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无良

第165章 .赌一把

    []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京里贵人多,京兆尹官比人家小,权比人家少,牵扯上这些贵人的事儿,从来都是尽量和稀泥以拖字诀为主的。
    所以一看这桩官司牵扯到唐家,当然就先置于案头了。
    并且那姑娘透露,从前和唐家的事端,可是先皇后,现在的慈贤太后出面平的噢,提醒京兆尹禀公办事。
    京兆尹也不是吓大的,但这位既然这么说了,少不得去打听打听是个什么情况吧。
    然后很快的,兄弟单位五城兵马司那边儿就有人友情相告:真事儿,这姑娘和唐家杠上不是一回了,上次确是先皇后平的事儿。
    当初就让他们五城兵马司头痛过啊。
    那好了,既然如此,就往上面通通气儿吧。上面怎么说他们怎么做,也就完了。领命办事儿最省劲儿。
    京兆尹能在京城混得开,自然有自己的路子。很快就把这事儿给递到了慈贤太后耳朵里。
    却说那慈贤太后,现在天天混吃等死闲得抽筋,一听有这事儿?细细回想加旁人提醒,噢,想起来了,娘家人。
    当初不过打架,现在发展到杀人了?那时候不是说好了不再提的嘛?慈贤太后来了劲儿:你们审着,回头什么情况报我听听。
    宫里人话不能乱说,对于老太后的意思,京兆尹的解读是,她这是要管哪。当然就算不是这么个意思,他也得对唐家把这话给说死了,让他们有事儿你找太后去。
    于是,唐家颓了。
    且说张展仪家那事儿,还真是唐端慎干的。他当初差点儿被打残废了,就那么算了?总得找人出出气。张展仪敢直接出头认帐,他岂能放过。
    没想到事隔这么久,这女人竟然找到了把柄,并且这个时间捅出来。
    一方面太后掺和了一脚,并且这个太后吧,还不是个心里有成算有大局的人,什么世家的力量了,各方的平衡了,她统不管这些个。
    她行事向来没那么多讲究,她也不会讲究,更多的时候就是凭着高兴,看谁顺眼之类的来的。
    反正这老太太寻常也并不多招事儿,皇帝图个孝字,偶尔有点儿小事儿吧,一般也不驳她什么。
    所以说真要和这位老太太对上,唐家除了软和着哄劝,其他肯定是各种计策使不上力。
    并且唐家最担心的,是程向腾。
    张展仪那女人当初在充州将军府住了很久,显然是程向腾那一边儿的。这女人的能力,自然不足为虑,但如果是程向腾插手,从中拿到些什么证据,那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这事儿有点儿棘手。但唐家也不是真的怕了,只是和程向腾因此死磕,貌似没那么大必要啊。
    程向腾既然有证据,却这么多年不拿出来指证,显然对唐家是留了手的。只要唐家不在小唐氏之死上纠缠不依,应该这事儿也就完了的。
    就算当年事密,程向腾这边不过虚张声势,未必真有证据,唐家也不愿意赌。须知在西北这条道上,他们唐家是远远不能跟程向腾相较的。若真死磕起来,没有的事儿他也能给你捏造出真真儿的证据来。
    何苦来哉。
    果然跟张展仪私下联系,那女人自己就表示,她也不想继续闹大啊。说她先夫已托梦给她,说他们心中无怨已然安息,不希望再被打扰。让她不要报怨,要报恩。
    她说她心里非常不安,因为官府查案,定然是要开棺重验尸身的。那岂不就要打扰亡灵,违她夫君意愿?
    她提出条件:程侯爷不但对她好,对那死去的相公和小叔子都曾恩重如山,如果你唐家不与程家再计较,我张家就不与你唐家计较,就此解此之仇,报彼之恩了。
    唐家意下如何?
    唐家跟程家闹,不过图吐口怨气得些好处罢了,别说程侯爷能不能真被冠以宠妾灭妻之名。就算真座实了罪名,又能拿他奈何?
    所以有什么好说的,收兵,成交。
    ···
    程向腾就呵呵了。他还什么话都没说呢,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那女人谁呀,谁要她帮什么手啊神经。
    他没有法子应对吗?
    从前顾忌的,不过就是那点子名声罢了,如今既然豁出去了,他又有什么好怕的?
    再说唐家兄弟说什么就是什么?当唐家世子夫人不存在么?小唐氏的一切规格都超过大唐氏去,让大唐氏在那边样样不如小唐氏过日子,不先问问唐世子夫人同意么?
    从前在充州时候帮张展仪,也真是怀疑那两人的死太过蹊跷,担心是唐家兄弟使坏报复。毕竟这事因他而起,他也不忍对她不管不顾。他把人收在将军府,不只是怕她流落街头,更是庇护她几分,免得连她也遭了毒手。
    因为事关人命,这事儿他连在武梁面前,也没敢提起。
    ——也因此两个女人就都各自脑补,觉得他对张展仪生了怜惜之意。
    当然程向腾自己也不敢说,他对这女人完全没有欣赏之意。
    因为张展仪的某些行事,和武梁实在是有几分相像,能引起他的注目。
    从前她在将军府里理事,比大唐氏小唐氏她们持家使役相比,少了多少名正言顺的底气,但她就能处理得很好,跟武梁在侯府里掌家一样。
    比如唐端慎对她男人和小叔出手这件事儿,张展仪对唐端慎有怀疑,试图找出什么线索来没错。
    但程向腾根本就不相信,她手里当真握有什么证据。因为连他都没有实证,只有一些联想和推测。
    但她就敢瞧准机会,逼唐家就范认领罪过。
    利用他利用得明目张胆,他还得落她一份人情。
    这种行事风格,也和武梁很是相像。
    只可惜有时候,时也命也,如果没有个武梁在前,张展仪能得些男人心,大概真不是什么难事。可惜她的作为,时时被人比照着,于是就逊色多了。
    比如在将军府,同是女人家的那点儿醋性,张展仪就怎么也摆不平武梁。但武梁在程侯府,两个大姨娘对她这个小姨娘,自觉的亲近和乐,从无二话,更没有谁在他面前,偷摸的给她上点眼药穿个小鞋什么的。
    比如这次,若是武梁行事,她肯定不会将事做绝。闹到官衙去的结果,就是没给自己留后路也让对方必须应对她。她有种爱用逼迫的姿态让人顺着她的意图走。
    武梁办事周全,不但会想法让自己全身而退,寻常也都会给对方留些面子。
    而且象这种拿个西瓜去换芝麻的事儿,武梁不会做,如果做了,一般都有后招。当然不要说张展仪是因为对他情深,所以不计较利益得失,这种话程向腾连呵呵都不会给,反胃。
    不要去讲什么情深的话,有辱那两个字。奸夫□□苟且偷欢这样的词,比较应景。
    她不会无所图,她只是图得太自以为是,甚至不择手段突破廉耻。
    那过火的行为,让人从前曾对她的那点儿欣赏,早已丧失殆尽。
    象张展仪之前在程向腾面前的大胆行事,他事后虽只是以断绝来往表明态度,并没有对外透露半分让她身败名裂,但这是他的不忍,并不是她的手法正确。
    如今既然这样扯上唐家,还以这种方式让人低头,等人家发现他跟她并无关系,到时还能不能容她?她这是要继续利用他的不忍,逼他就范呢。
    ···
    张展仪显然也清楚地明白,既然和唐家走到了这一步,无论如何,也不能跟程向腾撇清关系。
    她是个识实务的女子,为死人讨公道这种事,完全要量力而行。
    早在充州时候,她就对家人的死,向程向腾提出过怀疑,但程向腾说,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张展仪自己,更没有那能量去做这种事。
    她也明白,就算她证据确凿,她也不能对唐端慎怎么样,让人以命偿命吗?那几乎不可能。她只能让唐家对她张家忌惮,想着法子让张家覆亡而已。到那时候,府衙也好太后也好程向腾也好,没有谁能真护得她周全。
    与其这样,不如抓住机会让活人过得好些也好。
    隔些日子,等程家治丧结束,张展仪就找上程家门去求见侯爷,在门房处就哭得梨花带雨。
    她有证据却放过唐家,在自家婆家那里,可想而知会受到什么对待。
    为了别的男人,你放弃为自家夫君和小叔子报仇,你还有没有脸耻?
    再者谁给你的权利那么做?你不配与我儿相提并论,你不配做我孙儿的娘亲……
    张展仪也有辩解,称她只是在诈唐家,实际上完全没有证据,否则一早就告他们去了。
    但婆家人如何会信?
    反正觉得她丢尽了他们家的脸,是个不洁不贞没脸没耻的女人。
    夺走儿子不让见,在婆家对她辱骂打罚,甚至还追到张家对她拳脚相加……
    张展仪说,纵使这样我也不怕,为了侯爷,我什么都忍得,什么都受得。只求侯爷不要把妾身也看成是这样的人,就足够了。
    她没有别的请求,就想见侯爷一面,当面问清侯爷是怎么看她的。
    ——程向腾又想呵呵了。
    把人请进府来?这次来了定然还有下次,这个女人的纠缠功夫,他也是怕了。
    并且看她在门房就哭涕不休的样子,分明就没太想进府再说。那就是想在门口哭给人看,好让人误会他曾把她怎么过多少遍似的。
    既然已经哭上了,那么由她吧。
    ——张展仪那一腔苦泪深情,让门房一帮小子们都傻眼了。
    那各种诉衷肠的话,不该对着他们说吧?
    可里面没让进门,她又不肯走人。一个女人家,就这么在门房里杵着,这算个什么事儿啊。
    门房帮她求着,后来到底从内宅出来了两个婆子与这她周旋着。
    也不知是程老夫人看不下去,还是唐大夫人,或者程侯爷发的话,更可能根本就是得闲的婆子给门房面子,出来支应着她,顺便打听点儿八卦。
    因为她们根本不报自己是在哪处主子跟前当差的,只管这样那样的问她。
    “姑娘哪家女子?”其实更想问,是哪楼的女子。
    “男女有别,对我们侯爷有什么话请讲,我们会帮你转达的。”想见人没门儿。
    “如今府里白事儿刚过,正守孝呢,姑娘在这里哭,算哭的哪一宗呢?”被抛弃了?没付足银子?想进府当姨娘?
    张展仪对这些问题统不回答,只哭得含羞带恼欲言又止意味复杂的,让人止不住各种联想。
    然后,大家就看到程侯爷对这一摊毫不理会,大大方方出门,上马,扬长而去,瞥都不瞥那女人一眼。
    这个????
    这就是一种态度啊。于是门房小子们强硬了起来,“我们侯爷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吗?你在我们程府门口哭哭涕涕成什么话?你是自己走呢,还是咱们将你扔出去呢?”
    张展仪伤心欲绝。倒没有哭晕在门前,很坚强的走了。
    那倔强的背影,无声的呐喊着:我会回来的!!
    实际上张展仪表面很悲痛,内心很高兴。她其实很想说,你们这些愚蠢的家伙懂什么,姐已经达到目的了知道吗?
    张展仪一直觉得自己活得憋屈艰难,不够出彩,不是她无能,而是她无所依傍所至。如果她背后也有这么个男人撑着的话,武梁做出的那点儿成绩,她也都能做到,她甚至也能做得更好,她能活得更畅快淋漓,让男人瞩目,让女人眼红。
    她如今就押上名声不要,她就赌这一把,成则风光恣意地过活,败则……到时再说吧。
    她来就是想将事情闹出来,让更多的人,至少是程府人知道她的存在。以期长辈们拿程府名声他个人名声等来给他施压,让程向腾对她做出安置,不要对她不闻不问置之不理。
    再者,她就是要确认一下,程侯爷并不会真的不顾她的生死,这个时候决绝地和她撇清关系。
    看看,虽然她没能进门,但如今程府人都知道她了吧?
    程侯爷虽然没有理她,但也并没有说和她毫无关系的话啊,他们这种情形,不说没有关系那就是有关系。任谁都会这么想的。
    她的目的都达到了呀。
    这是个好的开始,她一定还能更进一步的。张展仪信心满满。
    ···
    张展仪这么满怀期待地等着,结果又过了好一阵子,程向腾那边仍是毫无动静,张展仪就明白,程府里象老夫人了,大夫人了这些人,大约都拿程向腾没法。要么劝不听管不动,要么被程向腾同化,当她不存在。
    既然这里指望不上了,她就另外想招。
    慈贤太后这个人,张展仪能利用她两次,就想利用她第三次。
    关于慈贤太后,张展仪当然少不了打探,分析,试图琢磨出这是怎么样一个人物来,以便对症出招,为我所用。
    然后她就发现,这个无关大局的太后,本质上就是一个养老的老太太嘛。老太太无所事事,不敢揽大事儿,但却本质上耳根子软,爱热闹,猫打架狗上树的事儿找她,还是没错的。
    当然想找人家出头,她起码得先找一个,能帮她递上话儿去的人再说。
    却说那昭明观里,如今就住着一位贵人,前四皇子的生母惠妃,如今的惠太妃娘娘。
    这位娘娘当年也是雄心万丈的人物,拿着儿子去豪赌了一把。结果不幸落败,儿子在宗人府里死于风寒。
    之后能撑腰使劲儿的她姑妈前太后也跟着去了,留下她一个人,沉忧落寞到如今。
    惠太妃娘家不是什么大族,是清流的一支。清流这种生物,说话管不管用,端看你有没有站对了队。
    当初卯着劲的支持前四皇子,后来四皇子人没了后才改弦易辙,但到底让人觉得不那么舒坦,和从一开始就支持人家的嫡系没法比。
    总之现在的圣上和太后他们,并不怎么待见他们当初那帮人。
    而惠太妃,她的辉煌时候早已经结束,外娘家无力,内遭排挤孤立,心灰意冷之下,便在先皇去世后,请旨出宫,住到了这昭明观里。
    住这里方便啊,自由啊,外出走动,客朋往来,随心随意无人管束,比在宫里舒心太多了。
    当然这里也比宫里冷清多了,有时数十日见不着一个人影都有。也比宫里在供应上不那么及时丰足多了,偶尔太监太过“忙碌”顾不上这处,挨饿受冻的时候也有过。
    而作为一个没有亲生子女奉养的孤寡老人来说,她和普通的女人一样,依然也要靠娘家的救济。
    但娘家人对这个政治生命已然结束,但仍然不能平待对话只能叩拜聆听,不能期望产出只有不断投入的老女人,显然也不会太过上心。
    张展仪就摸来这处,租院暂住。外出,迷路,和惠太妃偶遇,攀谈等等。然后有缘人嘛,各种奉承讨好,送钱梁,送衣物,送温暖,送关怀,从俗物到精神,全方位的各种照应。
    再然后忽一日恍然大悟,噢,原来你是宫里出来的娘娘啊,怪不得民女只觉气度非凡高山仰止,止不住的想要亲近……不过说起来,民女也曾得过太后恩泽呢。
    各种铺垫之后,她的故事才是重点。
    在张展仪的说辞里,她和定北侯爷那是两情相悦,深情无限的。
    他们在她丧夫后相识,相知,他对她有救命之恩,有关照有怜惜,她亦对他动情动心,誓死报答他的恩情。奈何她一平民未亡人,与他侯爷身份相差渊岳,又有唐家从中多方作梗,让他们至今只能想念不得相伴……
    只是她对侯爷挂念得厉害,也不知他身上伤痕如今可还隐隐作痛,她不能服侍前后,想起来便揪心不已。
    所以她来这里静心求佛,希望佛祖保佑,能让他们有情人相伴白首。
    她说你看,定是佛祖显灵,让我得遇贵人。贵人你能不能帮民女传个话儿,求太后个恩旨,让她不计名份生死相随程侯爷就好……
    惠太妃表示懂。这个忙可以帮。
    反正她和慈贤太后,其实也满聊得来的。只不过她只能传话儿,慈贤肯不肯帮,她就管不了了。
    慈贤太后这没多久的时间,先后两次听到关于张展仪的信儿,还记得她这人呢。串连着前后这么一想,噢,原来她女人家抛头露面与唐家对簿公堂,是为着程侯爷呀。
    是个多情的人儿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