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巡幸的经历,虽然没给刘备带来任何直观的好处,但却进一步刷新了他的三观,让他在后续的执政人生中,坚定了进一步重视工商、重视技术、重视探索的基调。
大汉的文化、教育、选官、吏治,也要配合这个思路方向,一起形成合力,才能长期保持对已知世界的绝对领先。
至于进一步着力发展航海和造船,那不过是眼下的小目标而已,还没资格作为国策来讨论。
另外,李素毕竟是天下智谋之士,而且对国际局势的战略远见方面,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包括诸葛亮也不行,毕竟诸葛亮对外国史的理解,肯定是不如李素的。
所以,在刘备惆怅于“无法趁着帕提亚和罗马双双陷入内战兼外战的千载良机军事上捞一票”时,李素也给他提出了一些非军事的手段,让刘备可以多少弥补心中缺憾。
李素提出的方略,主要是外交层面的。他建议刘备,趁着这个时机,对西域派出使节,也不用带太多兵力,就几千骑兵,由马岱护送使者,走伊犁河至西海(巴尔喀什湖)的路线通过中亚草原,然后跟帕提亚人和罗马人斡旋。
如果是和平年代,李素派出的使者如果带着这么多部队,可能会引起帕提亚人的警觉,甚至怀疑汉人有没有可能是打算落井下石跟罗马一起夹击捡便宜。
但如今帕提亚已经岌岌可危了,而且双方打得那么两败俱伤,肯定不敢贸然再多得罪一个强国——
尤其这个时空的帕提亚,对大汉实力的了解也远比历史同期要深刻。
在李素和诸葛亮鼓励丝绸之路商贸往来的大环境下,过去十几年里,往返的商旅不要太多。大汉有多富庶、军备有多强大,西域各国都知道。
所以,使者的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至于出使的目的,李素也是根据手头的情报,仔细定制过的——
既然现在帕提亚王正在和他弟弟打王位争夺战。
罗马人那个驻扎在后世伊拉克一带的、弑君上位的禁卫军军官皇帝,也在跟后方叙利亚地区登基的有血统优势的正统皇帝,也在打内战。
那么,大汉使者有个最牌面的出使理由,就是:
“大汉皇帝听说西陲蛮夷有正统沦丧的逆乱,所以来调停罗马和帕提亚两国。要求双方都做到‘不支持对方内部的篡逆反贼,暂时罢兵休战,让双方都可以腾出手来先解决自己内部的反贼’。”
而大汉之所以要主持这个公道,是因为大汉是地球上最重视尊卑正统的文明之国,大汉有最神圣而传承有序的天命君权体系。
大汉不是想从帕提亚和罗马身上捞什么地皮好处(至少暂时是这么演给罗马和帕提亚看的),双方隔着草原大漠也不可能建立飞地统治。
大汉只是不希望地球上其他地方的乱臣贼子篡逆之辈有生存空间,是为了维持一个全球一起讲正统的国际环境。
所以大汉只能勉为其难花点资源来当这个国际警察。罗马和帕提亚哪一方不接受这个“不得赞助篡逆”的调停条约,那大汉就与另一方合力击之(但真到了那一天,大汉远征军的军需后勤辎重必须由联盟一方承担,但实际上这只是个谈条件吓人的说辞,不会真用的)
还别说,这个理由是很说得通的,因为跟罗马和帕提亚人一比,汉朝的君权传承确实体面得多。
帕提亚就不用说了,基本上就没有成体系的君位继承制度。
草原游牧出身嘛,跟《欧陆风云》系列里那些蛮族入侵差不多,每一代可汗酋长蛮王死后,都得诸子血腥争夺一番,跟后世的蒙古内战和奥斯曼养蛊也不遑多让。
罗马虽然好一点,但他们的皇帝“奥古斯都”也是推戴为主,当初五贤帝时代还靠收义子当女婿来传位,康茂德这一系被灭了之后,就彻底乱了。
塞维鲁卡拉卡拉父子勉强是传位成功的,现在卡拉卡拉一死,罗马将来会再次陷入“皇帝,兵强马壮者为之”的状态,毫无血统神圣性可言。
大汉今天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纯粹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宣扬先进的制度,让大家都走上和平世袭的道路,防止篡逆歪风扩散。(对外是这么宣称的,实际上可以趁机捞别的好处。打着这个旗子,实际上走别的路子。)
而李素知道,罗马后来也是渐渐分裂了,不过好像还能挺至少几十年。帕提亚人应该死得更快一点,没多久之后就被波斯萨珊王朝取代了。
(事实上这是6年后就会发生的事情,但李素前世没学好,这些细节记不清。萨珊取代帕提亚,等于是帕提亚的叙利亚、伊拉克部分都被罗马打败占了,只剩下波斯地区,而波斯本地的萨珊人觉得帕提亚王室已经没有实力了,没必要再跟着他们混,所以独立了。)
现在大汉宣扬“大家都不许支持篡逆”成功后,到时候西方还不是有一堆“格拉摩根伯爵备胎”能逃亡过来、给大汉制造无数的宣称?
到时候大汉想对西域用兵,就可以打着替天行道匡扶正义的旗号,而不是侵略了。就算不进攻,也能多很多棋子,从别的方面捞好处。
而刘备听了李素的设想后,也觉得这事儿很熟——这不就是当年汉宣帝对呼韩邪单于用的么?当年西汉后期、匈奴内战时,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内附,不就是当了一回类似“格拉摩根伯爵”的宣称制造机?后来匈奴不就真的渐渐被兼并同化了。
这事儿靠谱!反正派出使团需要的钱粮很少,跟派兵打仗相比,最多才百分之几的开支,赌一把也不亏。
一番运筹之后,刘备听了李素的建议,再次把当了二十多年大行令的杨修派出去,担任大汉正使,马岱为副使,负责带骑兵保护。
反正动嘴皮子的事儿就让杨修干,动刀把子的事情让马岱干,分工明确。
说起杨修的遭遇,也是让人不胜唏嘘,他早年可是二十岁就做到了大行令,促成“袁刘互不侵犯条约”时,就立了大功,走到了人生巅峰。
当时多少人以为杨修能二十多岁到九卿、三十多岁就成三公,但后来因为弘农杨氏的家族拖累、尾大不掉,只能投袁,倒是暂时升到过九卿。可随着袁绍覆灭后带着邺城重新降刘保住了一定的官职,却不得不降级使用,此后十五年一点都没升迁,现在还是特么的大行令。
简直是出道即巅峰,下坡路够走半辈子了。
不过,从寿命上说,杨修好歹是可以享尽天年了。历史上这阵子他应该快被曹操在汉中之战时借故斩了,如今虽然官没做多大,跟着刘备混却不至于被卸磨杀驴清算。
杨修也才四十出头,好好干还能活不久。
刘备这次让他去,也是人尽其用,一方面知道他善于机变和说服人,另一方面第一次出使肯定有点危险,派个不是嫡系的人去,万一死了也不可惜,还给大汉制造了宣战借口和大义名分。
综合算下来,简直舍杨修其谁。
不过,杨修如今还在雒阳,他并没有随驾出巡。使团的准备也需要时间,还得避开即将到来的冬天。
毕竟胡天八月即飞雪,去中亚草原的路,最好还是走天山北麓、伊犁河谷。雪山以北的道路,肯定得夏天才适合通行。
所以,真正派出时团的时间节点,应该是明年春耕之后再出玉门关了。
杨修和马岱得到命令之后,也不含糊,还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种和平年代再捞到立功的机会。
而马超得知堂弟要护卫使团出发,也不忘提前交代一下,双方都安排了最好的战马作为斥候、信使所用。马超千万关照了,说一旦发现安息人或者罗马人有粗鄙动武的风险,就立刻派人求援。他会把一部分骑兵从玉门关进一步前出到乌孙驻扎,支援使团撤回来。
不过马超这种准备,显然是过于谨慎了,最后也不会有用武之地。
……
刘备和李素安排妥当了对外外交捞好处的布局后,也就差不多该离开敦煌郡东归了。
后续的几个月的巡幸行程,倒是乏善可陈。就这么先到长安,后至荆、交。
唯一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刘备从凉州回程时,为了不走重复的回头路,所以特地选择了走祁连山南麓、青藏高原边缘的湟水河谷,而非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
河湟地区加上青海湖,从面积上来说,虽然只相当于后世青海的极小一部分,大约还不到两成。但无论什么时代,河湟都集中了青海地区至少七成的人口,也基本上能占整个青藏高原人口、文明的一半以上。
原本历史上,第一个亲自踏足河湟地区,发动对高原文明征服的,要到隋朝的杨广了,杨广来湟水与青海湖的目的,是消灭吐谷浑。
不过如今这一世,早在二十多年前、刘备初定关中时,分出李素和关羽平定凉州之乱,当时就顺手把祁连山周边的青羌人和氐人部族肃清了。李素还亲自带着妻妾侍女美婢游过青海湖呢。
所以,刘备如今再来,倒是没有任何军事行动的风险,纯粹轻松旅游。其中最主要的意义,反而是让朝中大臣们,尤其是那些没吃过苦、一辈子锦衣玉食做学问的文官,见识见识什么叫轻度高原反应。
在海拔三千米左右的高原上,还不至于让人没有氧气瓶就死,但呼吸急促、日晒导致皮肤发红,这些都是免不了的。
大家都见识见识高原的壮阔,体会一下当地生存的不易,也好忆苦思甜,揣测一下当年关羽给王平马岱分兵平定河湟的艰辛,进行一下思想认识教育,提醒大家“河湟与西海(青海)早已是大汉的一部分”。
雪域高原地区,未来也是要坚定维持大汉的长期统治的,一尺一寸都不能因为环境艰苦而轻言放弃。
刘备出发巡幸的时候,是五十七岁,走到青海湖的时候,距离刚出发时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他也五十八岁了。一个五十八岁的老头儿,在没有氧气瓶科技加持的时代,到海拔三千米出头的地方看雪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刘备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跟年轻时完全没法比了,天下统一后的十五年里,他宅在皇宫里每天面对一大群后宫女人,不用再上阵厮杀。如今让人用銮舆抬着,都觉得有点喘。
这一点上,倒是丞相李素显得身体素质还不错。主要是他比较养生,至今还只有五个儿子六个女儿,妻妾规模也很控制。
而且李素毕竟是虚报过年龄的,他现在肉身实际年龄是四十五岁。但这基本上也是李素这辈子最后一次上雪域高原了,以后绝对不会来吃这个苦了。
看了丞相的表现,搞得刘备都有些惭愧起来,伯雅贤弟当年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啊,朕是征战厮杀出身,居然老了体质还不如养生书生。
……
一行人在九月回到了长安,略作休整盘桓,缓解了高原和西域风沙之苦,随后走走停停,由丹水、汉水入长江,经武昌、巴丘、长沙又各自游览一番,到处登楼台观景题词。
年底临近腊月,才算是到了交州。至此,刘备出巡的第一年,基本上算是走完了。后续第二个年头,算是下半程,全军可以弃马登船,不再经受车马颠簸。
刘备看了行程,一开始还担心第218年全年的巡幸,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会不会耽误太久,迁延日月。
但真正上船之后,刘备就意识到完全是瞎担心了。主要是他作为北方人,最近几十年都没坐过海船,根本不知道现在的海船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毕竟,之前周瑜、甘宁用于发现北海道、库页岛、勘察加乃至阿留申群岛最西端几个小岛的海船,都是十年前的科技了。
这十年里,朝廷在休养生息,没有上规模的官方基建投资,可民间工商物流行业的投资,可是丝毫没有放缓。
世家豪强和富商家族,都是为了从“租庸调输”法的“运输折价”部分薅到更多利润、赚出更多差价,而自发百花齐放,各种想尽办法提升船运效率。
后来扶桑的佐渡金山、石见银山、别子铜山,还有旅汉群岛的铜山纷纷发现、勘探、逐步转入开采。这都需要海船把贵金属和铜材安全运回中原。
而马克思早就说过:当市场产生一种需求,它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技的进步。
这一真理,在如今的大汉海运业上,当然也适用。
小说推荐
-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历史分类某“白金大神”因读者打赏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绉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注:三国智商爽文,口味比较带劲,不喜勿入,不喜勿喷
- 历史小说青芷町兰连载
- 最新章:新书很顶的,求阅《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 修仙从忽悠开始
- 网文填坑节来袭,独家番外连载爆更,大佬包场免费看。穿越八荒修仙界,没有系统、外挂怎么办?不要慌,经历数百种骗局的新时代网络评论家怎会没有办法弄到第一桶金?忽悠只为资源,一切只为登仙
- 仙侠小说酒醒愁在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八章 修仙界的娱乐会所
- 大汉从忽悠开始
- 秦二世二年,刚穿越的刘肥就面临着项羽的追杀,于是他不得不忽悠了负责追杀自己的韩信。望着刘邦创业之路的坎坷,刘肥暗暗叹了口气,深感惶恐,我真不想再忽悠了啊
- 历史小说海不是王连载
- 最新章:跟大家说声抱歉
- 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 意外身死,本以为自己应该万事俱灰了。却只因为他是刘备的直系后代,让刘备那个早夭的长子刘封找了上门来,让他代替自己而继续在三国时代以儿子的身份和他的六十三代祖先刘备一起打天下…每次听到有人骂父亲贩履小儿时,我的刀都会毫不犹豫的把他的头颅割下来父亲却说,让他们匍匐在贩履小儿的脚下,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答《
- 历史小说温陵连载
- 最新章:第一个沙场获奖感言
- 开局隆中对,从劝刘备去荆州开始
- ?网文填坑节,12月1日大佬包场,请你免费看独家番外、人气连载新章?东汉末年,民不聊生。自穿越到三国以来,林哲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然而兵锋之下,世上又怎有净土?百姓易子而食,析骸为炊,白骨蔽于四野。见惯了如此的林哲,也更加坚定了结束这乱世的信念。那一天,一位少年扣开了豫州刺史刘玄德的
- 历史小说行走的千纸鹤连载
- 最新章:第七十五章 一日破城
- 洪荒,从忽悠青年鸿钧开始
- 林毅穿越了,成为了昆仑山上的一株大树。但修行数十个元会始终无法化形的林毅,在危机面前,决定开始忽悠大佬“钧,什么是盘古,你是盘古,我是盘古,人人都可以是盘古“何为天仙,开辟世界者,方为天仙“钧,你错了,只有踏入时光长河,遨游过去未来者,才是大罗”随着一句句保命之言脱口而出。当林毅化形的时候,才发现,
- 仙侠小说先仙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忽悠六百年从穿越开始
- 本想平凡的做个打工仔,奈何机缘巧合之下,一场奇幻的冒险就此展开。可以看到古代文明的缩影,可以领略异世大陆的地理人文,更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观
- 玄幻小说饮酒先生连载
- 最新章:第216章 归来任是孩子(大结局)
- 斗罗:从忽悠蓝银皇开始
- 简介1:身负二哈背肌的田昊坐在村头的歪脖子树下寻思着“某三的发家史证明武学在斗罗是很有市场的,俺寻思着每一个魂技应该都可以扩展山寨成一部武学,对了,他们把这叫自创魂技“比如赵无极的大力金刚掌开发开发应该能山寨成某同名绝技,小舞的无敌金身可以山寨下某绝无神的成名绝技,玉小刚的魂技…呃,这个就算了“还有
- 网游小说蒹葭渡江连载
- 最新章:第285章大结局
- 神豪从游戏暴击开始
- 【叮!恭喜宿主被超级神豪系统选中【因宿主热爱电子竞技,将获得原始天赋:游戏暴击】一局游戏获胜后【叮!宿主在本场游戏中获得了胜利,成功触发游戏暴击天赋【暴击奖励正在计算:游戏难度SSS级、宿主表现SSS级,综合评价SSS级,获得至尊宝箱*1】宝箱一开,黄金万两!宝箱再开,已成大佬(新书发布,跪求收藏与
- 都市小说忽悠小半仙连载
- 最新章:第368章:来自大佬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