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宋

第184章 最后的朝会

    
    第184章最后的朝会
    朝会上,其实议不出什么主张。你若不能在朝会前达成协商,那就没必要把事情拿上朝会谈。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朝会就是一个签章作用,把此前私下的结论,公事公办罢了。
    赵桓明白这道理,秦桧也明白,甚至能够上朝的那些文武百官,全都明白。自然如童穆、储宏这样见识过大场面的宦官,更加明白。
    他们私下见到的各种肮脏交易,还少吗?甚至很多交易,都是他们这些宦官秉承了官家旨意出去传递的。很多大臣在达成协议时候,也要托了他们的关系入宫说与官家知晓。
    无论如何,看到城墙上烟花绽放,今天参与朝会的群臣心中也是一块大石头落地。看来一切都还没有那么糟糕,只要海州的援军能赶来,这汴京就还是那个风花雪月的汴京。
    赵桓环视左右,却不见有人出班言奏登闻鼓院的事情?他有些不解,于是就用眼神远远地瞥了一下站在末班的枢密院都承旨贾奕。
    贾奕也是苦笑,他也才在上朝途中知道登闻鼓院的事情。一个纨绔子敲响登闻鼓,想要与谋国家战和大事,说起来何其可笑?
    贾奕却知道,那个高衙内不学无术,他在本质上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胆魄,或者说想象力。类似“掘堤”这样狠辣的手段,难道不是朝中士大夫官僚们的拿手好戏吗?
    但是,高衙内说的三支箭书,却被他吞入腹中,如今查无对症了。贾奕也知道自己的机速房如今是个什么样子货,他也曾多次与官家说过,想要整顿一下。
    可是官家,却从来都是不置可否。贾奕叹息不已,说到底,自从出了郭药师那档子事,官家就不再信任任何人。何况还是机速房这样的密碟组织,就更加惹人忌惮。
    “禀官家得知,今日有无赖子高衙内闯入登闻鼓院,言及他收到城外射来的三支箭书,语及城外蒙兀人故事。他说蒙兀人,想要掘开大河水淹汴京。
    机速房自然要与他落实诸事,然而他却又拿不出那三支箭书。所以此事成疑也。不过如今六月正是大河汛期,若城外的蒙兀人真有此意,臣以为,城内还该早做万全才对。”
    贾奕的奏对,已经故意说的含糊其辞,然而殿上的群臣听了,都不禁毛骨悚然起来。真要蒙兀人水淹汴京,就算海州援军来了,又能如何?
    不行啊!早就说过了,打不了咱就请和好了!偏偏官家却在战和一策上含糊其辞?任凭西军在潼关守御,康王在河东、宗泽在河北与金人对战。
    更有什么京东都护府,还要叫嚣北伐?如今可算大祸临头了吧?
    “官家,如今汴京危殆,还请官家赶紧选员出使城外,与蒙兀人议和为上。以老臣愚见,不过是多与些岁币,怎么也比兵凶战危的花销少多了。
    何况蒙兀人来自大漠,听说他们栖身之地十分苦寒。若能得我朝善意,或者还能为我所用,居间调和女真、西夏诸军也!”唐恪出班颤巍巍道。
    如今朝中徐处仁为宰执大臣,但他也只是具备而已,平素都是一言不发的。或者徐处仁读书不错,志向远大,然而与他的理政手段却甚是粗糙、浅薄。
    这样的人,更适合待在谏议院、大理寺的位置上。但是当时郭药师新政,先用张邦昌,后选徐处仁,却压根就没想过要用他们的治国学问。
    一个顶缸的太宰罢了,要他治国安邦的学问作甚?到了赵桓二次亲政,为了朝局稳定,依然是徐处仁为太宰的格局。只不过把郭药师的少宰位子,给了沈晦。
    沈晦却是个非常坚决的“主战派”,甚至他比李纲等人还要高调。但是他要这样做,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在他的身前,还有安宁这样的状元郎嚣张跋扈。
    沈晦原本是官家赵桓相中的宣和六年状元,只不过安宁横空出世,就形成了沈晦屈居榜眼,周执羔探花,朱倬传胪的格局。
    看着也不错,但是他们这一届进士八百五十多人,如今先后去了京东各地为官的,竟然不下百人。甚至朱倬还贵为总理大臣,周执羔也是主管内政的右相,都比沈晦来的刚猛。
    至于说截胡了状元的安兆铭?那怎比呀?人家现在都已经是明公了!哪怕最差的历史地位,都是权臣的待遇。若说改天就要贵为明王,或者明皇,也都不算稀奇。
    关键是安兆铭才三十余岁,沈晦却快要五十了。这人比人,就要气死人的。何况就算比不了安兆铭,怎么还要屈居何栗身后?因为何栗也才四十出头而已。
    何栗也是状元及第不假,但他的治政能力却甚是了了。起码沈晦自觉治理地方的成就,要高过何栗,那么何栗又为何能得高位呢?
    仅仅靠官家喜爱,或者运气,显然是说不通的。因为沈晦更得官家信赖。按照沈晦的判断,就是何栗主战的嗓门喊得响亮,迎合了朝野士气而已。
    自从海州北伐之后,汴京城里一直就有了一种声音:女真人没那么可怕,也并非不可战胜。河北的惨烈大战,就让宗泽的声望攀到别人不可企及的地步。
    所以,对于何栗为何要把嗓门定的这么高?沈晦深有体会。他与何栗都曾出使过金国,都“疑似”对金人行过庭参之礼,所以他们都要急于洗白身份。
    后来何栗暗算郭药师,就被老郭一巴掌拍了去辰州编管。等到赵桓二次亲政后,朝臣人才凋零,几乎就剩下孙傅、许翰、杜充这些一贯的主战派了。
    但是这样的一言堂,却不是赵桓喜欢的风格。群臣嘛,难道不应该是异论相搅的吗?
    所以,沈晦这样不断在战和之间游离的“新锐”大臣,就要脱颖而出。此外就是,那些主和的大臣,朝堂上也万万少不得啊!
    然而,赵桓遍观汴京大臣,有主见的大臣,或者曾经主和的大臣,如吴敏、李纲、张邦昌、白时中、李邦彦、胡松年等人,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纷纷被贬窜在外。
    帝师耿南仲虽然还在汴京,可惜他的名声却被郭药师整得臭大街了。哪怕赵桓还想用他,也总要顾及声誉,所以耿南仲只得以“白衣”身份备闻而已。
    说不得,唐恪、蔡懋、李棁、路允迪这样的主和大臣,以及秦桧这样的叵测之辈,就也要被放在朝堂上充数。
    秦桧也早已看破这些事情,所以他如今沉默是金,列位而已。唐恪年纪老大不堪了,却还留着昔日的书卷淳朴气息,只是到了如今,行事、观事的手段,更加老辣而已。
    唐恪环顾左右,心中也是暗暗叹息。官家想要改变金人对他“暗弱”的评价,日常行事就颇为讲究阳刚、气度。连带朝廷风气,也多以“英姿勃发”的主战派为主。
    不但昔日的主和派式微,连带那些老成持国之辈,也是纷纷离去。
    当然朝堂上也不是没有大才,比如秦桧就很厉害。不过秦桧却因为去过海州,佐过郭药师,他就要被官家猜忌,列班备讯罢了。
    如今的官家,颇为讲究战和之间的拿捏,以为可战亦可和者,方为上策。
    唐恪本意也不是一定非要主和,只不过若没人提出这一茬,官家的似战非战之策又怎好宣之于众呢?所以,唐恪也只是在配合官家演戏罢了。
    都是在演戏啊!唐恪慨叹。
    事实上,如今左右天下大势的人,其一是安兆铭,其二是金兀术,别人都在打酱油的呢!所谓的汴京朝会,为何会终日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议而不决?
    因为你就算决了,也没啥用!
    海州、康王、郓王、张叔夜、马扩,甚至还有东南的钱伯言,该干啥还干啥,完全不鸟你朝廷那一套的。就算需要时,也不过是发了文书过来汴京,要求朝廷用印、背锅罢了。
    朝廷可以不用印吗?当然可以,但是给个理由先?人家的一切动议,都是有理、有据,有情节、有理由的,朝廷拿什么批驳人家?
    再说了,汴京的武备还要不要?汴河上的漕粮还收不收?东南的赋税呢?天下的人心呢?朝廷也能不要啦?
    甚至唐恪都不知道,这样的局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似乎是安兆铭兴办海州特区后开始的?还是受金兵第一次南下后的局面拖累?
    不对!这个局面却完全是在官家赵桓登基后才形成的?唐恪也被自己的判断下了一跳。原来他安兆铭,从来都没承认过赵桓这个皇帝!
    哪怕后来郭药师主政时期,也只是情况稍好一些。但是所谓的稍好,也不过是朝廷决议,大半都与海州动向契合的缘故。
    所以,就连郭药师那样的枭雄,都要迁就海州的犟脾气呢。
    唐恪的声音,自然引来朝堂诸公的口诛笔伐。与蒙兀人言和?昔日河北十几万死难义军会答应吗?女真人会答应吗?海州会答应吗?
    宗泽老爷子三呼渡河而亡啊!乃们同样都是老臣,为何宗老爷子就那样磊落,你唐恪就要这样猥琐?甚至到了最后,连沈晦都叫嚣请斩唐恪以谢罪天下。
    秦桧却听得头皮发麻!掘堤这样的大事件,怎么就被主战、主和这样空洞的口号遮掩了?朝会是无力决定国家战和之策,但总还能决定汴京城该如何应对大河掘堤的后果吧?
    难道这等要命的事,也要等他安兆铭过来定论吗?
    官家讲究异论相搅,游离在似战非战。似和非和之间,的确利于他人主的地位把握。但官家却没意识到,所谓寓战于和,或寓和于战,比坚决的战和更坏!
    完全是在自寻死路呢!不主战,士气提不上来,武备不修。不主和,使节派不出去,对方的要价不清楚。就这样在汴京等死啊?
    好容易押到散朝,秦桧就急急回家,要夫人王氏赶紧准备一下吧。自己也该马上发急病送去海州治疗呢,眼下就该不能理事了才对。
    事实上,像秦桧这样急着称病,暗中开始准备逃亡的官员,其实还有很多。所以今日的汴京朝会,已经成为赵桓的最后一次朝会了。
    而赵桓,却还在为下一次朝会上,自己究竟该主和,还是主战定调子烦恼?
    至于掘堤?那些大臣都不急,朕又怎能张惶失措,没了人君气度?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