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的那几年,我试着染指过很多行业,什么都做,但好像什么都没做好。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自己刚开始的想法是不是错了。如果一开始我就按部就班的一成不变的话,结果会不会更好一点。如果一开始就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扎根下去,伴随着经验的增长,我的薪资应该不会很低;在原先的岗位时间越久,优势会越明显,或许我有机会能成为一组之长;又或者我可以依靠自己几年时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扩展自己的渠道和事业;不管是哪种可能,几年的时间里我至少可以积累一笔不错的积蓄。就在我怀疑自己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句话:“富人只要不乱来,就还是富人,穷人如果不乱来,一辈子都是穷人。”所以哪怕再给我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我可能依然会选择后者,或许那种不安稳的生活会持续几年,或许蹦跶到最后还是一无所成,不过我始终相信,不确定的人生里只有不段尝试才会有更多的结果,我可以失败一百次,哪怕赢一次就够了。
后来的我有想过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自认为当时的自己足够努力,比身边的任何人都愿意吃苦,有想法,且敢想敢做,即使运气不好,也会勤能补拙,但最后的结果却没那么令人满意,直到脑中那股激情散去,我才意识到很多东西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的,方向不对,一切白费。在一个一无所知的行业里摸黑前进,认知上的不足很有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人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我从事的第一个超出自己认知的是地摊行业,当时身上的钱不多,看路边摆摊创业的年轻人挺不少,又没什么门槛,就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他们中间,经过一番比较后手机贴膜成了我当时选择的方向,成本不高,摆个小桌就可以营业,好的情况下每天的收益也很可观,之后为了增加些收入,又在贴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其他品类,手机支架,充电宝,手机壳等手机周边商品。随着可售商品的增加,原本行李箱的空间就不够用了,每天拎着两大箱货品穿梭成了一种累赘,跑路也成了问题,在被城管没收过两次东西以后,我结束了那次尝试,几个月的奔波下来除了库存的一部分货物,一无所得,算不上吃亏,却也没多大意思。
后来还做过地推POS机,凌晨的十字路口卖养生粥,虽然时间都不久,却也都真实经历过。那些不成熟的尝试里做过最久的是做了一段时间卖水果生意,在小区周边的一个早市租了一个不大的摊位,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开一辆五手面包车去水果批发市场进货再回市场售卖赚取部分差价,做了许久以后发现同等商品周边的商贩总能卖出更低的价格,一番了解后才明白了里面的门道,就八个字,以次充好,缺斤短两。
我好像不太适合去做一个黑心商人,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负罪感,看着周边众人都在我父母的那个年纪,我突然有了一种与之前不一样的想法,选择与努力到底哪个更重要,自己确定要在二十几岁的年纪里去做四十岁以后也可以做的事嘛?做一件一眼能望到头事业?总要多看看外面的风景吧,毕竟我也才二十几岁,毕竟再也不会比今天更年轻了,毕竟我也想要诗和远方。
想了许久以后我结束了那次没意义的坚持。放弃好像比坚持更容易的多,我的那几年几乎是在不断的放弃中度过的。
每次身上可用资金消耗的差不多或暂时没想到接下来做什么的时候,我都会回到汽车喷漆的行业工作一段时间,就像母亲说的那样,用到的时候才发现有一门手艺的好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与学徒时不同,在太原的很多个夜晚不需要经常加班,我可以有更多机会四处走走,那四年的时间里我几乎走遍了那座城市的角角落落,那些热闹的,寂静的,街道或是角落,某天我可能会随便搭乘一辆公车,乘坐它途径各处直到最后一站;又或者没理由的出现在那座城市的某个繁华的商业中心,逗留到当天深夜的最后一秒;我会习惯性的抬头张望,看着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种,遗憾的是,见过的人里没有一个是她。
有一天,我看到过一个人,长得很像她,尤其是背影,尤其相似。她骑着一辆单车路过我的身边,我鬼使神差般的跟着她走了好久,虽然知道那个人不是她,确认了也不止一次,但确实就那么做了,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大概率是病了,医学仪器查不出的那种。
那几年,她没主动联系过我一次,我也没试着找她,真的就像是平行世界的两个人一样,各自在各自的生活里生活,没有半点联系。她对我没有感觉,很明显的事实,成年人的世界比较简单,没有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我从来不喜欢死缠烂打,即使无限渴望,也能收住热情。一段关系最好的状态还是体面,一份感情双向奔赴也才更有意义,我好像在期待什么,又好像在放弃什么,这是那段时间里关于我的真实写照。
她应该恋爱了,在她最好的黄金几年,身边应该不乏那些优秀的追求者,我不止一次告诉自己这一铁定的事实,有很多次,我有想过要不就不等了,结果已经那么明显,再坚持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不如打开自己,试着去接受属于自己的黎明,但每当试着去接受另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后退一步,心里有一个人的时候,真的很难再若无其事的接受另一个,我需要一个放弃她的理由,而放弃的原因至少不应该是那种持怀疑态度的不确定性。不久的一天,那个放弃的理由就顺其自然的出现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