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88章打造大明朝第一海港

    
    陈子龙一脸懵逼加满心的疑惑。
    这是什么情况?
    皇帝你开海,这是朝廷政策,你跟我这一个草民商议什么?
    陈子龙暗吸了一口气,说道:“早年朝廷禁海,不过草民斗胆直言,陛下若是要开海,自然是极好的。”
    “如何个好法?”
    “沿海多有船民私下南洋、日本,商贸频繁,大明的丝绸、陶瓷、茶叶在海外多受欢迎,若是朝廷愿意开海,必然会有更多商人可以组建更多船队,名正言顺出海商贸。”
    陈子龙胆子倒是很大,毕竟大明朝在明面上是禁海的。
    像他这样毫不遮拦地在皇帝面前说开海的好处的还真不多。
    恐怕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若是开海的港口,能设置在松江府,自然更好。”
    崇祯心头一动,问道:“此话怎讲?”
    “松江府上海县,有一条江叫做黄浦江,此江贯通南直隶各州府,利于水运,若是开海在上海县,则南直隶个州府货物借可通过船运运输到上海县,统一出海,如此更加方便,也更加省钱。”
    崇祯不由得吃惊,看来徐光启和方以智没有推错人。
    陈子龙这家伙确实还是有才能的。
    能看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事实上,20世纪的上海之所以能崛起,也正是因为上海背靠江浙。
    上海的角色是外贸的港口,而真正巨大的产能,是它背后的那两个省提供的。
    从北宋年间,中国的经济开始南移。
    到了靖康之难后,北方战乱,大部分人跟随赵构南迁,包括相当一部分手工艺人、文人,甚至农民。
    他们将北方更加先进的东西带到了南方。
    明朝松江府下面的上海县,就是21世纪的上海。
    但是在宋代,21世纪的上海仅仅只是西部地区是陆地,东部地区还在海里,等到北宋末年,东部的确才慢慢浮现。
    那个时候这里是沼泽和湿地。
    等到了明朝,才真正有了上海县。
    宋代的时候,东南开发的主要是太湖经济圈,苏州和无锡一带,连南京都是这个商业圈的边缘地带。
    南京的商业真正崛起,是明朝时期。
    如果了解两江的水路网,就会发现,密密麻麻的水路网最终汇聚到了黄浦江。
    经历了宋、元、明三代的积累,南直隶和浙江省的农业、轻工业和商业都变得非常发达。
    形成了巨大的产能优势,在明末甚至出现了很明确的雇佣关系。
    清朝继承了这些,所以20世纪,中国加入大航海,上海成为东方最大的港口,就成了必然。
    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21世纪。
    回到大明朝这里来,地理格局摆在这里,选择开发上海是最佳选择。
    其实这样是张晨原本就计划好的。
    他之所以找陈子龙,也是因为这个。
    陈子龙家里本身就是做买卖的,又是松江府人,对松江府了解,对应天府也了解,对南方的商业模式更加了解。
    更让崇祯欣喜的是,他对上海县这个地方独特的位置,居然也看得这么准。
    若是这样,就省了许多沟通的成本了。
    完事开头的时候,最麻烦的就是沟通。
    要将一件事简单、易懂传输给另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一步省了,就剩下了许多时间,甚至双方对未来的目标都持有看好的态度,不会因为困难而产生质疑。
    崇祯说道:“你的意思是,在这个港口设置在上海县?”
    “没错,设置在上海县,是最佳选择,无论是南京,还是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还是苏州、嘉兴,都能够走水陆,汇聚到这里,出海。”
    崇祯已经忍不住了,他说道:“好!陈子龙,你说得好!你的想法,深得朕意!朕刚从清江督造船厂过来,已经命令他们开动海船了。”
    “今年就会有一批海船下来。”
    崇祯忍不住站了起来。
    “朕也不怕跟你说,朕开海的目的,是为朝廷创收,北线打仗要钱,民生发展要钱,朕缺钱!所以朕才开这个海!”
    他目光明亮地盯着陈子龙,继续说道:“朕需要有一个人,到上海县,为朕操办这些,这个人必须认可开海,也必须熟悉这些,才能更快地操办起来。”
    “你可愿意为朕分这个忧,解这个难?”
    陈子龙微微一怔,立刻又跪下来了:“陛下太高看草民了,草民何德何能。”
    崇祯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将他扶起来,笑道:“只要你想把这件事办成,你就一定能办成,你要相信自己。”
    不得不说,张晨这个老忽悠,在给鸡汤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而且给的鸡汤还油而不腻,再配合他沉稳、温柔的语气,让人如浴春风。
    “朕求贤若渴!”
    “国朝积两百年之弊,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制的时候!”
    “朕知道你们对这两年发生的一些事,心中有怨言。”
    “草民不敢。”
    “你不必急着否认,有怨言才是正常的,你们不了解朕的新政,不了解朕,没有怨言就不正常!”
    陈子龙大感意外。
    老实说,去年应天府案,死了那么多人,其中复社的人也死了很多。
    他又是复社核心成员之一,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不仅仅他,方以智、张溥、张采这些人,多有怨言。
    在南方仕子心中,紫禁城的那位,就是不折不扣的暴君!
    但是,大家又十分矛盾。
    因为朝廷一边在杀人,一边又在毫无保留地救济灾区。
    例如陕西、大同。
    还在不留余地地给北线支持。
    皇帝的形象,在大家心中,是模糊的。
    巨大的杀戮,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感,让许多仕子本能情绪化排斥朝廷。
    直到现在,此时此刻,皇帝的形象,似乎在陈子龙心中慢慢清晰了一些。
    皇帝给人一种充满力量的感觉。
    仅仅是和他站得很近,就能感受到他全身上下充满了活力,充满了信心,也沉稳如山。
    而且皇帝说出这番话,更让陈子龙感受到了这位年轻皇帝的真诚。
    他一点不像一个杀了那么多人的暴君!
    “你们心中有怨言,和朕有误会,朕不怪你们,朕也不怪任何人,人和人之间的误会是常态,如果我们能消失误会,就是最好的。”
    “我们消除误会,你们知道朕想做什么,愿意辅佐朕,为大明朝开创更好的未来,这就是朕想要做的。”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改革大明朝两百年之积弊,重开盛世,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陈子龙竟然被皇帝这番朴实的话,感动得眼睛有些湿润了。
    毕竟是年轻人,容易被煽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