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唯我煌煌大唐

202.第 202 章

    [] 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班牙使节汉斯·约翰尼斯·德布兰特勋爵为西班牙和唐国的两国关系而头痛不已的时候, 唐人在做什么呢?他们在铺设铁轨,往返于新无忧宫到兴庆宫的蒸汽火车轨道。按照他们的计划,女王和王夫乘坐蒸汽火车, 在新无忧宫西南的火车站出发,到达兴庆宫之后, 绕兴庆宫一圈,然后回到起点。
    按照这个计划,这条铁路全长全长超过三十六公里。
    因为女王的产期将近而收到邀请特别赶回来的腓特烈亲王在他的日记里如此写道:
    ——我不知道唐人是怎么做到的。要知道,他们是同时以新无忧宫西南的火车站和兴庆宫火车站为起|点, 四个方向同时作业, 向中间铺设铁轨,而为了上面的列车的安全, 铁轨跟铁轨之间必须留有空隙(据说是为了什么热胀冷缩, 其实我不是很懂。), 这个空隙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因为那会使得列车从铁轨上落下来。我不知道唐人最后是如何做到的。我只知道, 最后, 这两条铁路最后接轨的时候, 最后两根铁轨之间的空隙刚刚好,都是三分, 丝毫不差。
    就连两百多年后的一位英国科学家也在自己的报告中如此写到:
    ——唐人的铁轨, 长七丈, 空隙三分, 这一标准, 最后被认定为,是现代无缝钢轨最佳的比率。很难相信,在那个年代,铁路刚刚问世的年代,唐人就已经发现了这个比率。这里面,到底是巧合,还是经过严密的计算,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唐人的科技技术,在那个时代,已经令人惊叹。
    ——让我好奇的,除了这个无缝钢轨的比率之外,更令人惊讶的是,唐人是如何让两段钢轨接轨的时候它们的空隙正好是三分的!要知道,那可是两百三十二年前,没有计算机,唐人唯一能够依赖的工具只有算筹、算盘、算尺等古老的工具。这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数学史、物理学史、冶金史上的奇迹。而事实也证明,即便是两百年后的今天,围绕着这两条铁路,依旧隐藏着无数的谜团。要知道,一条还能说是凑巧,可是两条,那就只能说明,唐人的技术远超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的各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实。这两条铁路也证明了,唐国能够成为那个时代的世界霸主,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实际上,就如同这两段铁路给世界留下的无数谜团一样,在那个年代,没有起重机也没有标准化模块作业,每一段铁路,必须先铺设好下面的枕木,然后再把钢轨固定上去。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接轨全无差错,对于施工的工人还是负责指挥的负责人,都是一项极其艰巨,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事实就是,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两条顺利接轨并且投入使用的铁轨。甚至他们连转向的离心率也考虑进去了。
    在经过几次的试运行之后,刚刚坐完双月子的李嫣应将作监大匠方敬业之邀,在王夫和朝臣的陪同下,坐上了从新无忧宫到兴庆宫的蒸汽火车。
    对于李嫣来说,在正在修建的巴拿马运河工程中,蒸汽小货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并且累积了足够的经验,所以,这一次试运行的载人蒸汽火车,绝对安全可靠。可是在消息闭塞的路易·菲利普和路易斯·德赛、詹姆斯·白兰度的眼里,这辆载人蒸汽火车就不那么安全了。
    在这三人的眼里,这辆载人机车怪模怪样的,除了硕大的车头之外,还有两节车厢,一节装煤,一节载人车厢,其中载人车厢可以容纳三十位乘客。
    在今天之前,他们也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女王会特批,更改城市和宫殿的规划图,在正在扩建的新无忧宫外围,铺设了这么两条铁轨。甚至因为载人火车的特性,就连铁轨都是特别设计的。
    不得不说,唐国的将作监真的是能人辈出,虽然时速只有三十公里,但是,无论是稳定性,还是安全性,对于这辆当时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而言,已经是非常稳定,而且安全了。
    至少,李嫣和她的臣下非常安心,李嫣甚至可以肯定,就是真的遇到危险,她的女官绝对能够在第一时间抱着她跳车脱离危险——因为车厢侧面其实都是门,只要拔出安全栓再稍微用力就可以推开——可是对于第一次乘坐这样的列车的路易·菲利普和他的老师路易斯·德赛、挚友詹姆斯·白兰度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新奇的体验了。
    就是路易斯·德赛,也难以控制他的心情,至于詹姆斯·白兰度,他甚至在李嫣发现了他的不安之后,十分干脆地承认了:“是的,陛下,我很担心列车会不会从轨道上冲出去。它,它真的是太快了。”
    不得不说,这句话真心讨好了后面坐着的将作监大匠方敬业。他脸上的笑容可以证明他的得意。
    这只是开始。
    方敬业比任何都清楚,蒸汽机既然能够放到火车上,就能够放到船上。这意味着,关于铁船的设想将成为现实。而火车这种运输方式一旦被普及开来,就意味着铁路会被铺设到全国各个角落。这对于加强王国对全国的统治是十分有利的。而铁船时代的到来,以及铁船技术的领先,对于王国的制海权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砝码。
    也就是说,世界,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将从将作监的蒸汽机开始。
    李嫣笑道:“哦,我对我的臣子的能力十分清楚。”
    “什么?”
    “我说,我相信他们不会让这样的惨剧发生的意思。”
    路易斯·德赛道:“请问,陛下,您会在您的王国里面推广,这个,火车吗?”
    “当然。有了火车,利摩日的瓷器就可以在一天之后,到达南尼德兰,而且损耗可以无限接近于零。王国的人民也可以享受到如此便捷的出行模式。我为什么不这么做?”
    “可是,恕我直言,那些第三等级的市民可不怎么讲卫生。我是说,他们会把鸡鸭牛羊等牲畜带上火车。”
    李嫣的新任贴身女官徐佳莹笑道:“那更加简单,用不同价位的火车票对乘客进行分类就可以了。出了大价钱的头等车厢的乘客,自然能够享受卫生与整洁并且有乘务员随时提供服务,而二等车厢或者是货车车厢的票价就非常低了,也许连头等车厢的三分之一乃至是四分之一都不到。他们既然买的是二等车厢的车票,就别指望享受到头等车厢的服务。”
    另一位女官韦萱萱也笑道:“把载人的客车和货车分开,从不同的站台上登车,不就好了。”
    路易·菲利普迟疑着道:“所以,陛下,您打算,在全国范围之内,建造这个,铁路?”
    李嫣道:“是的。”
    “为什么呢?无论是钢铁,还是蒸汽列车,都花费极高。”
    “你的意思,是这项工程对国家财政的负担很大。对吗。”
    “是的,陛下。”
    李嫣笑道:“你可以这样认为,因为王国境内,土地问题严重,乞讨者越来越多,就是柏林和无忧宫门口,也有乞讨者长期盘踞。无论是对首都市的市容,还是对于王国来说,这都不是好事。所以,我把这些乞讨者编为辅助兵种,或者说,工程兵。一来,这些乞讨者有了工作,就有吃有住,闹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二来,国家在这些乞讨者身上的花费也有了收回的迹象。”
    “收回的迹象?”
    “对,无论是人头税还是铁路,财富流回国库的模式。”
    路易斯·德赛和詹姆斯·白兰度立刻交换了一个眼色。
    他们想起了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
    作为一位国王来说,这位国王真是一位好国王,他会聆听人民的请求,他爱心人民。但是,这不等于说,他是一位合格的国王。别的不说,就看看他的那些改革,就知道了。
    路易·菲利普迟疑道:“请问,财富流回国库,这是什么意思?”
    既然是来自王夫的疑问,自然就不能由女官代为回答了。
    李嫣道:“唐人有句老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实财富也是一样的。如果人民喊饥饿,就无偿地为人民提供面粉和面包,这就是财富单向流动的模式。财富,从国库流向了人民的肚子,然后在人民的肚子里沉淀。这种支出越多,国库的压力就越大,而与此同时,为了有更多的收入来支撑国库的运转,国家就势必会加税,最后的结果就是,人民只看到,他们从国家那里拿走一个面包,却要支付出三个面包的税。他们哪里不闹的?”
    “让财富流动起来的意思是……”
    “就是让人民知道劳动的重要性。实际上,人民穷困,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散,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
    “没有机会?”
    “对,没有工作的机会。农民没有土地,拿什么去耕种呢?工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工厂,谁会提供他们工作岗位?所以,治理国家的诀窍,就是想办法尽可能地创造工作岗位。修建铁路,便是其中之一。人民有的工作岗位,他们就会兢兢业业地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同时,也挣够自己的面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