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第592章 周晓梅小姑

    
    回到省城后老谭的心很灰。
    儿子集训去了,后天回来,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还有五天母亲生日,他在等儿子回来好一起回家给母亲过生日。
    不巧的是第二天铁西区出现了三例阳性感染者,两个小区被封,老家回不去了。
    他给五姐打电话,五姐说别回来了,回来了还得居家隔离,天天做核酸,她也得陪着,倒犯不上。母亲身体挺好,不用惦记,等啥时候消停了啥时候回来。
    放下电话便没事干了,他给忠清打电话,叫忠清来接自己去省北大学城店看看。
    省北大学城店对面以前是张向东的年初一,现在不是了,一楼成了水果超市,二楼成了少儿架子鼓培训班。
    “年初一还有几家店?”老谭问。
    “四家。”忠清说:“买卖都不咋好,犟维持。”
    “年轻气盛,懂经营不懂经营之道,自己把自己作死了。挺好的店面,嗨——”老谭说完叹了口气。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初他没把咱家放在眼里,咱家在哪开他就在哪开,非要把咱家干死。”
    “也不是,他是学肯德基和麦当劳,伴生儿。这是他的聪明之处,装修的和咱家一样,客人不仔细瞅还以为是咱家呢,车一停就进去了。
    进去了还能出来吗?咋说也得吃一顿不是。吃好了记住他家了,吃不好骂咱家。呵。”
    “他挣了几年好钱。”
    “不知道见好就收,最后咋挣的咋赔进去了。对他来说不是坏事,磨磨棱角去去锋芒,沉淀沉淀,以后就知道轻重了。”
    “未必,他那人——”忠清瞧不起的说:“够呛。”
    老谭笑笑没说啥,转身进了店里。
    店里一片开市前的忙碌景象:服务员在打扫卫生、摆台、规整小件;明档人员切的切配的配,把加工好的半成品按标准摆进餐具,然后摆在展台上。
    很快展台上的菜品成了规模,形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老谭来到砂锅档前。
    做砂锅的是一位四十左右岁的大姐,见有人来了问了声好,接着马上要介绍菜品,但细一瞅见是老谭不好意思的止住了。
    大姐只做三个菜,分别是砂锅鱼头、砂锅焗老南瓜和砂锅生煎丸子。
    三个菜分三层摆放,每个菜十五份,摆的满满当当的,菜档后面的煲仔炉上每个菜还加工着四个。
    “哪个菜卖得好?”老谭问。
    “都好,最好的是鱼头。”大姐说。
    “汤汁都是自己调的?”
    “嗯,我自己调的。”
    “早上几点来呢?”
    “七点,货到人到。”
    大姐说的很自信也很开心,像被人洗了脑似的。老谭受到感染情绪也好了起来,脸上不再严肃的叫人害怕,有了笑模样。
    他把所有档口一一转完,准备上二楼的时候店长从外面进来了,见了老谭问好,然后陪着上二楼检查。
    “干啥去了?”老谭问。
    “有个饺子工急性阑尾炎,昨天手的术,我去医院看看。”店长说。
    “有陪护的吗?”
    “有,保洁阿姨在呢。”
    “护理好,别叫人家家里人掂心。外地的?”
    店长笑了,说:“你老家的,还你同学呢。”
    老谭诧异的问:“我同学?”
    “唔,叫周海霞,她自己说的。”
    “周海霞?”老谭一时想不起这个同学来,问:“啥时候来的?”
    “年前来的,咋地,你不知道?”
    老谭惭愧的摇摇头,随后问:“在哪个医院呢?”
    “七三九,前面那个。”
    老谭没了继续检查的心思,从二楼下来招呼忠清去七三九医院。一路上他把初中的、两年高中的同学想了个遍,也没想起这个叫周海霞的同学来。倒把许多在省城阿巧工作的老家人想了起来,有了像在呼市那样聚一聚的打算。
    这念头很快又打消了,省城不比呼市,地方大,有的店相隔近二十公里,来回不方便,为吃顿饭不值当,不如自己到各个店亲自去看呢。
    很快俩人来到医院进入病房,见到了周海霞本人。
    老谭确实不认识。
    “哈哈,不认识吧。不认识也对,咱俩没见过面,我是晓梅的叔伯小姑,我和她是初中同学。”周海霞很爽朗,一口北票口音。
    “噢——”老谭恍然。
    “我婆家你们村的,见过你家老太太,你家老太太人好,心善,现在搬你姐家去了。”
    “唔,是。”老谭点头,问:“你婆家谁家?”
    “山嘴老张家,张树国是我老公,你应该认识,你俩小学同学。”
    老谭想了想便想了起来,确实有张树国这个小学同学,家山嘴的,小个子能跑,回回开运动会跑第一。
    “对,我俩儿小学同学,他现在干啥呢?”
    “和我一样也是打工,但没在省城,他干外墙保温,长春呢。”
    “噢——”
    “我结婚早,孩子是丫头,前年结的婚。咱家那你也知道,几亩地也不出钱,老娘们在家不是打麻将就是闲待着。
    孩子结婚了,那几亩地不够一个人种的,一来气包出去了。跟晓梅说给我找个活干,这不就上咱家来了,快一年了。”
    快人快语的周海霞叫老谭想起了老家后院的二嫂子,这俩人还真是姐俩儿,脾气秉性都像。
    从医院出来忠清对老谭说:“这个周海霞老能喝了,一斤打底,二斤不醉,啤酒是一直喝。”
    “和周晓梅一样。”
    “那可不。还能说,嗓门还大,和个老爷们儿似的。”
    “干活咋样?”
    “干活行,沙愣儿立整快。”
    “那就行。”
    “听华清说准备把她女儿女婿也要整过来呢。”
    “整过来也行,但别在一个店里。我们北票人干活没毛病,但脾气倔,点火就着,还一个不服一个。”
    “是有这特点。”忠清笑道。
    “满洲国的时候北票是出胡子的地方,我爷爷就是胡子,让人家给点天灯了。我多少也有点胡子基因,社会好把我救了,要不然也打家劫舍。”老谭开玩笑道。
    “你不能,你属于行侠仗义。”
    “呵呵,还行侠仗义呢,掐菜叶能顾过腚就不错了。走,今天心情好喝点儿去,听说地铁口那开了家小时候麻辣烫,串烤的挺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