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四百五十章 密谋

    
    听到多铎的话,多尔衮止不住的点头,他知道多铎说的都是对的。
    后金和大明之间的差距只会是越来越大,大明在海外的布局后金也不是全然蒙在鼓里,反而是略有耳闻。
    尤其是扶桑和朝鲜..
    多尔衮每每想到这里都日夜难眠。
    “如今大明在海外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咱们周边的所有势力都会被大明侵占一空。”
    多尔衮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
    但多铎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明国人..太多了!”
    “不是大明的小皇帝非要向海外移民,而这恰好说明了现在大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我们只要能够在这上面做一点文章,恐怕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哦?你的意思是,通过粮食来削弱大明!”
    “对!尽可能的筹集银两..购买大明的粮食,当然..大明注定不会对此坐视不理,所以我们只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想办法来购买更多的粮食。”
    多铎的构想很简单,既然大明缺少粮食,那不如用更多的白银来购买更多大明的粮食,如今后金所有的贸易基本上都被大明所垄断。
    那些海外的商人,尽管后金已经无数次保证。
    自己将会保障他们的利益,并且保证他们的贸易安全。
    但是在稳定安全的大明面前,名声不太好的后金可以说是丝毫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这也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
    后金的火枪研制,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
    “那我们应当如何筹集银子呢?现如今..大明的贸易每一天都在从咱们这里赚走白花花的银子,反而是我们能够赚到的极少。”
    多铎微微一笑,淡定的回复起多尔衮:“这就要看..你..有没有敢为人主的胆量了!”
    听到这句话。
    多尔衮眼神微微眯了起来,轻笑了一声说道:“你可真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啊,我刚刚说完..现在好嘛!”
    “你又说到了我头上!”
    尽管多尔衮一直在笑,但多铎的表情却是无比严肃,因为他知道..多尔衮并没有拒绝他的提议,反而只是轻描淡写的掩盖了过去。
    这恰好才真的说明,多尔衮的确有篡权之心!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可不仅仅只有皇太极,最关键的还是豪格!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就算皇太极身死道消,到头来恐怕还是轮不到多尔衮。
    ....
    建州皇宫,皇太极将此定为后金的一处重要行宫。
    为了向外界透露出自己不愿意再后退半步的信号,赫图阿拉的大部分家当几乎都被皇太极派人运送到了这里。
    豪格战战兢兢的看着不远处的皇太极。
    停顿了半晌,才继续说道:“父汗..现如今扶桑已经彻底臣服大明,朝鲜也一直都归顺于大明..”
    皇太极微微的抬了抬眼。
    看着自己的儿子,并未责怪其说话间透露的一点软弱。
    而是说道:“这些事情都是早都可以料到的,我们输了那一场战争..”
    “大明当然可以侵占所有他们想要的地方..”
    “蒙古不也是这样没的嘛?”
    豪格见皇太极并没有怪罪,连忙接着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我们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了..当初与大明签订的协议,终究会成为一纸空文罢了..”
    “当然..之前我们进攻朝鲜的时候,大明不就已经给我们教过了吗?”
    每每想到那个《大明后金互不侵犯条约》,皇太极的嘴角就忍不住的抽动..不免后悔,当初若不是因为朝鲜。
    自己恐怕也不会一口气押上自己所有的赌注。
    让如今的局势变得这么被动..
    “儿子听闻..多尔衮和多铎已然自成一系,平日里总是在宴请那些落魄贵族,似乎是在收买人心..”
    皇太极怎么能够不知道眼前的豪格心中所想的是什么。
    只听他开口便说道:“只要我还在一天,那么一天这个位置都会是..是你豪格的!”
    说完,皇太极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一旁的豪格连忙走上前去递上了手帕,忍不住说道:“父汗..还是要多保重身体啊。”
    咳嗽几声,皇太极舒缓了几口气。
    “现如今当务之急不是肃清宵小,而是要想办法..解决粮食不够的问题。”
    豪格有些发愣,粮食不够?
    后金怎么会粮食不够呢..
    毕竟在他们眼中..除过根正苗红的八旗子弟以外,其他恐怕都不能够算作人吧..大明之战以后。
    后金境内的汉人基本上都被大明全部要了回去。
    原本的包衣奴才,现在在建州卫耀武扬威的做起了生意,这让很多满洲的子弟都感到心中有些愤愤不平,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所以现在基本上负责耕种土地的,都是当初从朝鲜撤军的时候。
    豪格想办法劫掠来的朝鲜人。
    “仅仅依靠满人的力量..是永远无法成事的,当初..就是因为没有重视汉臣和汉人工匠,所以..我们才会陷入大败。”
    “而现在,朝鲜人我们也要利用起来..”
    尽管后金与朝鲜之间早已经因为大明而停战,但是私下之间的小动作和小摩擦可谓毫无中断。
    时不时“不小心”有一些骑兵迷路,也是常有的事。
    有一些“甘愿归顺”的朝鲜人到后金给他们种地..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在豪格眼中,朝鲜人只不过是一群替代了当初汉人的包衣奴才罢了,没有什么可以珍惜的地方..就算是死了,大不了再去抓一些回来就是了。
    但皇太极却不这么想。
    “当初的汉军旗,其实有不少..都还是忠心我们的..”
    “但奈何明军太强,所以借着机会才会叛逃。”
    ...
    皇太极孜孜不倦的和豪格讲起了应当更加重视那些整日在地里劳作的朝鲜人,起码要让他们能够活下去..
    而不是随意虐待打骂。
    丧失了蒙古这个重要的战略同盟之后,皇太极深感无力。
    “一定..要想办法多收拢一些朝鲜人,另外..对于明国的新学,也千万要记住,时时刻刻都要想办法弄到更多的人..来建州教书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