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对待蒙古部落的这种指哪打哪,横扫一切的军事讨伐有效地震慑了瓦剌和鞑靼,自永乐十二年(1414)征伐瓦剌得胜归来后,明帝国的边界终于安静了下来,瓦剌奄奄一息,鞑靼心有余悸。
“不打不服,打服为止”这句俗语用在此处十分合适。永乐大帝朱棣就这样用武力为自己的国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此时永乐大典已经修成,边疆平安无事,周边四夷争相向明朝皇帝朝贡,大明帝国可谓风光无比。
永乐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鲁台又开始闹事,他率军大举进攻明朝边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闹,想干一票抢劫而已,估计明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这一套理论用在别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从不妥协的朱棣。
朱棣听说这个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说,虽已年届花甲(当时五十五岁),好勇斗狠的个性却从未减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亲征,大军浩浩荡荡向鞑靼进发,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到了七月,大军抵达沙珲原,接近了阿鲁台的老巢。
阿鲁台实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么后着呢?
答案是没有。
阿鲁台不抵抗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能力抵抗。
这位当年曾立志于恢复蒙古帝国的人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小蟊贼,只能抢抢劫,闹闹事,他没有退敌的办法,唯一的应对就是带着老婆孩子跑路。
荡平了阿鲁台的老巢后,朱棣准备班师回朝,由于当时兀良哈三卫与阿鲁台已经互相勾结,所以朱棣决定回去的路上顺便教训一下这个当年的下属。
他命令部队向西开进,并说道:“兀良哈知道我军前来,必然向西撤退,在那里等着他们就是了。”
部下们面面相觑,人家往哪边撤退,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是皇帝说话,自然要听,大军随即向西边转移,八月到达齐拉尔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军队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惊慌,朱棣却十分兴奋,按照现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虽然按照级别划定,他应该是厅级以上干部,估计还能干很长时间,但中国历史上,皇帝到了他这个年纪,还亲自拿刀砍人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敌之时,他横刀立马,以五十五岁之高龄再次带领骑兵亲自冲入敌阵,大破兀良哈(斩首数百级,余皆走散)。
此后他又率军追击,一举扫平了兀良哈的巢穴,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阿鲁台又开始重操旧业,在明朝边界沿路抢劫,侵扰大同等地,此时朱棣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还是十分勉强地骑上了战马,第五次率领大军出征。
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儿子着想,帮他把对头收拾干净,将来才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遗产,也给你留个太平日子吧。
古往今来的父爱,大抵都是如此。
六月,大军出发到达达兰纳木尔河,这里就是原先阿鲁台出没之地,然而此刻已经是人去楼空。抢劫惯犯阿鲁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经过反复搜寻,仍然不见阿鲁台的身影,朱棣的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最终他选择了班师。
朱棣也厌倦了,从少年时起跟随名将远征,到青年时靖难造反,再到成年时远出蒙古,横扫大漠。打了几十年的仗,杀了无数的人,驰骋疆场的生活固然让人意气风发,却也使人疲惫不堪。
还是回家吧,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经回不了家了。
可能上天也学习了朱棣这种凡事做绝的作风,他注定要让这个喜爱战争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结束他的一生。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强撑着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于军营中病逝,年六十五。
六十五年前,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那个婴孩,经历了无数风波,终于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获得了永久的安宁。
在我看来,在远征途中死去,实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这位传奇帝王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宿命。
后人诋毁朱棣,无非就是弃地、缩边,北部防线整体南移,没有战略眼光,穷兵黩武!
有人笑话,天子守国门,本来北平就不是国门,朱棣一弃地,反而成国门了。
他们这个弃地,指的就是大宁和东胜。
关于弃守大宁。
最初的说法,是朱棣为了酬谢朵颜三卫在靖难中的帮助,割地给了兀良哈。但是朵颜三卫并没有参与靖难,他们入驻大宁周边,那都到了土木之变以后了,而且在俺答汗兴起之前,他们一直都很安分,并没有入寇行为。
最新的说法,是说靖难之役把河北、山东打成了无人区,朱棣不得不将大宁卫所南挪,充实北京周边人口,结果造成了明朝北部防线的南迁。
靖难是造成了明朝在北方人手短缺,只能暂时浓缩一把。
那请问,永乐之初弃守大宁,是明朝在北方没人。但二十年后,北方人口日渐恢复,晚年的朱棣为何还不恢复大宁?难不成朱棣的战略眼光就这么短视,看不透大宁拱卫边疆的重要性?
大宁啊,这个前哨卫所有多重要,他爹朱元璋可以看出来,后世人可以看出来,就偏偏身经百战的朱棣看不出来?你认为可能吗?说白了,就是后勤压力太大。
朱元璋初设大宁,除了散出银锭和征发民夫外,单是粮草就耗费了123万石。
这是个什么概念?朱棣北征,每次才耗费40万石左右。即使是耗费最巨的第一次北征,才用了95万石。换句话说,养一个大宁,所花费的粮食,相当于可以让朱棣北征两次了。
换你是朱棣,你是继续养着个孤悬塞外的大宁,还是主动出击干蒙古啊?
洪武年间,老朱是顷开平甘肃诸地养一大宁,才让大宁的粮食储备短暂的充足了一把。
到了永乐年间,大宁的战略意义其实大不如前。朱棣就觉得,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于是,做出了南撤大宁的战略调整,把节省下来的人力和物力,用到了五次北征上。
“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朱棣把大宁和兴和、宁夏、甘肃等地相提并论,可以看出,朱棣并没有真的想要永久放弃大宁。
叶向高(明朝内阁辅臣)在《皇明四夷考》中说过,朱棣是想打算消灭鞑靼后,再恢复大宁,只是他本人猝然驾崩榆木川,于是“雄谟莫究,遗憾可知”。这属于蒙古未灭身先死,恢复大宁的后续就这么太监了。
的确,朱棣重视权宜之计忽视结构平衡,属于是一次“失误”,但是朱棣通过“广设羁縻卫所”和“主动出击”的方式,以战术上的主动弥补了战略上的被动,只是由于“后代君主缺少朱棣的雄才大略”,这才导致明朝中后期边疆出现了重大危机。
换句话说,这个锅,是后来明朝皇帝的,甩不到朱棣的头上!
跟着大宁一起回来的,还有兴和,也是同样的原因在永乐元年回迁。之后兴和就成了朱棣北征的中转站。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载:
洪武末,调大兴卫左所来守兴和,是为兴和所。至是,以兴和无援,置移镇城。所微不书,兴和必书者,弃地也。或问兴和之所以弃,曰余闻之土人云新兴伯谭某者,镇守兴和,尝出猎,守备王涣候之郊中酒,为伏虏所缚,因胁其从人乘昏呼门,守者不察,纳之,城遂陷。问其年不知,曰国初事也。今考成祖北征,每驻兴和,而所卒不复,岂以其孤绝难守,鉴涣事邪?然自是遂失兴和矣。
说阿鲁台在永乐二十年攻陷兴和所,打了朱棣的脸云云,那时候兴和连个人都没有,你阿鲁台唱戏给鬼神听是吧?
不过是永乐十九年,阿鲁台因不知名原因流窜到了兴和一带,引起了朱棣的警惕,这才有了后来的第三次北征,你还真当阿鲁台敢故意挑衅朱棣啊?
至于弃守东胜,是因为没人。这里的没人,是指没有敌人。
在明初,河套地区根本没有蒙古人驻牧,这一带就是无人区。
所以,东胜最早只是一个拱卫大同的中转站,在设立之初,它就与河套地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河套无人,你在一个无人区放一个卫所,除了让后世的网友看着地图上的涂色印记激动一把外,只会凭空给开中盐商增添麻烦。
东胜卫士兵的日常,就是种种地,管理民户,偶尔吹牛打屁,没了...
没仗打啊……
恰好,此时河北又缺人,朱棣就干脆把东胜挪到河北了。
就可以把河套划出明朝版图外了?
明朝没在这里驻军,那鞑子们难不成就在这里驻军了?
一个三无地带,颜色能涂到蒙古那边的?
难不成阿鲁台的牙账就驻扎在长城脚下了不成?
蒙古人真正大批进入河套,是在土木堡之变后。
在成弘之际,他们和明军玩起了“搜套游戏”,河套一直在两家之间反复易手。
直到嘉靖年间,俺答汗崛起,入住河套,不走了,这时明朝才算是“失了套”。
可问题是,这时候距离朱棣死球都一百来年了。
请问他是开了天眼了还是咋,知道后世子孙能把河套玩丢了?
关于五征蒙古,朱棣晚年对鞑靼重拳出击,导致瓦剌坐大,漠北均势失衡,最终酿造了土木堡之变。先不说这个时间线和逻辑链有多么离谱。
鞑靼被灭,瓦拉崛起,本就是朱棣想看到的局面。
因为这就是他晚年的真实战略目的,而不是维持什么狗屁的“漠北均势”!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说道:
明朝伟大的永乐皇帝所贯彻的政策,即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轻的发展中的卫拉特势力,是在他死后才见效的。
朱棣贯彻的政策,就是灭掉北元正统的鞑靼本部,而瓦剌就是他寻找的帮手。
只可惜朱棣天不假年,他的这一伟大构想,在他死后才得以实现。
这也可以看出,为何朱棣在最后三年每年一征。
他不听夏元吉劝告,不计后果的打击鞑靼,很可能就是朱棣那时候身体已经不好了,想着趁自己活着,一劳永逸的把阿鲁台问题解决掉。
只是没想到还是没看到那一天,但他的好圣孙看到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宣德时期是明朝收复蒙古的好机会,不说类似清朝那样盟旗制度外加联姻牢牢把控,毕竟清朝有民族buff,但是明朝最起码可以和唐朝那样羁縻漠北或者漠南,但是朱瞻基对此战略失误太大。
宣德六年,阿鲁台被瓦剌各种吊打,放弃了呼伦贝尔草原,逃亡漠南。
此时,阿鲁台就在明朝近塞,并且已无法约束麾下的永谢布十营,跑都跑不动了。
这个剧本熟悉不?
西汉时,南匈奴被北匈奴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逃到了漠南,于是在汉宣帝的招降下,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从此成为汉朝的北方门户。
唐朝时,颉利可汗因为遭到铁勒诸部和薛延陀汗国的排挤,不得不驻守漠南,于是被李靖闪袭,唐军一战灭亡突厥。
清朝时,外喀尔喀三部因为遭到噶尔丹的进攻,不得不南下归附满清,于是康熙兵不血刃,白捡了一个漠北。
基本上都是一个路数:草原霸主遭到另一个霸主的追杀,穷途末路之际,归附或者投降中原王朝,无奈成为中原王朝掌控大漠草原的工具人。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明朝也出现过。
就是在宣德六年。
朱棣穷尽毕生心力,就是为了现下这个大好局面。
只是他有生之年没有看到,就把这个良机给到了朱瞻基手中。
汉宣帝、唐太宗、康熙帝都抓住了这个机会。
结果……
你朱瞻基干了个啥?
当时就有廷臣建议,趁机出兵阿鲁台,彻底收降鞑靼的永谢布十营。
结果你猜朱瞻基咋说的?
“乘人之危而击之,岂仁义之师。”
然后还遣使鞑靼,告诉阿鲁台不要怕,我们不会趁机打你们的,同时勒令大同总兵郑亨不准出兵。
有明一朝二百来年,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机会可以吞并蒙古、整合草原,那么就是宣德六年。
就这么活生生的被朱瞻基错过了。
关键在于,你朱瞻基就算不趁机收服鞑靼,好歹扶植一下,遏止一下瓦剌的发展,也不失为次要选择吧?
可问题是你朱瞻基啥也没干啊。
整个仁宣时期,朱棣的好儿孙就坐视瓦剌脱欢暗杀太平、把秃孛罗,整合瓦剌三部;然后击败阿鲁台,吞并鞑靼;掳走哈密王,控制关西七卫;收服兀良哈三卫、侵略海西女真……真就全程眼瞎,没有做任何的干预!
他眼睁睁看着,绰罗斯部从偏居西北的小老弟成长为统一整个蒙古高原的瓦剌汗国。
朱棣用一生心血,把饭嚼碎了,眼巴巴的喂到了好孙子嘴里,然后……他就这么给一口吐了。跟这个比起来,朱瞻基弃安南那都算小事儿,顺便提一句,安南自此以后再也没能收复,啊对,现在改了个名字叫越南了。
土木堡之变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朱瞻基。
他不但浪掉了自己爷爷一生的基业,还给自己儿子挖了一个大坑,的确,主观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王振和朱祁镇瞎指挥所致,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土木堡之战打响前,在猫儿庄、鹞儿岭明军已经遭遇了两场野战的惨败,阵亡数万人。
这两场战争总没有王振和朱祁镇瞎指挥吧?可为啥明军还是打不过瓦剌兵?
还不都是仁宣时期,武备松弛,放任卫所制败坏,明军的野战能力彻底退化了呗。
外加朱瞻基的放任,土木堡之变前的瓦剌,版图已经不下于当年铁木真刚统一时的蒙古帝国,也先的铁骑都扫荡到乌兹别克了。
此消彼长下,你把朱棣本人放在正统十四年,怕不是也得先避其锋芒,你的好圣孙都把爷爷留的精兵给玩烂了,这还打个锤子啊?
土木之变,这锅说到底就是朱瞻基的,还想甩给谁啊?
土木堡之变的源头是朱瞻基,早在明朝时,就有人提出类似的观点了,如弘治时期的治理边疆的大臣马文升:
“言天下之安危系武备之修否,我太祖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凡私役一军,私借一马者,皆有重罚,虽有兴造竟不劳军,三十馀年海内晏然。太宗文皇帝迁都北平,于武备尤为注意,故出塞千里,胡虏远遯。宣德以来武备渐弛,迨至正统,民不知兵,所以有土木之败迩。”
嘉靖时期,参与张璁变法的霍韬:
“世传三杨入阁,极一时勋名之盛,不知三杨坏我太祖之法已多矣。上下要安,苟且度日,卒始正统之乱。”
这里谈的是三杨,一看就知道是为尊者讳,故意给朱瞻基留面子,谁都知道真正拍板的还不是你朱瞻基啊?
《宣德皇帝传》:
“王振的专权和明英宗的无能导致了土木之变的惨败,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瞻基那些能干的老臣和经过调整完善的社会制度,几乎无力阻止这一惨败。从这个意义上讲,土木之变是宣德时期政治隐患(边疆、武备、阉祸)的总爆发,既是封建制度的悲剧,也是瞻基个人的悲剧。”
所以,朱瞻基才是导致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
有人惋惜朱瞻基怎么才在位十年,幸亏这货只在位了十年,他要是继续活下去,等到麓川思任发叛乱的时候,以他一贯的做事风格,大概率又要撤军弃地,到时候西南能不能保住这还两说呢。
好圣孙好圣孙,他好个鸟的圣孙!明仁宗朱胖胖就撇得了干系?
安南事坏,就是朱胖胖擅自给前线将领下命令,在大优势下要求用仁义招降,这个微操秀得跟当年隋炀帝一征高丽似的,真特么将从中御,还是从北京往安南御,你倒是御的够远啊?后世也有一位微操大师,遥遥电话指挥,然后给人赶到台湾去了。
至于有人说朱棣的盛世,一半的功劳都在朱高炽,什么永乐大帝,那是朕的征北大将军。
你尬不尬?
朱棣只是在北征途中,才会让太子监国。
而且朱棣五次北征,后三次都集中在最后三年,前两次出塞也就是个把月就回来了,五次北征总共也就两年。
永乐一朝二十二年,你朱高炽监了两年的国,就要把永乐盛世的功劳分走一半,你脸咋这么大呢?
朱棣好大喜功,仁宣不得不战略收缩,这就是扯淡。
永乐时期,说来说去不过一个唐赛儿起义。
这场起义,参与者够不够一万人还两说呢,波及范围就两个县,这么小规模的起义怎么就代表永乐一朝民不聊生了?
反观“休养生息”的仁宣之治,在十一年的治理之后,正统初年就爆发了邓茂七、叶宗留以及东南矿工大起义,每一个都是数万人,波及数省的那种。朱胖胖父子这两位“仁君”,又是怎么把这么大的起义给“修养”出来的。
在财政上,都说朱棣花钱如流水,还是仁宣父子懂得勤俭持家。
然而,宣德五年,工部尚书黄福却表示:
“永乐间,虽营建北京,南征交趾,北伐沙漠,而供给未尝乏绝。近年以来,无大营造、征伐之费,当有数年之积,而仓粮每岁仅足,设有水旱之灾,征调之用,将何以给之?”
自己看看这脸蛋打的响不响?到底谁在位期间的国库更穷啊?
以前,当人们谈到明代治理较好的时期时,常常提到所谓“仁宣之治”。但是战绩有时会说谎,战线永远不会说谎;国力有时会说谎,但人口和土地永远不会说谎;
而仁宣之治期间,山西,北平,大宁行都司故地被蒙古人占领,奴儿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被放弃,明朝战线全面收缩,首都直接暴露在边境线上。
实际上,仁宗只在位一年,算不上一个时代,即使他再英明,也不可能在一年间将国家治理成盛世;宣宗只在位十年,基本上只是个守成之君,其统治期间的相对太平也是永乐朝鼎盛的余绪。
为什么要吹宣德之治,不过就是休养生息,与民更使,重要文官罢了。武将们大多丘八一个,史书还不是那些文官来编?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当然不吝啬笔墨吹嘘咯。
但是我们后人要清楚!
正是在明成祖永乐年间,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空前壮举,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组织三千文士编纂了《水乐大典》;他五征漠北,八十万大军下安南,大规模营建并迁都北京,浚通大运河,使大运河一年的漕运能力由不过50万石提高到500余万石。
永乐时还陆续兴办了一些浩大的工程,却国力不绌。这种盛世景象,是明朝其他时期见不到的。因此,称“永乐盛世”更合乎历史实际。这一切都是以永乐时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永乐年间,朱棣因后勤压力做出了南撤战线的战略调整,为了弥补卫所后移的短板,他开始寻求战术上的主动,采用抑强扶弱的方式,先后两次出击大漠,使得瓦剌和鞑靼在名义上称臣。
在永乐后期,因为阿鲁台的桀骜不驯,让朱棣下决心一劳永逸的解决掉鞑靼本部,于是采取扶植瓦剌的办法,在晚年三次北征,一步步削弱和压缩鞑靼的生存空间,试图达到彻底灭亡鞑靼的战略目标。
但是朱棣出师未捷身先死,驾崩在了榆木川,但他的战略规划还在继续,脱欢正如朱棣生前的剧本所料,慢慢将阿鲁台逼至绝境,为明朝收服鞑靼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只是朱棣万万没想到,他选择的继承人时走了眼,所谓的“好圣孙”中看不中用,“善于作秀而并无多少雄才大略”。他不但错过了这个控制草原的良机,还坐视瓦剌一天天的壮大,成为横在明朝北部的心腹大患,最终酿造了可怕的后果:土木堡之变。
所谓的仁宣之治,不过就是在吃朱棣的老本,为永乐盛世的余绪罢了。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在执政的前十几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获得了许多成就,正是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誉。
对于朱棣的评价,我实在是不敢班门弄斧,而《明史》固然有很多缺漏,但是我认为,在对朱棣的评价上,纵观诸史,无出其右者: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得评如此,足当含笑九泉!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