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啼长安

第372章 击掌为盟(2)

    
    郑颢抱拳向站在迎接他们的人行了个礼,笑道:“这位想必就是阿加朵的父亲,李族长了吧?”
    站在旁边的李宥英介绍道:“啊,久赞,这正是我兄长。”
    李宥明四十来岁,脸上五官平平淡淡,唯独一双眼眸像透凉的井水,与人对视的时候,仿佛能看穿你的心思。
    再看他穿着打扮似天朝人,头上简单梳着发髻,一根簪子固定在上面,有点像天朝的道士。他不卑不亢的拱手行礼道:
    “郑久赞是天朝人,怎会去做那南诏人的清平官?你和郑寻是什么关系?”
    “郑寻和我同为一脉,是我族叔。我本在宝州与南诏军作战,怎知误入南诏被擒,后来......阴差阳错,帮了夺位的王太子,新王登基,我就入了王庭。”
    郑颢已经十分肯定李宥明与天朝有关系,但未知他底细,也只能浅谈。
    李宥明这才做了一个往里请的手势,边走边说:“你的人已经把你们这次进山的原因说了,不知久赞有何打算?”
    “这次剑川节度贼喊捉贼,将脏水泼到磨些部,可不是只到磨些部,他的目标是占山为王的你们。若是我无功而返,他必亲自发兵。剑川军有两万,战时集结平民、奴隶军,五万也不是不可能。到时,你们如何接招?”
    郑颢并没有回答,反问道:“只靠这条山路上的几个隘口,你们挡不住大军封山,你们自产的粮食,能坚持多久?”
    李宥明停住脚步,认真看了郑颢两眼:“我族人在此生活数代,剑川节度为何突然发难?”
    “因为王庭权利发生了变化,他既要找钱加大自己的实力,又要在王上面前摆功,索取更大的权利,除了围剿你们,他还找得到更好的募兵理由吗?”郑颢淡淡笑道。
    阿加朵跟在后面,急忙插嘴道:“那我们怎么办?这么多人总不能一起在这里等死。”
    “怕什么!我们的人也不是摆样子的!”李宥英粗着嗓子说道:“大不了跟王庭挑明,我们要自立山头!”
    “五郎!”
    郑颢见他们都不再说话,想了想问:“族长与我堂叔很熟吗?”
    “哦,并不是。说起来,我们还是远亲。我祖辈的姑姑曾嫁给郑寻太祖的三子......年代久远,不提了,不提了。”
    李宥明摆摆手,将郑颢人等让进了院子。
    郑颢突然茅塞顿开,他两世在翰林院供职,翰林院整理收藏各朝官员记录,他记起了玄宗朝在与南诏的战争中,曾失踪了一拨人。
    天宝十三年,李宓帅七万天军攻打南诏,他的五个儿子也都在军中。当时六万主力尽数死于洱海,在磨些河一带还留有一万人接应,后来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两国偃旗息鼓后,李宓的长孙女还代替圣上到南诏来拜谒祖君、父亲、叔叔们还有埋葬在南诏的将士。
    最后嫁给为两国调停做出贡献的郑回三公子。
    这是百年前的事了,李宥明万万不会想到,郑颢居然因为这一句话,猜到了他们的身份。
    他暗暗舒了口气,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
    “若是这样,不知您祖上,与我天朝的李宓大将军有何关系?”
    李宥明本已坐下,听到“李宓”二字,诧异的站了起来,他微微有些激动,抱拳道:
    “前朝将军,郎君如何记得?”
    他把郑颢称为“郎君”,那就是把他当成天朝人来看待了,郑颢也站起来,向他行礼,坦诚道:
    “吾曾为翰林,专事整理天朝历朝大臣将领事迹,编辑成书,供圣上参考,就曾经读到过李宓将军的事迹。”
    李宥明激动到有些哽咽,他略微平静了一下才问道:“在圣上那里,是如何看待李氏?南诏给李将军和六万英灵立了碑,史书又如何记载?”
    这是他们世代哽在心头的刺。
    一万逃兵,李四郎带着的一万天朝军做了逃兵!
    他们看到大势已去,没有按照李宓的安排前往接应,而是往天朝退。可当时从会川回天朝的路已被南诏军截断,他们只得辗转入剑川,退往磨些雪山一带躲藏起来。
    这一万人包括了粮草辎重,还有随军的上千卒妇。
    等到两年后,南诏军被天朝军所破,南诏重新称为天朝属国,他们怕回去之后被军法处置,更是觉得无颜面对死去的六万将士,选择继续隐居在磨些山林中。
    郑颢扶住他的手臂,认真道:“天朝史料皆记录,李大将军满门英烈,所率七万大军尽数葬身异乡。”
    李宥明紧抿着嘴唇,大步向外走去。
    大家跟着他走出正堂,只见他来到旁边的家祠,推开门,进去倒头便拜:
    “李氏列祖列宗在上,我们没给李氏抹黑,你们终于可以放心了。”
    郑颢仔细一看,最上面那块单独的灵牌,写的正是“先父李宓大人之灵位”。他也在旁边的蒲团上跪下来,给李宓将军磕了三个头。
    两人站起来,李宥明的眼里多了几分感激,郑颢带给他的,是在民间打听不到的消息。
    “郎君既是文臣,怎么又从了武?”
    郑颢将打南诏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了一遍,顿了顿,他说到:“南诏为天朝的属国,可南诏王却有打劫天朝,甚至是称帝之心,这我们不能容忍。”
    (后面内容正从南诏赶来!)
    今晚云汐上完小提琴课,却并不急着回家。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坐地铁,只是沿着灯光斑驳的人行道往家走。晚风拂过,隐隐飘来丝缕玉兰花的芳香。
    双肩的琴盒有些旧了,而且老款式琴盒背在背上也有点重,投在地上的影子倒是很好看,像是背着一个古时候的剑匣。
    云汐像大多数背负着父母太多期望的孩子一样,从小就穿梭于各种课外培训班当中,在钢琴、小提琴、书法、画画、英语、舞蹈、游泳中锤炼着幼小的灵魂。
    到了上中学,课外培训班换成了各种补课班,继续剥夺着云汐的课外时间。只不过她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不是她想要的,父母好像也并不在意这个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