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主每天都在努力亡国

第八十五章曹国舅贿赂

    
    萧睿一改往日提到银子就顾左右而言它,开口道:“这个就不用出国库的银子了!”
    扫视一圈,问道:“不知还有那位爱卿有意见?”
    朝堂上众人沉默。
    永昌侯开口道:“臣认为就是因为往日官员的举荐制,才会引发今天如此荒唐的换囚事件,应当科举,为我大周提拔新人。”
    言罢,身后稀稀落落的几人附议出声。
    既然银子不用朝廷出,众反对的人也没有理由再反对。
    工部尚书站出来先是附议道:“科举一事若是不影响我朝,自然可行。只是……这是第一次举办,不知道是由谁来出题?”
    既然阻止不了科举,那就只能想办法捞到更多利益。
    萧睿看向永昌侯:“今年第一次科举就由你来主持,其他事情各位爱卿要是有什么好提议,就拟定一个奏折上来。”
    散朝后,肖苏苏立刻就得知了消息。
    “朝臣是什么反应?”她很好奇那些朝臣有没有当场抗旨的。
    兰月回复自己打探来的消息:“回殿下,听说当时刚开始有人因为朝中国库空虚的原因拒绝了,但最后陛下说银子不用国库出,众人也就没有了反对的理由。”
    “殿下为何不喜?”
    揉着疼痛的眉心,肖苏苏顿感无力。
    她好想哭!太难了!
    科举是挖士族根的法子,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当场在朝堂翻脸,然后举旗造反呢!
    她来的时候,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大周。
    当时赵国很轻易的就能骑着铁骑跨进大周,她为何要想着逼反百姓让百姓造反?
    结果百姓不仅没有造反,城墙现在倒是固若金汤了。
    她为何要想着要让世族与皇族决裂,这样也会导致天下易主。
    “那他们出宫是,是什么表情?生气吗?”肖苏苏仍旧抱着希望,
    兰月回道:“大人们一直是面容严肃,奴婢看不出来。”
    站起身,肖苏苏一改刚在的颓废,开口道:“既然要举办科举,那进京赶考的学子住宿,吃饭,还有科场等事都得处理。”
    既然要办,就要办好,让世家知道科举对他们的危害,将他们逼入绝境。
    世家想来都是最看重利益,要是有人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可以不择手段。
    早朝上决定了要举办科举,让天下有学识的人都可以入朝为官,不看家世,只看能力。
    下朝后,宫中侍卫骑着快马冲出宫门,背上背着一个长筒,一路疾行。
    等到下午,京城的百姓已经全部都知道了朝廷要举贤为官,不再看重家世,也不再需要有朝廷的官老爷举荐。
    这一道圣旨发下来,会给人一种谁都能当官的感觉。
    实则在大周,除了士族和富商等,没有几个读的起书的。
    这也是世家这次能够轻松让步的原因,因为想要动他们几百年的根基,仅仅凭着科举是远远不够的。
    肖苏苏出宫,见众人围着告示看,因为有的人不识字,看不懂告示,所以旁边专门有个读告人。
    此次的科举事宜是由永昌侯主持,所以此事还得和他商量一番。
    之前虽然官员是士族举荐的,但是即使如此还是需要考试的。
    否则薛长宁就不会有考中一说了。
    只是这其中,家族的分量比自身的学识更重要罢了。
    之前很多时候,试题都是由永昌侯来出,可现在参加科举的人多,往日的一些事情也该改改了。
    到了永昌侯府,大厅中丫鬟端上茶水。
    “不知侯爷对今年的试题有什么想法?”
    永昌侯说起了往年的考题,无非就是君子六艺,画作书法之类……
    肖苏苏摇摇头:“今年不同往日,更何况我们要的是朝廷命官,不是画家,更不是书法家,我们要的是能够为民众做出贡献的官员,治理一方百姓的官员。”
    “不知殿下有何简介?”永昌侯来了兴趣。
    他也不是什么古板之人,对大周有利的事情,自然会听取意见。
    “第一,就是考题项目了。比如我们要选拔工部的官员,就要考校他对于长江两岸的黄河治理等类似问题。再比如选户部官员,就用平日里户部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考。”肖苏苏举例了一堆。
    最后总结道:“我们要的是能做好事的,考画画技艺,着实是太过鸡肋了。”
    永昌侯点头:“这个办法倒是颇为实用,公主妙策,只是以前倒是从未在这上面想过。”
    肖苏苏知道这个时代的考试做不到像后世一样,可是参考历史的一些科举,还是可以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
    倒不是他们不会想,而是思维局限,没有想到这一处罢了。
    为了防止出现替考作弊的问题,所以科考前要先到官府画押,本人画像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还要邻居担保画押,同乡考生作保等。
    除了考场提供的桌椅和基本饮食外,还要准备文具等,生活用品。
    另外,这个时候交通不便,所以在皇榜贴出去以后,要等到来年春天,这样一来倒是给了朝廷更对准备的时间。
    将自己所知道的,肖苏苏都通说了一遍。
    最后,两人谈了近两个时辰,永昌侯更是连连点头,再也不敢低看这个轩熙公主。
    临近中午,永昌侯兴致颇高的邀请道:“殿下不如在这里用过餐后再走!”
    另一边,又是同一帮官员聚在一起,愁眉苦脸。
    皇家别院,和亲王听了众人在朝堂上的经历后,凝眉沉思。
    工部尚书率先开口道:“真是令我等没有想到,这次科举所用的银子,是我们的银子,这可真是世事无常啊!”
    自从得知他们竟是将银子亲手送到肖苏苏手里,一众人均是心情复杂。
    “我家买了十台炉子,闺女更是给府中女眷已经买了两次胭脂了!”户部侍郎面色纠结。
    要说不买,可火炉着实暖和,有这种暖和的东西可以让他们舒服的过冬,又为何要委屈自己。
    在场有的人明知给轩熙公主送银子,还是在前几日大量购入火炉。
    让家中老小温暖的过冬,他们又不缺银子。
    这才是让他们最牙疼的地方。
    明知道是资敌,但还是忍不住往坑里跳,这要如何是好。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说着自己买的东西。
    说到最后,才知道这里面随时最大的就是工部尚书,他连煤矿都低价送了出去。
    哀叹一声,这次众人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着,又是愁眉苦脸起来,这次皇帝看样子是铁了心要科举。
    和亲王开口道:“既然事情已定,那就想想应对之法,如何做对我们有利!”
    还是工部尚书先开口:“虽说这次的事情是给天下人一个上升的途径,可是这对我们来说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之前我们要是想要举荐官员,都要经过陛下。现在就大大不同,只要让想要扶持的人去参加科考就好。这天下终究还是需要皇族和我们士族共治。”
    本来想要说天下是要由世家把持,可和亲王还在场,将话头改了过来。
    “不知道先生如何看?”和亲王将目光停在他的谋士身上。
    谋士斟酌良久开口道:“虽然陛下说出广纳贤士,可是这天下又有几个百姓能读的起书?此次科举,除了我们的人以外,最多就是那些有钱读书的富商参加。可这天下的书籍都是掌握在我等士卒手中。”
    意思很明显,是在说皇帝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这大周还是他们的大周。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此言有理!”
    肖苏苏一直忙活着科考的事情。
    科考牵涉了太多问题,肖苏苏只能根据历史的经验参考。
    最重要的还是防止科场舞弊的事情发生,更多是不能出现替考的情况。
    衣食住行,样样都是问题。京城一下子涌来大量学子,还需要京城防卫司的人配合。
    好在卖火炉的生意一直红火,京城的胭脂铺子收入可观,可以用来建造考场房屋。
    因是初次举办科举,所以这次学子路上的盘缠和在京中这几日的吃住都是由朝廷支付。
    这日,肖苏苏在工部和薛长宁探讨考场的房屋建造。
    “考场必须建造,以后每隔两年就要举行一次,不能马虎!”肖苏苏道。
    薛长宁坐在办公案后,一边整理桌上一摞摞的公文,一边道:“臣没有反对殿下,只是工部的人手都是各司其职,并没有多余的人手。”
    “只要将考场设计好,又不是只有工部的人会建造。”肖苏苏搬了一把椅子,坐在薛长宁旁边。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给两人身上似乎渡了一层金光。
    工部衙门的办公局域很大,虽然薛长宁身为侍郎,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地点,可是一些资料大多都在这里。
    他懒得将东西搬过来,就直接和众人一起办公。
    众人即使交谈,也都是低声交谈,整个大殿都是翻动书页的声音。
    肖苏苏拿着自己的炭笔,在纸上画下考场的建造草图。
    还有一张,是之前在网络图片上看到的古时候考号的样子。
    考场建造后,将每一个考号隔开。一个考号占三两个平方,考场每排考号有厕所。
    将草图画完,肖苏苏拿给薛长宁看。
    并讲解:“因为考生不会一天将考题答完,所以考场里要有床,包括被褥等。也要专门的人做饭送饭……”
    把自己所知道的讲完,她看向薛长宁:“你认为如何?”
    薛长宁定定看着肖苏苏:“看起来,你对此事很熟?”
    “不过是想的多罢了!”
    两人低声交谈着,有位工部官员走到肖苏苏身边道:“殿下,国舅爷找您!”
    一出工部的门,就见曹国舅满脸堆笑的走了出来。
    “殿下,最近臣听说您是用自己的银子筹备科举之时,所以想着也出一份力!”
    这么好心?
    肖苏苏直接问道:“舅舅有何事?”
    曹国舅道:“我捐一千两,来资助殿下科举所用开销。只是你二表哥也想入仕,这……”
    “原来如此,舅舅放心,只要二表哥真的有学识,定能如朝为官,这些银子我收下了。”肖苏苏笑着应和。
    一般在官场上,接受了别人的银子,就代表答应要帮别人办事。
    曹国舅满心欢喜离开,本来以为要再多劝一劝的,没想到肖苏苏会这么快答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