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

第五十七章 不得不攻

    [] 最快更新!无广告!
    乱世英雄无弹窗 第五十七章 不得不攻
    A集团军的整编工作在一月十日就全部完成了,C集团军与D集团军的整编工作也在一月中旬先后完成。到一月二十日,帕特里奇有四个集团军可以调动,而且其中包括了战斗力非常强大的A集团军与B集团军。
    如果由帕特里奇选择的话,他会给E集团军更多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必然会对天津的战斗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支援力量方面,随着美日联军将重点转向北京,能够为E集团军提供的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都会大大减少。
    还得考虑东北军对美日联军攻打北京做出的反应。
    别的不说,中国空军已经在此之前得到了充足的休整机会。事实上,在美日联军攻入天津主城区之后,中国空军的作战出动数量就降低了许多。这也可以理解,在城市战中,美日联军的空中优势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而中国空军又缺乏对地打击能力。在美日联军把空中打击的重点转向东北军的后勤保障体系之后,中国空军也调整了作战部署,用更多的力量来保卫补给线。如此一来,中国空军就主要在己方的防空区域内作战,得到了地面防空部队的有力支持,不但不需要出动太多的作战飞机,战斗损失也大大降低。
    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中国空军肯定在为保卫北京做准备。
    只要美日联军攻打北京,中国空军就将全力以赴的投入战斗,不惜代价的阻击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
    要知道,此时的中国空军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连帕特里奇心里也没底。
    按照送到联军司令部的情报,到一月初,中国空军部署在北方战场上的作战飞机将近两千架,其中至少有八百架是能够与F-22A匹敌的J-20,除掉一百多架支援飞机,剩下的全是J-第三代战斗机。从作战力量上看,J-20机群并没得到增强。两个月前,中国空军在北方战场上的J-20就超过了五百架。问题是,J-10与J-11机群的规模几乎扩大了两倍。
    对这一现象,美国的情报机构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即J-20主要在成都与西安生产,这两地的飞机制造厂都由中国中央政府掌握,在发表了《权利宣言》之后,北京当局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所以分配给北方战区的J-20大大减少,并没有之前预料的那么多。
    问题是,帕特里奇却不这么看。
    从规模上来讲,只要能够合理使用,八百架J-20足以挑战美日联军的制空权。更重要的是,北方战区的范围非常有限,除掉美日联军的占领区,只剩下了河北、山西与山东的部分地区,而邻近地区都归属于其他战区。受此影响,能够部署在北方战区的作战飞机肯定非常有限。在确保拥有足够的制空战斗机之后,罗耀武没有让空军继续加强制空力量,而是增加了第三代战斗机的部署数量,摆明了就是想要在对地打击上做文章。
    要知道,在实战中,J-第三代战斗机,几乎只能用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在F-35大量服役之前,中国空军还能用J-第三代战斗机,随着美日联军逐渐淘汰了第三代战斗机,由F-35配合F-22A作战,J-10与J-11在制空作战中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不是说,J-10与J-11在空战中打不过F-35。
    主要就是,F-35很少用来执行空战任务,而且在执行较为危险的轰炸任务时,F-35只用内部弹舱携带弹药,不会使用外部挂架,隐身能力较为突出,而J-10与J-11所配备的火控雷达几乎无法发现这种战斗机。即便在格斗空战中,F-35不是J-10与J-11的对手,但是在没有可能交战的情况下,J-10与J-11的格斗能力再强,也没有用。即便在某些时候,美日联军得用F-35执行空战任务,也会尽量避免格斗,主要用中程空对空导弹,在视距外发起攻击。
    当然,随着J-20大量服役,J-10与J-11也陆续退出了空战舞台。
    由此可见,东北军一直在为保卫北京做准备,而中国空军肯定会在必要的时候,让美日联军大吃一惊。
    帕特里奇甚至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空军能够夺得局部地区的制空权,罗耀武就会改变只守不攻的战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发动一场大规模反击战役,彻底击败美日联军,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这个时机,就在美日联军向北京进军之后。
    只要美日联军在攻打北京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又没能打下天津,罗耀武就会让在天津坚守的东北军首先发起反击,牵制住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甚至让帕特里奇不得不把为攻打北京准备的预备队派往天津,随后东北军就会在北京发起反击,利用美日联军兵力不足,又没有预备队的有利局面,一举歼灭北上的美日联军。
    对此,帕特里奇坚信不移。
    原因很简单,如果让他来指挥东北军,就会采用这一战术。
    更重要的是,打到现在为止,东北军都没有发起过像样的反击行动,即便第二十六集团军在保卫天津时的那场反击战,也没有形成规模,对美日联军的打击并不严重,至少没有造成多大伤亡。
    从军事上讲,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攻打北京之前占领天津,消除后顾之忧。
    事实上,这也正是帕特里奇一惯坚持的进攻战术,不然他也不会在天津战场上陆续投入四个集团军的庞大兵力。
    问题是,从军事上讲,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打下天津。
    虽然E集团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C集团军与D集团军,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离占领天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战斗越打越艰难,东北军的防御战术也得到完善,就连E集团军的司令官都不知道能在什么时候打下天津。
    毫无疑问,帕特里奇等不起。
    准确的说,是美国与日本当局等不起。
    如果从美日联军进攻华北的时候算起的话,攻打北京的时间从二零一四年七月份一直拖到了二零一五年的一月份,延迟了半年,仍然没有定数。别说是美日两国的政客,就连加布里埃尔也非常恼火。
    要知道,加布里埃尔每天都会收到一份包括了伤亡数字与作战消耗的战斗报告。
    拿着这些报告,他还得向白宫、以及国会战争委员会的议员解释,为什么在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伤亡、消耗了如此巨大的物资之后,仍然没有能够打下北京。虽然加布里埃尔也非常清楚,帕特里奇尽了全力,而且没有人能比帕特里奇做得更出色,但是在面对政客时,加布里埃尔不但不可能说得这么直接,还得替帕特里奇承担压力,不能让国内的政治倾向,影响到美军的作战行动。
    加布里埃尔的要求也不高,那就是别再耽搁时间了。
    毫无疑问,对帕特里奇来说,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加布里埃尔的全力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讲,帕特里奇能有如今的成就,与加布里埃尔的全力支持密不可分。作为一个较为纯粹的军人,帕特里奇要想在美军高层中站稳脚跟,并且继续以联军司令官的身份指挥作战行动,就得与加布里埃尔搞好关系。说得直接一点,面对总统的时候,帕特里奇可以拿出一大堆的理由,让总统相信,战场不是国会。可是在面对加布里埃尔的时候,帕特里奇只能尽量满足参联会主席的要求。
    在加布里埃尔的一再催促之下,帕特里奇不得不考虑在打下天津之前进攻北京。
    当然,早在一个月前,帕特里奇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不然不会急着整编A集团军,并且在E集团军上场之后,把C集团军与D集团军撤回来。
    不可否认,算上B集团军的话,美日联军的四个集团军有着非常强大的战斗力。
    要知道,在攻打南京的时候,美台联军也就出动了两个集团军。
    只不过,对攻打北京来说,四个集团军并不显得多。平心而论的话,这点兵力还让帕特里奇有种捉襟见肘的感觉。
    兵力不足,就只能在战术上想办法。
    正如罗耀武所担心的那样,帕特里奇首先想到的就是避免城市战,尽量在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开阔地区歼灭东北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守卫北京南大门的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如果能够迫使罗耀武增派主力部队,比如将充当预备队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派过来,还能为B集团军在北面发起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想法虽好,可是要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却不那么容易。
    不管怎么说,罗耀武可不比帕特里奇差。如果两人换个位置的话,恐怕罗耀武早就指挥美日联军攻入北京了。
    事实上,东北军的部署也证明了这一点,罗耀武并不打算与帕特里奇到郊外争长短。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寻求其他有效战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