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我流年

第十二章 从来天家不念情(下)

    []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说太极殿是个肃穆庄严的地方,只怕南清嘉会觉得这是一个笑话。
    原本皇帝在还召集几位老大臣议事,没想到南清嘉一边哭一边跑进殿来,身后便是何兴一路小跑,口中还哄着“公主慢点,别摔着,公主……”这样的话,皇帝便急急忙忙从龙椅上迎下来,蹲在地上一边心疼的自己的宝贝女儿擦眼泪鼻涕,一边问“我们小九这是被谁欺负了,告诉父皇,父皇把他的脑袋摘下来给你当球踢”一类的话,听得一旁几位老大臣顿感脖颈发凉,各自在心中默念“以后宁愿从老虎嘴里抢肉也万不敢惹崇华公主”一类的话,继而便是何兴向几位战战兢兢的老大臣使眼色,几位老大臣会意,便夹着尾巴赶忙出了太极殿,互相道贺又逃过一劫。
    彼时皇后已赶到了太极殿。太极殿中,崇华哭得打嗝,皇帝听着崇华一抽一抽说完今日发生的事,皱眉对皇后说道:“朕平日看太子什么都好,怎么每每一到他妹妹的事,他就如此不通人情。你们都说太子贤德仁善,朕看未必。”
    皇后终究将儿子看得更重些,便欲将话题转移开,“太子许是不知道所有的事错怪了崇华,只是舞阳太不像话,臣妾看单靠教养嬷嬷们是不够的,总还是要再给舞阳找一位养母,否则将来还不知要怎样。”
    南清嘉闹了一通,小孩子心性脾气来得快消得也快,转眼便就没事人一样坐在皇帝的腿上吃起果子来,却不知被她这样一闹,此刻皇帝与皇后又是各有心思。皇帝迁怒于太子反而高看了平时不怎么喜欢的二皇子一眼,而皇后则在舞阳公主的身上作起了文章,越发觉得这个庶出的女儿真是碍眼。
    何兴进殿禀报,“皇上、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南清嘉听见太子来了,又想起自己这次将事情闹得这样大又说了那些糊涂话,不由又想起那次在东宫面壁思过的可怕经历,便从皇帝腿上跳下来,“父皇,太子哥哥问起,您就说儿臣没来过,儿臣要从后门走了,您可千万别让太子哥哥抓我去东宫。”
    南清嘉说完,福身便脚底抹油一般的溜了。皇帝口中方才叫了一声“小九”,南清嘉便转了个弯不见了人影,皇帝叹了口气看向皇后,语气中已有几分怒意,“你养的好儿子真是威风,能把自己的亲妹妹吓成这样,真是辛苦他了。”
    皇后见状不好,对何兴皱眉说道:“何兴,你去告诉太子叫他回东宫静思己过,别再来惹皇上生气了,快去。”
    何兴看了一眼没说什么的皇帝,领命便要出去传话,却见又一个小太监走进殿中禀报,“皇上,二皇子也来了。”
    皇帝扶额沉思,一旁的皇后劝道:“皇上累了,不若到后殿歇一会儿,今日的事臣妾看崇华也好了,就算了吧?”
    “让他们进来。”皇帝沉声命令道。
    片刻后太子与二皇子便先后进入殿中,两人跪地问安,皇帝冷笑,“朕可不敢受你的礼啊,太子。”
    太子倒是镇定自若,“回父皇,儿臣愚钝不知因何惹得父皇动怒。”
    皇帝便道:“你倒不必问朕为何发怒,你只告诉朕今日文渊阁一事,小九又做错了什么,让你竟然要追到朕这里要人?你知不知道,她是你的妹妹,她只有六岁。”
    “父皇明鉴,”太子再拜,“崇华年纪虽小但顽劣异常,如今竟至掌掴皇姐,来日作为令人不敢想见。”
    “放肆!”皇帝抓起手边的茶盏便向太子额头砸去,太子未曾躲避,额角即刻便有血迹流下。
    皇后连忙跑下查看,复转身一并跪下,“皇上,太子也是一时情急说错了话,求皇上息怒,保重龙体为上。”
    皇帝的手指向一旁静静跪着的南清麟,“你来说。替朕告诉你这位‘贤德仁善’的太子皇兄,朕为什么打他。”
    “是。”南清麟恭敬回答,“昔年烈文皇帝在时,穆王爷对当时还是太子的父皇大不敬,父皇因为穆王爷是庶兄故而多有忍让,烈文皇帝知道后对父皇说‘你为太子,只朕一人之下耳。今却为臣下欺侮而不敢言,看似遵循孝悌人伦之道,实则是轻视皇权纲纪之行。且我大燕一向讲究嫡庶尊卑分明,你如此糊涂来日要如何治理国家’,如今父皇文治武功、海内臣服,自然是因为效法烈文皇帝为君之道,而今日之事恰如当年,故而父皇动怒。”
    越是不受重视,越是拼命去了解,这些年来南清麟一直就在做这件事。他比任何人都善于揣摩皇帝的所思所想,只因为他不像太子做什么都会得到没有理由的支持,而就从今日之事,南清麟就要开始收获自己这些年辛苦努力应该得到的果实了。
    “阙,若说文质才华你强于麟,但若说为君之道、帝王权术,麟恐怕要强于你十倍之多。”皇帝的脸上露出很失望的神情,“你不要让朕觉得,朕在你四岁上册封你为储君,是个错误。”
    “皇上……”
    皇后出言正欲说些什么,却看到皇帝已经起身,“罢了,都退下吧。”
    且说南清嘉出了太极殿之后,急匆匆地便去看了宋婉。宋婉上过了药,此时已无大碍,正外在贵妃榻上看书,见到南清嘉风风火火地进门,便笑道:“听说太子要提你去东宫,你怎么全身而退了?”
    南清嘉胡乱坐下,碧玺给她倒了一杯茶,她饮了一大口,嘟嘴道:“今日可是惹了大祸,最近看到太子哥哥怕是要躲着走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我没错,起码我给你报仇了。”
    宋婉一笑,“她是公主,无论要打要骂都是对的,哪里又说起来这报仇不报仇的话来。倒是你,嘉儿,我有句话不知道应不应该对你讲。”
    “什么话呀,你说就是了。”南清嘉不以为然。
    宋婉坐正了身子,挥手命周围的宫人们退下之后,犹豫了一下说道:“嘉儿我问你,在你心里是更喜欢太子哥哥还是更喜欢麟哥哥?”
    南清嘉不明就里,但她从未见过宋婉如此严肃的模样,她迟疑了一下,“……太子哥哥吧,麟哥哥好像不太出众,跟我的接触也没那么多。倒是太子哥哥,虽然忙,但是总还是抽时间管教我,所以还是选太子哥哥。”
    “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宋婉眉头一皱,南清嘉只觉得这样的婉姐姐真是好看,比平日里笑眼弯弯的她还要美丽动人,不过她还是不明白宋婉话中的含义,趴在桌子上问道:“什么问题呀,婉姐姐?”
    宋婉起身慢慢踱起步子,“我今日回来之后想了很久,不止想今日的事,还有从前的很多事。你不觉得奇怪吗,嘉儿,无论是麟哥哥的平庸或是你的顽劣,仿佛都是因为太子才使众人都这样认为。”
    “可是太子哥哥从没有这样说过,而且最初这样的评论也不是太子哥哥说出来的呀。”六岁的南清嘉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在理解宋婉的话,可是想了半天还是不懂宋婉想要表达什么。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宋婉把手轻轻地按在南清嘉的肩头,“这样说吧,你觉得麟哥哥真的是个庸才吗?”
    这是南清嘉第一次这样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麟哥哥是不是一个庸才?她仿佛记得有一回学堂上课之前华里容说过这个问题,他说二皇子八岁能将四书全部背出,十二岁写治水策杜绝黄河泛滥之灾,是十三岁上随圣驾去过南汜战场,军帐之中能将能将兵法韬略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若是没有太子的光环笼罩,也是一位能够名垂青史的天才皇子。可是为什么,父皇、母后、文武百官甚至明知道这些事的自己都下意识地认为二皇子资质平庸、不足以成大事呢?
    宋婉看着南清嘉逐渐有些疑惑的脸,接着说道:“还有你,嘉儿。我日日与你在一处,你虽则有时与秦安澈一处玩闹,可终究是小孩子顽皮罢了,从前旁人也并未过分苛责,只是自从那次东宫面壁,宫中言论便清一色成了‘崇华公主顽劣异常,是混世魔王’之语。加之今日这一遭,皇上不罚太子还好,若罚了,岂不更成了‘皇上愈发昏聩溺爱幼女、崇华公主目无尊长无法无天、二皇子一味纵容不明事理’,而太子虽然看上去受了责罚,却在外人眼中成了个‘不畏强权、正义直言、匡扶正风’的楷模,你自己想我说的可对?”
    话说到这个份上,纵然南清嘉只有六岁,她也已经听明白了宋婉的意思。可是她拒绝相信这一切,因为她不敢按照宋婉的这个逻辑继续往下想,如果这一切真的都是太子设计的,那么他最初的目的什么,最终想要得到的结果又如何,南清嘉很勉强地挤出一个不明所以的微笑,摸了摸脑袋,“婉姐姐,你说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都听不懂,我……有点困了,今日先告辞了。”
    宋婉看着南清嘉急匆匆地出了门,转过身朝着空荡荡的内间说道:“出来吧,她走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