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子钰也是后来才知道,租房在大宋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宋朝不限制人群流动,大城市往往人烟浩瀚,人多地少,房价很高,大家一般都租房住,北宋初年,甚至连宰相都是租房住的。
在大城市有套房子出赁的人,基本上就衣食无忧啦,要是你有好几套,那每个月光收租金就能过的相当滋润了。
周子钰现在的家,就属于长租。他爹在东华门街开了一家杂货铺维持生计,临街的屋子用来做生意,后面几间则用来住人。
吃完晚饭后,小胖一家人就告辞了,小胖同学还邀请周子钰明天去他家玩。
一大早,周子钰就被他哥哥,周清泽,也就是之前刚醒来时见的男孩叫醒了,周子钰旁敲侧击下知道自己应该喊他清哥,而自己也还是原来的名字。
至于样貌,在水盆里照过了--与他以前小时候一样。
大家并没有怀疑周子钰的身份,毕竟他的动作神态都和以前并无二致,就连挑嘴的小毛病都和之前一样。
周子钰也是第二天才明白,为什么小胖他娘送肉过来还要留下煮,原因无他,周子钰他娘,做饭手艺实在令人一言难尽。
许娘子,单名一个婉字,从相貌来看相貌倒是符合,可惜厨艺实在太差。
别说是炖羊肉这种复杂一点的菜了,就是很普通的饭菜,她也烧的特别难吃,像是天生就没有做菜天赋似得。譬如今天的早饭,简简单单的青菜,做的特别咸,大家还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周子钰看他哥狂吃馒头下菜,便有样学样,可对挑嘴的他来说照样吃的很痛苦。
周子钰他爹还一副喜滋滋的样子,竟然还夸奖道“婉娘今天做的不错,连钰哥儿都吃下去了。”周二郎觉得,总有一天娘子能做出可口的食物的,钰哥儿这么挑嘴,今天还不是吃了好几口,以往都懒得夹呢!
许娘子闻言,抿嘴微微一笑,二人又对视了一眼,浑身都在往外冒粉红泡泡。
钰哥:???
周子钰内心很是悲愤,菜那么咸就算了,竟然还强行喂狗粮。
“啪”的放下碗,“我吃饱了。”周子钰抹抹嘴道。嗨呀,好气哦,菜不好吃,饭里还有麸壳,着实辣嗓子。
周子钰觉得生活真是艰辛,这么大一家人也没有房子,饭菜还难吃,父母看上去也不是很靠谱,本以为穿越了就轻松了,结果就是为了美食,也还是要努力工作的。
先定一个小目标:在首都三环内买房!
雄心壮志的周子钰被老爹塞了十文钱,和清哥出发去找小胖子。
虽然知道历史上宋朝首都东京城十分繁华,但周子钰并未报很大期待,毕竟在现代生活过,觉得繁华也只是相对古代来说的。
出了门,走在街上,周子钰才真切的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繁华。
三五层高的多层建筑竟然十分常见,民居的屋宇接栋连檐,人们熙熙攘攘,各做各的事情。
眼前的景色和脑海里的《清明上河图》结合起来,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鲜活了,周子钰觉得,自己就宛如漫步在千年的古画里。
他甚至还看到有外国商人带着长长的骆驼队,骆驼身上则挂满了货物;充满异域风情的少女,就骑在骆驼背上四处张望。
这是一个繁华开放的时代!
周子钰拍过古装剧,可他们仿照的一切,在真实的古代生活面前实在是不堪一击。
周子钰一边走一边看,清哥并不觉得有什么。小孩子本来好奇心就重,就是他,也爱看看有没有新鲜事物呢。
小胖子家离得并不远,也在这条街上。
走近一看,他家原来是饮食店,怪不得李娘子手艺不错,现在正值早饭时间,不少人在排队买呢。
小胖子和一个小女孩也在帮忙,见他们来了,周大郎便让小胖子带他们进屋,百忙中还捡了两个馒头塞给周子钰,速度快的都来不及拒绝;小女孩倒没有进来,她在帮忙装馒头。
“你们可来了。”小胖子在前面带路,他家布局和周子钰家稍有不同,带了个小院子,有一半被种上了蔬菜,打理得整整齐齐。
看来自己就是在这里摔的。
周子钰默默想到,见他看向空地,小胖子以为他担心,忙说:“我娘说了,以后不在这里玩,去屋里。”周子钰点了点头。
小胖子家把最大的一间房改装成了厨房,里面有两个大炉子,几张宽大的桌子,桌子上面放着好几张面板,是已经包好但还没蒸的馒头,一个伙计穿梭在炉子和桌子间,把蒸熟的馒头端到外面去,另一个伙计和李娘子则是坐在桌子上埋头包着。
没错,小胖家的馒头是有馅料的。
在宋朝,包子馒头都叫馒头,宋人把有馅的,无馅的,一律都称之馒头。
听见动静,李娘子抬起头,见是他们,便爽利的笑道“我就知道是你们来了。”又见周子钰抱着馒头,就让他们趁热快吃。
又唤小胖子“叫均哥儿拿果子给你们吃,前儿新买的,兰丫头说比之前的好吃。”
周子钰和清哥忙道谢,小胖子,均哥,又把他俩带到另一间屋子,三人分吃了馒头,小胖子又拿出珍藏的果子和他俩分享。
小胖他家馒头味道相当好,像是xll号的现代灌汤包。
要先咬上一口,把汤汁喝了,然后再吃。吃起来皮薄肉嫩、满嘴鲜香,可见做包子的手艺是到家的。
馅料像是秘制的,就是个头真的挺大的,小孩子拿着吃总有些不方便。
两家关系很好,也经常互帮互助,周子钰没摔来之前,钰哥儿也经常吃小胖子家的肉馒头。
吃完东西,周子钰又和他俩在屋里玩了一会,小胖子的妹妹周兰也加入进来。
四人玩够了,就跑去看李娘子包馒头。李娘子也不管他们,大家都知道哪些东西是不能碰的。
小胖子骄傲的说:“我娘做的灌汤馒头可好吃了,不比别家差。”
周子钰只隐约知道,现代开封灌汤包的鼻祖好像是宋朝王楼山梅花包子,不过宋朝知名的包子也有不少,如曹婆婆肉饼、李家香铺、街北薛家分茶等。
这还是后世记载比较有名的,像李娘子这样的店铺,东京城也有很多。
可见包子界竞争也是很激烈滴。
李娘子听了也感叹道:“我是做的不错,可咱家还没好吃到能打出名字的地步。”李娘子深知自家馒头短处,可她并不是特别会创新的人,这年头做饭也是一门手艺,大家轻易不外传的,她也是从母亲那里学过来的。
周子钰闻言心中一动,身为一个美食爱好者,他几乎瞬间想到了一种食物,既是对包子的创新,成本也和现在差不多,甚至会更低。
那就是生煎,也可以说是生煎馒头,它最早起源于元代,这个时候肯定是没有的。
周子钰特别喜欢吃生煎的底部,既浸有肉汁,又特别酥脆,吃起来香脆可口,吃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些醋和辣椒,又不会让人感觉到腻,吃起来特别好吃。
早晨起来吃一盘刚出锅的生煎,再配上一杯冰豆浆或者酸奶,简直是一天工作的动力啊!
不过在现代的时候,周子钰的经纪人并不让他多吃,毕竟要保持身材。好不容易穿越了,还没有这个食物呢。
可他并不敢突然提出,自己现在只有五岁,如此条理清晰的说出一种新食物的做法,只怕得到的不是夸赞,而是质疑。
李娘子感叹完后便继续包了起来,周子钰突然灵机一动,他上前装作好奇的问“能不能包个小一点的啊。”周子钰本质上是个演员,李娘子还真没怀疑,只当他想要个小的。
小孩子嘛,自然会有点奇思妙想,更何况是周子钰这种在她眼里很挑食的小孩了。
李娘子是个对小孩子相当宽容的人,闻言,手下动作飞快,变包了个只有原先一半大小的。周子钰看了一眼,慢吞吞道:“还想再小一点。”
小胖子有些不明白,“钰哥儿,要这么小的干嘛,都不够吃。”“你当钰哥儿和你一样啊,肯定是为了拿着方便。”周兰有些鄙视的看了自家哥哥一眼。
你看,不用周子钰自己说,大家都帮他找好了理由。
李娘子也有些好奇,便问他具体想要多小的,周子钰拿手比划了一下。这下连清哥儿都吃惊了,这么小吗?
刚好李娘子的馒头也包的差不多了,还剩下的馅料也不多,索性都包成了小的,李娘子想的是可以给钰哥带回去吃。
一般来说,包小点的要比大的更考验手上功夫,不得不说李娘子的基本功也确实很扎实。
现在包出来的,已经很像现代的开封灌汤包了。
几个小孩子已经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小胖子坚持认为太小,肯定没有大的好吃,周兰觉得小的更方便,清哥儿虽然觉得太小,但是他站弟弟这边。
剩的馅料不多,包出的数量却超乎了大家的想象。原本只能包五六个的馅料,直接变成了一堆小的。
周子钰默默想到,原来的一个现在可以包九个,能不多吗。
周兰突然问道:“要是卖这种小的,一个多少钱啊。”周子钰有点惊讶,这小姑娘脑子转的很快嘛,已经想到卖了。
李娘子想了想道:“一个大的灌汤馒头三文,能包九个小的,一文钱三个左右吧。”
清哥儿却皱眉:“可是大的只包一次,小的要三次呢。”周子钰挑眉,他哥也不笨嘛。
两家人都经商,小孩子在这方面自然比较早熟,周兰和清哥儿都属于在家经常帮忙,又十分聪慧的孩子。不像小胖子,到现在还在纠结好不好吃。
周子钰微微一笑,“那就一文钱两个吧。”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