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寨内外,秦军把守在各处,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苗王看着那秦兵们,盔甲鲜明,兵器锋利,更可怕的是,眼神中透露出那股逼人的杀气,谁敢与秦国为敌,将会死于这些秦军之手。
这是赵佗有意为之,皇帝给他的命令,是不主动与苗人为敌,要是出现苗人攻击秦军之事,也只能参与人员进行惩罚,不可伤及无辜。
不过,赵佗不仅能治军、带兵,还能治国,苗人主动妥协,他觉得是收服苗人的好机会。
要收复苗人,需要一定的手段,要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首先要让苗王看到秦军的实力,让苗人不敢违逆大秦。
对于秦军打败楚军,灭韩国、赵国,苗王都已知晓。
现在,要让苗王亲身感受到秦军的强大。
营寨大门,苗王和两位手下在等待着。
不多时,杜真和宋启走了过来,宋启用苗语对苗王道:“赵佗将军有令,苗人不可带利刃进入。”
随即,杜真命人搜身,没有发现有任何利刃。
随后,杜真带着三人进入军营。
进入大营后,来到大帐外,苗王只能只身入内,两名随从在大帐外等候。
进入大帐,只见左右两边各有数名秦将跪坐着。
正中上方那人,年近五旬,身材高瘦,留着山羊胡子,想必是赵佗了。
宋启对苗王道:“这位便是秦军主将赵佗将军。”
苗王向赵佗作揖行礼。
赵佗一副威严之色,严肃道:“苗人协助楚国与大秦为敌,这乃是十恶不赦之罪,依照秦律,需要将苗王和各长老全家都需捉拿起来,交给廷尉审判,依照秦律治罪。”
宋启把话翻译过去。
苗王一听,大惊失色,立即跪下。
“赵将军明鉴,苗人是被楚国胁迫,要是不答应楚国,苗人将会有灭顶之灾!恳求赵将军网开一面,向大秦皇帝陛下求情。”
随即,苗王向赵佗磕头。
赵佗故意道:“哼!算你们苗人走运,在本将军南下前,皇帝陛下跟我说,要是苗人肯改过自新,肯知罪认罪,朝廷可有条件饶恕。”
原本惊恐万分的苗王,听到这么说,总算稍微镇定下来。
他恭恭敬敬道:“不知陛下有什么条件?只要苗人能做到,一定遵从!”
赵佗道:“第一,从此以后,所有苗人要归心于大秦,成为秦人,朝廷在武陵山苗人居住之地设立县、乡;第二,允许苗人跟其他秦人通婚,苗人男子可娶秦人女子,秦人男子亦可娶苗人女子;第三,苗人区域,要用大秦的钱币、度量衡,使用秦篆,行夏人之礼。”
这三点,是他南征百越后,成功治理百越所总结出来的。
听到这里,苗王迟疑起来,真要是这样,那苗王地位何在?
见苗王没有立即回应,赵佗冷冷道:“怎么?是不是不答应?”
苗王为难道:“赵将军,真要是这样,那苗人就不再有苗王了?”
宋启把话翻译过来后,赵佗一拍桌子,霍地站起,重重地道:“苗王,你们协助楚贼与大秦为敌,依照秦律,应当把你和苗人各长老全家都斩首,你还敢与朝廷谈条件?”
看到赵佗这种反应,苗王就足够害怕了,听到宋启翻译过来的话后,连连磕头,苦苦哀求。
要是苗王和各长老位置不保,要是失去了原本的地位,对于他和长老们来说,这跟要了他们的命没区别,真要是这样,情愿跟秦军拼了。
见苗王如此惶恐不安,赵佗神情严肃,内心却是愉快。
“也罢,本将军上奏皇帝陛下,替你和各长老求情,至于结果如何,就不是本将军能左右。”
苗王又仿佛看到了希望,连连感谢。
他又说,他三女儿貌美如花,只要陛下肯宽恕,愿意把三女儿进献给皇帝陛下。
随后,苗王被带了出去。
看着苗王离去的背影,赵佗嘴角泛出一丝笑容。
随后,赵佗取出纸笺在书写起来,先是报告近期发生的事情,再向陛下认错,说自作主张处理跟苗王之事未事先得到陛下批准,又再全面论述自身对于处理苗人地区的建议。
这个上奏本内容很长,足足有好几张纸。
写好之后,放入信函火漆封缄,立即派人返回关中,上呈皇帝。
————————
六月十五这天,晚上。
由曹参所率军的齐军、赵丰所率领的赵军,却没有睡觉。
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这就是曹参所等待的好天气,正是偷偷渡河的时机。
黄河邯郸郡流域,这里的夜晚并非静悄悄,鸟叫蝉鸣,青蛙呱呱叫。
这里也并非漆黑一片,在圆圆的月亮照耀下,有着微弱的光亮。
这正是曹参所希望的,动物的叫声,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齐军行动产生的声音,齐军夜晚行动不能燃火,需要月亮光照明。
齐军主将帅帐,这里灯火通明,所有武将都聚集一堂。
齐军有曹参、樊哙、王吸、薛欧、靳歙、傅宽、奚涓、高邑、陈错、张相如、枞公、卫胠、孙赤、宣义等人。
赵军有赵丰、戚宗、许瘛、冯解散等人。
曹参道:“诸位,今天晚上,我们将要北渡黄河,打败暴秦,收复赵地的时候到了。只要我们这边能打败暴秦,收复赵地,将会挥师向南,跟楚国一同夹击韩信,函谷关以东的韩国、魏国,都有望可以复国。”
赵丰道:“暴秦休想灭赵,赵国复国的时机到了。”
随后,曹参下令进军。
不久后,军令传达到军中各级,齐军、赵军开始行动了。
两军提前制作好的大量船只被搬了出来,由马车搭载着来到黄河南岸,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把船只放入河面上。
等运送过来的船只达到一定数量后,齐军开始渡河了。
曹参、赵丰都一直在岸边指挥着,他们有些紧张,只要还没渡河,谁也无法料定绝对不会有意外。
所幸的是,整天晚上都很顺利。
清晨时分,渡河的兵马已有三万余人,曹参和赵丰亦坐船来到黄河北岸,随后,曹参派出骑兵在周边巡逻。
不久后,骑兵来报,在数里外发现了秦军斥候,秦军发现赵军后,匆忙向北撤退。
齐军三十万、赵军十二万,如此多的军队渡河,以及运送相应的粮草辎重,不是短时间便能办到。
在这时期,人类还暂时没有能力,在诸如黄河、长江这样的大河搭建桥梁,只有船只渡河,要运送人员和物资,需要数天时间才能完成。
曹参让骑兵先渡河。
中午时分,三万齐军骑兵、两万赵军骑兵,聚集在在黄河北岸。
曹参再次把主要武将们召集起来,分配任务。
曹参道:“赵国东边地势平坦,有利于骑兵行动。既然秦军兵力空虚,我们应当派骑兵快速行动,迅速北上,直插邯郸,给予秦军震慑。”
赵丰道:“赵军将会有两万骑兵,跟齐军一起火速北上。由我亲自率赵军步卒,重新收复、接管邯郸郡各县、乡。”
他认为,赵地百姓一定会欢迎赵军回来。
之前秦国朝廷宣布,免除赵地百姓一年赋税徭役,得到了一些百姓欢迎,赵丰也打算这么做,免除一年赋税。
要是免除赋税,就算赵国复国,赵丰照样有一年多没有赋税收入,对于这个问题,他曾经跟刘邦、萧何商议过,齐国愿意粮草支援,帮助赵国支撑一段时间。
对于齐国的帮助,赵丰十分感谢,口口声声说,赵国和齐国,永远为兄弟之邦。
刘邦才不会这么无私,帮助赵国就是帮助齐国,有实质性的需要才会这么做。
不久后,齐军和赵军骑兵共五万人,一同北上。
齐军领兵武将为傅宽、副将靳歙,赵军领兵武将为戚宗。
除了骑兵要火速北上,步卒亦要跟进,由樊哙樊哙、王吸率领八万步卒,明天一早出发北上。
赵丰要做的,不是寻找秦军决战,而是分出一部分士兵,到邯郸郡东南边个县、乡、村,告之当地百姓:赵军已经回来了,赵国复国,当地重新归于赵国治下。
不久后,潜伏在太行山上的王元,收到了敌军悄悄渡河北上的报告,他没有任何慌张,一切都按照原计划行事。
————————
经过长途跋涉,邹离和使团成员,风尘仆仆赶到了月氏城,铁木尔出来城门迎接使团的到来。
一番寒暄后,铁木尔带使团入城,安排在驿站居住。
第二天,月氏王阿骨兀正式接见邹离。
一开始,阿骨兀夸赞秦军英勇不凡,大败匈奴兵。
自从那次大败匈奴后,在月氏东边的边境两百里以内,再也没有出匈奴人的踪迹,月氏王安心了,月氏国百姓也安心了。
邹离道:“秦国是天下最强大之国,在秦军东边,秦军节节胜利,收复越来越多失地,刘邦、项羽这两个最后的反叛者,即将被剿灭。大秦即将再次天下一统。”
对于他说,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月氏王对此没有异议,在场的臣子们亦没有异议。
接着,邹离继续道:“只要有秦国保护,月氏国永远安全。但是,月氏和秦国的结盟,本是互惠互利,却要秦国派兵驻守,秦国百姓和臣子们都有意见。秦国百姓们,亦不希望从军的家人相隔万里之外。皇帝陛下派本使前来,有话转告给大王,只有月氏國成为藩属国,才是最根本办法,让秦国的大臣、百姓没有任何理由反对派兵驻守月氏。”
居然是要像羌国那样,把月氏国变成秦军的藩属国,阿骨兀和在场的臣子们都惊讶了。
邹离继续道:“大王,月氏国只是名义上向秦国称臣,每年向大秦象征性进贡,大秦陛下亦会赏赐月氏国。成为大秦藩属国后,月氏国的一切,军事、政治、内政,大秦朝廷皆不干预。这乃是对双方有利之事,大秦皇帝陛下,希望大王能答应。”
道理讲得很明白,对于这个提议,月氏王没有抗拒之心,大多数臣子们亦没有抗拒之意。
阿骨兀道:“请贵使先回驿馆,两日后必有答复。”
大业皇帝说过:实力是硬道理,秦国已经展现出了足以让西域任何国家胆寒的实力。
见月氏王和臣子们没有反感、不悦之色,邹离料定,月氏国必定会答应。
邹离走后,月氏王和臣子们商议起来。
铁木尔道:“大王,臣觉得,向大秦称臣对月氏有利。大秦是最强大之国,向大秦称臣,并未矮化月氏国,还有实质性好处。”
乌勒质道:“只要还是由我们来管月氏国内部事务,臣赞同臣服于秦国。”
阿普杜道:“秦国太强大了,做秦国的臣子,月氏国很安全,月氏人很乐意。”
臣子们纷纷发言,大多数赞同做藩属国。
阿骨兀本身就倾向于答应秦国要求,既然多数臣子赞同,阿骨兀爽快地答应了,君臣都为此高兴。
两天后,邹离再次见到了月氏王。
阿骨兀正式宣布,同意称臣于秦国。
双方当场缔结国书,国书内容中,上方是秦篆,下方是月氏文字,月氏王当场盖章,一式两份,双方各一份。
邹离又还谈及详细问题,他提议,在月氏境内,可推行使用秦国的文字、钱币、度量衡。
当然,月氏国本身亦有自身的文字、货币、度量衡,可以跟秦国的同时使用。
比如客栈招牌,上方写秦篆,下方写月氏文字;比如各种告示,同样可以这样做。
邹离说,西域有许多人需要途经月氏前往秦国,他们去到秦国后,一律使用秦国的文字、钱币、度量衡,要是在月氏国实施,更有利于西边诸国商人在月氏国消费,便于外商在月氏国活动。
这是嬴子婴对邹离的嘱咐,他要对西域进行文化入侵,西域诸国共同使用让秦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又再有在当地驻守的秦军跟西域女人通婚,生下后代,传播东方文化,久而久之,西域人就会逐渐认同华夏文化。
当潜移默化到了一定程度,将西域纳入秦国国土,也就顺理成章了。
————————
作者新书《我在清朝有套房》已经发表,欢迎阅读、投资、投票。
7017k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