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武十八年,八月初一。
秋老虎依旧在整个北方徘回,但绿黄色的麦浪,却荡漾起别样的风景,让农人乐开花。
不过,对于天津来说,粮食只不过占据收获的三成,三角淀汇集了凤河、荤河、会通河,是北方数一数二的水资源富裕之地。
故而,整个天津府种植了大量的棉花。
浪费大量的水源灌既,使得天津府的棉花耕种面积,达到了八万亩。
极大的助推了天津的纺织业发展。
百姓们乐意种棉花,因为天津府地税两分,种棉花卖的钱比粮食贵,收入自然就高了。
棉花亩产两百来斤,而小麦也只是略胜一筹,卖得的钱财则是翻倍,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有选择。
官府上下对于棉花也看重。
种棉花,就能交税,棉花售卖再赚一笔,纺织后又收一笔。
如此一来,就诞生了棉地与粮地抢水之争,闹腾个不行。
天津府衙只能和稀泥,一味的湖弄,镇压。
“大老爷,不好了,又抢水了!”
破旧的县衙中,几个白役快马加鞭地汇报着,身上的汗水已经打湿了衣衫,极其贴身。
“是哪两个村?”
知县无奈抬起头。
“赵家村和李家村。”
“胆大妄为。”
知县闻言,怒斥一声后,则又泄了气:“告诉他们,若是有了死伤,耽搁了老爷的考成,今年冬日的徭役就征他们全村。”
“是!”
就在他歇口气的时候,忽然师爷跑了过来:
“东翁,府尊老爷发来书信,要您尽快的去往府城。”
“为何?”
“听闻其越王殿下来了。”
知县闻言,不由得滴咕道:“大热天的,都要过中秋节了,越王殿下还跑什么?”
没得办法,他只能收拾一番,乘着马车去往天津府城。
待他赶至府城时,天津下属各县知县,也匆忙而来。
等了大半天,才在府衙迎接了越王殿下。
年不过十七的越王,这几个月在八部观政,倒是培养了几分气魄,他昂首挺胸,直接一屁股坐下:
“尔等都坐下吧!”
“是!”
大大小小十几个官,一个个挨着半边屁股,谨小慎微得看着这位亲王。
“我想你们此时,不定的再揣测我的来意。”
越王随口说着,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知府脸上带着尬笑:“大王的心思,非臣等可揣摩的。”
“我也不瞒着你们。”
越王没理会他,直接看着众人道:“天津府今年夏税上缴一百三十万块?粮六十万石。”
“这里面没有掺假?没有苛待百姓?”
“亦或者这是天津府真正的赋税?”
这番话一出,众人神色大变。
赋税缴得多了,也有错?
“别瞎猜。”
越王嘴角翘起,掌控人心的滋味是真好。
“苏州府年税五百万块,松江府六百万块,天津这点钱不算什么。”
“我来到天津,就是要核实一番,知晓其真假或者有什么隐瞒的。”
这番话,倒是让他们落下来心。
天津知府则插嘴道:“大王,如今赋税多少,不是财部征收吗?”
“县中的户曹,可只有存钱,而无收税的事。”
财部在各府县,设立税司,直接雇佣人对赋税征收,然后按照三七分成,直接把属于地方衙门的赋税交给他们,剩余的则是送到京城。
故而,知府说的没错,地方是无法干涉到赋税的。
对此,越王则直起腰,望着这位知府,轻笑道:“固然如此,但税司征收的凭证,可是由你们县衙度量的。”
“划多划少,可是一大笔钱。”
地方度量土地,制出黄册,然后各乡凭册所呈纳税。
税司虽遍布各大行省,但如果要把统计土地的事情交给他们,那么税司五六千人,起码要翻个七八倍。
此话一落,众人脸色未变,但眼神已然不对。
“算了,我直说吧!”
见这些人终于认真了,越王则越发的放松了,他随口道:“有人谈及天津府,言语改麦为棉,大量的河水被用于棉田,而麦地则无滴水。”
“要知道,民以食为天,天津府的粮食不仅要自用,还得供给京城,如今一年比一年少,这成何体统?”
以农为本,粮食第一。
虽然朝廷和皇帝吃着南方大米,但天津府的粮食却涉及到京城百姓的吃食,不得不引起重视。
当然,在这个时代,得上头有人传达,不然御史哪里知道?
棉田抢水之事愈演愈烈,天津府的某些人,就发动了乡党这个人脉,从而惊动了御史。
御史们风闻奏事,对于这个问题自然群起弹劾。
因为涉及到了千百年来的共识:粮食第一。
赋税反而不太重要了。
话音落地无声。
但却在所有人心中惊起了大浪。
棉花关乎赋税,更是涉及到隐晦的利益链条,轻易的动弹不得。
例如,丧失了本地棉花,天津府纺织业就少了一个补充,利益自然受损。
“朝廷是要改换棉田吗?”知府小心翼翼地问道。
“有这个打算。”
越王手指敲打着桌面:“不止你们天津,京畿附近的上田,基本上都种了棉花。”
“朝廷在顺天府、天津府,乃至于河北府,可都是以收粮为主,目的自然就是供给京城。”
说到这,他目光一凝,声音铿锵有力:“京城,大于一切。”
众官默然。
这句话是极有道理的。
说句事实,哪怕整个天津府的人都饿死了,只要京城平稳,这种代价很容易被接受。
“今秋之后,棉花采摘结束,我要所有的棉田捣毁。”
越王冷静的声音响起,让众官员心神恍忽:
“本王,亲自督办,尔等好自为之。”
见其走后,众官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天津府一年可有十万余包棉花,事官数万百姓的生计,更是关乎上百座工场的运转……”
“一旦这些棉田被毁,后果不堪设想。”
“赋税(小钱包)怕是难看了——”
讨论了大半个时辰,所有人不得不承认,皇帝派越王来,真的是一部好棋。
这位年轻气盛的大王,怎么可能会被他们收买?
湖弄都难湖弄。
在这种一筹莫展之际,天津府的棉纺业,不得不迎来了改革:大量进口接受山东、江南的棉花。
便宜的本地棉用不了了,只能进口他省。
原本有些回落的棉花价格,再次上升。
京城的棉布也应声上涨。
许多准备入冬衣服的百姓,忍不住骂了起来。
同时,京城和天津府粮价,也微挫了几分。
……
此时,在棉兰老岛。
齐王登临之后,命之为安海岛。
齐国都城,临淄。
随着齐王的降临,这座城池似乎越发的繁荣了,人口汇聚,熙熙攘攘。
但这位国王,却没心思欣赏城内的繁华,而是骑着马,快步来到港口,目视着港口处的一艘船船只。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只越来越多,逐渐填满了整个港湾。
“外臣,吕宋水师游击马英,叩见大王。”
最大的一艘旗舰上,悬挂着日月旗迎风招展,在靠岸后,下来了一位满脸黢黑,腰肢挺拔的大汉。
只见他穿着戎袍,挎着刀,见到身穿蟒袍的齐王,立马三两步向前,直挺挺的跪了下来。
“马将军辛苦了。”
齐王哈哈一笑:“我等将军,如盼甘霖啊!”
吕宋水师,担负着保卫南洋航线、吕宋总督府的,以及保护齐国的任务,故而规模较大。
计,三千料大船一艘,千料及以上大船七艘,剩余的都是八百料的海船。
总数达到了三千人。
在整个南洋,仅次于荷兰人,可谓实力强悍。
吕宋每年光是养水师,就超过了十万块,付出极大。
但是皇帝一句话,吕宋水师就必须听从齐王的指令,攻击苏禄国。
“大王,旗舰乃是三千料大船,名为蛟龙号,在整个南洋纵横。”
马英笑着在前方带路,一边躬身解释:
“甲板上下两层,共有六十八门大炮,载有水手五百余人,犹如改之龙王,无人匹敌。”
“如今外臣不仅带来了蛟龙号,还带来了大小战船三十艘,兵卒两千人,南洋除了那群荷兰人,无人敢惹。”
“除此以外,吕宋总督府还征用了二十艘商船,可以运载兵马三千来人……”
“恩,不错。”
齐王点点头,看着宽阔到能跑马的甲板,他心中满意至极。
我齐国,有朝一日也要有如此多的船舰。
下了船,齐王笑道:“临淄城虽然不如吕宋,但近些年倒是也有了些人气,酒水衣物倒是可以补充一二。”
“如果你们喜欢吃水果的话,这里的甘蔗倒是不错。”
马英笑了笑,恭维了几句,立马就回到船上:
“告诉所有人,除了补充物资外,其他人都不得下船,违令者军法处置。”
“遵令——”
眺望着远方的临淄城,高大的城墙若隐若现,他不由滴咕道:
“齐国也种甘蔗了,糖寮看来又多了个对手。”
吕宋与齐国之间虽然有一群岛屿相隔,但相似度实在太高。
同样的岛屿气候,热带潮湿,同样的山多平原少,自然存在竞争关系。
他在吕宋,可是有不少的甘蔗园,糖寮自然也有,糖价的降低可是影响收入。
“屮蛋,还得帮忙。”
马英叹了口气。
翌日,准备齐全的两千齐军,登上了船只。
指挥这只水陆兵马的,就是齐王。
站在甲板上,海风吹拂着他的脸庞,澹澹的咸味留在嘴唇上,不一会儿整个脸蛋就干巴起来,带走了水份。
但他却雄心壮志。
灭国之战。
即使是个小国,但也能助涨他作为王者的威信。
“大王——”马英走过来,恭敬道。
“马将军,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齐王沉声道:
“苏禄国,却是情况复杂的很……”
原来,整个苏禄国,表面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却分为三个部分。
苏禄群岛的东王,巴拉望岛的峒王,以及在沙巴(马来西亚)的西王。
所以在明朝,发出去十五张堪合贸易证,但苏禄国就有三个。
实际上来说这是三个国家。
故而,齐国这次只是拿下临近棉兰老岛的东王。
“东王旗下,主要有三大岛,主岛的和乐,最大的巴西兰,以及最西边的邦奥。”
“和乐岛上只有两三万人,其兵马千余……”
“而峒王所属民众,也有数万。”
“所以,您这次只是拿下这两王?”
马英问道。
“没错。”齐王干脆道:“沙巴的西王,坐落在婆罗洲上,除了勃泥国外,荷兰人也在上建立了据点。”
“如今不适合与荷兰人对阵。”
马英心道,齐王倒是知进退的。
很快,行走了半天,船只来到了和乐岛,降临和乐城。
出乎意料的是,这是一座城池。
其高两丈有余,虽然都是有泥巴夯实而成,但却也算是一座坚城。
甚至城外还挖了壕沟,一扫野蛮形象。
“哦?这些土人倒是有些本事。”
马英轻笑道,语气虽然轻视,但眼眸之中却多了一丝凝重。
齐王随口道:“据我打探来的消息,苏禄国多次面临西班牙人的入侵,东王这边虽然较少,但必要的防守也是有的。”
而在和乐城中,苏丹正在享受着美女佳肴,忽然就得到了外敌侵入的消息。
“红毛鬼又来了?”
他大惊失色。
“不是,好像是明人。”
“不管是什么人,都跟我守好城,另外将所有的火枪都发下去——”
多年与西班牙的战争,让苏禄国进步飞快,已经会使用火枪。
“轰隆——”
可惜,在数门火炮的攻击下,土城坚持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土崩瓦解。
整个王宫,就已经显露在齐王面前。
“拿下这座城,就算是把东王国拿下来。”
齐王笑吟吟道。
休整了两天,留下了数百人看守,船队又向北而去,攻击巴拉望岛的峒王。
这一次又是干脆利落。
齐王心思,西王肯定是个硬骨头,留着再打。
拿下这两国后,齐国收益极大。
其中,木匠三百来户,铁匠五十户,酿酒的、制陶的、织布的,更是大有人在。
对于齐国来说,这些技术人才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
而像是特色产品,苏木、豆蔻、降香、藤条、荜茇等,也能出口换取钱财。
小说推荐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魂穿成大明皇孙朱允熥。爷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父亲是太子朱标。四叔是燕王朱棣。外公是开平王常遇春。舅老爷是大将军蓝玉。未来的老丈人是中山王徐达。最重要的是,有个极为护短的皇帝爷爷。一言不合就拔刀,祖孙同台演戏,手把手教当皇帝。本书又名《大明第二狠人成长记
- 历史小说大明第一帅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姚广孝名扬日本
- 我要做明世祖
- 一朝重生成明代宗早死的五岁太子,朱见济觉得自己不能自甘堕落。此时的大明朝刚从土木堡之变中走出来,后世的一切还没定型—文官还没彻底崛起,勋贵集团还没彻底躺平,他要改变这个大明!从他开始,代宗绝对不是“代替品,著名的微操圣手卖货大师英宗陛下也请在南宫里养老到死吧
- 历史小说搬砖呢别闹连载
- 最新章:完结感言!
- 大宋世祖
- “宋世祖兴于宗室,荡涤天下,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圣武矣”横空出世的赵世,穿越为宋神宗第十三子,宋哲宗同胞弟。他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诛锄暴虐,兴继华夏。他让宋朝变成了真正的大宋!史称宋世祖,又号宋圣武帝
- 历史小说破贼校尉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奉天京师
- 返祖成龙:绝世大小姐
- 苏若云过劳车祸重生异世,神族后裔不说,还有个专门为你下厨房的亲好哥哥。好日子没过几天,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不是被抓就是被追杀,魔族进犯,妖族大乱,风云变幻,不在忍耐,走上强者之路。遇上绝世高冷美男只是欣赏一番,怎么就被缠住了,还要负责,还变得这么霸道爱吃醋。妖塔动,现炎龙,结界去,五绝聚
- 玄幻小说焱桦连载
- 最新章:第1158章银鼠围攻二
- 盛世宠后:世子大人太妖娆
- 前世沈羽妍一心一意扶持渣男夫君登上皇位,结果落得个满门抄斩。重活一世,摇身一变,成了整个江南的第一才女。她步步为营,誓要让那些恶毒之人,付出代价!正当她一心复仇的时候,却意外招惹到了某个妖孽腹黑世子爷。她杀人,他灭口,她复仇,他善后。沈羽妍:既然是自己招惹的,那还能怎么办?只能负责到底咯!上官烨“哦
- 玄幻小说明如晨曦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是章:圆满
- 大秦:金榜降世,祖龙求我监国
- 穿越九州世界,成为秦皇嬴政的十六公子—赢长歌。这里更是汇聚了九州历史所有朝代,武林世家。赢长歌自幼无所事事、贪图享乐,更是自己开了一个风月酒楼。这也成为咸阳城津津乐道的‘美谈。岂料天道呈现,金榜公布!嬴政“寡人大秦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榜单必然是我大秦第一”汉高祖“朕大汉马踏匈奴,镇杀西域,天下舍我
- 历史小说听九歌连载
- 最新章:第283章:大结局
- 穿梭诸天之祖星升维计划
- 李飞在家中神秘失踪,相依为命的姐姐四处寻找无果。然而三天后,便在姐姐决定报官时,他又突然从卧室中走出,身穿古装,腰悬长剑,长发飘逸,俊逸不凡…李晞冉“这三天你去哪了”李飞“江湖”李晞冉“说人话”李飞“我穿越去了一个武侠世界,在那个世界度过了三十年”李晞冉“三十年?不是才三天吗?你怎么证明”李飞脸上涌
- 仙侠小说倾世大鹏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替嫁后她掉马震惊世界
- 【甜宠,虐渣,掉马,护短,狗粮不断】初次相遇,姜汐月抱紧男人大腿“救我,我会报答你”胆大包天的她夺走了男人的初吻。薄寒沉怒“女人,你找死”沙发上,男人掐住她的脖子“说,接近我有什么目的”姜汐月“唔”后来姜汐月马甲一一掉落。知名声优主播,是她;首席珠宝设计师,是她;国际第一赛车手,是她。汐宝儿太优秀,
- 都市小说明明明如月连载
- 最新章:第266章 余生有你,我不怕
- 大秦金榜现世,祖龙偷听了我心声
- 张萧穿越大秦,成了嬴政三公子,赢潇。觉醒签到系统,签到就能获得上古神兽,无敌仙剑,绝世功法.本想在这大秦世界,躺平修仙。岂料.某日。天降祥瑞!霞光万丈!紫气浩荡三万里!一张天道金榜横空出世,福泽大秦!凡入金榜者,皆可得到莫大机缘,受天道福泽【神兵榜公布,第一名:九州鼎,拥有者者:张萧,奖励:十道仙气
- 历史小说起舞的麻汁连载
- 最新章:42.这是神物!好吃到让蒙恬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