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开店那些年

22.周记外卖团

    []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小春和同事们这几天除去晚上送外卖,其余时间都在忙碌的训练着,周子钰没事的时候,也会过去视察一下,他自觉自行车做的没问题,但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骑者们的感受。
    一开始,刘小春瞧见自行车的时候,心里有一瞬间以为东家是在逗他们玩,这怪模怪样的东西,真的能代替步行吗?
    有疑问的自然不止他一个,大家也都议论纷纷的,尤其是新来的队友们,甚至有人嚷嚷着骗人,刘小春自己虽然也有些怀疑,但他心里莫名相信东家是不会骗他们的。
    管事的人让他们肃静下来,又面带严肃的说了一通规矩。
    原来,这自行车并不是免费送给他们骑的,还需要大家在原来的雇佣合同上再签一份合同,这个大家,指的是刘小春这些老人们,新来的员工,可以直接签署一份新的合约。
    签署了新合同,刘小春他们的工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他们一天一百三十文钱,是固定的工资,而改变后,则变成了按单计费。
    也就是说,按规定每单他们可以得到六文,送的越多,收入就越高。
    虽然每单只分给他六文钱,可刘小春之前单是走路,每晚也能送上三十几单。在心里算了算,刘小春反而觉得这种计算方式挺好的。
    大家也不是傻子,各自在心里衡量了一番,不说像刘小春这样的老人是如何欣喜激动,刚进来的新同事,特别是那个嚷嚷着骗人的,脸上直接荡漾着:来骗我吧,骗我吧的神情。
    刘小春:==
    其实,像他们这样跑腿送外卖的,工资待遇之类的差不多位于酒楼里的最底层。在酒楼里,除了掌柜的,薪水最高的首先是厨师,然后便是茶酒博士,即专门表演高超茶艺及向客人兜售酒类的伙计,最后才是刘小春这样送外卖的普通店员。
    他们往往还要兼顾上菜、收拾桌子、打扫卫生等一系列的杂事,但新合同里又规定了,以后刘小春他们会专门成立一个外卖团队。
    这个团队是独立于其他的部门,简单来说,就是刘小春他们以后就单管周记烧烤的外卖部分,不必在店里兼顾打杂了。
    这样,干的活少了,又不必日日跑着送外卖,工钱反倒增加了,大家伙心里自然是愿意极了,管事的人又说了些别的注意事项,完了问大家是否还有异议,没有的话就直接签订合同了,中途可不许随便反悔。
    同刚开始的嘈杂不同,这次,大家都异口同声的大声回道:“没有。”
    等排着队签完了合同,管事的人便将刘小春他们带到了酒楼后面的院子里,这里一般用来放置食材,属于后勤处,一般不许人进,院子不是特别大,但墙角处颇为整齐的摆放着一排自行车。
    同刘小春他们刚才看到的一样,大家一人领了一台,刘小春领到了自己那辆车后,忍不住好奇的这里拍拍,那里看看的。
    突然,也不知道碰到了哪里,自行车突然发出了清脆的“叮铃铃”的响声。
    刘小春吓了一跳,同事们也纷纷看向他,管事的人清了清嗓子,看着刘小春说道:“这是响铃,你们骑车送外卖时,可以推响它,用来提醒前面的人,免得同路人撞上。”
    竟然还有这样的设置吗?刘小春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又在原来的地方试着推了一下,“叮铃铃,叮铃铃。”院子里此起彼伏的铃声让管事的大叔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算啦,毕竟一群小年轻,就连自己刚看到时,也吓了一跳呢!接着大叔又想到,因为自己以后负责这个外卖团,东家还免费送了他一辆自行车呢,刚才刘小春他们看到的,就是管事大叔的自行车。
    除去周子钰和赵宗谔,管事大叔可是周记烧烤里第一个会骑自行车的人,东家说等外卖团正式营业,他就可以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了,想到这儿,管事大叔心里美滋滋的。
    让他们闹了一会儿,管事大叔才发声让大家安静下来,准备开始正式的练习。
    院子里自然不够骑车,不过院子后面还有一条小巷,平时经过的人也不多,倒是适合成为大家的练习场地。
    管事大叔推来了自己的车,亲身上阵给刘小春他们做示范。
    周子钰第一次过来看的时候,一个魁梧的大汉最先吸引了他的注意,见那大汉骑在自行车上,两脚拖着地,一脸惊恐,嘴里还崩溃道:“救命,这怎么能骑得起来啊qaq。”
    周子钰不忍直视的移开了目光,因为是第一次练,大家都骑得歪歪扭扭的,不时要用脚撑一下地,平衡一下车身,以免摔跤。
    等看了一会儿后,周子钰颇有些恶趣味的想到,是不是应该再装上两个小轮子,给大家适应一下。
    现代小孩子刚学骑车时,儿童车的后轮两旁一般加有两个小车轮,这样小孩子骑车的时候,车身就不会倾斜,等到骑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把小车轮去掉再进行两轮的练习。
    想想一群成年人,骑着大号的四轮车,啧啧,那画面,肯定特别搞笑。
    幽人短梦不终宵,起步星河望泬廖。
    虽然已经步入九月,但是秋老虎的威力却十分惊人,周子钰见大家努力训练,又拨了些饮料给他们。现在厨房每天都要煮上两大锅酸梅汤,用山楂、乌梅、冰糖等材料熬制而成,再加些冰块,酸甜冰爽,十分受欢迎。
    喝着冰镇的酸梅汤,大家训练起来,也更有劲头了。除去一两个平衡力特别差的,大部分人已经能骑得又快又稳,到了后期,周子钰还吩咐管事在他们后备箱里放了些食盒,进行模拟训练。
    既要骑得又快又稳,也要同时保证食物在食盒里不会洒出来才行。
    周子钰又找了匠人,用竹筒刻了螺纹,制成可以像现代水瓶一样拧紧的竹筒瓶,这样,即便客人点了酸梅汤等饮料,也能装进后备箱而不需要担心会洒出来了。
    ……
    今天是刘小春骑车送外卖的第一天,下午他早早就到了店里,同事们也多是如此。
    大家围坐一桌,内心既紧张又兴奋,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大家的自信心都十分爆棚,恨不得立即有人点外卖,好让自己大显身手一番。
    除了标配的自行车,刘小春他们还每人领了套衣服,天蓝色的,倒是十分亮眼,前面胸口处是一排小字,后背则是大字。
    经识字的同事说,前后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周记外卖”这四个字,除去衣服,就连车子后面的木箱,同样写上了周记外卖。
    按周子钰的话,这可是独家宣传,当然要好好的展示出来,让大众能够快速的认识、记忆,他还暗搓搓的想到,等以后大家都知道了,外卖团还能接些广告,把它们印在衣服上宣传,一天换一件,光广告费都能收到手软。
    这一套搞下来,显得特别显眼,加上他们骑的自行车,都是汴京城内从出现过的新事物。
    有一个同事吃吃笑道:“怕是不用等到明天,今晚我们就火了。”“我们又不是艺人,火了也没啥用吧!”“笨蛋,火了的话,人们都来点外卖,咱们赚的更多。”“对对对。”那人这才恍然大悟到。
    “有人点单了。”正当刘小春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黑脸小哥冲他们这边喊了一声。
    这边听到声音后先是寂静了一瞬间,接着,“我来。”大家忍不住齐齐站了起来。刚才友好的讨论氛围已经消失了。“我骑的最稳了。”有人忍不住自荐了一下,“我才是又快又稳的。”……
    被派过来跑腿的闲汉:???
    闲汉内心忍不住感叹了一下,不愧是现在汴京城最受欢迎的酒楼啊,瞧瞧人家的服务态度,连送个外卖都要争一下呢。
    这天可热了,要不是给的赏钱多,他都懒得跑这一趟呢!闲汉点了东西,又付过钱,报了地址后就一脸钦佩的离开了。
    在汴京城不同的地方点外卖,都会用到闲汉,他们是专门跑腿的,赚个跑腿费,一般也不敢欺骗顾客,只拿自己应得的部分,多余的还要还回去的。
    至于顾客如何知道具体的钱数,原因来自周子钰后来更新的传单,上面详细的画着具体的食物和饮料,又在每张图下面标明了具体的价钱。
    这传单不只在街上发,来周记烧烤消费的顾客们,走的时候都会收到一张这样的传单,方便他们以后点外卖用。
    有些酒楼是□□,也有些支持先付钱再发货的准则。
    因为外卖员不便收钱,而且自行车就只有那么大点儿地方,根本放不过来,所以周记烧烤最终采取的是先付钱再送货的方式。
    最后,这单落到了刘小春身上,原因无他,在这些人中,数他年纪最小。刘小春红着脸谢过了大家,在大家充满善意的笑声中,就要去后院把自行车推出来。
    经过那黑脸小哥时,对方还善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刘小春也对着他笑了笑,之前他在店里打下手时,黑脸小哥很照顾他,是个为人很不错的前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