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路上马蹄声荡漾在两侧的山间,几番峰回路转,旭日照亮西域雪山,雪山的峰顶映衬着高原特有的蓝天,远处的碧空清晰地仿佛就在眼前,晶莹剔透的雪山通体闪耀着红晕的光芒,宛如初醒的少女笼上一层透明的轻纱,玉肌般冰容又多了一抹彩云轻轻笼着峰顶。壮丽的西邻山脉,如一条银色天龙横亘天际,气势磅礴、银光灿烂,山头上的积雪在碧空下闪烁着寒意,山麓牧草青青,山泉汇聚成小河,如同乳汁哺育着这片狭长的冲积平原,清澈透亮的水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
其实离伊炙邪部落不远处有个玛纳斯部落,这部落的位置本是再往东一点,更靠近雷军,但他们自知不是雷军的对手,所以一路向西退去,与伊炙邪的军队会合,准备联合起来,共同抵御雷军。
只是他们的对手是一直以勇猛著称的雷军,再加上早已确定的行军路线和作战方案,这就注定他们的抵抗注定是要倒霉的。
决战到来了。
连天山下,伊炙邪和玛纳斯部落的军队与徐浩楠所带领的雷军鏖兵相对。
在部落一方,伊炙邪、玛纳斯联军总计约两万三千余人,在人数上略多于雷军。
但徐浩楠所带领的雷军是整个雷鸣国所有军队中的精锐,所有士兵都是徐浩楠从各支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仅如此,整个军队中的战马也是最优良的品种,结合了中原马的高大和匈奴马的矫健,体力与耐力都极佳,更重要的是,整个军队都配备有雷军最先进的武器,包括进攻性的兵器与防御护具。再加上在雨柔暗中安排下,延后三天出发的一万支援部队,也于一天前与徐浩楠的军队会合,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原军疲惫、兵力不足的问题。
这是一场骑兵大战,一场短兵相接。
徐浩楠冲锋在最前头,宓信、芮胜及一万骑兵紧随其后,闯入敌方骑兵阵中,一场混战开始了。
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而是一场完全一边倒的战斗。
伊炙邪的首领被雷军强弩射成重伤,玛纳斯的首领则被斩于马下,就连新商王的侄子也在战斗中被生擒,他的随从们均落马被俘。几个时辰的激战,部落军队损兵折将超过七成,见大势不好,被重伤的伊炙邪的首领不顾自己的伤口,赶紧下令,收拾残部,向西狂奔,落荒而去。
对于这些逃兵,徐浩楠也只是一笑而过,认为这些人终成不了气候,便摆摆手,让手下的士兵不再追击,准备带兵离开。
徐浩楠不负众望,第一次独立指挥大兵作战,便已完胜而告终。
这一战,雷军斩获与俘虏的敌人共达一万四千七百余人,将近一万五千人。深入瓦达一千里,降伏与击败十余个部落。
第一次征西战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雷王沈曌鸣十分的满意,增加徐浩楠食邑一千五百户。这场战役展现出徐浩楠的军事才华也让沈曌鸣非常放心:镇西将军,足有能力指挥更大规模的战役。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份放心,让他在不久的一场战役中,输的一败涂地。
瓦达地区的管理权仍然在商国人手中,伊炙邪虽然遭到惨败,但他们部落还有数万人之多,在伊炙邪以西,这里大大小小的王还有数十名之多。
总计,瓦达之地,商国可使用的军事力量,不下五万人。这也让第二次征西战役很快提上了议事日程。
但是,这次战役怎么展开?
众人商议最直接的打法,就是沿着第一次征西战役的路线,再继续向西进发。这个方法一出便收到了众人一致的认同,毕竟第一次征西大战如此完美的完成,让众人更加确信徐浩楠的领兵能力与此计划的可行性。
一旁的雷王沈曌鸣却皱紧了眉,对于战场,他没有像面对朝廷那般熟悉,在战略方面也没有很多的建议,但对于这个方案他却存有疑虑。他转头一看坐在屏风后的雨柔,见她双眉紧锁便知她定有别的想法,虽不想让她出现在这群五大三粗的武将面前,但转念一想朝堂之上武将亦是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若是能得到这些人的认同,对于他和雨柔来说可谓是一股助力。思以至此,他径直走了过去将她一把拉出。
众人早就耳闻那日朝堂之事,并且如今战事吃紧,且不说一些君王宠爱这类的闲话,就虎父无犬女而言,单凭雨潇国战神逸王之女的身份就能让很多将领信服,更何况经过上一场出色的战役,当众人得知这背后提出精密计划的军师竟是眼前这位女子,更是充满敬意。
在众位将领的目光中,雨柔缓缓的解释着此打法的弊端:
第一,瓦达一带地形狭窄,地形险要,不利于大兵团的展开作战。
第二,由于周围部落刚吃败战,商国一定会在正面构筑一些防御设施,以抵挡雷军的卷土重来。
第三,正面攻击不利于歼灭敌军主力,商军可以向西北方向逃窜,只可打追击战,不能打歼灭战。
对此,雨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主力打歼灭战。
这个作战计划刚提出,就立刻遭到众位将领的反对。众人不解,不知她为何要自食其言,明明认为不可打歼灭战,却又极力支持歼灭战这个战略方针。
雨柔并未对此做出详细解释,而是直接向众人讲解自己的设想。
具体的设想是:雷军兵分两路,分别沿着腾格尔沙漠与巴丹林沙漠南北两侧行进,最后会师于巴丹林沙漠的西北角的月牙儿湾,然后从月牙儿湾南下,切断商国的后退线路及粮道,将瓦达的商国军队困在西域古商道的塔格沙漠和岐岭沙漠以东,连天山脉以北,巴丹林沙漠以西,一举歼灭瓦达地区的敌军,完全控制瓦达地区。
这个计划十分的冒险,虽然此时已进入秋季,但沙漠的气温依然极高,这对于习惯雷城适宜气候的雷军将士以及战马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且行军的路程将超过两千里,而两片沙漠植被稀少,风力又大,常伴随着风沙天气,这暗藏着巨大的危险,一不小心便可能永远留在瓦达地区一望无际的荒芜之中。
但同时,由于夏季余热尚在,高山上依旧冰雪融水,这里的河流也正处于丰水季节的末期,有利于寻找到必需的水源,同时这次行军十分隐蔽,不容易被敌军发现和预测,将敌军的后方变为前线,由暗到明,化主动为被动,达到攻其不备的奇袭效果。
这份军事的冒险计划,得到了充满冒险精神的雷王沈曌鸣的支持。
又一场更大规模的瓦达会战拉开了序幕。
雷鸣国八万大军从伊格小镇的北部荒地整军出发,兵分两路,一路由镇西将军徐浩楠统率,沿着腾格尔沙漠南缘进军;另一路则由副将黎昊宇统率,沿着腾格尔沙漠北缘进军。一南一北,目标是在两千五百里外的月牙儿湾会师,两路大军各率四万人,必须要穿越两片沙漠地带。而剩余的两万人,则有大将军郭靖统率,镇守伊格,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在月牙儿湾会师呢?依雨柔分析,月牙儿湾的水是由弱水注入,因此这里拥有可供数万大军所必需的大量水源,在这沙漠地带与戈壁地带的作战中,这水就显得极为的重要。
徐浩楠率领大军渡过河流向西进发,折向腾格尔沙漠南缘,再渡过石羊河,沿着旭日山和龙首山的北麓行进,抵达弱水河畔,再沿弱水北上,直奔月牙儿湾。
这是一次极其艰苦的行军,虽是秋季,不似盛夏般燥热,但烈日当头,烤焦了大地,一片荒芜。尽管雷军尽量避开了植被稀少的移动沙丘而寻找固定或者半固定的沙地,但仍然不时有沙暴袭来,强风挟带的沙石迎面袭来,撞击在脸上,那滋味可不太好受。英勇坚强的铁骨汉子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到达了月牙儿湾。
可是,到了预定约定的时间,黎昊宇的那路大军却并没有出现。徐浩楠本以为他们也被风沙迷了眼,减慢了行军速度,便吩咐大军原地休息,等待与另一路会师。
可等了一天一夜仍不见黎昊宇那路大军的影子,徐浩楠不禁有些焦急,却不知黎昊宇这支大军再也不会与他在战场会和。
这是怎么回事呢?
黎昊宇又犯了千百年来将领们最易又最常犯的毛病,在茫茫的荒漠中迷失了方向。
迷路这事确实是困扰许多军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一大问题,无论战前的谋划多么精确,只要一迷路,这计划就没法落实了。
黎昊宇误期了,这对于不知情的徐浩楠来说就是失去了一支重要的力量,该怎么办呢?是继续前进呢,还是撤退呢?
其实早在出征前,这个问题便有了回答,在雷王沈曌鸣的词典中,只有“凯旋而归”的字样,绝不存在“恐惧”、“退缩”与“撤退”的词条。即使是孤军,也要深入!
不得不说,有时行军打仗也要看运气和谋略,而在这第二次征西战役中,不得不感叹徐浩楠的好运气和雨柔的深谋远虑。边境小国商国与雷鸣国的战争,从来都是商国由北向南进攻,而雷军则是由南向北攻,但这次倒过来了,徐浩楠的大军由北向南扫荡。
瓦达一带在雷鸣国的西侧,这也决定了雷军是由东向西进攻,然而徐浩楠的大军则是从西向东进攻。
徐浩楠横穿二千五百里的沙漠后,突然出现在商国人的后方。商国人大惊失色,仓促应战,被汉军杀得七零八落,纷纷向南逃窜。
徐浩楠挥师南下,直奔瓦达中心的商国,一举便消灭了商国。商国周边还有大大小小的王数十名,其中有单桓王、牧武王、稽且王、啸月王等,北逃的退路已经被徐浩楠的大军封死了,而南路又行不通,唯有一拼了。
尽管瓦达地区的骑兵骁勇善战,但最致命的问题是商国已灭,群龙无首,这些大大小小的王都是些部落首领,彼此之间谁也不服谁,谁也管不了谁,即使是所有部落都齐心协力,也很难阻挡徐浩楠的攻势,更何况军心不齐呢。
单桓与牧武是两个小部落,总计人数才只有几千人,螳臂挡车是没有用的,连伊炙斜单于这么强的兵力,不都撤到大漠以北了吗?有熊王和商国那么强,不也是全军覆灭了吗?单桓王和牧武王互相对视了一眼,最终决定还是认输吧。单桓王和牧武王率领众属下,包括丞相、都尉等约二千三百人,向徐浩楠大军投降。
其他的部落拼命抵抗,但结局是残酷的。瓦达地区的反抗,已是血流成河的惨烈和劫难。
第二次征西大战中,那些部落首领在瓦达的力量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敌方军队被斩杀与俘虏的人数多达六万六千二百余人。瓦达部落首领被俘获七名,首领们的母亲、妻妾、子女被俘虏共六十四人,各部落的丞相、将军、大将、都尉等高级官员被俘共一百零三人。
在徐浩楠的部将中,校尉宓信战功最著,生擒稽且王,同时还俘虏稽且部落的右将、王母、王子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四十一人以及骑兵七千三百三十人,稽且部落全军覆没。
雷军校尉芮胜率军征服啸月部落,啸月王手脚快,侥幸逃跑了,但王子以及部落官员被汉军俘虏十一人,战士被俘虏两千四百人。
经过恶战之后,雷军也伤亡颇大,约占了十分之三,而且酷热的天气,使得雷军的体力消耗也极大。由于缺少了黎昊宇的这支生力军,徐浩楠的兵力显得有些不足。即便如此,徐浩楠在孤军深入、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战绩。
这次瓦达之战所取得的战果,是自雷鸣国战役有记录以来,最为显赫的一次,斩获数量之多,为历次战役之冠。看来,徐浩楠无愧于“少年将军”的头衔。但这一记录,却再也不会被他所打破。
徐浩楠的大军押送了大批的俘虏,从瓦达核心地区返回伊格本部,瓦达地区还有休屠王和浑邪王的军队,但他们在上一次的征西战役中,已经领教过徐浩楠的厉害了,所以躲得远远的,不敢与雷军交锋,徐浩楠一路穿行无阻,如入无人之境。全部百姓都以最隆重的仪式等待英雄的凯旋归来!
就在众人都在等待徐浩楠的凯旋而归而全城庆祝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险正悄悄靠近这个充满喜悦却又毫无防备的城池。
------题外话------
汐汐要高三了,这应该是到明年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更新,希望喜欢的读者耐心等待,一年之后,汐汐再继续更新。(^_^)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