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云志

第一卷:江南,烟雨收 第十五章:别了长安(求收藏,推荐票)

    
    阳光暖暖,一片灿烂霞光,京城长安内外的热闹渐渐归于尾声,在外面的人们陆续带着兴奋各自回家,回味着状元游街的风采。
    夜幕降临,灯火辉煌,此时的松江会馆正在举行一场盛宴。
    本次科举会试,松江会馆居住的江南学子不仅有六名举子考中了进士,其中殿试还出了个探花郎,实在是给江南的读书人涨了志气,给松江会馆添了光彩。所以,松江会馆的幕后东家准备了丰盛的酒宴大肆庆祝。
    张正春入翰林院授七品编修,杨瑞则被选为庶吉士,陈镇进了国子监,吕星海花银子疏通关系弄了一个离家乡不远的湖北知县官职。张继看着热闹欢快的场景,晃花了眼,酒入了愁肠,人更寂寞!他想回家,他也想念自己的父亲母亲,更想念自己的心上人王晓薇,但是他不能回去,他没有颜面回去,他不想让一群人因为他一个人而难过。
    然而,木已成舟,这个从来没有过异端的念头,只想利用科举制度顺风顺水走上仕。途的湖北襄阳青年张继,此刻。心情灰暗地他只想逃离松江会馆,哪怕登上一叶扁舟,承受着失败与伤痛,失魂落魄地告别一点也不待见他的唐国首都长安,没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喜悦,有的只是“近乡情更怯”的忐忑不安。
    烟花易冷,曲终人散,难言轻别离。
    次日清晨,轻车简装,张继与吕星海告别送别的人员,带上自己的小厮,乘上一辆简朴的马车往长安渭水码头而去。吕星海要先回老家湖北襄阳等候朝廷的文书,然后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去任上上任,相信喜报这会已经到了家乡襄阳了吧。
    授了官职的进士,还是等待候补官职的进士老爷们,都有六个月的假期衣锦还乡回家乡嘚瑟,接受家乡父老追捧艳羡的目光。所有来自四面八方来长安赴京赶考的读书人将会陆续离开京城长安。
    渭水,这条黄河最大的直流,由陇右发源的河流流经关中平原,在潼关汇入黄河,作为长安八水之一的渭河,长达近千公里,流经长安之北,是长安重要的航道之一,每年通过渭河运输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石的粮食进入长安,商船往来,络绎不绝,最大的船只能够载重七八百石,一旦战时,来往军船更是往来不断,水运极为发达。
    日正当午,马车到了长安渭水码头。在靠近渭桥不远的地方,吕星海的小厮掀开了马车的帘子,道:“少爷,码头到了。”
    吕星海和张继下了马车过后,抬头看见前方有一个诺大的码头,码头上面人群涌动,岸边停靠着数不尽的一排排的船只,户部的税吏在这儿吆五喝六的盘查着。
    吕家发迹就是在南来北往的河道上,早就让小厮送信与相熟的船家定好今日离开长安返回家乡。时值夏末之际,正是最热的季节,但河上却吹来凉爽的风。午饭过后,一艘轻舟顺着渭水往襄州驶去,随行的还有十余人,多是贩夫走卒与往来旅人。
    他们要到山南道襄州漕运终极码头,然后在换乘南方惯见的大帆客船迎风破浪顺流而下。
    ……
    顺流下来,长安渭水码头到襄州有百里水路。轻舟本为客船,沿途停靠了好几个码头接送旅客,到了襄州一样接客下客,随着人流下了轻舟,自有小厮去安排行程。
    张继等人也都见识到了襄州的漕运码头,的确是异常繁华与热闹。也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时常有客船或是货船靠岸。在这里接活计的伙夫日夜守候,也时常可见官差衙役在此维持秩序。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形迹彪悍之人在船舱人群中往来穿梭,众人对他们奉若神明不敢有半点得罪。
    “襄州的漕运,事关国朝俸税与盐铁转运,向来都极为紧要。”吕星海看着热闹的襄州码头,有些感慨地说道。
    “至我唐国开国起乃至前朝武周时期,荆襄一带就盐枭横行,剿之不绝杀之不尽,无数的盐税流入盐枭之手。除了偷卖私盐,盐枭们还有组织的聚众在一起,结联官府私营铁器,横行乡里欺压良善。若是乱世,这些盐枭的行为尚事理喻,有些也是为了抗击暴权苛政想讨条活路而已。但方今太平盛世国泰民安,这些家伙们多行不益只为中饱私囊,那可就容不得他们了。”
    张继点了点头,说道:“我也久闻荆襄一带富庶繁华,但也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与平静。这么多年来,盐枭泼皮们一直剿之不尽,几乎与王法并驾齐驱,地方的官府似乎也对他们无能为力。如若你上任过后必要重视这一块,若能剿灭盐枭,或许会是一件不错的政绩。”
    吕星海嘴角一挑笑道:“看吧,又与我想到一处了。怪不得你能写出漕弊时下论!别人办不下来的事情,我们办下来了,那就是不错的政绩。我任上刚好就在荆州那块地方,荆州的盐枭究竟有多大势力有多难办,我去上任过后,要深入了解了才知道。”
    稍后小厮带来了熟悉的船家,吕星海问那船夫,得知刚好江浙有一个运送漕粮进京的船队今晚返航,于是便安排自己的小厮去接洽船家。随后,吕星海便对张继道:“我们不如在这里随便先走走看看吧,就算是住上一两日也是无妨,反正也已经到襄州境内了,就当寻访民生。”
    “也好。”
    不久之后,二人在小厮带着来到了码头上的商贸区域的酒肆。张继与好友吕星海边走边谈笑,吕星海道:“张兄真不与我返回襄阳了吗?如果不是因为奸党作祟,以你的才华,未必不能金榜题名!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将来未必就没有机会步入官海,青云直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张兄,千万不要放弃啊。”
    张继心中苦涩,摇了摇头,还是沉声道:“不了,暂时我还是不要回去了,这些年一直寒窗苦读。古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也好,姑苏自古就是文人墨客,隐士贤能聚居之地,张兄不妨去江南游历一番……”
    “……”
    时值傍晚时分,水鸟在江面嘻戏,百帆停泊,有客船离岸,有舟船入港,襄州码头上却早已热闹上了。
    客运与货运的船,分得极细。左边停一溜儿上下客的客船,右边是更大的一片货船。放眼一望,方圆数里的水面之内,船舢如麻布满整个码头,有些官差大声吼叫的指挥船支进港靠岸,多如牛毛的苦力民夫在这样的晚霞烧红了天的傍晚,穿着短襟布衫挽起裤管,光着脚板坦着胸膛,呦喝着扛起货物往岸上搬运。旁边便有计件的薄头一一点算,该是用来结算工资的。
    日头降落西山,张继登上了吕星海使人安排的江浙即将返航的大船上,与吕星海挥别,纤夫裸露胸膛,拉起缰绳,喊起号子,赤脚前行,随即大船升起船帆,十几艘漕船迎风破浪,顺流而下。
    此时他还无法预见,自己命运的曙光,原来并不在什么考场,而是在不久之后的一个神奇之夜。
    正所谓“上天在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在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当落魄的张继绕了一个大湾,没有取道汉水,而是沿着京杭大运河茫然向着江南漂泊时,命运却悄悄地为他设局——让诗神附体于他,让他拥有平生仅有的“一夜天才”。
    且认识了影响改变了他一生命运转折的贵人。
    ------
    书友们,新书急需要收藏,收藏,收藏,谢谢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