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被朱瀚的话勾住了魂,他现在别的不想做,只想知道匠作营里有什么好东西。
如果不是朱瀚提醒,朱元璋就没想过匠作营的事。
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
吃饭的时候,朱元璋拉着朱瀚一直追问着匠作营的事,但朱瀚却没有说,神秘兮兮的让朱元璋等下去看。
这还等什么啊!
朱元璋好奇的百爪挠心,匆匆扒完饭然后拉着朱瀚就往外面跑。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匠作营里究竟有什么好东西了。
朱瀚对此很无奈,马秀英也很无奈,但她了解朱元璋的性格,看到朱元璋如此的火急火燎,她对朱瀚说道:“你和你哥去忙吧,我在家里照顾弟妹们。”
说完,马秀英看了眼朱元璋,摇摇头没有说话。
他们今天来,就是来放松的,可朱元璋作为一国皇帝,他哪里能轻松?虽然现在朱元璋身边的有朱瀚在,他也愿意放权给大臣们,但现在的大明国土面积太大,他要处理的事情并没有减少太多。
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到匠作营,就当是休息了。
……
匠作营并没有在应天,而是在应天府旁边的一座县城内,距离应天府不远,距离大概有二十里左右。
这是朱瀚专门挑的地方,他把这座县城当成了应天府的附属县城。
以前的匠作营,不过是打打铁,做一些武器或者农具,朝堂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但现在朱瀚出现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单独经营的个体,虽然还是以朝堂为重,但不忙的时候做一些东西拿出去售卖,别的不说,最起码给他们发薪酬是够了。
当然了,匠作营花钱的大头,还是在研发上,很多的钱都砸了进去,有些东西做了以后还看不到成果,这就让人心里很难受,但朱瀚非常明白,有些事根本急不得,需要一点点的去做,只有这样才能把想要的东西做出来。
朱瀚在路上,告诉朱元璋自己花费在匠作营上的钱,听得朱元璋头皮发麻:“怎么会这么多……你还把铜拉丝……你小子真是有钱烧的。”
“哥,不这么做不行啊,没有良好的导电体,我们无法把研究出来的电运用。”
朱瀚也很无奈,对朱元璋说道:“哥,等会你去了就知道了,这电……对咱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朱元璋点点头:咱也想看看,这东西有多重要!
……
匠作营的工匠,现在有六万人,这座叫稽首的县城原本很小,但因为距离应天府比较近的缘故,被朱瀚选中,这座城被朱瀚彻底改造成已做能容纳四十万人的大城,因为工匠有六万人,他们的家眷一起被拉过来,老老少少加在一块,也有四十万人。
如今的稽首,到处都是人,朱元璋看到整齐的房子,干净而宽阔的街道,再看看往来百姓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朱元璋知道这些都是朱瀚的功劳,他拍了拍朱瀚的肩膀:“七五,你有心了。”
“哥,别这么说,咱也是大明的一份子,也得为大明效力不是吗?”
朱瀚指了指稽首,对朱元璋说道:“这座城还是太小,还得再扩建,哥……我准备把这座城向应天府的方向扩,争取把这两个地方连在一起。”
“可以,你看这办就好。”
朱元璋认为只要是朱瀚提起来的事,非常具有前瞻性,现在可能不太理解,但以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所以朱瀚说了什么事,他都会答应:“钱上的事你放心,如果你没钱了来找我要。”
朱瀚笑着说道:“有钱,花不完的。”
……
朱元璋来稽首,并没有隐瞒行程,而且朱元璋也不需要隐藏,他就是要让稽首的工匠看到,看到他朱元璋来到这里,让工匠知道他朱元璋没有忘记过匠作营。
城里的百姓已经知道朱元璋要来城里的消息,一个个激动地不得了,跑到街上站在两侧,伸长脖子垫着脚,想要一睹大明皇帝的尊荣。
其实,朱元璋的样貌并不是秘密,银币和金币上都有朱元璋的头像。
但真人和钱币上的头像,那是两码事。
朱元璋靠近稽首城时,周围百姓跟着都激动起来:“来了!来了!咱们的皇帝陛下来了!”
好激动!
等朱元璋靠近后,百姓和稽首的官员一起,跪在地上高呼‘陛下万岁’。
朱元璋看到街上密密麻麻的人群,突然跪下高呼万岁,山呼海啸的声音让朱元璋也忍不住激动。
然后快步走上前,和百姓站在一起。
他喜欢和百姓在一起,这让他很快乐。
稽首的百姓也没想到,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皇帝竟然这么好说话,拉着人问家长里短,这是皇帝能问的吗?
百姓们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时间长了以后,他们缓缓地放下心中的担忧,和朱元璋一起聊了起来。
朱元璋和百姓们站在一块的这一幕,着实把稽首的县令给吓坏了,一方面是为朱元璋的安全考虑,另外一方面也是害怕这些百姓会说出不利于他的事情,稽首的县令虽然自认为平日里做的很好,也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可他毕竟不是金子,做不到每个人都喜欢他,万一有谁向朱元璋说了句他的不好……这不得自杀谢罪?
还好,百姓们见到朱元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往往是朱元璋问什么他们说什么,走进城里后,朱元璋发现稽首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哪怕是在应天府的街头,朱元璋都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新鲜感。
街道两边,是一层两人高的小楼,这是商铺,其中最惹眼的,是一个医馆,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街面。
“嚯,这家医馆好阔气。”
朱元璋指了指医馆,对陪在身边的稽首县令询问道:“这是谁家的医馆?开这么大的店,百姓吃得起药吗?”
在朱元璋看来,医馆不需要这么大,他们只要有一个小街铺。
然后给百姓号脉抓药就好,这么大的店铺得有多少成本?
无奸不商,这些成本最后不都得摊到百姓的药费里?
县令赶忙解释到:“回禀陛下,这家药铺是县衙的,这里的坐诊大夫,在县衙的医药科任职,每月和我们一样,拿固定薪酬,大夫在这里做的事情,就是为百姓看病,至于百姓们吃药……这家药铺里的药材,比市面上私人的药铺低一成。”
“低?”
朱元璋一听县令这么说,就知道这肯定不是他的主意。
让大夫领县衙里的薪酬,这种事情在应天府都没有出现,小小县令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魄力?
不用问,肯定是朱瀚。
朱元璋干脆也不询问这是不是朱瀚的主意,直接把朱瀚拉到身边:
“七五,你给咱说说,这医馆怎么回事?”
“哥,这药铺关系着百姓的生老病死,马虎不得,所以让县衙来出面管理、为全行业树立起一个标杆,这对百姓来说是好事。”
朱瀚简单的解释了一遍,随后说道:“哥,这事是涉及民生的事情,我们要让百姓享受到应该有的福利,这是官府的职责之一……这里面牵扯的事情非常复杂,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咱们先在稽首看看,等我们回到应天府,我把这些想法整理起来,还有一些之前的档案,我一并给你送过去。”
不用朱瀚说,朱元璋也能感受到其中事情的复杂性,点点头也没再继续说,后面的县令听到朱瀚的话,不由得长舒一口气,赶紧偷偷摸摸的擦了擦脸上的汗,快步跟上朱瀚和朱元璋。
如果不是朱瀚出现给他解围,朱元璋再问下去,县令真的就麻爪了啊。
他在稽首当县令,其实就是个工具人,稽首最主要的地方是匠作营,包括这座城都是因为匠作营而出现的,与其说这座城的主人是县令,不如说是朱楷,因为这座城所有的一切,基本上都是朱瀚在筹划的。
他不过是老老实实的执行着朱瀚的计划而已。
朱元璋在街道上看到了不少标语,注意卫生、防范火灾、爱护公物……等等等等的标语,这些都是朱元璋以前不曾看到过的场景。
稽首城的一切,都很新,让朱元璋大开眼界。
他从这座城市中,感受到了无比的欣欣向荣。
“如果,大明所有的城市,都像稽首城一般,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脑海中冒出这个想法,朱元璋就难掩内心的激动,这是他想看到的,却也不是他想看到的……那样的场景,如果看不到的话,会多让人失望啊?
朱元璋觉得自己如果无法看到所有城池都像稽首城一般,他死不瞑目。
所以,朱元璋不敢再想下去,一个稽首城,就已经足够让他欣慰。
“好!好!好!”
朱元璋激动地拍着朱瀚的肩膀,“七五,我对你的匠作营,越来越期待了啊。”
朱瀚笑着说道:“保证会让你大吃一惊!里面可是有不少好东西……只是暂时没有机会拿出来而已。”
朱瀚这么一说,朱元璋变得更加期待起来。
……
匠作营在城北,甚至绵延到城外,有些比较危险的研究,比如火药和火器,都放在城外的单独地方,以免因为操作不当影响到城市的良好秩序。
朱元璋来到匠作营,外面早已有工匠在外面等候,看到朱元璋和朱瀚以后,他们纷纷开始靠近,拜见朱元璋。
朱元璋现在很开心,虚扶了一下手,然后说道:“起来吧,都起来吧。”
说着,朱元璋继续往里走,朱瀚在旁边陪着,喊过来一个非常熟悉的工匠让他在前面带路,对朱元璋说道:“哥,我先带你去看一个好东西。”
朱元璋点点头,跟着朱瀚往里面走。
“哥,来这里。”
朱瀚带着朱元璋来到一个房间前,推开门示意朱元璋进去,朱元璋不疑有他,跟着朱瀚走进去,可走进去后朱元璋迷茫了:“在这里干啥?什么都没有啊。”
“这不是有个桌子吗?”
朱瀚指着墙角的桌子,看到朱元璋走过去,他急忙拉住朱元璋:“哥,不用过去,我们就在这。”
“干啥?”
“站着!”
站着?
朱元璋不解,看着那张八方桌。
桌子不是空荡荡的桌子,上面放着一个喇叭一样的东西。
朱元璋明白过来:“这个东西,就是你让我看的?”
朱瀚没有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对他说道:“哥,你先看看。”
两人等待了一会儿,喇叭传出来滋滋滋的声音:“英王殿下?您和陛下能听得到吗?”
嗯?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喇叭……声音就是从里面传出来的。
这让朱元璋感到匪夷所思:“这、这是咋回事?”
“这是通话机,现在在另外一端的人,是在二十米开外的空房子里,哥,我带你去找他!”
朱瀚和朱元璋向外走,在隔了五个房间后,见到了刚刚说话的人,一个年轻的匠人,看到朱瀚和朱元璋的时候,眼神中还带着激动。
他倒是经常见到朱瀚,可朱元璋却是第一次见,难掩眼中的激动。
朱瀚给朱元璋介绍道:“哥,他叫李奇,是咱们匠作营的一位工匠,年龄不大但能力不弱,现在在研究通话机。”
上前把喇叭拿在手中,一个连着耳朵,一个放在嘴边:“哥,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通话的,在后面有一个铜线,连接着两端。”
朱元璋认真的听着朱瀚对通话机的讲解,生怕遗漏了一个字,等朱瀚介绍完,朱元璋迫不及待的询问道:“现在最远能通话多远?”
朱瀚没有回答,而是把机会让给了旁边的李奇,李奇激动的难以自已,说话都变得结巴起来:“陛、陛下,只有五十米,现在通话只能在五十米的距离。”
五十米。
朱元璋有些失望,如果能有五十里、五百里,那就更好了啊。
以后不管大明的土地有多大,他们的通信都可以做到畅通无阻,他还担心海外的那些人不听话干什么,用通话机直接把他们呵斥一顿,看谁敢不听话。
可惜啊,现在只有五十米。
朱元璋有些失落,但却并没有失望,而是对朱瀚询问道:
“你说的铜线……是铸币的铜吗?”
“……是!”
“啊……那得花多少钱?”
朱元璋又开始心痛起来。
(本章完)
小说推荐
- 大明:四哥造反,我打天下!
- 朱桓穿越到洪武末年,成了朱元璋的第十三子祁王,作为朱棣最亲近的弟弟,朱恒从亲爹驾崩的第一天开始就被圈禁在京城。不过,他绑定了一个不太靠谱的随缘签到系统。朱元璋驾崩的时候,他在签到。建文削藩的时候,他在签到。朱棣靖难的时候,他在签到…签到成功,获得三千白马义从!签到成功,获得五万魏武卒!签到成功,获得
- 历史小说竹香远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本妃逃婚中:王爷,咱俩没钱途
- 婚是用来逃的;夫君是用来休的;情人是用来私奔的;红杏是为爬墙而生的;姑娘穿来不是为了嫁人的,姑娘是要当地主婆的,要的是良田千顷,家财万贯;这年头啥都靠谱就男人不靠谱,嫁人已经不流行了,傍大款已经过时了;做小三已经没前途了;当下赶在时代前沿是改革开放,发家致富奔小康;黄金男,钻石男,珠宝男,都给姐姐滚
- 灵异小说十月初连载
- 最新章:第709章 推荐《盛宠第一夫人》
- 大唐:爹,我们一起造反吧!
- 李翰:爹,你看我改进的造纸术怎么样?李世民:不错不错李翰:爹,你看我粮食种的怎么样?李世民:可以可以李翰:爹,你看我设计的武器怎么样?李世民:很好很好李翰:爹,我们一起造反吧!李世民:行啊行啊.嗯.来到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和自己的亲爹造反不过分吧?太子殿下要造反,我帮帮场子,不过分吧?魏王也要造反,
- 历史小说及时行乐521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四十七章下地
- 修仙从打造核聚变反应堆开始
- “守藏!九州会永存么“天道轮转,四季不休,天庭想凭借九州鼎,调节寰宇。在寰宇走向寂亡“冷寂”时。用九州拉拢寰宇向阳。在寰宇走向阳极“热寂”时。用九州调节寰宇转阴。天道无常,我非道主,仅为人族低微修士,哪里能看到无穷纪元以后的世界。一切只是尽人事,争天命罢了
- 仙侠小说没心没肺的笑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九十九章:元三百六十二年
- 美漫世界的明星
- 黄安迪穿越成为美漫综合世界的一个小演员,此刻复联1纽约大战刚刚结束,离紫薯精打响手指还有六年,慌的很。好在安迪带了个“我是演员”的神级技能,只要有人看他饰演的作品,就能抽取各种相关碎片,如血脉和技能等。于是安迪开始长期且连续地魔改希腊神话,开始了自己的神王进化之路。等神奇女侠戴安娜带他这个正宗希腊神
- 其它小说平康坊大和尚连载
- 最新章:第150章 大战开启
- 我没想当康熙呀
- “我没想过当康熙爷啊,老天爷,你能不能放过我?这个传奇皇帝,不是我能驾驭的”吴越看着乾清宫的那把黄金铸造的龙椅,仿佛看到了一座活火山,正“含包怒放,随时准备着喷发而出“皇上,请登坐皇位”就在这个时候,头顶三眼花翎官帽,身着黑色朝服,满脸横肉的大胖子,朝着吴越躬下了身子,沉声的说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历史小说行痴小和尚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赌了!
- 和顶流前任上求生综艺后我爆红了
- 作为一条咸鱼,顾梦知只想在娱乐圈十八线好好待着,却没想到自己那个有上进心的经纪人直接给她签了一个求生综艺,签了就签了呗!但顾梦知做梦也想不到顶流竟然是自己微博上面就当是死了的前男友。震惊!前任成为顶流怎么办?而这个死了的前男友还在节目拍摄里面当场询问到“听说你到处和人说我死了”还没等#沈言肆是顾梦知
- 都市小说前途似海连载
- 最新章:第287章大小姐,我错了,能不能给个名分?
-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 杨傲穿越醒来,发现成为北宋末年大奸臣杨戬的私生子。小日子过的蛮滋润嘛,要啥有啥,可以躺平了。不过想到还有几年,金兵就要南下。杨傲立马慌了,鼓起勇气对杨戬建议道“老爹,咱家招兵买马,密谋造反吧,不瞒您说,大宋没几年就要亡了,再不动手自保,就完了”噗通!杨戬吓的冲一旁的世叔跪下了。杨傲不满的看向自己的便
- 历史小说七宝擂茶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结局
- 汉明
- 汉明,汉人的大明。每每思及泱泱华夏,数千万汉人,被鞑子奴役了三百多年。心中总有一股难以言语的失落、愤慨…遗憾!于是有一天,和尚做了个梦…主角吴峥于1645年八月十六日,魂穿在嘉定总兵吴之番侄子吴争身上,目睹了嘉定城人间地狱般的凄惨悲凉,从此走上波澜壮阔的反清复明之路
- 历史小说八无和尚连载
- 最新章:后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