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祭太庙,听上去很威风,实际上却是很威风。
在明清时期,一般只有君主登基,大婚,死亡,亲政,上尊号、徽号、万寿、册封、凯旋、献俘等关乎君主和国家的事时,才会有皇帝告祭太庙。
一个君主,一生到头,告祭太庙的次数很少,甚至有的一次都没有,如明光宗。
所以,难得的一次告祭,就像是后世的小学生考了100分,必须告诉父母一样。
而像是东北数地,安西省等开拓,皇帝并没有选择告祭太庙,因为他觉得这是小事,属于炫耀自己。
但安南却不一样。
这可是在宣宗时期失去的地方,属于旧土新复,必须让这群祖宗们知道自己的丰功伟绩。
燕藩一系失去的东西,在秦藩一系中收回,意义非凡。
当然了,由于是继统不继嗣,故而太庙中的位置,除了明太祖朱元章、成祖朱棣外,余者都被迁到了南京。
正好南京一个太庙,省得浪费了。
至于如今的太庙,太祖、成祖之外,就是被追封为烈祖的朱樉。
然后是追封父亲为景皇帝,祖父为元皇帝,曾祖为献皇帝,高祖为成皇帝,也就是四代而已。
所以整个北京的太庙,列有七位皇帝的牌位。
至于为何朱棣的位置不去南京,实在是太庙的规矩,只能祧走宗,而不能祧祖,故而朱棣就留了下来。
况且,朱谊汐也没那么不近人情,十几个排位都走了,总要留一个吧。
热情且规矩的告祭太庙后,朱谊汐就索然无味了。
毕竟这是个面子工程,他已经不需要这些来撑自己了。
光是一个收复大明江山,就足以在列祖列宗面前涨面子了。
当然,他当了皇帝后,一次性给七位祖宗叩头,实在是让他头昏眼花,颇有几分烦躁。
除了这些以外,无论是着装,礼节,都具有很大的仪式性,一板一眼,容不得点滴的疏忽。
通俗的话来讲,屁事太多了,太麻烦,无论是皇帝身娇肉贵的身体,还是穿越者的脾气,都有些难受。
闲散惯了。
“如果真的有鬼神,我是和原身融合的,魂魄吃了七七八八,而且又让其享受香火,就算不是亲生的,也得认。”
走出太庙,迎接刺眼的阳光,感受着整个紫禁城蒸笼一般的热气,朱谊一瞬间冷静下来:
“就算不认,老子的血脉坐稳江山,怎么也跪拜不断。”
心里舒坦了,朱谊汐回头瞥了一眼太庙,他摇摇头:
“算了,等太子回来就交给他去做吧。”
皇帝礼节性的工作很多,也很重要,容不得丁点的马虎。
太子作为储君,理所应当去代劳。
也只有太子适合。
例如,雍正晚年,直接让乾隆代他去郊祭天地,做储君才能干的事情,这等于是在夜里开了一个大灯泡,谁不知道他是储君?
除非白痴装湖涂。
也正是如此,清朝的秘密立储其实只是走过场。
比如,满清以嫡长子继承的道光,在嘉庆十八年第一个封为智亲王,此时其余的皇子连郡王都没有。
嘉庆二十五年,甚至代替皇帝拜谒东陵。
秃子头上的虱子,看得分明。
也是如此,即使在立储诏书遗失的情况下,也能顺利继位,因为人家当了十几年的储君了。
所以对于秘密立储,朱谊汐是毫不信任的。
因为只要是纸上的东西,都可以伪造,还不如直接明牌,安稳地进行君主交接。
要知道哪怕是后世,政权交接也是风雨雷电,何况是如今这个封建社会。
网友们津津乐道的奥斯曼,一人得道杀全家的戏码,其实也只是玩了一百多年,也就停住了。
“爷,还回玉泉山吗?”
“这是当然。”朱谊汐撇撇嘴道:“难道在紫禁城里蒸包子不成?”
“我怎么会想不开告祭太庙呢?”
一旁的刘阿福紧闭嘴巴,当做什么也没听到。
于是,在下午,皇帝又齐整地穿着衣裳,乘坐着轻快的铁轨马车,回到了玉泉山庄。
“皇后她们几个在干嘛?”
草草的沐浴更衣,皇帝就犯了难,该选谁来侍寝呢?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对于这群饥饿的女人,不知为何,朱谊汐有些害怕起来。
要知道在以往他可是一挑二,或者一挑三的,但是在强大的生理加持下,他只能怯懦的单挑了。
不是他不努力,实在是对方太强了。
“今个后宫打牌着呢,皇后手气背了些,让德妃娘娘赢了不少……”
只消片刻的功夫,刘阿福就得知了后宫的情况,忙不迭的说给皇帝听。
“这样啊!”
朱谊汐点点头:“今晚朕就单独睡了,免得影响他们的牌运。”
翌日,一大早皇后又送来了粥点,犒劳皇帝的肠胃。
不过话里话外,却是打听着太子的消息。
显然,孙雪娘是关心则乱,心思没在上面,哪里是牌运不济。
“在县城里当官呢!”
朱谊汐随口道:“天天坐在大堂之中审桉子,比之前在京营训练强多了。”
“那太子妃有没有怀孕?”
孙雪娘迫不及待道。
原本只是几个次妃跟去,但皇后却硬让太子妃跟去,想要生一个嫡长孙出来。
没办法,皇帝只能同意了。
所以本就没多少人的东宫,几位主人都不在,愈发的空旷了。
“早着呢!”皇帝随口道:“这事你越逼他越不好,还是得慢慢来。”
孙雪娘勉强笑着,心神不定。
秦王世子都会跑路,太子妃还没动静,这让她怎么能安生下来。
想到此处,她不禁下定了决心:“不一定非要追求那个嫡长孙,来个庶孙也成啊!”
这餐早饭,皇帝吃的津津有味,而皇后却心思颇多,没吃下几口。
随后,皇帝就召开了御前会议,讨论起了秦国事务。
说白了,就是正式的进行一场册封仪式。
如,赐予国名,龙袍官服,以及各种印绶等。
不要小看了这些,就拿龙袍来说,区区的亲王团龙袍,没有几百个绣工半年的工夫,根本就拿不下来。
如朝鲜的王袍,都是明朝赐予的,他们国内根本就造不出如此华丽的玩意。
而像越南那种王袍,看上去就很土的,就不是赐予,而是自制,不体面。
官府龙袍,就像是给一个样板,让其符合规制,莫要逾越了,说白了就是规范礼制,使得从礼这一方面加深服从。
秦国统一安南后,一切自然又正规而合理的赐予官袍、印绶。
索性对于秦国的一统,朝廷已经做好了准备,早就预备多时了,直接就可以赐下。
而原本没啥事的国号,反倒是在内阁九卿中起了纷争。
部分人支持安南,部分支持秦国。
安南是旧号,如果赐予其安南王,那么必然还有配套的安南都统一职,加深朝廷的影响。
秦国则不同,一如朝鲜那般的独立藩国,等闲干涉不了。
不过这些皇帝心中早有定计。
独立发展,任其扩张自强。
“就还是秦国吧!”
皇帝懒洋洋地说道:“省得麻烦。”
“另外,虽然秦国是我儿子建立,但朝贡规则免不了。”
“水师管理、通商,还有关键的朝贡,这些你们的议下。”
首辅阎崇信则眉头一皱,开口说道:“陛下,秦王毕竟是一等一的秦藩,亲王爵,故而不如每年万石?”
“安南那个地方别的不多,粮食就特别多,万石太少了。”
皇帝眉头一蹙,轻声道:“让其每年朝贡二十万石大米,朝廷就与其十万块银圆吧!”
听到这,几个大臣们眉头一挑,微微的瞧了一眼皇帝,没敢多嘴。
好家伙,朝鲜年纳十万石,朝廷赏赐两万块,五石才合计一块。
而如今秦国两石一块,这不就是市价了吗?
这等于是送钱给秦国啊!
实际上,大臣们想的没错,皇帝还真的是这个意思。
秦王早就发了书信给皇帝诉苦,言语安南的贫困。
如果说大明是穷矿,但安南就是啥都没有。
金矿银矿铜矿,但凡是能造钱的贵金属,那是都没有,或者说稀少的接近于无。
这也就意味着,秦国建立后国库的粮食堆积如山,但钱却寥寥。
皇帝没办法,只能送点外汇过去。
而长时间的接济自然不顶事,只能借朝贡的名义,日积月累地送外汇。
同样,对于大明来说,这等于是有了稳固的粮仓,北京人多,粮食再多也不会嫌弃。
如此一来,日本,朝鲜,秦国,三国每年送入四十万石粮食,户部只需要支出十四万块银圆。
在灾荒年的时候,确实是珍贵异常。
仔细一算账,谁不明白藩国的好处。
这要是建个十七八个的,每年纳贡就上百万石,何愁粮食缺乏之苦?
甚至如果遇到大灾害天气,朝廷甚至直接去各藩国买粮,预支,抗灾难度大增。
打个比方,如果崇祯时期有许多藩国,大明江山社稷快完蛋的时候,哪个藩王不会挤点银粮帮忙?
借兵都是可能的。
“秦国定下,算是彻底解决了安南问题,不用靡费千万,折腾整个岭南百姓了,这也算是值了。”
皇帝笑出声来:“安南那鬼地方,自从五代时期脱离中国后,就一直贼心不死,成祖、宣宗,世宗时期屡次三番,如今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历代皇帝谁不想要收复安南?
如今被当今皇帝拿下,着实值得庆贺。
但真正意义上将如此辽阔的土地赏给秦王作藩国,还是让人吃惊。
哪怕效彷沐家坐镇云南也好啊!
大臣们心思莫名,但表面上却一致支持皇帝的决定,谁能抵挡开国皇帝的威权?
朱谊汐其实也没想告诉他们什么是民族情结。
当北宋没有顺势地扫平安南的时候,那个地方就不再归中国了。
同时,明初宣德年间大军溃败,就如同法国的百年战争,因对抗外敌而激发起了安南百姓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近七百年脱离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安南收复的涟漪,从庙堂传到了民间。
各种报纸自然大唱赞歌,别提多提振民心士气了。
不过,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卫王。
当初皇帝让越王、卫王抓阄选国。
越王抓到了虾夷地,而卫王则抓到了高棉。
在朝廷没有余力,秦国尚未一统时间,卫国自然就没得希望,只能坐等了。
而如今秦国统一安南,这时候就是卫国的建立好时机。
“有大哥的秦国帮忙,这可省却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卫王兴致勃勃,恨不得立马坐船去高棉。
他早就看过礼部的档桉,当然明白在整个南域,就属安南最强,其次为滇国,再次是暹罗。
高棉已经衰落多年。被暹罗和安南欺负惨了,要向他们两国进行朝贡。
而这正是他的机会。
“我不嫌弃高棉弱,怕不是半年工夫,我就能称孤道寡,建立起卫国来了——”
想到此处,卫王顿时喜滋滋。
此时,卫王心中急切起来,第一时间来到藩国司,想要领取物资和银圆。
谁知几个阁老和声和气的,就是没个准话。
最后还是朱谋作为老朱家人,看不过皇子被欺负,带着他来到拐角:
“殿下,藩国司虽然由臣等主持,但到底还是要陛下首肯。”
“您找我们之前,可先要去找陛下恩准才行啊!”
“你说的对。”卫王忙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屁颠屁颠地去找皇帝去了。
回到阁中,几个阁老为之一笑。
堵胤锡轻笑道:“卫王年不过十六,还未成婚,怎么可能会让其建藩国呢?卫王实在是太心急了。”
“秦王之前殷鉴不远,卫王不历练怎么能成?”冯显宗随口道:“怕是得等到明年才行。”
“秦国刚立,哪有余力来支持卫国?”阎崇信摇摇头:“最少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成。”
“两三季稻谷熟了,征上赋税了,人心就安稳了。”
果然,卫王火急火燎地去找皇帝,就挨了一顿骂。
“嘴巴上毛都没有,凭什么开国?”
呵斥后,皇帝立马降旨,令其去民部观政,然后准备让他秋天成婚。
小说推荐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魂穿成大明皇孙朱允熥。爷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父亲是太子朱标。四叔是燕王朱棣。外公是开平王常遇春。舅老爷是大将军蓝玉。未来的老丈人是中山王徐达。最重要的是,有个极为护短的皇帝爷爷。一言不合就拔刀,祖孙同台演戏,手把手教当皇帝。本书又名《大明第二狠人成长记
- 历史小说大明第一帅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姚广孝名扬日本
- 我要做明世祖
- 一朝重生成明代宗早死的五岁太子,朱见济觉得自己不能自甘堕落。此时的大明朝刚从土木堡之变中走出来,后世的一切还没定型—文官还没彻底崛起,勋贵集团还没彻底躺平,他要改变这个大明!从他开始,代宗绝对不是“代替品,著名的微操圣手卖货大师英宗陛下也请在南宫里养老到死吧
- 历史小说搬砖呢别闹连载
- 最新章:完结感言!
- 大宋世祖
- “宋世祖兴于宗室,荡涤天下,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圣武矣”横空出世的赵世,穿越为宋神宗第十三子,宋哲宗同胞弟。他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诛锄暴虐,兴继华夏。他让宋朝变成了真正的大宋!史称宋世祖,又号宋圣武帝
- 历史小说破贼校尉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奉天京师
- 返祖成龙:绝世大小姐
- 苏若云过劳车祸重生异世,神族后裔不说,还有个专门为你下厨房的亲好哥哥。好日子没过几天,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不是被抓就是被追杀,魔族进犯,妖族大乱,风云变幻,不在忍耐,走上强者之路。遇上绝世高冷美男只是欣赏一番,怎么就被缠住了,还要负责,还变得这么霸道爱吃醋。妖塔动,现炎龙,结界去,五绝聚
- 玄幻小说焱桦连载
- 最新章:第1158章银鼠围攻二
- 盛世宠后:世子大人太妖娆
- 前世沈羽妍一心一意扶持渣男夫君登上皇位,结果落得个满门抄斩。重活一世,摇身一变,成了整个江南的第一才女。她步步为营,誓要让那些恶毒之人,付出代价!正当她一心复仇的时候,却意外招惹到了某个妖孽腹黑世子爷。她杀人,他灭口,她复仇,他善后。沈羽妍:既然是自己招惹的,那还能怎么办?只能负责到底咯!上官烨“哦
- 玄幻小说明如晨曦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是章:圆满
- 大秦:金榜降世,祖龙求我监国
- 穿越九州世界,成为秦皇嬴政的十六公子—赢长歌。这里更是汇聚了九州历史所有朝代,武林世家。赢长歌自幼无所事事、贪图享乐,更是自己开了一个风月酒楼。这也成为咸阳城津津乐道的‘美谈。岂料天道呈现,金榜公布!嬴政“寡人大秦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榜单必然是我大秦第一”汉高祖“朕大汉马踏匈奴,镇杀西域,天下舍我
- 历史小说听九歌连载
- 最新章:第283章:大结局
- 穿梭诸天之祖星升维计划
- 李飞在家中神秘失踪,相依为命的姐姐四处寻找无果。然而三天后,便在姐姐决定报官时,他又突然从卧室中走出,身穿古装,腰悬长剑,长发飘逸,俊逸不凡…李晞冉“这三天你去哪了”李飞“江湖”李晞冉“说人话”李飞“我穿越去了一个武侠世界,在那个世界度过了三十年”李晞冉“三十年?不是才三天吗?你怎么证明”李飞脸上涌
- 仙侠小说倾世大鹏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替嫁后她掉马震惊世界
- 【甜宠,虐渣,掉马,护短,狗粮不断】初次相遇,姜汐月抱紧男人大腿“救我,我会报答你”胆大包天的她夺走了男人的初吻。薄寒沉怒“女人,你找死”沙发上,男人掐住她的脖子“说,接近我有什么目的”姜汐月“唔”后来姜汐月马甲一一掉落。知名声优主播,是她;首席珠宝设计师,是她;国际第一赛车手,是她。汐宝儿太优秀,
- 都市小说明明明如月连载
- 最新章:第266章 余生有你,我不怕
- 大秦金榜现世,祖龙偷听了我心声
- 张萧穿越大秦,成了嬴政三公子,赢潇。觉醒签到系统,签到就能获得上古神兽,无敌仙剑,绝世功法.本想在这大秦世界,躺平修仙。岂料.某日。天降祥瑞!霞光万丈!紫气浩荡三万里!一张天道金榜横空出世,福泽大秦!凡入金榜者,皆可得到莫大机缘,受天道福泽【神兵榜公布,第一名:九州鼎,拥有者者:张萧,奖励:十道仙气
- 历史小说起舞的麻汁连载
- 最新章:42.这是神物!好吃到让蒙恬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