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

尾声

    
    新隆二年、公元208年一月,益州牧刘备亲率大军三十万攻汉中。雷云唯恐汉中有失,即命晏明为统帅,李儒为军师,徐晃、张郃为前锋,率军二十余万支援汉中。两军相持三月余,均损失惨重;后刘备设计反复袭扰燕军粮道,燕军粮草转运艰难,难以为继,雷云闻报之后便让晏明、满宠等弃守汉中,携带部分百姓北归……
    五月,刘备军占据汉中。七月,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随后率军返回成都,封关羽、黄忠、张飞、赵云分别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与右将军!
    同年九月,关羽提兵十万北上攻打襄阳。裴行、田涣等人率军抗击。由于刘备称王不久,关羽军士气正盛,故而数度交战燕军均损兵折将,裴行等人只得据城固守。关羽见燕军不出,后率军日夜攻打,襄阳告急!
    两军相持月余,雷云示敌以弱、命裴行等人退守樊城,并遣使赴江东邀孙权取荆州。此时周瑜、鲁肃先后病故,吕蒙代职。孙权以吕蒙病重为由,派年仅二十六岁的陆逊(历史上陆逊生于公元183年)接替吕蒙掌军。关羽闻讯后大意,抽调荆州兵马北上攻取樊城;此时诈病的吕蒙将兵马藏于商船之中,渡江逼降了关羽部将傅士仁,后又命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
    闰十月,雷云派晏明、张辽、徐晃、张郃率虎翼军、两个虎师群、两个豹师群共计十几万精兵增援樊城,一战大破关羽,关羽不得已只得率残部向南退去。途中,关羽军中人心动摇,不久全军瓦解,麾下荆州文武官员全部投降孙权……
    十一月,荆州南部各郡归降孙权,陆逊率军截断关羽后路,关羽向西撤退,困于麦城。孙权派朱然、潘璋将麦城团团围住。
    十二月,关羽不敌突围,于途中落入埋伏,被潘璋部下斩杀,后孙权遣使将关羽首级送至洛阳。雷云对孙权移祸之计早有预料,故下诏追封关羽并以王侯之礼葬之。
    新隆三年、公元209年四月,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改元“章武”,开始积极准备攻伐江东。孙权闻讯力排众议将治所迁至武昌。
    六月,张飞被部下范疆、张达刺死,而后投奔孙权。刘备闻讯悲愤不已,下定决心攻伐江东!
    八月,孙权见求和不成,转而遣使向燕国称臣。雷云接受孙权请降,下诏册封孙权为吴王。
    新隆四年、公元210年一月,刘备起水陆大军三十五万大举攻伐东吴;一路破峡口、占秭归,直逼夷陵!
    面对号称七十万、来势汹汹的蜀汉大军,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等诸多条件仔细分析之后,很快洞察刘备及其麾下大军的劣势与破绽,随后设计一步步诱使蜀军深入吴地……
    两军相持数月,刘备逐渐沉不住气,频频派人至阵前辱骂挑战。陆逊坚守不战,丝毫不予理会。
    时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不胜其苦,刘备遂将全军移至山林之中下寨。陆逊见时机成熟,先是派少量兵马试探,而后因时、因地制宜定下火攻之计!
    夷陵一把冲天大火,陆逊率军大破刘备所谓的七十万大军,接连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斩杀张南、冯习以及蛮王沙摩柯等,迫使蜀将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仓皇逃遁,最后逃入永安城(又称白帝城)才得以脱险……
    九月,裴行、田涣、华歆、满宠等不少文臣武将请求举兵伐吴。雷云召众人商议之后认为时机还未成熟,因而未允。
    十月,孙权再次遣使向刘备请和。刘备许之,吴蜀复和。
    新隆五年、公元211年三月,蜀主刘备病逝。经过一番思量分析之后,雷云遂修书遣使携官、金银珠帛入南中策动蜀汉建宁太守雍闿与南王孟获在益州南面起事,而后又派人示好东吴,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进取涪城,燕灭蜀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做好前期准备之后,雷云即起国中大军八十五万、分东、中、西三路攻打汉中!
    三路大军之中,西路大军以晏明、张辽为将,贾诩、庞统为正副军师,率虎翼军与十个师群出狄道逐步向南推进;中路大军的六个师群由裴宣、李儒等人统领,准备取道祁山、武街至桥头一带伺机拦截夹击北上的蜀军;至于东路大军,雷云则破格命司马懿为平西大都督,统领十二个师群分两路从斜谷与骆谷进取汉中!
    蜀汉方面,在接到雍闿、孟获叛乱的告急文书之后,诸葛亮本欲南下平息叛乱,然而此时又骤然获知燕国动兵的消息,遂一面调魏延、马忠等率军数万南下平叛,一面调兵遣将全力应对大军压境的燕国。
    为抵御北面的燕国西路大军,诸葛亮以赵云为先锋,亲自率军十五万北上增援沓中。汉中方面则命黄忠、法正二人收缩部分兵力,力保汉城、乐城、阳安关等诸多要地,以求御敌于外。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命邓芝、张嶷等人领军各守险要,随时听候调遣,严防燕军偷袭。
    至于东吴方面,其则派遣马谡作为使节面见吴王孙权,说以利害……
    诸葛亮虽然竭尽全力试图为刚刚诞生不久的蜀汉政权赢取一线生机,怎奈二者之间的整体实力相差委实太过悬殊,蜀汉的最终的命运也早已注定……
    孙权虽然在马谡的游说之下选择了按兵不动,然而蜀国南部的雍闿、孟获等人的动静却越闹越大,将益州南部四郡搅动得鸡犬不宁,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蜀将魏延虽然是一名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良将,怎奈麾下兵马不多,面对十多万的叛军只能使用疑兵之计,勉强扼制雍闿、孟获等人的攻势!
    在蜀国的北面与东面,燕国的东路、中路两路大军进展顺利。司马懿率领近四十万燕军分两路攻入汉中,数日之间便先后攻破乐城与汉城,斩杀蜀军四万余,收降万余,将汉中首府南郑团团包围。后司马懿一面派徐晃率三个师群攻打阳安关,一面命大军日夜攻城!
    南郑的蜀军虽然在黄忠、法正的指挥下殊死抵抗,然而面对准备精良、骁勇善战的燕军依然回天乏力。五日之后,司马懿破南郑,斩杀蜀国大将黄忠,俘获蜀参军法正、蜀将严颜等人。几乎是与此同时,徐晃攻破阳安关,蜀将张翼、董厥降燕……
    随后,司马懿率大军一路奔袭,直奔雄关剑阁而去!
    另一边,中路大军在裴宣、李儒的率领下经武街顺利抢占阴平东南的桥头,直接威胁正与晏明等人相持不下的诸葛亮大军。诸葛亮唯恐退路被截断,遂派赵云从孔函谷绕到裴宣、李儒的后方,摆出进攻的架势。裴宣按兵不动,并以三个师群合击赵云。赵云无心恋战,只得移军至阴平。
    增援剑阁不成,诸葛亮又恐后路被燕军截断,遂故布疑阵,而后率领大军同赵云合兵一处。晏明见诸葛亮撤军,随即引大军进驻沓中一带,随后继续稳步向南推进。
    七月,诸葛亮、赵云等率十几万大军攻打阴平东南的裴宣所部;两军激战十几日,均死伤惨重。裴宣、李儒商议之后决定暂避蜀军锋芒,撤退数十里安营扎寨。燕军撤退之后,诸葛亮率军继续南下,同剑阁的蜀军合兵一处。
    此时,司马懿已率大军攻打剑阁数日,见诸葛亮率军而来只得暂且罢兵。
    八月,燕国西路、中路大军在阴平会合。 众人商议之后,晏明决意另辟一条道路绕过剑阁攻打涪县……
    随后,晏明留裴宣驻守阴平,自与张郃、于禁率军自阴平出发翻山越岭辗转南下。
    一路摸索行进,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燕军将士信念执著,无畏艰难,行进之中数度击溃据险而守的蜀军,一步步向著目标前进……
    在接到燕军偷渡阴平的消息之后,诸葛亮当即留赵云在剑阁与司马懿对峙,自率兵马匆匆赶往涪县;与此同时,成都方面也急令李严率军增援!
    九月,晏明、张郃、于禁等人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跋涉终于抵达涪县,并赶在诸葛亮到达涪县之前占了涪城,俘获李严、胡济等。诸葛亮见涪城已失,只得退守绵竹。晏明率领数万精锐之师猛攻绵竹。诸葛亮仓促而至,所率兵马不多,遂固守不出,同时命赵云火速分兵夹击晏明所部。
    赵云临行之前布疑阵于剑阁,司马懿很快便看破虚实,率大军突破关隘;此时,西路大军派出的第二支兵马很快也沿著晏明等人开辟的路线抵达江由,继而在张辽的统率下向涪县进发!
    赵云率军赶来,晏明避其锋芒,引军退往涪县。不日,司马懿大军赶至,诸葛亮、赵云只得退往成都。
    不久之后,晏明、司马懿、张辽三支兵马合兵一处,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逼成都!
    早在燕国大军攻下汉中之时,蜀中已是人心惶惶。等到几十万燕军抵达成都之时,蜀人心中的惊惧更是已达极致!
    接下来,燕国几十万骄兵悍将从三面围住成都。与此同时,裴宣、贾诩、李儒等人也率二十多万大军自剑阁日夜兼程赶来,蜀汉已然无力回天!
    数日之后,诸葛亮、赵云暴毙的消息传来,成都一片大乱。又两日,蜀主刘禅率领群臣开城投降,蜀汉灭亡!
    蜀国灭亡后不久,魏延、雍闿、孟获等人归降的表文也送至洛阳。雷云闻之大悦,随即许之并予以安抚。
    另一边,蜀国的灭亡令吴主孙权压力陡然大增。一时间吴国内部人心浮动,文臣武将吵成一团,莫衷一是……
    新隆九年、公元215年,在经过三年的充分准备之后,雷云以为灭吴时机已经成熟,遂亲率水路大军百万发起了渡江之战!
    数月之后,燕灭吴,吴主孙权携残部逃往夷洲(今台湾)……
    灭吴之后的第三年,雷云经过一番考核之后最终将皇位传于次子雷清,从此与倪彩衣、可儿等女隐居不出……
    弘熙三年、公元221年,燕帝雷清派水师攻灭夷洲,随之将孙权及一干孙氏宗亲迁往上京安置,天下合归一统!
    弘熙十八年、公元236年,始修于新隆十年、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全部通航,燕国南北的交通得以大大加强。继之,雷清遵照雷云的余愿发兵西域,进一步拓展了燕国的疆域。
    至弘熙二十四年、公元242年,燕国扫灭西域列国,自此一个疆域空前、国力列于世界之巅的庞大帝国最终建立起来!
    (全书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