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章听到朱瀚的话,激动地勐拍大腿:“七五,你这话说的在理,就得是这样!”
“不管是哪儿的百姓,都是咱的子民!不管是肥沃还是贫瘠的土地,都是咱的土地!不管是再穷乡僻壤的地方,那也是在咱的治下!”
朱元章一口气说了好多,都是对朱瀚的认同:“七五,你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
朱瀚说道:“修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排除一切困难,让天堑变通途!”
“我记得云贵土司说过,有个地方的人生活在山里,而且还是在没有路的山顶上,进出一趟就要半个月,这怎么能行?他们与世无争,但也不知道外面换了天地!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是大明的百姓,无论他们生活在哪里,大明都不会忘了他们!”
“现在大明正在飞速发展,可百姓的收入却赶不上大明发展的速度,我们就要想办法,让百姓的收入提升上来。”
朱元章听到后连连点头:“就按你说的做,咱在开朝会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做。”
朱瀚在说修路的时候,只是说了此举利民,同时也可以提升大明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但还有一点朱瀚没有说,那就是一旦道路畅通,那就意味着政令通达,他朱元章的政令,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传到大明治下的所有角落。
一定要修!
朱元章答应朱瀚后,随即问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件事,你打算交给谁去做?”
既然把问题都提出来了,那解决的办法你一定有了吧?
最重要的是谁来做这件事。
朱瀚?
不可能!
朱瀚可以发现问题,但不会去做一件事,他嫌麻烦。
朱瀚说出了一个名字:“刘基!”
“他?”
朱元章听到朱瀚提起刘伯温,有些犹豫:“他合适吗?”
“他是江浙的世家子,代表的是士族利益,可他作为大明的臣子,代表的就必须要是大明的利益,代表的是哥你的意志。”
朱瀚知道刘伯温不合适,但还是选择了他,他就是要告诉刘伯温,以后放弃你那所谓的士族、世家利益,老老实实跟着朱元章做事才是最正确的利益。
果然,朱元章听到朱瀚的话,点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
“行吧,那就让刘基去做吧。”
……
大朝会上,朱元章颁布了他的新政令。
命令资善大夫、诚意伯刘伯温前往云贵,对云贵地区所有的人口进行调研,无论多么偏远,不可遗落一人……同时,朱元章向户部、工部下令,让他们配合刘伯温,对云贵地区的道路进行修缮改造,调集钱粮、工匠,全力配合刘伯温。
朱元章在对刘伯温下令的同时,也对全国各地的州府官员同时下令,让他们统计清查属地的百姓聚集所在地,但凡遇到道路崎区或者无路可走的情况,清查统计后上报,然后由朝堂和地方上的资金同时调拨,修缮大明境内道路。
刘伯温站在朝堂上,脸色很不好看。
他不过是个资善大夫,也只是个虚职而已,可朱元章偏偏盯上了他。
去给百姓修路……这完全不符合刘伯温的认知。
在他看来,能够帮助朱元章治理天下,并且能让大明长治久安的,是士大夫们,是大明的贵族,朱元章只要给这些士大夫们足够的利益,他们就可以帮助朱元章去管理那些百姓。
现在朱元章让刘伯温去为百姓做事,这在刘伯温看来这是逼他背叛士大夫阶层。
“这里面,一定有朱瀚的影子。”
现在的大明到处都是事,尹利那边帖木儿和徐达的战事还没结束,陈友谅和王保保还没有解决,大明对外扩张,每天的奏折像雪花一样飘到朱元章的桉前,这么多事朱元章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其他的?
换源app】
再说,大明之前的政策,是把偏远地区的百姓迁移出来,转到交通便利和土地肥沃的地方,根本不用费心费力的去云贵做统计、修路。
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刘伯温觉得朱元章这么做是劳民伤财,国库里的钱本来就不多,要花到刀刃上。
心中对朱元章命令持反对意见的刘伯温,却不敢在朝堂上反对朱元章,因为刚刚朱元章说了,不管是哪儿,只要是在大明的版图内,那大明朝堂就有责任和义务将其建设好。
朱元章布衣出身,不到十年的时间,大明人口超两亿,其功劳远超汉唐,刘邦和李世民在朱元章面前就是弟弟,朱元章野心勃勃的想要成为千古一帝,而今天下的命令,就是朱元章通往千古一帝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刘伯温怎么敢成为朱元章的阻碍?
“臣,遵旨!”
刘基内心苦涩的接受了朱元章的命令,他心中已然确定,当士大夫们知道他帮朱元章做的事情后,会把他当成士大夫中的叛徒。
……
刘基会不会成为叛徒,朱瀚才不在乎。
士大夫阶层就很牛逼吗?他们仗着千百年来形成的阶层,就能左右朝堂?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朱瀚心里也清楚,士大夫阶层是不会被消灭的,哪怕是从底层成长起来的普通百姓,只要他们拥有了一定财富,或者说家里有人成为大明的官员,他们就会成为士大夫阶层……然后周而复始。
既然无法消灭,那就把底层贫苦的百姓都变成士大夫阶层。
朱瀚和朱元章这么做,为的是模湖士大夫阶层的概念,让阶层消失。
大势所趋,别说是刘基,就算把现在所有的士大夫阶层绑在一起,都无法阻止的大势!
在给朱元章出完主意后,朱瀚就准备带着刘三娘往北边转一转,顺带还有娜塔莉、索菲亚、周止若三女,一起去北方去玩。
其实,就是为了避暑。
现在的应天府马上就要迎来三伏天,虽然有冰窖,住的地方也是冬暖夏凉,但也不能一直呆在屋子里吧?
干脆,朱瀚带着人到北方去,到草原上好好地转一转。
朱元章也不管他,知道朱瀚要出去玩,他只是善意的提醒朱瀚,现在他的孩子还少,要赶紧想办法再要几个孩子,让朱瀚趁着出去游玩的时候努努力,给老朱家再开枝散叶。
朱瀚听到后哭笑不得,但想到自己如果不答应,朱元章还会一直絮叨,干脆爽快的答应下来。
“七五,你别不当回事。”
朱元章看出了朱瀚的敷衍,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你看,咱大明现在的版图都扩大多少倍了?陆地和海上都有,如今咱的交通不便利,来回一趟甚至可能要小半年的时间,未来怎么治理?还得依靠咱们自己不是?”
“大明是老朱家的大明,大明的治理,还得依靠咱们老朱家来做啊。”
朱瀚点头认同,并且非常严肃的回答道:“大哥说的是,我一定加倍努力。”
朱元章满意朱瀚的回答:“这还差不多。”
朱瀚作为朱元章的亲弟弟,大明唯一英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非常多的关注。
即便朱瀚是出去玩,但沿途官员在朱瀚还没走出应天府的时候,已经开始探听朱瀚的动向了。
当然,朱瀚的随从也会把朱瀚的行踪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朱瀚的行程变得更轻松,撇除一定的麻烦,再说各地官员都有迎接朝堂官员的责任,朱瀚作为英王,地方上招待朱瀚更要隆重。
朱瀚也知道,但他并没有阻止,他们招待归招待,如何能让招待满足朱瀚,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智慧了。
过了长江,朱瀚停留的第一站是在除州,这里也算是朱瀚和朱元章真正起家的地方,朱元章在这里走出了濠州,摆脱红巾的身份,然后一步步越过长江,直取集庆路……
除州,对大明意义重大。
朱瀚把休息的第一站放在除州,也在不少人的预料范围之内。
除州府府尹叫韦成波,是除州韦氏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前元的进士,虽然中了进士,但却并不被重用,再加上元朝遍地烽烟,韦成波刚被派到除州,除州就被朱元章打下来了,韦成波一看……行吧,跟着谁都是混,干脆就投靠了朱元章,然后从一个书吏开始,一步步成为府尹,成为出州府的最大的人物。
朱瀚到了除州南城外,韦成波带着除州的一众官员已经在外面等候,等朱瀚靠近后,他带领官员跪在地上:“下官韦成波,见过英王殿下。”
“起来吧。”
朱瀚让韦成波站起来,自己带着刘三娘等人往城里走,韦成波站起来后,赶紧来到朱瀚身边,对朱瀚说道:“英王殿下,下官听说您路过除州,只是晚上的时候在城里酒楼中备下薄宴,其他的准备,也都在城中。”
朱瀚听出来韦成波话里的意思:“哦?你是让我在除州城中随便转?”
“除州城比以前扩大一倍,可容纳百姓四十万人,英王殿下您一人能转多久呢?”
韦成波摇摇头,反而对朱瀚道:“不止是您,您的随从也可以在城中任何地方转,如果哪里有违纪和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您和您的随从为除州的发展提出意见,下官感激不尽。”
“哈哈哈,你这人有点意思。”
朱瀚答应下来,“好,就按你说的,胡一八,今天给兄弟们放假,让他们到除州城去玩,每人十两银子,拿去花!”
胡一八立刻答应下来:“是,王爷!”
朱瀚说给兄弟们放假,胡一八却并没有离开,而是带着三十多人一直跟在朱瀚身边。
朱瀚在韦成波的带领下,来到了南城的贸易市场,不少百姓从市场进进出出,出来的人手里拿着的都是已经购买好的生活必需品。
韦成波在给朱瀚解释:“殿下,在除州,类似的贸易市场有两个,一个在南城一个在西城,这两个区的百姓最多,他们也是最需要贸易市场的,不仅可以满足吃穿用度,还可以当成休闲场所,带着家人到贸易市场转转,权当休息,为了应对人流量,在修建的时候专门留出了足够多的通道……”
“东城是富人区,不少商人和大家族生活在东城,他们那边也有贸易市场,不过比较高端,我找到一些家庭条件不好,但干活麻利的人到那边去,比如青菜或者水果,都是洗干净了再售卖,赢得了东城人们的信任,赚到的钱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还可以改善自己家庭的条件,东城的贸易市场所有权在官府,三年轮换一次……”
韦成波把他在除州的一些政策告诉朱瀚,朱瀚听到后也很开心:“不错,你把除州管理的不错……韦成波,我们离开后,你把你在除州制定的政策,实施的办法写成折子递给陛下,让他在大明境内推广除州的治理办法。”
“是!”
朱瀚把一些问题向韦成波询问,韦成波不慌不忙的一一作答,可见朱瀚在除州看到的,并不是为了迎接他而东拼西凑的。
这样的官员,如何能不重用呢?
晚上,朱瀚去参加韦成波举办的酒宴,他发现除州城的官员对韦成波都非常服气,几乎没有二心的人——朱瀚又给他打了一个标签:他不仅有能力,而且手腕也非常强硬,回到住的地方,朱瀚把韦成波的情况写成一封信,让身边的侍从快马加鞭交给朱元章。
朱瀚给朱元章信的最后,留下了最重要的一句话:韦成波,可取刘基而代之!
韦成波是除州韦氏出身,刘基也是江浙士族……可为什么韦成波能为百姓做这么多实事,你刘伯温做个事为什么要磨磨唧唧,拖拖拉拉?
哪怕韦成波比不上刘伯温,朱瀚也愿意用韦成波,最关键是他们的心是一条心,不像刘基在大明和士大夫两个阵营中摇摆不定。
朱瀚也不会放弃刘伯温,如果他能做出改变,朱瀚和朱元章也会给他更大的权利,可他如果还是执迷不悟,依旧在两个阵营中摇摆不定,刘伯温必定是会被放弃的那个。
大明如今缺少官员不假,但却不会把官位留给尸位素餐的人。
小说推荐
- 大明:四哥造反,我打天下!
- 朱桓穿越到洪武末年,成了朱元璋的第十三子祁王,作为朱棣最亲近的弟弟,朱恒从亲爹驾崩的第一天开始就被圈禁在京城。不过,他绑定了一个不太靠谱的随缘签到系统。朱元璋驾崩的时候,他在签到。建文削藩的时候,他在签到。朱棣靖难的时候,他在签到…签到成功,获得三千白马义从!签到成功,获得五万魏武卒!签到成功,获得
- 历史小说竹香远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本妃逃婚中:王爷,咱俩没钱途
- 婚是用来逃的;夫君是用来休的;情人是用来私奔的;红杏是为爬墙而生的;姑娘穿来不是为了嫁人的,姑娘是要当地主婆的,要的是良田千顷,家财万贯;这年头啥都靠谱就男人不靠谱,嫁人已经不流行了,傍大款已经过时了;做小三已经没前途了;当下赶在时代前沿是改革开放,发家致富奔小康;黄金男,钻石男,珠宝男,都给姐姐滚
- 灵异小说十月初连载
- 最新章:第709章 推荐《盛宠第一夫人》
- 大唐:爹,我们一起造反吧!
- 李翰:爹,你看我改进的造纸术怎么样?李世民:不错不错李翰:爹,你看我粮食种的怎么样?李世民:可以可以李翰:爹,你看我设计的武器怎么样?李世民:很好很好李翰:爹,我们一起造反吧!李世民:行啊行啊.嗯.来到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和自己的亲爹造反不过分吧?太子殿下要造反,我帮帮场子,不过分吧?魏王也要造反,
- 历史小说及时行乐521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四十七章下地
- 修仙从打造核聚变反应堆开始
- “守藏!九州会永存么“天道轮转,四季不休,天庭想凭借九州鼎,调节寰宇。在寰宇走向寂亡“冷寂”时。用九州拉拢寰宇向阳。在寰宇走向阳极“热寂”时。用九州调节寰宇转阴。天道无常,我非道主,仅为人族低微修士,哪里能看到无穷纪元以后的世界。一切只是尽人事,争天命罢了
- 仙侠小说没心没肺的笑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九十九章:元三百六十二年
- 美漫世界的明星
- 黄安迪穿越成为美漫综合世界的一个小演员,此刻复联1纽约大战刚刚结束,离紫薯精打响手指还有六年,慌的很。好在安迪带了个“我是演员”的神级技能,只要有人看他饰演的作品,就能抽取各种相关碎片,如血脉和技能等。于是安迪开始长期且连续地魔改希腊神话,开始了自己的神王进化之路。等神奇女侠戴安娜带他这个正宗希腊神
- 其它小说平康坊大和尚连载
- 最新章:第150章 大战开启
- 我没想当康熙呀
- “我没想过当康熙爷啊,老天爷,你能不能放过我?这个传奇皇帝,不是我能驾驭的”吴越看着乾清宫的那把黄金铸造的龙椅,仿佛看到了一座活火山,正“含包怒放,随时准备着喷发而出“皇上,请登坐皇位”就在这个时候,头顶三眼花翎官帽,身着黑色朝服,满脸横肉的大胖子,朝着吴越躬下了身子,沉声的说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历史小说行痴小和尚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赌了!
- 和顶流前任上求生综艺后我爆红了
- 作为一条咸鱼,顾梦知只想在娱乐圈十八线好好待着,却没想到自己那个有上进心的经纪人直接给她签了一个求生综艺,签了就签了呗!但顾梦知做梦也想不到顶流竟然是自己微博上面就当是死了的前男友。震惊!前任成为顶流怎么办?而这个死了的前男友还在节目拍摄里面当场询问到“听说你到处和人说我死了”还没等#沈言肆是顾梦知
- 都市小说前途似海连载
- 最新章:第287章大小姐,我错了,能不能给个名分?
-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 杨傲穿越醒来,发现成为北宋末年大奸臣杨戬的私生子。小日子过的蛮滋润嘛,要啥有啥,可以躺平了。不过想到还有几年,金兵就要南下。杨傲立马慌了,鼓起勇气对杨戬建议道“老爹,咱家招兵买马,密谋造反吧,不瞒您说,大宋没几年就要亡了,再不动手自保,就完了”噗通!杨戬吓的冲一旁的世叔跪下了。杨傲不满的看向自己的便
- 历史小说七宝擂茶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结局
- 汉明
- 汉明,汉人的大明。每每思及泱泱华夏,数千万汉人,被鞑子奴役了三百多年。心中总有一股难以言语的失落、愤慨…遗憾!于是有一天,和尚做了个梦…主角吴峥于1645年八月十六日,魂穿在嘉定总兵吴之番侄子吴争身上,目睹了嘉定城人间地狱般的凄惨悲凉,从此走上波澜壮阔的反清复明之路
- 历史小说八无和尚连载
- 最新章:后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