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大明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断脊

    
    正月之后二月二,曹宁宁出了月子,在东宫闷了一个月,她也非常想出去走走,跟朱小富商量了一下,两人决定出席今年在龙牙港举办的皇明博览会,也算是散散心了。
    龙牙港自从六十多年前归大明之后,就因为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发展迅速,后来世界安定大明军港后撤,这里更是因为商业氛围浓厚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这一地区的中心。
    龙牙港位于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的尖子上,整个马来半岛就像是亚洲深入东南亚的一颗牙齿,而龙牙港就是这个牙齿的尖子,也就是后世的新加坡地区。
    不过因为这里一直都不输于关内,发展也是在‘江河四湾’计划之外,所以一直没有被重视。
    这么多年能发展到如此规模,那完全靠着底子好还有自己的努力。上一个五年计划的末尾,龙牙港常驻人口正式突破两百万,而流动人口一年更是超过八百万,成为大明非江河四湾区的唯一千万级大城。
    进过内阁跟皇室的艰苦谈判,最后皇室以两百亿的价格把龙牙港出售给内阁,龙牙港正式纳入关内地区。
    接着龙牙港就一飞冲天,五年的时间,先后获得了数次大规模投资,更是直接拿下了这一届皇明博览会的举办权。
    刚进入关内就拿下皇明博览会的举办权在大明历史上也是首次。对于这样一个新兴城市,又是旅游之城,号称融汇天下之长于一身,确实值得一看。
    对于皇太子和太子妃的到来,对于龙牙港来说也是巨大的惊喜,要知道现在的皇明博览会,已经很少有皇上或者太子亲临了。
    一般能来一个商务相之类的十相之一就已经很给面子了,毕竟举办了这么多届之后对于皇室对于内阁都不是啥稀罕事了。
    也就是举办的城市还拿这个当大事,因为这个博览会可以拉动经济,带动建设,还能发展旅游业,提升城市形象等好处。
    当然办的好是有这么多好处,要是办砸了,那也是分分钟丢人丢到全世界的节奏。
    二月二这一天上午,朱小富出席了开园仪式,龙牙港的博览园建在岛屿的北面,因为龙牙岛的面积限制,早在三十多年前,大明皇室就以一个侯爵的代价从当地藩国手里购买了一万平方里的土地。
    给龙牙城留够了发展空间。开园仪式按照传统都有一个敲钟仪式,每成交一百万两银子,就要敲钟一声。
    然后开园仪式之后,就听到大钟在那当当当的不停的响,朱小富不得不感叹一句,真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一百万两在复兴初年的时候还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那个时候开一次博览会能成交几千万两响个几十声就算是成功的了。
    现在的大明一届博览会要是不搞个几十亿的成交额,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甚至某些像徽京那样的大城甚至创造过一届百亿的记录。
    这钟声听的少了是个新鲜,听的多了,朱小富感觉脑仁疼,不过看着一大帮激动的当地官员,也许他们把这钟声当成另一种鞭炮了,自己还是不要扫对方的兴致了。
    朱小富下了观礼楼,一大帮人相送,回到行宫,曹宁宁正坐在院子里发呆,朱小富上前问道:“怎么了?你是不是等急了?”曹宁宁摇摇头:“不是,就是想孩子了,我有点后悔没有把他带出来。”朱小富苦笑:“他那么小不适合坐飞机啊,再说了,大明有规定两皇不同乘,三皇不同车,咱们也带不出来啊。”两皇不同乘就是说,两个皇帝不能同时坐一架飞机,这两个皇帝是指一个现任皇帝和一个太子,或者皇孙或者是太上皇,总之就是当过皇上的和将要当皇上的都算。
    而三皇不同车也是一样,这个车指的是火车和汽车等等交通工具,也包括轮船。
    这就是防止大明皇室别被一锅端了。曹宁宁也是一脸无奈:“那要不然今天咱们就回去吧,我实在放心不下。”朱小富摇头:“你啊还真是,这有啥放心不下的,有皇后和太皇太后照顾这,吃奶有奶妈喂着,你就不要多操心了,咱们昨天刚到今天就回去,那还玩个啥啊?坐飞机玩么?”曹宁宁抬头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朱小富:“那明天,最迟后天回去好不好,我就说在京城附近转转就要,去什么香山之类的地方就好,谁知道你一下子带着我到了龙牙港,这也太远了!”朱小富揉揉她的脑袋:“现在我可是上班的太子,不能像以前一样谁便出去玩了,这一次来出席活动放松一下就不错了。走吧,咱们换了衣服去博览会逛逛,看到什么想要的东西我买给你就是。”两人换上便服,一边的宫女给两人化了个妆,把脸型等等都调解了一下,这是一门高深的手艺,不要说别人就是朱小富自己要不是知道镜子前站的是自己也绝对认不出来。
    两人走在人流中,看着熙熙攘攘的各色人口,很多分汉族人口抄着流利的京腔普通话在那砍价,不禁有点觉得有趣。
    大明推广官话几百年,最近几十年更是大力推广,但是各地方言还是跟普通话共存,尤其是关内地区,他们总对自己的家乡话有着迷之自信。
    大家都以为自己说的话就是最接近官话的,实际上那一嘴的方言是要多搞笑有多搞笑。
    现在在看这些其他人口有些人竟然比关内很多百姓的普通话说的好还要,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毅力。
    语言关是现在成为大明公民的基本条件,大明公民不屑于跟说其他语言的人聊天,甚至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
    除了那些专门学习语言学的学生,公民以学习外语为耻。这个观念在那些后来加入大明公民籍的身份的人里面表现的更为明显,他们甚至以听到家乡话为耻,以说家乡话为耻,恨不得跟自己的家乡划清界限。
    甚至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用汉语交流,甚至有很多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汉语的学习环境,夫妻之间都禁止用家乡话交流。
    要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会汉语,他们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不让孩子回家看老人,就算回去看,也禁止老人跟孩子说话,生怕粘上家乡话就甩不掉。
    就算有些时候不得不回到家乡,跟家乡的人用家乡话交流,那也要时不时的蹦出几个大明的官话词语和成语。
    以此来表示自己到过大明,成为大明公民的身份,以说成语为荣,以让家乡人听不懂为荣。
    这种人很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所以在整个博览会会场内,几乎听到到除了汉语以外的任何语言。
    这在大明看来这是驯服的结果,虽然这样的人可笑可悲,让大明百姓耻笑,但是正是有着这么多这样的人,大明的汉语才能推广的那么普及。
    大明需要这些慕汉犬,他们摇尾乞怜的样子让大明主人感觉很舒服,虽然这种舔狗的模样有时也让人恶心,但是他们咬自己同胞的时候的决绝也让大明百姓拍手称快。
    他们把大明当做世界上最美好的过度,甚至有人高呼宁愿在大明当乞丐也不愿意回去自己的家乡当人上人。
    在大明的土地上哪怕大明百姓吐了一口痰他们都愿意舔干净,并拿来炫耀。
    在他们的认知里大明没有乞丐,是一个超级文明的国家,实际上大明不是没有乞丐,只是因为以前有法律管着而已。
    从复兴历开始的时候皇爷就十分讨厌那些无所事事的游侠泼皮,几次大型调查审判行动之后,更是直接规定凡是没有工作的泼皮一经发现直接拉去劳动改造。
    所以那个时候大明的乞丐才会这么少,在大明当公民,你必须要证明自己是对大明有用的,你必须有一份工作,否则就会被视为泼皮直接被抓走。
    后来随着时代进入和平,大明政策逐渐走向宽松,这条法律也就名存实亡了,大家物资已经极大丰富,在不缺吃喝的情况下,你愿意在家躺平只要不影响他人就不会有人管你。
    当然你要是在街上寻衅滋事,喝酒闹事,然后被查出来还是个无业的,并且累积了两三次了,那这条已经名存实亡的法律还是能够拿出来直接判你个劳动改造。
    这也是大明治安良好的另一个原因,大家最怕在官府留下案底,因为这玩意会累积的,留下案底超过两次就会被审查,一旦确认你是无业泼皮,那一劳动改造那就是好多年。
    有多久?有的人甚至都被迫在那边娶妻生子定居在那里了。当然这个在那些慕汉犬看来,这是大明的仁政,是给那些无业的人提供一个工作,还给发房子发地发饭吃,简直是神仙享受。
    其实这些所谓的仁政在大明只是一些生活必须品而已,房子是有,但一开始改造的时候是军事化管理,住的是大通铺,吃的也是大食堂。
    只不过因为开矿干活都是重体力劳动,所以吃的饭油水充足一点,还管饱而已。
    石开采量是否达标,在矿区是不是有继续寻衅滋事等等。在一年无劣迹之后,并且每天开采的矿石都能达标之后才能申请住单间筒子楼。
    这种筒子楼是一层楼三四十个单身宿舍,然后有一个公共浴室和公共卫生间公共洗漱区。
    也就是比大通铺强一点而已,说好也好不到哪去。后面两年开采矿石量达标,没有劣迹才能再申请单身公寓。
    单身公寓里就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区域,甚至还有一个小厨房。这个时候你才可以开小灶,自己搞点东西吃,这个时候也证明你的改造已经初步达标,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每月也给你一部分工资,你也可以到附近的厂区内的商店去买东西了。
    等在单身公寓呆满三年,干活达标,无不良记录之后才能申请解除改造限制。
    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在矿上工作十几年了,就算全部表现好,出来的时候也已经六七年了。
    这个时候他会得到一大笔补助,其实就是这些年干活被扣的工钱,有了这笔钱,他们可以选择回乡找一份正经工作或者做一个小生意。
    也可以选着继续在这当一个正常的矿工,这笔钱足够在附近买一栋矿区房,还有剩余,因为矿区房是专门给矿区盖的,价格便宜。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已经人到中年,甚至依旧四五十岁了,回乡已经跟社会脱节,也没有啥其他能力,干脆就在这继续当矿工了,以后也没有人管了,对这里也熟悉。
    而且开矿的工资也不低,足够养家糊口,这边也有很多的外族人等着嫁给他们,只要给的彩礼合适,还是很容易找到媳妇的。
    这是大明的一种胁迫用工手段,在这些慕汉犬眼里都能成为大明文明的美丽风景线,更不要说那些真正的福利。
    他们简直能吹上天,要是有人敢说大明不好,他们甚至比自家的祖坟被刨了还要激动,那是扑上去就咬啊。
    当然他们这样的人其实对于祖宗也没有啥敬意,在他们看来,这种祖宗不要也罢,承认了也丢自己的人,都怪祖宗不努力,为啥不生在大明关内。
    朱小富和曹宁宁走在大街上,不少这样看着明显异族人的人都跟他们友好打招呼,甚至有点讨好,不是因为看着朱小富高贵,而是对每一个大明百姓都这样。
    反而对同是异族肤色的人一点都不搭理,甚至害怕对方跟自己打招呼表示友好,因为觉得那样就会有人觉得自己认识非汉族人,丢了自己的人一样。
    这种现象在大明也一样很普遍,老实说,大明公民很少歧视异族,因为异族为大明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反而是那些异族之间,他们才是相互歧视更严重的的人。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