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西在明确具体经济战争策略后,便不断游说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生产以压低国际油价。
当时沙特的处境危机四伏。北边,伊朗和伊拉克正进行一场长期战争,战火随时可能蔓延至其他国家,而霍梅尼领导下的伊斯 兰激进政权不断煽动沙特境内的什叶派教徒叛乱,威胁沙特的石油生产重地(如东部Qatif省)。
西边,则是叙利亚和北非的利比亚,也和伊朗一齐反对沙特的王室政权。
最让沙特王室不安的是东北部的阿富汗战争,证实了苏联意图向波斯湾扩张势力的野心,而且加上苏联在中东南部,也就是也门和非洲东北角对左派政 府的援助,使沙特王室感受到了苏联的压力,四面楚歌孤立无援。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美国人出手了,不仅是打击苏联,还利用沙特将美元与石油绑定,巩固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针对沙特的危机感,美国不遗余力地在各方面进行拉拢,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力提供军事援助,增加沙特王室的安全感和对美国的依赖。
1981年4月美国为了中东安全建立了中央指挥部(U. S. Ce
t
al Comma
d),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卫沙特王室和油田,为了照顾到沙特对美国驻军的敏感性,中央指挥部的总部设在美国本土。
并且,里根政 府甚至不顾以色列和国内犹太人的反对,向沙特出售最先进的空中预警机,波音E-3“望楼”预警机(Boei
g E-3 Se
t
y AWACS),及其他先进战斗机以增强沙特的空军力量。
里根还运用总统特权,不经国会批准向沙特输出先进的地对空刺针(St
i
ge
)导 弹。
1985年初,美国开始为沙特兴建名为“和平盾”(Peace Shield)的防空系统,这是北约组织以外应用尖端科技最广的全面防空系统,把空中预警机及分布沙特各地的17个远程雷达站收集的数据与5个地下指挥中心连网,协调指挥和控制。
为了表示保卫沙特的决心,美国还派出数百名技术人员和军事顾问长期驻扎以协助“和平盾”系统的操作。
在1984年里根竞选连任的活动中,政 府各部要员纷纷呼吁油价应该下降至合理水平,以刺激美国及西方的经济复苏。
国防部长温伯格认为:“我们供应沙特阿拉伯武器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它压低油价”。
1985年2月在里根刚开始第二届任期,沙特的法赫德国王(Ki
g Fahd)便正式出访美国。
里根总统在接见他的时候,一方面保证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安全,另一方面表示关注油价走向,指出低油价将有利美国经济的复苏。
沙特终于被美国的“诚意”打动,同时也为了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决定大量增产。
据温伯格回忆,“他们事先向我们发出预警,说会大量增产”。
沙特石油部长早已一再警告其他石油输出国,不会坐视自己的石油市场被侵占。
1985年下半年,沙特石油产量从日产不足200万桶飞跃至900万桶。油价从每桶30美元下跌至12美元,甚至最低到8美元,苏联一下损失了上百亿美元的卖油收入,差不多是它对外贸易收入的一半,简直是场噩梦。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 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
大家逐渐对广场协议开始熟悉,一句话概括就是美国为改善其贸易问题而采取的弱美元政策。
广场协议原本更多的针对当时向美国叫嚣的世界老二,日本,没想到歪打正着,美元贬值令苏联的石油出口雪上加霜。
随着西方各国一步步在外汇市场系统地抛售美元,在此后12个月内,美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25%。
原本是想纠正美国的贸易逆差,刺激美国货出口,减少外国货进口,但对苏联经济却有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为国际石油贸易以美元结算,而苏联的贸易伙伴以欧洲及日本为主,结果是即使油价不变,苏联的卖油收入也将因美元贬值而减少。
中央情报局在1986年5月的一份秘密报告描述了苏联面对的外汇短缺困境:“在能源价格不振,石油产量走下坡和美元弱势的处境下,苏联购买西方技术、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能力大减,预计在80年代结束前不会有改善。莫斯科的外汇较往年减少超过三分之一,这使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计划遭遇困难”。
报告结论是苏联因油价下跌和美元贬值,每年减少约1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除了石油收入锐减以外,苏联的军火贸易收入也大受打击。
在70年代随着油价上升,苏联军火贸易收入增长了5倍,成为能源以外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在油价下跌后,苏联军火的大客户如伊拉克、伊朗和利比亚等产油国家也和苏联同病相怜,由于缺乏外汇,使1986年莫斯科的军火生意也损失约数十亿美元。
自1985年起,苏联的外汇储备已经捉襟见肘,情报显示虽然当时金价低迷,但苏联仍然加大黄金输出,以解决外汇不足的困难。在1985年一季度,苏联甚至出现1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1984年一季度则为7亿美元顺差。
此时苏联的物资匮乏,许多工业生产达到瓶颈,没法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一切都在按照里根的战略设想向前发展。
1985年4月23日,即戈尔巴乔夫刚上任不久,苏共中央会议便通过了他的经济改革方案(Pe
est
oika)。
其实安德罗波夫在去世前便已委派戈尔巴乔夫领导研究有关的议案,改革方案便是在此基础上制定的。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