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扫码成神

第六十章 何老

    [] 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文赋出了苏木轩。
    苏博无奈地看着跟在后头的苏沐鸢,“你跟着做什么?不在店里帮忙,这古玩城还有你没去的地方?”
    “我跟着你们开开眼嘛,”苏沐鸢看向陈文赋,“而且我可是有传承的,懂得比苏二哥你多多了。”
    “就一起吧。”
    陈文赋倒是无所谓,反正剩下的时间就是随意逛逛,多一个妹子正好调节气氛。
    熙熙攘攘的人群,路边小摊上摆放着各类古币古陶古瓷,有穿着朴素布衣,戴着头巾的小贩子,一边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从乡下新淘来的好货,看一看喂,过来捡漏了。”
    “什么从乡下新淘来的,这自然是骗人的,前些年还有可能,近几年早就掏空了。”
    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苏博解释说这些摊子上的东西几乎都是假货,只有古币可能真货多些,“古玩有真有假,鉴定者的眼力不同,看法也不同,有人看真、有人看假,买主看真、卖主看假都有可能。如果是真东西被人买走,就叫“捡漏”;如果是假东西被人买走,就叫“打眼”,统统不能称之为骗人或受骗,包括故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甚至设圈套诱人上当。双方都认为是眼力问题。这似乎就是古玩行的行规。”
    陈文赋到一个小摊上随意看了看,古币和古瓷碎片比较多,也有一些小件的陶器。
    问了一下价格,从几十到几千,很少有超过一万的价格。
    “现在一个西汉时期最普通的蚕蛹罐能达到5000元至1万元。”苏沐鸢用手指点着下巴,“搞不懂这些陶罐子有什么好收藏的。”
    云修永调侃她,“大叶紫檀的红木家具价位更是炒得离谱,有的数十万,有的百万,而这些家具二十年前只有几万元。”
    苏沐鸢弯着眼睛笑,露出两颗小虎牙,越发显得娇俏可爱,“那是我爸爸有眼光。”
    不过陈文赋没有点亮古玩鉴赏的技能,对这些基本一无所知。
    而且现在的古玩商人哪个不是鬼灵精,想要捡大漏,还不如去买彩票。
    继续看下去,在一个小摊上,小商贩正在和一个头发花白青色祥云纹中山装的老人讨价还价。
    老人精神矍铄,似乎在和商贩争论什么,陈文赋只见两个人将手伸进袖口里,过了一会老人便喜笑颜开了。
    显然是交易成了。
    苏沐鸢亲切地喊了一声何爷爷。
    老人拿着一个30厘米高的陶俑走过来,摸了摸苏沐鸢的脑袋,笑道:“怎么,在苏木轩待够啦。你这小丫头安安分分了好一阵,说是逛腻了,今天倒是有空过来逛了。”
    苏沐鸢嘻嘻笑了一会,看着老人手里的陶俑,“何爷爷,这是西汉的肥婆陶俑吧。”
    老人哈哈一笑,夸道,“眼力不错,的确是西汉的肥婆陶俑,刚才花了5万拿下的,我看此人物塑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人体比例把握精准。陶塑色彩虽已斑驳,但仍可见留下的印迹。人物面部塑造的很传神,大而胖的脸庞上,小眼、小鼻、小嘴唇显得很生动,人物形象亦很精神,肥婆陶俑中也算少见!估计能卖到7万元。”
    苏沐鸢介绍说这位老人是朱雀街古玩城有名的古玩鉴赏大师何书华何爷爷,最擅长古陶古瓷的鉴定。
    苏博开口贺喜,“恭喜老爷子,这就是捡漏了。”
    何老摆摆手,“算不上捡漏,只是能赚个差价而已。”
    云修永有些不解,“何老和那个小商贩手放袖子里,难道是在打暗语?”
    “是这样,你们听过鬼市吗?”
    陈文赋摇头,心想现在逛个古玩市场都这么刺激的吗?
    “此鬼市非彼鬼市,而是古玩交易的称呼。鬼市上千年来都存在,鬼市交易中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行规,买卖双方谈价时,第三者不得插足。小宗物件交易用暗语谈价,大宗货物交易在袖筒里掐指头讨价还价。两人掐着手指,摇头、点头,甚至念念有词,旁观者则一无所知。”
    何老接着说道,“后来鬼市的延续变成了如今的古玩市场,淘宝、藏宝、鉴宝成为不少人痴迷的爱好。捡漏的鬼市可以说现在已变得公开化,成了当前的白市。现在X城市场上,称文物几块或几毛的叫价(一块代表一万元,一毛代表一百元),这些暗语仍然在使用。”
    有了何老带路,接下来的路程就轻松很多。
    何老在古玩城也有一家自己的店铺。
    但其实何老家里并不缺钱,以前在机关单位上班,退休后无聊,出于个人的兴趣,开始学习古玩鉴赏,没想到还闯出来一点名气。
    “我每天的爱好就是在这古玩街上走走停停,看看新摆出来的古玩,有喜欢的就买下。不要看我今天是捡了个小漏了,其实也常常看走眼,买到过俏货也买到过新货,也走过宝。现在想想一转眼都十多年了,老了老了。”
    苏沐鸢摇着何老的胳膊撒娇,“何爷爷才不老,精神着呢。”
    “你这丫头就是嘴甜。”
    何老带着陈文赋几个去他的店铺。
    叫做陶瓷韵,店铺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每一件陶器瓷器都是何老精挑细选的,而且基本都是真东西。
    何老指着一个瓷碗颇为得意的说,“这是我花了两万块从一个文物贩子手里买下来的。500多年前明代嘉靖时期的五彩百鸟朝凤碗。这种五彩朝凤题材的碗曾是元明时期最流行的一种瓷器,现流传下来的已经很少了。”
    陈文赋细细打量,说道,“这瓷碗色彩丰富,釉色莹润,碗上面所画的百鸟朝凤很写意,情趣十足。”
    “你小子眼力也不错,这个瓷碗还承载了明代烧瓷工艺五彩的特点,即以黄彩打底,再上红彩,烧三次才成,“以黄托红”的工艺在瓷器界非常珍贵。”
    “前几年,在香港嘉士德拍卖会上,一件类似的明嘉靖五彩百鸟朝凤碗拍出了70万元港币的高价。这是我的第一次捡漏,当时的心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心潮澎湃。”
    陈文赋听着何老缓缓给他们讲述自己的古玩经历,目光却看向一个角落的一尊泥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