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

第三十五章 双向奔赴

    
    翌日,伏府。
    昨日张辽意外受伤让事情有所耽搁,但赵府粮食全分给了饥民,饥民散去,不其城局势随即稳定。
    如今杨明、伏雅、童恢他们可以坐下来商议善后之事。
    伏雅此时的表情有些无奈。
    赵延被杀,这与他们此前的计划大有出入。
    他们原先是计划抓住赵延,然后押送去往黄县受审,由陈太守定罪。
    至于杀死赵延也并非他们目的,只要能把赵延赶出东莱即可。
    毕竟赵延是赵忠族弟,且关系颇为亲密,他们也不想和赵忠撕破脸皮。
    “少君能否告诉我等,是因何故要杀那赵延?”伏雅开口问道。
    “赵延行辜榷之事难逃一死,可毕竟为一县之长,应由郡守定罪,再择日行刑,如此行事确有些欠妥。”童恢也开始说道。
    杨明闻言看向童恢。
    伏雅见状赶忙说道:“少君行事必事出有因,汉宗不可妄议。”
    童恢也意识到刚才所说欠妥,拱手致歉,毕竟没有杨明相助,他们都进不了赵府。
    “不过还望少君告知缘由,我等也好妥善处置。”伏雅接着说道。
    “西乡有一少年,名叫王胡,乃郑玄弟子,与我相交,因赵延劫掠乡里而死。”杨明开口回道。
    原本为百姓杀赵延并无不对,但就如童恢所说,他这么做并不合规矩。
    所以那要伏雅善后,自然也要把事情原委叙述清楚。
    “少君为友人杀人,并无不对。”伏雅先给杨明的事情定了个性,这和那典韦杀人是一个道理。
    “只是这赵延身份特殊,被那赵忠知晓恐对少君不利,因此我有一法,不知少君可愿一听?”伏雅接着说道。
    杨明举手做了一个请讲手势。
    “赵延并非死于少君之手,而是死于民变,那赵延辜榷百姓,劫掠乡里,引发民变,最后为饥民所杀,尸骨不存。”伏雅开口道。
    杨明闻言若有所思。
    这样讲述逻辑并无不合理之处,并且赵延尸骨不存,自然也无法追述死因。
    “至于吏卒少君也不必担心,我伏氏在不其有些影响力,我可一一安置,自然无人妄议。”伏雅接着补充道。
    “我也会如实禀报太守,让太守依季尚所言如实上书。”童恢此时也开口说道。
    伏氏、陈氏,有两大家族进言,不其县必然无人敢乱说。
    而且古代交通闭塞,别说青州,曹操在顿丘所行之事雒阳都不知真相,更何况现在是在青州。
    这确实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处置方法。
    “不可!”不过杨明还未表态,却忽然有一人推门而入。
    众人脸色皆变。
    杨明抬眼望去,发现进来之人竟是那日初抵北海时所遇之王修。
    “叔治怎会在此?”伏雅一脸惊讶。
    从他说话来看,他是认识王修的,而且关系还不错。
    这也并不奇怪,北海与东莱紧邻,两个世家大族的子弟不认识才奇怪。
    奇怪的是王修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伏府,而且出现在门外。
    “我来时仆人说季尚正与人议事,在客堂等候时套话知道是与杨少君,故躲过仆人,潜到室外。”王修解释道。
    此言令众人汗颜,杨明也一时无语,这王修和那日相遇时所觉一样,还真是个坦诚之人。
    伏雅一阵摇头,起身去关了房门,却也并未责怪,看来他也素来知道王修性格。
    “叔治刚才说不可,有何不可?”杨明开口问道。
    这杨修除了坦诚之外,那日给他的感觉也颇为聪慧。
    伏雅也伸手示意王修入座。
    “隔墙尚且有耳,诸君又如何确保赵忠不会知道事情真相?”王修坐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说的众人无言。
    尤其是那句隔墙有耳,他不就是那个耳嘛。
    “即便堵得住一时之嘴,能堵住一世吗?更何况赵延在不其也经营多年,便无几个忠君之士?”王修继续问道。
    众人再度沉默。
    杨明也不自觉地点头。
    那射中张辽的死士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仍然冒死射之。
    与杨明而言,他是歹人,但与赵延而言,却是忠于他那个令君的死士。
    谁又能说这样的人在不其县仅有一个呢?
    而只要还有一个,偷溜到雒阳将真相告之赵忠,那地方的上书就毫无意义。
    这点与曹操顿如出一辙,宦官深居宫内,地方的上书哪比得上他们的近言。
    “叔治有何高见?”童恢开口问道。
    童恢这话虽然和前面一样不中听,但杨明和伏雅都齐齐望向他。
    “少君,那王胡几岁?”王修也不生气,只是望着杨明问道。
    “十岁。”杨明回道。
    “既如此,那王胡便是少君义子。”王修接着说道。
    这话说完,童恢一愣,但是伏雅与杨明却是马上明白过来。
    为友杀人无错,但还差那么点意思,但为子杀人,天经地义。
    “可如此行事,应当会触怒赵忠。”伏雅望向杨明。
    “无论怎么做,只要赵忠知晓赵延为少君所杀,都会与之结仇,我想少君在做出决定之前已有所思虑。”王修接着说道。
    杨明点了点头。
    当张辽把那带血竹简呈给他之时,他并非鲁莽决定要杀赵延,而是做了选择。
    当初荀攸给了他三策,在顿丘一行后,下策已被他排除,只剩下上、中二策。
    也是因为不想轻易舍弃上策,因此他一直不想与赵延起正面冲突。
    但凡事都有底线,赵延害死王胡触碰了他的底线,所以他做了选择,舍弃了上策。
    也就等于,他选择了中策。
    没错,他做了选择,但仍有选项可以选,这就是他的思虑。
    而且选择中策,也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体现。
    杨明接着再看向王修,目光与先前大有不同。
    作为穿越者,看人带着历史光辉,或者开天眼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王修这个仅有一丝印象的人物,他此前并未太在意。
    但就如同他收张义时所想那样,也如同王胡给他的感觉一般,人才能发挥多少能量与所处环境关系太大。
    从刚才一番言论可知王修之才不低,如果能为他所用,应该也能大有所为。
    他此时帐下有徐晃、张义、张辽,但还缺乏谋臣。
    他现在杀了赵延,等于和所有宦官为敌,他需要谋臣为他出谋划策。
    原本荀攸是更好的人选,但从上次他阁楼才求得三策的经历来看,如今他地位不够,荀氏是不会为他所用的。
    而相比之下,出生地方世家的王修则有可能会为他所用。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几番接触下来,王修坦诚、聪慧的品质也同样吸引着他。
    剩下的问题,就是不知王修有没有意向。
    他如今毕竟尚无官职,而王修是地方世家大族的子弟。
    “少君,此事还是由你定夺。”伏雅看到杨明反应,开口道。
    杨明这次帮了他大忙,无论杨明如何选择,他都会尽力善后。
    “便依叔治所言。”杨明开口道。
    商议完善后之事,待出了正堂,杨明找到伏雅问道:“昨日事发突然,我还未来得及向华神医答谢,不知他现在何处?”
    “他今早已离了不其。”伏雅回道。
    杨明闻言一愣,走了?
    “他本就是滞留在不其,如今他已往兖州去了。”伏雅解释道。
    杨明瞬间恍然,心中不觉得对华佗敬佩了几分。
    昨日他说了要重金酬谢,华佗却等都未等他。
    既然华佗已不再伏雅,杨明也准备离开。
    而他还未出府,王修便追了出来。
    杨明虽有意王修,但王修今日是来拜访伏雅的,他肯定不能在这时候提。
    “修能否有幸再与少君同乘一车?”王修上来就拱手道。
    “叔治今日不是来拜访季尚?”杨明好奇道。
    王修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为少君而来,来伏府只因不知少君如今住在何处。”
    听闻此言,杨明欣喜,便邀杨明一起上了车。
    “叔治来寻我是有何事?”路上两人闲谈,等到了自己府上,进了书房,杨明便直接问道。
    “听闻赵延身死,我知少君有难,便借了兄长快马连夜赶来。”王修坐下后说道,依旧无比坦诚。
    杨明闻言霎时愣住。
    “叔治怎知赵延之死与我有关?”等回过神,他开口问道。
    “伏雅其人好谋无断,童恢匹夫之勇,二人难成大事,我听闻赵延身死,便知必是少君所为。”王修笑道。
    杨明此时看向王修越发喜爱,这等行事风格,实乃名士之风。
    机会难得,他旋即站起身来:“叔治,我有一不情之请。”
    “少君但讲无妨。”王修也跟着起身。
    “此番回雒,宦官必然欲置我于死地,但我也不甘心就此束手就擒,而是要与之搏斗一番,不知叔治是否愿与我一道?”杨明说着已走到望向面前。
    让杨明未曾想到,王修直接摇了摇头,道:“我在南阳游学时听闻君诛王甫时,便刮目相看,归途时又听闻君火烧王庭,更是击节赞叹,那日在车上失态实乃情不自禁,昨日又闻君诛杀赵延,便再也难以自己,昼夜星驰而来。”
    言罢,王修直接行以大礼:“修并非要与君一道抗宦,而是要为主公驾车引路!”
    杨明闻言喜不胜收,不由大笑,当即扶起王修,握住他手道:“明之有叔治,犹鱼之有水,幸哉!甚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