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之农门军嫂

第2章 空间

    []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炕上躺了一会儿,韩佳君试探着慢慢的爬了起来,刚一起身就一阵头昏眼花,她闭着眼睛歇了半晌,才慢慢的挪动身子下了地。
    家里冷的冰窖似的,她得烧点儿火取取暖,再做顿饭吃,这都躺了一天了,肚子快要饿瘪了,再躺下去就算没撞死也冻死饿死了。
    她扶着墙,慢慢的走进了厨房。
    厨房的布局跟北方农村大多数人家的布局一样,一进厨房就是一左一后两个灶台,每个灶台上都安着一口八印的大铁锅,锅台上还放着锅叉、盖子、箅子、勺子、水舀子等物,离锅台不远的地方有两口缸,一口是水缸、一个是酸菜缸,东北角是一个放柴火的柴火堆,柴火堆上堆着北方最常见的柴火——苞米杆子,柴火堆对着的西北角,就是放碗筷儿的碗架子,家里的锅碗瓢盆儿和油盐酱醋都放在这里面。
    韩佳君虽然是八零后,但是上辈子就是在北方农村长大的,对这种农村的灶台很熟悉。
    她拿着柴火填到灶坑里,点着火儿,又拿着葫芦瓢去水缸里舀水,打算刷刷锅,做点儿吃的。
    掀开水缸缸盖的刹那,缸里一下子映出她的倒影来。
    一个黄黄瘦瘦的小丫头,眼睛大大的,脸儿尖尖的,额头上还缠着一块脏兮兮的抹布似的破布条子,布条子上氤氲着猩红的血迹,看起来触目惊心的。
    韩佳君一看这包扎伤口的布条子,眼皮顿时一跳!
    这埋了吧汰的布条子,跟个粑粑介子似的,缠在伤口上不擎等着得感染吗?
    于是,她也顾不上做饭了,赶紧去东屋找洗脸盆子,要好好处理一下额头上的伤。
    洗脸盆子就放在东屋,东屋从前是她爹娘住的屋子,屋里有一铺大炕,炕上铺了张已经坏了的破炕席,地上摆着一口红底描花的柜子,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柜子前放了几个柳条子编的筐,一个直径有一米的大笸箩,还有一个簸箕和几件常用的农具。
    门口儿的地方,就放着家里唯一的洗脸盆子(也是洗衣盆)。
    韩佳君舀了水,把洗脸盆子刷洗干净,倒掉残水后又重新舀了点儿干净的水,解开了缠在额头上的破布条子。
    此时,额上的伤口已经呈半结痂状态,凝固的血液跟破布条子粘在了一起,往下扯布条子的时候,又把伤口给生生的扯开了。
    “嘶——真疼啊!”
    韩佳君被疼得龇牙咧嘴的,很快就感觉到有血从伤口处流了下来,热乎乎的淌了她一脸。
    她赶紧弯下腰清洗,只是伤口很深,洗了半天血还在流,她便走到柜子旁打开柜子,打算找块干净的棉布把伤口包扎了。
    这个柜子是家里唯一拿得出手儿的家具了,家里边儿值钱的物件都放在这里头。
    但其实也没啥真正值钱的物件,无非就是些衣裳裤子和零碎八碎的东西。
    她打开柜子,在柜子里翻了翻,正遥哪找干净的碎布角子呢,忽然看见柜子的最底下有一个奇怪的东西。
    那东西很像是和尚化缘用的钵盂,青绿色的,上面还刻着密密麻麻的梵文。
    咦?家里怎么会有这么个东西?
    她回想了一下,忽然想起这个东西是她小时候爹娘挖菜窖时挖出来的,因为不是金的不是玉的也不是名贵瓷器的,爹娘也没太当回事儿,就随手把放在了柜子里,一放就是十几年。
    韩佳君把那东西拿了出来,好奇的端详了一下,认定那东西就是个钵盂,和尚化缘时用的,只是这个钵盂的材质很特殊,不是金属的,不是石头的,也不是陶瓷玻璃塑料的,她捧着钵盂观察了半天,愣是没看出到底是什么材质制成的。
    这时,额头上的一滴血忽然落在了钵盂里,紧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手里的钵盂竟然就在她眼皮子底下恍恍惚惚的不见了!
    她正瞠目结舌、目瞪狗呆了!
    什么情况,这是咋了?
    正愣着呢,这时,意识里忽然出现了一个空间。
    这个空间说白了,就是刚才那钵盂被无限放大了,本来只有倭瓜大小的一个钵盂,现在竟然有一个操场那么大,钵盂里面是灰扑扑的一片,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韩佳君抹了一把流到眼睛上的血,怔怔的看着那个巨大的钵盂,只觉得整个世界都玄幻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