥皂都可以放开。」
    其实,如果真的有人研究出了配方,摸清了制造流程,他也不会觉得惋惜,竞争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他没有把着几个秘方吃一辈子的打算。
    只要朝廷能掌控盐、铁、矿藏、战马和水泥这些战略物资就够了,其他的,有了竞争对手才是好事。
    自己是大汉皇帝,目光不能跟商人一样只是盯在钱上。
    而通往印度诸国的远洋航线即将打通,飞剪船和福船基本定型,这一批同时建造了六艘,就等着航线开通呢。.
    釜中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