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度的宗考,数百人聚集北京城,虽然赶不上会试但也是热闹的紧。杔
原本皇帝准备把宗考定在八月十五,取中秋团圆,亲亲之谊的意思,但后宫佳丽,再加女儿一起过中秋不舒服吗?
如此,自然就懒得顾及这些亲戚了。
所以就把时间定在了八月初一。
天南地北的宗室,但凡有个玉牒印信,就能登记报名,从而获得考试资格。
为了减少阻力,宗人府规定,宗室考取宗考,根本就不需要本支宗主同意,直接来到宗人府报名即可。
这也就进一步剥夺了藩王对底层宗室的控制权。
而早在数年前,皇帝就颁布诏令,但凡宗室子弟,袭爵的话,只需要来到宗人府登记即可,根本就无须藩王。杔
要知道在明末,不知道多少的宗室因为没有钱贿赂长史,或者被藩王特地照顾,一辈子都没有继承爵位,穷困潦倒。
例如,朱谋,朱猛两个皇帝的亲信大将就是如此。
不然的话,万历年间统计的二十万宗室,起码要翻个倍。
而在之前,宗室成员年满五岁,需通过亲王府属官长史代其奏请,经宗人府审核合格后,由礼部官员按照派语取名,最后以皇帝名义赐名。
请名成功后,再依次请封、请婚、请禄,可以得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
即,王府代奏、宗人府审核、礼臣拟名、皇帝赐名。
后世的满清八旗,同样也要花钱来袭爵,不然的话就很难获得钱粮果腹。杔
这般简略之后,宗室只要在宗人府报备,登记在某一支系下,然后自己取名即可。
袭爵的同时,朝廷还要求无爵的宗室,也要按十年一届,由带头人来京登记,免得遗失身份。
虽然他们没有爵位,但依旧可以考试参加宗考。
至于元素周期表的重名,皇帝也考虑到了,只要不是活人重名就成了。
而且,由于袭爵之人只有一个,旁支庶子都无爵位,故而朝廷也放宽了继承制度,允许过继、养子,从而避免爵位断绝。
反正只能承袭几代,减到奉国中尉就没了。
简化的袭爵制,直接让藩王对底层宗室的控制权降到了最低,甚至说只有礼节这个地步了。杔
这也是皇帝的削藩之策。
这就点小事,就让宗室们欢欣鼓舞。
而宗人府在袭爵上,对于异性功臣爵的承袭,则严格要求嫡长子继承制,不得有丝毫的差错。
如宠妾灭妻,庶子入嫡等,则大加惩戒。
过继,养子等,也是百般重视,必须得到皇帝的恩准。
固然有异性爵位部分能世袭的因素,但根本上还是皇权的因素作祟。
对勋贵的控制不就是如此吗?杔
至于像明初那样,所谓的爵卫继承,包括百户,千户等军职世袭,需要考核什么的,朱谊汐根本就不作考虑。
因为这些都是面子工程,哪怕在眼珠子里容不下一颗钉子的朱元璋,在这方面也从来没有追究过。
等到了宣德后,完全流于形式。
满清时期更是如此,八旗袭爵领职,完全就是走个过场,根本就没有人在意。
所以,卫所制崩溃,八旗制崩溃。
「我祖宗那辈把苦都吃了,我正儿八经的袭爵凭什么不成?」
这句话虽然粗俗,但确实在理。杔
主持宗考的,由礼部尚书担任主考官,太常司、大理寺等县九卿担任同考官,在格调上至比会试低一级。
毕竟前三名可是赐予同进士出身的,
不严格不行。
即使是余者,也能当个八九品的小官。
皇帝逛了一圈,就直接走了。
待到数日后,三十份考卷就摆放在他面前。
由高到低。
皇帝略微一瞥,笑道:「不曾想,竟然是楚藩夺了魁首。」杔
二十来个亲王,就是二十个宗族,皇帝这一系直接封王就藩,自然就没人参与。
至于秦藩?
抱歉,皇帝自成一系,这些远亲们他都不认,当家做主的乃是皇长子,如今就藩的秦王。
文章都不错,题目也都正确,皇帝微微点头:「就这么着吧!」
一旁的宦官,连忙请来了印章,直接盖下。
就这么着,第一届的宗考就正式结束了。
「爷,要不要弄个游街?」杔
刘阿福笑着道。
「不用了——」
朱谊汐哑然失笑:「就属你最机灵。」
「咱们朱家人自个玩的,要是被那些人知道去了,可不得笑死。」
「读书人可是自尊的很,心高气傲,一不小心要是做个歪诗,算是臭了名声。」
「罢了,就让宗人府派人,去各王府禀报吧,记住,只要报三鼎甲就成了,余者就别管了。」
「是!」刘阿福笑着应下。杔
他挥了挥手,一旁有眼色的宦官连忙下去办了。
皇帝则又看了看剩余的考卷,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咱们朱家这些年,总算是出了一些人才。」
「如果还在绍武朝混吃等死,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一番。」
「爷,咱们这是第一届,好多考生都没有入宗谱呢,咱们天家的人才来不及冒出来,如今这些,不过是顶上的浮萍……」
刘阿福奉承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
朱谊汐哈哈大笑:「这天底下姓朱的数以万计,宗室隐姓埋名的不少,指不定有许多贤才。」杔
「只是人家都喜欢参加科举而已,宗考,不过是多给他们一条路罢了。」
参加了科举,宗室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功名体系中的一员,维护的自然是读书人的利益。
同样,参加宗考,自然是站在皇帝这一边,毕竟升官与否,全看皇帝。
简单来说,这群人才算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那群进士们可是自夸,全凭才华努力的结果。
毕竟科举创建千余年,往昔的感恩戴德成了习惯,甚至是理所当然,人家感恩的是孔夫子和朱熹。
一场热闹自不必提。杔
最为高兴的,还是楚王,头名魁首是楚藩出身,大大涨了他的面子。
要知道在京城混,最要紧的就是面子了。
故而,他直接让人送去一百块的银票,以作奖赏。
这在宗室之中中闹出了不少风波。
翌日,礼部收到来自于数千里外的滇国的消息:
滇使求见,请求朝贡。
对此,礼部上下是乐见其成的。杔
毕竟就连闯贼都有一个康国,何况是西贼余孽的孙可望?
内阁上下不置可否。
归根结底,这一切还得看皇帝的意思。
如果看孙可望不顺眼,自然就不认。
皇帝一如既往地是利益至上主义,能得实惠的,必然是要占据的。
缅甸那鬼地方既然都被孙可望占据了,那就不再封藩国了。
既然准备册封,国号自然就是重中之重。杔
孙可望也识趣,知晓
投降就投降到底,他年岁大了,经不起折腾。
故而,在国号上,他让人送来了两个:
滇,缅甸。
滇是其本就自称的国号,而缅甸则是旧称,早在元朝时就称之为缅甸了。
朝臣们认为,滇是云南的简称,古滇国所在,让孙可望称之,怕是对云南有野心。
缅甸则不然,自古则是外土。
朱谊汐想了再想,想要给孙可望取个好名字,但世间哪有那么两全其美的称呼?杔
故而,他只能叹道:「论及国号,缅甸尤美,还是为缅甸吧!」
使臣无奈,只能领旨谢恩。
自然,其王爵只能是郡王衔,但考虑到拉拢孙可望的现实,皇帝恩准其用亲王礼节。
即,如朝鲜这般,郡王级别享亲王待遇。
对这门面工程,皇帝是极其大方的。
只不过,朝贡的东西由于距离太远,粮食就算了,但其他玩意则不能少。
毕竟缅甸崇山峻岭虽多,但物产丰富,金银铜铁富裕,不然的法国、葡萄牙怎么会接连不断要求通商呢?杔
礼部紧急磋商后,以每年黄金千两,白银两千两的标准作为朝贡礼。
不多不少,是缅甸的接受范围。
同时,通商自是不必提,这是对属国们的基本要求。
不过孙可望也是识趣,第一次上门送上了大量的黄金,宝石,象牙等稀罕玩意,诚意倒是满满。
朝廷也很满意,故而龙袍、官袍,印绶也是制定的较为齐全,从这论的话倒是略显亏本。
皇帝离开后,使臣与礼部磋商时,提出了要求:
「能不能请几个会阉割的师傅去缅甸?」杔
听这话,礼部的郎中差点把口中的茶水吐了。
他强忍住笑:「贵国还缺这?」
使臣尴尬道:「虽然我国也有阉割牛羊的,但到底人是不同,要求挺高的。」
「如今我王的后廷中多是女官,寥寥几个宦官,还是从云南带过去的……」
此时,明朝的阉割技术很是精湛,基本切割丸子为主,精巧的很,但后果则是流血较多,很容易死去。
而到了清朝,则是全割,香肠和丸子一刀切,简单方便,还容易止血,只要熟能生巧,就能活下来。
故而,明朝的这种阉割技术要求高,一个不好就要人性命,死亡率极高。杔
没有一点的文明水平的国家,很难掌握这门技术。
宦官这种群体,只会出现在中央集权的国家,霸道且专权的君主,才能使用。
中国直到西周初年,周公征讨奄国,将其男人斩杀,孩童阉割,才算是诞生了宦官这个群体。
而其技术基础,无外乎农耕发达,导致牲畜繁荣,阉割技术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简单粗暴来说,文明水平不到西周的国家,很难拥有这项技术。
很不巧,缅甸就没有,或者说不成熟。
「此事易也。」郎中无奈道:「只有有钱,足以请上几位去缅甸了。」杔
「对了,待过上一个月后,再一起回去吧,陛下准备了不少礼物。」
使臣不解,待仔细了解后,才恍然大悟。
其计有,四书五经,诸子注解,杂书史书等一万余册;和尚、道士三十余人;工匠,大夫、阴阳师、儒师百人。
这不禁让其大喜过望。
要知道当年,离开云南,孙可望带走的可多是士卒和官吏,工匠缺乏不提,最为缺少的就是诗书典籍了。
这些人和书籍的到来,对于孙可望建立缅
甸王朝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如,王宫内遵循的制度,祭天礼仪等内在制度文化,都是此时的滇国极其缺乏的。杔
此时的缅甸,文明程度才刚摸到封建社会门槛,就差这临门一脚了。
历史上助推这一脚的,则是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或者说是缅甸主动派人去莫卧儿吸收文化,从而塑造了缅甸的黄金时期。
那为何不让大明来推这一把?
「陛下为何这般大方?」
走在长廊中,朱谋落后半步,亦步亦趋地跟着皇帝。
多年的君臣生涯,关系紧密,朱谋倒是略显得开放些。
「大方吗?」皇帝找个长凳坐下,如同公园一般,肆意地撒下大量的馒头碎渣。杔
湖中大量的锦鲤,五颜六色,极其好看,争先恐后地吃着馒头渣,胖乎乎的份量极大。
朱谋瞥了一眼皇帝手中的馒头,又大又白又嫩又圆,比***头大。
这让他想起当年在西安,好不容易从孙传廷手中借来的粮食,那馒头黄白色,吃在嘴里也糙,不如这个馒头太多。
在民间,这个一个白嫩大馒头,起码得三五文钱吧!
而如今只能是变成鱼料,成为鱼的伙食。
「我倒是不见得如此。」
皇帝翻了个身,不再侧坐,背靠柱子,另一半大腿在湖上晃悠,很是揪心。杔
「微臣不解。」
「缅甸此时,就像是刚懵懂的孩童,什么都不懂,急需好人引路,让他识文断字,学习孔孟之道——」
「您是想让孔孟之道弱化缅甸?防止其图谋云南?」朱谋恍然大悟:
「这个法子实乃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没办法,缅甸无法化为亲藩,那就把他变成咱们熟悉的模样。」
皇帝叹道:「倒是可惜,缅甸确实是个好地方,孙可望眼光不错。」
「陛下——」杔
这时,忽有一宦官急促而来,刘阿福忙道:「锦衣卫指挥使求见,面色严峻,似乎是极为要紧。」
「哦?」朱谊汐眉头一皱,太平盛世的,还有什么要紧事?
小说推荐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魂穿成大明皇孙朱允熥。爷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父亲是太子朱标。四叔是燕王朱棣。外公是开平王常遇春。舅老爷是大将军蓝玉。未来的老丈人是中山王徐达。最重要的是,有个极为护短的皇帝爷爷。一言不合就拔刀,祖孙同台演戏,手把手教当皇帝。本书又名《大明第二狠人成长记
- 历史小说大明第一帅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姚广孝名扬日本
- 我要做明世祖
- 一朝重生成明代宗早死的五岁太子,朱见济觉得自己不能自甘堕落。此时的大明朝刚从土木堡之变中走出来,后世的一切还没定型—文官还没彻底崛起,勋贵集团还没彻底躺平,他要改变这个大明!从他开始,代宗绝对不是“代替品,著名的微操圣手卖货大师英宗陛下也请在南宫里养老到死吧
- 历史小说搬砖呢别闹连载
- 最新章:完结感言!
- 大宋世祖
- “宋世祖兴于宗室,荡涤天下,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圣武矣”横空出世的赵世,穿越为宋神宗第十三子,宋哲宗同胞弟。他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诛锄暴虐,兴继华夏。他让宋朝变成了真正的大宋!史称宋世祖,又号宋圣武帝
- 历史小说破贼校尉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奉天京师
- 返祖成龙:绝世大小姐
- 苏若云过劳车祸重生异世,神族后裔不说,还有个专门为你下厨房的亲好哥哥。好日子没过几天,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不是被抓就是被追杀,魔族进犯,妖族大乱,风云变幻,不在忍耐,走上强者之路。遇上绝世高冷美男只是欣赏一番,怎么就被缠住了,还要负责,还变得这么霸道爱吃醋。妖塔动,现炎龙,结界去,五绝聚
- 玄幻小说焱桦连载
- 最新章:第1158章银鼠围攻二
- 盛世宠后:世子大人太妖娆
- 前世沈羽妍一心一意扶持渣男夫君登上皇位,结果落得个满门抄斩。重活一世,摇身一变,成了整个江南的第一才女。她步步为营,誓要让那些恶毒之人,付出代价!正当她一心复仇的时候,却意外招惹到了某个妖孽腹黑世子爷。她杀人,他灭口,她复仇,他善后。沈羽妍:既然是自己招惹的,那还能怎么办?只能负责到底咯!上官烨“哦
- 玄幻小说明如晨曦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是章:圆满
- 大秦:金榜降世,祖龙求我监国
- 穿越九州世界,成为秦皇嬴政的十六公子—赢长歌。这里更是汇聚了九州历史所有朝代,武林世家。赢长歌自幼无所事事、贪图享乐,更是自己开了一个风月酒楼。这也成为咸阳城津津乐道的‘美谈。岂料天道呈现,金榜公布!嬴政“寡人大秦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榜单必然是我大秦第一”汉高祖“朕大汉马踏匈奴,镇杀西域,天下舍我
- 历史小说听九歌连载
- 最新章:第283章:大结局
- 穿梭诸天之祖星升维计划
- 李飞在家中神秘失踪,相依为命的姐姐四处寻找无果。然而三天后,便在姐姐决定报官时,他又突然从卧室中走出,身穿古装,腰悬长剑,长发飘逸,俊逸不凡…李晞冉“这三天你去哪了”李飞“江湖”李晞冉“说人话”李飞“我穿越去了一个武侠世界,在那个世界度过了三十年”李晞冉“三十年?不是才三天吗?你怎么证明”李飞脸上涌
- 仙侠小说倾世大鹏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替嫁后她掉马震惊世界
- 【甜宠,虐渣,掉马,护短,狗粮不断】初次相遇,姜汐月抱紧男人大腿“救我,我会报答你”胆大包天的她夺走了男人的初吻。薄寒沉怒“女人,你找死”沙发上,男人掐住她的脖子“说,接近我有什么目的”姜汐月“唔”后来姜汐月马甲一一掉落。知名声优主播,是她;首席珠宝设计师,是她;国际第一赛车手,是她。汐宝儿太优秀,
- 都市小说明明明如月连载
- 最新章:第266章 余生有你,我不怕
- 大秦金榜现世,祖龙偷听了我心声
- 张萧穿越大秦,成了嬴政三公子,赢潇。觉醒签到系统,签到就能获得上古神兽,无敌仙剑,绝世功法.本想在这大秦世界,躺平修仙。岂料.某日。天降祥瑞!霞光万丈!紫气浩荡三万里!一张天道金榜横空出世,福泽大秦!凡入金榜者,皆可得到莫大机缘,受天道福泽【神兵榜公布,第一名:九州鼎,拥有者者:张萧,奖励:十道仙气
- 历史小说起舞的麻汁连载
- 最新章:42.这是神物!好吃到让蒙恬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