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你乖乖的

75.准备

    [] 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时, 袁芃芃正和一批考古的研究人员, 坐在火车上讨论历史。
    她的身份是京城大学的周教授的助手,这位周教授就是王老爷子的莫逆之交,不然也不会答应带上袁芃芃。
    跟着周教授来的,除了袁芃芃,还有一个男青年,他跟袁芃芃这种半路出家的人不同, 人家就是京城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是周教授的得意门生。
    虽然袁芃芃是受老友所托, 他才勉强带上的,但周教授对袁芃芃的感观还不错。
    一是之前袁芃芃去拜访他的时候, 他考校过她, 底子还不错, 一些东西比历史系的学生还要熟悉;二是袁芃芃送给他的东西,实在是送到了他心坎里去了, 那块大概是在清朝的“精鉴墨”,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他们这一行人都是在临近的几个卧铺车厢,一共三个教授,四个助手。只有周教授因为资历老、名气大, 又是家学渊源, 带了两个助手,其他的两位教授都是带了一个助手。
    此时, 七个人都在一个包厢里, 讨论问题。
    说是七个人讨论问题, 实际上只有三个教授在说,四个助手只是在一边认真地听。
    周教授展开一副地图,说:“这是山县的地图,你们看,红点都是山县的历史名人的曾经的居所,但现在应该早已被盖上民居了。而绿点,则是我们这次的目的地,被发现的墓的所在地。”
    另一位褚教授也拿了一个笔记本出来:“这是有关山县的历史故事,有真有假,但大部分都是有借鉴价值的。”
    剩下的一位谷教授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东西:“这是之前发现墓的小队对于这个墓的一些分析,初步推算,应该是元末明初的墓。”
    袁芃芃利用自己超出常人的视力和记忆力,快速地在心里记着这三份资料,却不妨突然被周教授点名了:“芃芃,你是本地人,你听说过什么发生在元末明初的故事吗?”
    “啊?这个……”袁芃芃努力地回想,她这几年来一直忙着自己的事,其实跟村里人的接触不多,“我只记得,我们那里的人都说,秦楼的城隍庙很灵。建国后也一直有人去许愿参拜,但我小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队里不太让去,去的人就很少了。”
    “我后来一直就出来上学了,这两年的事都不怎么知道,不清楚最近城隍庙的香火怎么样。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秦楼的城隍庙就是元末的时候,才开始有的。”袁芃芃看了看其他人的脸色,又加了一句,“我也不知道这个有没有用……”
    看起来最不好说话的谷教授打断了她:“你怎么就能确定这个城隍庙就是元末的呢?是你们那里传唱的故事中,有明确的时间吗?”
    “这个倒不是,城隍庙虽然是元末建的,但关于它的故事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年代。”袁芃芃顿了顿,继续说,“但是,城隍庙后立了一个功德碑,上面有明确的年代记载,就是元末没错。”
    周教授眉头紧锁地研究着地图,问道:“芃芃,那个秦楼的具体位置,是在哪里?”
    袁芃芃凑了过去,仔细地辨认了一会儿,肯定地指了一处地方:“这儿!秦楼在我们小袁庄的西边,应该就是这里,没错,就是这儿!”
    大家都凑过来看,褚教授若有所思:“这个绿点就是墓的话……那城隍庙离墓不远啊……”
    周教授比较谨慎:“现在我们还,没看见墓,不能妄下定论,但我们可以把这个秦楼的城隍庙当做重点对象来考察。”
    谷教授赞同地点了点头,又转向了袁芃芃:“那个小同志,你还知道关于这个城隍庙的其他事情吗?”
    袁芃芃面露难色:“我小的时候,大家已经很少去城隍庙了,至少面上是这样。而且其实我生活的小袁庄离秦楼还有一段距离……”
    周教授安慰道:“没事,你已经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信息了。咱们现在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来,还是回去继续研究自己手头上的资料吧。”
    袁芃芃刚要跟着大部队鱼贯而出,周教授却叫住了她和另一位男学生:“小杨,芃芃,你俩留下来,帮我整理资料。”
    两个人听话地留了下来,周教授年纪打了,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一会儿就撑不住了:“小杨啊,你带着芃芃整理吧,我先去睡一会儿。她不是历史系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你教教她。”
    被唤为小杨的男生忙答道:“好的,教授,您去休息吧,这里交给我们两个就可以了。”
    袁芃芃没有出声,只是默默地跟在小杨身后,有学有样。
    小杨是个挺负责的人,周教授说让他教,他就真的尽心尽力、仔细认真地教。袁芃芃也认真地听,的确学到了不少整理资料的正确方法。
    两人把东西整理好了,周教授仍然在睡。小杨不敢惊扰周教授,依然压低了声音对袁芃芃说:“我们两个先出去坐坐吧,不要打扰了教授休息。”
    袁芃芃点点头,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出去了。
    出了包厢门,小杨不再压着嗓子了,用正常的声音问她:“你是家学渊源吗?莫非家里原来就是从事与考古有关的工作的?”
    袁芃芃觉得这话问得莫名其妙,与考古有关的工作,不就是盗墓吗?哪有人直接问别人家里是不是盗墓的?
    看着小杨认真的神情,她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呃……我家里是三代贫农,只有我父亲是军人出身。”
    小杨若有所思:“那令尊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军人。”
    这话更莫名其妙了,袁芃芃答道:“我父亲当然是个了不起的军人。”
    小杨若有所思,就在袁芃芃以为,他不会再说话的时候,他又开口了:“令尊和周教授的关系一定很好吧?”
    “我父亲跟周教授毫无关系。”袁芃芃觉得自己好像猜到了什么。
    小杨笑了:“那你身为一个文学系的学生,是怎么来到这一支都是专业人士的考古小队的?”
    尽管她就是关系户,但这个人的态度实在是令人火大。袁芃芃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可能是周教授觉得,我天资聪颖,即使是个业余的,也比你们这些专业的要有用吧。”
    小杨被她怼得一脸的错愕:“你……”
    “说起来,你们也算不上专业。历史系
    学和考古学,本来就是两回事,你们这些柔柔弱弱、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到了地底下,可怎么办呢?”袁芃芃撑着窗沿,一个轻盈的跳跃,就从座位里面跳到了外面,落地无声。
    小杨这下是真的被吓到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任凭袁芃芃在他面前大摇大摆地走了。
    袁芃芃像猫一样地回到包厢,轻手轻脚地到了上铺。话说回来,原本她是中铺来着,但她来的时候看小杨去上铺的时候一脸费劲,就主动和他换了。
    那个时候,小杨也没说什么,连一句淡淡的“谢谢”都没有,她还以为这个人本身性格就是这种不咸不淡的,闹了半天,这是只对她有意见啊!
    有意见就有意见吧,自己本来就是“走后门”的,这是事实。所以她更要好好学,学到一些真东西,也不枉费她走这一番“后门”。
    刘靖宇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这几天的销售报表。说实话,国内的市场就像一片上面漂满了冰山的海,看着表面一片冰凉无望,实际上下面,是丰富巨大的资源。
    宇鹏最重要赚钱的项目,还是他们推出的改良自行车。刘靖宇没想到,仅仅是在京城,他们就卖出了难以想象的一个数字。
    当然,因为引用国外的技术,改良自行车不仅外观有了很大的改变,成本上也降低了不少,这种情况反映到顾客那里,就成了物美价廉。
    当然,在推进市场的过程中,宇鹏也受到了来自各位同行的阻力。
    但是,因为国内特殊的情况,各大工厂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又因为曹老先生华裔身份,政府方面也给了他很大的便利。
    真正接触到商界,刘靖宇才认识到,国内的环境外资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毕竟现在政策上对外资企业有倾斜不说,国内的厂子大多都是国有资产,一些企划实施起来,都不太方便,没有外资企业的机动灵活。
    这才多少天?宇鹏牌的自行车,就已经遍布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与传统自行车与众不同的外形,让宇鹏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叩叩。”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拉回了刘靖宇的思绪:“请进。”
    门被推开,是曹老先生留给他的助理,小丁。
    “刘先生,咱们的工人好像有些不够用了,最近又接了两笔比较大的单子,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招募工人的事?”
    刘靖宇接过了他递过来的报表,看着上面的503人沉默不语。这可是五百多号人啊!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一个家庭最主要的生活来源。而现在,他们生活的希望,都在他的肩上。
    他承载着几百个家庭,他要对几百个家庭负责。所以,他做的每项决定,都要谨慎再谨慎。
    “我会考虑这件事的。但是,我要看到具体的风险评估,以及咱们现在的流动资金到底能接受扩招多少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