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太秀

第三十九章 群贤拜谢 达者为师

    
    轻轻的托住颜惜子的身子,柳秀担忧的看着对方。
    她的身子很轻,很软。
    很难想象,这样的身体内,所蕴藏的力量,能将困扰自己多日的邪法给尽数祛除。
    柳秀望着紧闭双眼的颜惜子,心中颇有些五味杂陈。
    当夫子说出,他并不能为自己祛除体内邪法的时候,柳秀一时间满心死气。
    若是连已经臻至三境最后一重大同境的夫子,都无法为自己根除体内邪法,恐怕这世间再也没有办法,能让自己摆脱邪法的折磨了。
    然而,当夫子又说出,另有他人能为自己祛除邪法的时候,柳秀重新燃起了希望,并且拉满期待。
    当颜惜子出现之后,看着这样一个弱女子,他又有些不太相信。
    只是当现在。
    柳秀小心的以神识观察体内经络,原本堵塞在心房下的邪法,早已消失不见。
    那残破如干渴河床般布满裂纹的经络,竟然也渐渐愈合。
    体内,已经停下多日,不曾流淌的内力,在缓缓的流动着,汲取着身体外的天地之力,慢慢的滋养着干渴日久的经络。
    因为怀中抱着已经陷入昏迷的颜惜子。
    柳秀无法全面感受自己身体的恢复,只能握紧双拳,感受着双拳上的力量感。
    他又望了一眼被抱在怀中的颜惜子,若是她不在此处,自己定然是要检查自己身上最为要紧的那个地方。
    “颜姑娘?”
    柳秀低头,望着面带痛楚的颜惜子,轻声呼唤着。
    颜惜子发出一声呻吟,躺在柳秀的怀里,双眼闭紧,身子轻轻的挣扎了一下。
    “这份人情,可是欠大发了……”
    看着仍是不省人事的颜惜子,柳秀只能是轻叹一声。
    望着颜惜子那白如凝雪的肌肤上,布满血渍,心中有些沉甸甸的。
    这世上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出手相救。
    所有的一切,在命运的轨迹上,都早已注明了价格。
    忽的,柳秀眉头一凝。
    他抽出一只手,轻轻的握住颜惜子站满鲜血的双手。
    人生剧本发动。
    在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一个娇小可人的缩小版颜惜子光影。
    然而,只是一瞬间。
    这道光影,像是受到了某种力量的蒙蔽,晃动挣扎了几下,最后又化为虚无,从柳秀的神识之中消失不见。
    竟然是有大气运加身!
    这样的景象,是柳秀第一次撞见。
    当初,他窥探同样身具气运的安乐郡主赵含芝,她的命运轨迹,自己仍然是能窥见一二。
    但是,颜惜子的命运,自己却分毫不可窥探!
    睁开双眼的柳秀,目光深沉的望着颜惜子。
    却见对方忽的一阵闷咳,紧闭着的双眼,弯入月牙的睫毛,无助的颤抖着。
    一缕缕暗红色的鲜血,再次从她那紧紧抿在一起的樱唇中渗透出来。
    柳秀心下一急,当即抱住颜惜子,起身向着书山下赶回去。
    他决不允许,这样原本好端端的姑娘,因为自己而香消玉殒。
    转眼间。
    柳秀便已经抱着颜惜子,从书山上下来,进到了学宫中。
    一路上,颜惜子不断的咳嗽着,一丝丝暗红色的鲜血,不住的从她的嘴角渗出。
    柳秀心急如焚,脚下生风,步履不停。
    双目焦急的向着四周搜寻,却一直未曾发现一人。
    “快来人!”
    “快来人啊!”
    心下焦急,柳秀也是不顾体面风度,带着惶恐,高声呼救着。
    穿着重重院落学堂宿舍。
    柳秀本就刚刚被祛除邪法,身子骨尚未痊愈,没多久便已跑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就在他两腿发软,仍紧紧抱着颜惜子,低头看着前路,喘着粗气的时候。
    前方的院门后,传来了一阵密集的脚步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宫大师兄孔继圣的身影。
    在他的后面,是无数年轻的学宫学子门。
    一时间,满院青衫少年人。
    孔继圣脸色阴沉,目光急切的望向柳秀,以及被他抱在怀中陷入昏迷的颜惜子。
    孔继圣的瞳孔不可察觉的收缩了几下,深深的望着柳秀。
    他挥挥手:“送惜子去几位大儒那里。”
    在他身后的几名年长学子,当即出列,走到了柳秀身前。
    “世子,请将师妹交于我等。”
    柳秀担忧的望了怀中的颜惜子一眼,轻手轻脚的将其交托给对方几人。
    看着几人抬起颜惜子,柳秀不放心的询问着:“颜姑娘不会有事吧?”
    走在最后的学子,回首看了柳秀一眼,脸上挤出一抹笑容。
    “师妹不会有事的,还请世子放心。”
    柳秀点点头,心下有些空荡荡的,望着几人带着颜惜子消失在前方。
    这时。
    在孔继圣等人来时的院门后,又有一名名身着玄青色儒服长衫的学士联袂而来。
    他们要比在场的学子们更为年长,乃至于年迈。
    他们是稷下学宫的教习先生们。
    任何一位放到天安城乃至天下,都是能开宗立派的儒家大儒。
    待到这些人到场之后,孔继圣再次挥挥手,众学子当即让出位置,让这些先生到了最前列。
    面对忽如其来的学宫众师。
    柳秀心中当即生起一丝狐疑,预感是要什么事情将要发生了。
    而在他的面前。
    一众学宫先生,双目聚精会神的端详着站在台阶上的柳秀。
    有些难以相信,却又不可置疑。
    同时被这么多大儒注视的柳秀,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他的脸上露出难看的笑容:“学生见过诸位先生。”
    在他的记忆里,当年在西北的时候,雍王柳公侯为了请一位儒家大儒入府教学,可谓是三顾茅庐,才将其请入王府。
    怎奈何,当年柳秀并不在意儒学,时常捣乱。
    即便是最后,那位大儒生怒,不再愿意留府教学,身为大秦雍王的柳公侯,依旧是好礼相送。
    当然,临了还不忘对着年幼的柳秀,一顿棍棒伺候。
    此时,在柳秀眼前的这些学宫大儒,任何一位,都是早年间名震天下的大人物,无不是著书立传的大儒明贤。
    柳秀不敢有一丝不恭。
    只是,让他震惊的一幕却是出现。
    在他执学生礼的时候,眼前这些学宫大儒,连带着他们身后的学宫学子们,竟然是翩然错身,避让过去。
    在柳秀还发蒙的时候。
    便见满场学子,在这些学宫大儒们的带领下。
    同样以学生之礼,面朝柳秀,合手稽首。
    一片片长袖宽衫轻扬。
    一缕缕无形的浩然之气,或粗壮或细小,从在场学宫众人的身上散发出来,凝聚到半空之中。
    学宫大师兄孔继圣,偏身站在一侧。
    长袖轻挥,姿态怡然,神情肃穆,周身儒家浩然之气,浩浩荡荡,引领群贤。
    “稷下学宫执礼。”
    “以弟子礼,恭谢柳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