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似锦江山何了

No2 大势所趋

    [] 最快更新!无广告!
    难缠的宴会终于结束,他长吁一口气。此夜正如张若虚笔下所言:“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黑暗中的皇宫有些阴冷,凉风丝丝拂来,更觉寒入骨髓。此夜,对他而言,注定是又将一个漫漫难眠之夜。
    他,段沉翊,望着空中的那轮孤月长吁短叹。耳风拂过,凉意逼人。太监低低充满关怀地问道:“陛下,回吧,入秋了,当心龙体啊!”他“哎!”一声,遂说:“此时,不知多少百姓缺医少药,饥寒交迫啊!一想到此,朕便痛心疾首啊!朕受这点儿冷风,又能如何呢?”他到底该怎么办?子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而自己又前方战事吃紧,自己纵然万般于心不忍,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如果自己不能早日平反叛乱,自己江山不保暂且不说,万千百姓更是饥寒交迫度日如年。一想到这儿,脑海里就不由得拂过张养浩那句名传千古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沉痛哀思来。这或许是对自己最大的嘲讽了吧!对百姓最大的同情了吧!他的心猛地一震,又愁眉紧锁。
    那个宫殿,依旧在阳光下耀武扬威。
    他在群臣的议论纷纷中下定了起兵平叛的决心,不论付出怎样的代价。
    招兵买马,加紧训练,军事筹备愈加紧急。氛围显得格外压抑。而他将御驾亲征。他要鼓舞军心振奋人心。这在他看来,不仅仅是必须之举,更是大势所趋。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左丞相却奏本献言:“臣以为,陛下需御驾亲征!一来鼓舞士气,二来出谋划策,三来,此乃大势所趋啊!臣以为此为良策也!”镇国将军赤渊献言:“臣以为陛下不可御驾亲征。沙场上刀剑无眼,国不可一日无君啊,陛下!臣恳请陛下万万三思啊!”“老臣以为赤渊将军所言极是,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龙体慎重啊!老臣斗胆恳请陛下三思!”“国舅所言不无道理,但朕,实在是不忍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啊!朕心意已决,定要御驾亲征!”段沉翊的眼眸中闪烁着坚毅决绝,闪烁着一搓搓爱国的热焰。
    真的,就到了这一天。
    八十万大军出兵南下,定要平叛旭天叛乱。
    赤渊能征善战,并极善于谋略。很快取得了平叛的第一次胜仗。第一仗,便占领了敌军两座城池,势头相当猛。段沉翊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尽管旭天人骁勇善战,却终究多了些野蛮粗鲁,毕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擎宇霸恨得牙痒痒可他却也只能独品战败的后果。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甜头未必不会变成苦果。赤渊本就恃才放旷,一次胜利,更是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他未经段沉翊应允擅自做主,在澪井山乘胜追击旭天军队,岂料却半路中了埋伏。在树林中,军队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万箭齐发,赤渊慌了心神,急切地大喊:“注意!有埋伏!”手中的利剑还慌忙抵挡眼前的无数乱箭。一天,胜了一次,却同样败了一次。
    澪井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加之途经一片不小…的树林,士兵若对地势不熟,很可能会迷路,对于敌人来说,自然是埋伏的天然场所。
    段沉翊从探子口中得知赤渊将军中了埋伏。心急如焚。他骑着自己的专属战马率领军队前去救援。无奈为时已晚。他赶到时,树林里早已是一片狼藉,尸横遍野,此起彼伏的挣扎声充斥着他的耳膜。他到处搜寻,却唯独不见赤渊将军的影子。他大吼:“找!找啊!一定要给朕找到!”就在悲愤中他却意外地发现:自己找到了赤渊的剑,那是他自幼时在宫外一个铁匠为两人一块打造的一对利剑。可现在,剑在,人却不知所踪。他不免睹物思人。但他明白,自己需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一次失利而一蹶不振。想到这,他默默收起赤渊的剑,把它轻轻擦拭,仿佛,它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一般。“走!”一声蕴藏着无限力量却夹杂着巨大悲痛的命令。,
    回到军营,他不仅精心部署军事战略,同时筹备粮草的押送。他能想到的,能做到的,他都在想,他都在做。这一次,他力图反败为胜。因为这一次这一战,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其中,还夹杂着几分私人恩怨。
    他见时机成熟,毅然决定发起进攻,他运筹帷幄,自然决胜千里之外。很快打败旭天军队,又一次取得了战争的大捷。可是他也得到了确切消息:赤渊将军死了!那个与自己情同手足的赤渊死了。
    他的心几乎崩溃,但“男儿有泪不轻弹”,他的使命与责任,更为重大。他得知赤渊是自杀而死,他觉得自己的一时冲动而导致军队死伤惨重,自己无言以对。尤其是段沉翊,所以,在敌军来临之时,他果断选择了坠崖……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