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民

第一百零六章 阮家新村

    [] 最快更新!无广告!
    据说,清朝末年,一股土匪流窜到了阮家新村,荷枪实弹占住了小村子,吃喝玩乐了一年多,还对周边地区不时进行抢掠,引来了政府的剿匪兵,双方发生了枪战,两姓人被裹挟在中间,吃野枪死了不少。
    那是一年春天,林子经冬没下雪,空气干燥,大风劲吹,一把大火从林子的深处神秘地烧了起来。
    这场火整整烧了半个月才熄灭,村里有十多户人家,藏在了地窨里幸免于难。由于大火烧起时正值半夜,盘据在林中的土匪们刚刚喝完了一场庆功酒,一个个烂醉如泥,结果全被烧死了,林子更是烧成一片焦土,上百平方公里土地一片乌黑。
    幸存下来的人们都说,在那场天火之上,他们看到过一只带火的凤凰。这只凤凰飞到哪里,哪里的火焰就特别的高涨。最后凤凰落脚在了一棵大树上,冲天鸣叫了三声,就引来了劈雳暴雨,把尚存的灰烬和火星全都浇灭了。雨过天晴,凤凰展开了五颜六色的羽毛,在天边化成了七色的彩虹。
    关于火凤,凰神奇的说法还有许多,有说红柳林子其实是玉皇大帝足下的一片火云,飘到大地上后就扎根生长起来,肉眼凡胎的俗人不知道这些,在林子里寄生过活也便罢了,但它却容不得外面社会上杂七杂八的污秽之人混迹在自己的怀抱,那只火凤,凰就是红柳地神性的体现。大火过后,红柳不复存在了,火云回归了天庭,凤凰涅盘了自已的使命。
    对此,村里有走南闯北,学了很多知识的人解释说,那火凤,凰其实是人们对冲天火焰形成的一个幻觉。这一说法现在听起来比较有道理,但村人们宁愿相信前者,视后者之说为亵渎和不敬。
    传说归传说,实际的情况却是大火之后,偏遇上一个百年不遇的大灾年,那些守在泥土里的红柳根,发出最后一茬芽子,大多数干死在土里。没了林子遮挡,西面大沙漠中的风沙便肆行无阻,一堆堆像长了腿一样占领过来。
    大火中活下来的阮、高两姓人不离不弃,在原址上重新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只是那种神仙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只能利用烧出来的土地,种植五谷,畜养六畜,在日益恶劣的环境中艰难生存。
    慢慢的随了人丁繁衍,村落膨胀,原名红柳圪卜的村落,按照阮、高两姓人家的意见,起名叫了阮家新村。这个名字是为了记念阮家人一碗米汤救活高家先人的事,也表明两大姓之间源渊流长的血缘关系,还有有碗就有饭,衣食永远无忧的潜意。
    民国年间,两姓关系较恶,相互因为争地占利发生过几次械斗,最为严重的一次,村里死了十多口人,政府派兵进驻才平息了矛盾。解放后政府移民到当地,兴建水利,一条大河上接黄河,南北贯穿了整个平原,直至遥远的阴山之下。
    这条活命的人工河让这片平原恢复了生机,成了一块旱涝保丰收的福土地。随着政府机构的层层设立,行政村落的划分,阮家新村周边星罗棋布包围了十多个村子,西面沙漠在屯垦戍边的农垦兵团努力下,重新植起了一片片林木。
    合作社后,村里的土地公有,村民平等,外来人口增加,使两大姓的宗族关系被淡化,村名随了大队名称排了序,村里公章上所刻的明确称谓是公地公社公地大队公地八小队,也叫小公地。只是官称盖不过人们对传统地名的认可,阮家新村的名字对外还是响当当的。
    响当当的阮家新村有土地一千多亩,良田约占三分之一,更多是沙畔地,处于沙进人退,人进沙退互相争夺的境地。村里的人口在不断递增中己达五百多口,其中阮姓居多,高姓次之,外来杂姓不足五分之一。村子的中心位置多为两大姓人占有,四面向外拓展,形成了一片树叶子形状。
    村里的房屋造型基本一样,都是用红胶泥地上挖出来的土圪垃砌墙,用红柳编成的方块笆子盖顶,粗细椽檩交错搭建而成。也有人家条件好点,用青砖垫底,在齐腰的高度续砌了土圪垃,房屋便显得清瘦整洁,比秃头秃脑下粗上小的土屋感觉强多了。这些土屋有的掩映在树从里,有的完全稞露着,有的房子泥墙皮颜色亮快,有的则显出晦暗和低矮扁塌。
    阮家新村由于建村之始没有规划,村民们的房屋盖的七零八落,除了坐北向南大体相像外,新旧相间,杂乱无序,没有一点规律可循。这就形成了弯绕如迷宫的小道,夹道的多是土圪垃砌成的院墙、猪舍、鸡窝,没一点规则,东一块西一片分不清是谁家所有。一般陌生人进到村里,想着要进到西面的一户,七拐入绕却走进了南边的人家。如果不去问询,自己绕出来再抄近道,往往南辕北辙,越走离目标越远。
    这一点本村的人们是不用担心的,就是在黑不见五指的夜里,他们也决不会走错回家的路。就连村民的自留羊,早晨汇在村口被赶到村外牧放,傍晚归来,无需人来招呼,都会毫无差错地各回各家的羊圈。
    这样一片土黄而又错乱的村落,西面却是一片长满了白茨的沙丘,连绵起伏,一直到视野的尽头,那里便是无垠的乌兰布和大沙漠。大概是为了分隔沙漠的威胁,村里人在解放初,就在村庄的西边植了一片疏落有致的杨树林子。林子里的树长得七抽八歪,有些还可以用横躺竖卧来形容。
    冬日里树木没了叶子,一个个的造型便一目了然了,在夕阳西下时就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它们像一群坦胸露腹,衣衫褴褛醉了酒的乞丐一样。
    这些树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树身都向着村子倾斜着,如同互相比赛向着西面沙漠狂奔一样。其实形成这些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每年都要刮上几个月的大风的作用。
    北面是村子通向外界的村口,村里的良田多处在这个方向,平展展呈方格状,夹着一条人工修成的土路,一直往北而去。通过这条道,人们可以去大队上公社,坐汽车到更远的地方。村南面,也是整个村子的正前方,有一块不规则的开阔地,上面斜立着一根极具特色的老井架,像一只长颈项的鸟一样看守着脚下的老井。
    老井挖成于何时人们不知道,紧锢其四壁的青砖,被井水和地气侵蚀得颜色青黑,光如石乳,一年四季水淋淋的。它是阮家新村历史最悠久的一口吃水井,村队部和村西南的两口井,那水质与口感与此相比就相去甚远了。
    在阮家新村东边的村口上,在一片房子稀落出的开阔的地上,长着一棵有着近二百年树龄的大杨树。此树据说就是当年凤凰落脚的神树,参天耸地,阔大如一把撑开的巨伞,萌避着脚下裸露在外、扭曲缠绕如一堆巨蟒一样的树根。
    树根在外爬行了一段后都深入到了地下,按村里老年人的说法,根与冠是对称相生,那么这棵老树地底下的根自然也是四面延伸,占据了差不多有两亩多面积。
    这棵老杨树的树杆之粗,当年村里有人特意比划了一下,结果四个大男人伸开膀子,才勉强能合抱得住。在树干三米多高的地方,向上斜生出八根指向四面八方的大树叉,每根树叉互相对称均匀,撑开了整个大树更多的枝枝桠桠,也撑开了大杨树生长的所有岁月。
    在树叉的高处,有八个喜鹊窝建在上面,窝里的喜鹊与树伴生了多少年,谁也不知道。人们只是一年四季,都能在树下听到喜鹊的叫声。还能听到的另一种声音,是有风的时候,风与树较力之声。无风的时候,树自已发出的"嗡嗡嗡"如同念经一样的响声。
    在村人的眼里,这棵杨树是一棵神树,是阮家新村风水的一大象征。村里的娃娃们爱攀援这棵老树,一代又一代地喜乐在其上面。村人们有意无意地保护着这棵老树,同时也享用着它夏日的阴凉,接受一份心灵中祈盼的冥冥的护佑。
    在大杨树的东面,便是当年整个村队集体财产的集中地,也是村里政治与文化的中心所在。那里并排建有十多间大小不一的房子,和一大片牲畜圈棚,以及粮仓、库房,场院。这些房子是村队部办公的地方,也是看场院的老人和喂牲口的饲养员的住处。开阔处的中央地方竖着两根大杨树杆子,那是专们为悬挂电影银幕而栽下的。
    要说阮家新村最为开阔处,要算足有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大场院,平展展光溜溜,被一人多高的土圪垃墙围着。
    夏天,场院中堆满了收割回来的麦垛,多数是五、六米高的圆锥体,也有长长如麦秸盖成的大屋子,那几何体造型的很错落,看上去非常的童话。等到这些麦垛被一场场打收了之后,腾出的空位陆续又会耸立起糜子垛,和红高梁、玉米棒、黄豆稞子堆成的五颜六色的大堆。
    到了深秋,场院中所有的作物都颗粒归仓,空出来的地上便剩下了小山一样的作物秸杆。
    在场院的东边,紧傍的就是村里最肥沃的几百亩大田,一律是两亩一方的格子,沟渠埂堰布局的井然有序。在大田的东头便是那条南北走向的人工河,名叫阮家河。河畔上长满了杨杨树,偶尔杂着一些沙枣树、榆树。
    由于水源丰富,河畔上的蒿草长得特别的旺盛,留有空白的地方,往往是村里娃娃们耍水之处,或村里浇田的闸口。在阮家河的东头,是一条顺河修建的柏油公路,被称为210国道线。在公路的更东边,是一条铁路。在铁路的东面,便是这个平原小村落的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
    老童七岁那一年,随了父母搬离了老家,来到了老家新村。村里来接他们的是两辆老牛拉得木轮车,赶车的人都穿着白茬子羊皮袄,扎着腰带,捂着棉帽子,脸挡得看不清楚,呼吸从嘴里以白气的形式显现着。他们边帮老童父亲装家当边咕噜着什么,那语音怪怪的,他听不懂。老童父亲翻译了一下,他和母亲才听明白
    两辆牛车拉着他们的东西在前面走,他和母亲跟着步行,很快就走得浑身发热,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路太平了,走起来比翻山上岭过沟不知轻松多少倍。
    前边的赶车人像个哑巴,从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后面赶车的年轻人和老童父亲肩挨着肩,各人用自己的方言交流着。他问老童母亲那个人说什么?是不是外国话。老童母亲也听不懂,说大家都是中国人,绝不会是外国话的。他知道要是外国话,老童父亲也肯定听不懂的。
    其实来接他们的这两个村人,说的是当地方言。他们一个叫阮小亮,有二十来岁,腰身虾弓着,马脸细长,还有点内凹,脸上生满了竖多横少的皱纹,一双说眯不眯,说醒不亮,简单如豆荚一样的眼晴迷茫中透出几分狡黠。
    两片薄嘴唇如黄瓜上切了一个口子,而最为突出在脸上的,是那个非常特点的长鼻子。这个鼻子占据了他脸颊的三分之一还多。另一个年龄大的叫陈果然,相貌生得怪怪的,不爱多说话。
    他们一家人随着两套牛拉的木轱辘车,一路上不知过了多少个沙丘,多少个村庄,最后走进了阮家新村,走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阮小亮回屋叫了一声之后,才有一个五大三粗,眉目有几分粗糙的人从屋里出来,审视着他们一家人说:"又来了一家子吃饭的嘴!瞧瞧,一个个饿得像讨吃子一样。"
    老童父亲听了有点尴尬,手足无措不知说什么好。这时来了一个花眉俊眼的男人,与大块头走到一边叽哩咕噜了几句后,过来指挥着两个赶车人,把他们送到了村边上的一长排土屋子前。
    五大三粗,有点粗糙的家伙就是当时阮家新村的队长,叫阮大牛。俊脸男人是队里的库管员,叫阮满仓。这个人还算热情,只是说起话来带着一股神秘兮兮劲,他在土房前客气了几句后就走了。
    老童父亲看着一长排破土房子,知道那是村里前几年为下乡知青盖好的知青屋。这些低矮的房子一溜有八间多,面积都一样,单门单窗,有几间门板都掉下来了,窗子敞开成大窟窿,屋顶上还长着枯黄的草茎。被指派给他们家的土屋内,泥土墙凸凸凹凹,墙角处还挂满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
    蛛网的后面是一道竖裂缝,差不多有擀面杖粗细。顶后墙迎家门的一张土炕还算完整,只是上面落满了尘埃,还有干透了的人的粪便。屋顶上的笆子被烟薰火燎,看上去黑黢黢的,几根横七竖八歪斜又无规则的椽檩上,粘满了麻誉有白有黄有黑有灰的鸟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